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短季棉推广与耕作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季棉推广与耕作制改革何瑞婵,丁子福,王三才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武汉4300641麦棉两熟制1.1小麦与短季棉两熟栽培(连作、套种、移栽)。对生产条件好、土壤肥力较高、人多地少、灌溉水源充足的棉区,或具有夏粮高产优势的宜棉地区,如我省鄂北岗地,适当安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大麦高产开发过程中,对大麦与短季棉两熟栽培进行了试验和示范,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备的良好效果,颇受棉农欢迎。我们经过系统地观察和调查,认为大麦与短季棉两熟栽培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2018―2019年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以一熟春棉为对照,通过设置短季棉与小黑麦、苜蓿、油菜、黑麦草4种饲草作物接茬种植,研究了不同棉饲两熟种植对周年产量、效益、棉花生长发育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明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短季棉接茬两熟种植的最优饲草作物。结果表明,与一熟春棉单作相比,短季棉与饲草作物两熟种植增收一季饲草,周年纯收益平均提高了2.9倍。棉饲两熟模式下,不同饲草种植成本之间无显著差异,小黑麦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饲草作物,周年纯收益分别较苜蓿、油菜、黑麦草提高了20.2%、9.6%和7.0%。短季棉与不同饲草作物接茬种植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含盐量,并且饲草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优选短季棉与小黑麦接茬种植,其次为短季棉与黑麦草接茬种植。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热量与短季棉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热量与短季棉熟性分析刘士信,郑广生,刘 宇郑州市农技中心450045刘晓峰,贺桂仁河南省棉办450003河南省的短季棉,随着新品种育成和栽培技术的进步,发展较快,1991年种植面积26.67万公顷,占植棉面积的26.5%。目前,束缚短季棉健康发...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江苏沿海地区夏播作物除种植水稻外,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及小杂粮,品种单一、效益较低。发展短季棉,可改善夏播作物品种结构,调剂茬口布局,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前景十分广阔。短季棉因播种时间晚,具有生长发育快、生育期相对较短、个体发育相对较小的特点,与春播中熟营养钵育苗棉花品种在栽培管理上差异较大。夺取短季棉高产除应抓好春播棉花共同的治虫防病、除草、松土、灭茬外,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技术。1选择优质高产良种品种优劣是夺取短季棉高产的基础。如短季棉中棉所50是一个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双价转基因棉…  相似文献   

6.
我国短季棉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人口众多,粮棉争地矛盾突出,发展短季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措施。发展短季棉可以实现麦棉两熟,省工,省投资,经济效益高,并在我国大面积生产取得成功,深受广大棉农欢迎。因此,发展短季棉生产有利于改善我国原棉供应紧张状况。现对短季棉生产现状、面临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祁杰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23,(10):39-41
目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采用春棉品种、一年一熟、早春播种、地膜覆盖、精细管理、人工多次收花的栽培模式在中低产田种植棉花,虽然棉花产量较高,但用工多、投入大,吐絮分散,难以集中采收,且残膜污染严重。在多年试验基础上,用无膜晚播短季棉替代早春覆膜春棉,改精细管理、分次收花为轻简管理、集中收获,建立了短季棉无膜轻简栽培技术,省工节本,纯收益高于覆膜春棉,推广应用前景好。简要总结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集中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为黄河流域棉区发展短季棉无膜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经研究试验因素对产量作用效果大小是覆膜>种植方式 >品种。夏棉覆膜比常规无膜栽培 ,增产达 30 %以上 ,育苗移栽比麦垅点播可增产皮棉1 0 .5 %。选用中、早熟品种比中熟品种增产 7.96%。因此 ,关中短季棉生产应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下 ,选用陕 1 98或中棉所 1 6搞育苗移栽综合效果最好 ,其次为麦垅点播中棉所 1 6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短季棉的发展前景及其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少熟到多熟,从单作到间套复种,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增粮增棉、综合经济效益较高的短季棉,正是顺应国内外农业这一发展趋势的产物。目前,短季棉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晚发迟熟,产量偏低,纤维品质不稳。应采取的技术对策是:更新品种,提高产量水平;改进栽培技术,挖掘生产潜力;实现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沿海棉区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提出江苏沿海棉区短季棉麦(油)后直播高产栽培适宜密度及株行距配置、定苗、施肥、化控、整枝、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和技术要求。1规程说明此规程适用于江苏沿海棉区及类似生态区进行短季棉麦(油)后直播高产栽培;此规程目标产量为生产子2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鄱阳湖棉区种植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8的最佳密度,结合鄱阳湖棉区短季棉生产情况,设6个密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测量不同处理的棉花农艺、产量性状,为鄱阳湖棉区发展短季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为12 0000株/hm~2较为适宜,其籽棉、皮棉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与中熟棉对照品种常规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豫北植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棉争地矛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植棉本身费时费工以及河南绝大部分耕地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等因素导致当地植棉面积急剧下降[1-2]。小麦棉花两熟种植是应对棉花面积急剧下降的一种措施。小麦生育后期套种短季棉,可以增加短季棉生长季节、充分利用温度和光照资源,但不适应  相似文献   

13.
抗虫短季棉R93─6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马瑞雯河南省濮阳市农牧局经作站濮阳4570001995年,我市引进中棉所Bt系列抗虫棉6个,在濮阳市五县一区布点4个进行试种,总计面积为7hm2。其中在濮阳县侯道口村集中安排抗虫短季棉R93─6共5.4hm2。试...  相似文献   

14.
“麦、瓜、豆、稻”一年四熟栽培模式,是我们近几年来在水稻种植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不断试验推广总结出来的,即前茬小麦。中茬西瓜地里种黄豆,后茬栽双季晚稻。如此四种四收的模式,一般一年亩均收粮食可达750公斤,经济效益1500元以上.较之“油稻稻”、“肥稻稻”,亩增产值800多元。在栽培上要求小麦、黄豆品种熟期早,产量高;双季晚稻品种秧龄弹性大,耐肥、耐迟栽。其具体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棉花麦垅移栽两熟栽培中短季棉产量的高低是成败的关键,经多因素综合试验,证明4项农艺措施对短季棉产量作用的效果依次为密度>移栽日期>钵块>苗龄.在有效热量偏低的关中棉区,密度和移栽日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每公顷收获7015.5kg小麦的情况下,皮棉产量≥1050kg的优化组合方案为X137~32d;X25月25~30日;X3 78×120~71×110(D × h@mm);X414.16万~13.3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短季棉在我国有两种生产类型;一是在东北、西北生长期短春季种植的特早熟品种,一是我国主要产棉区黄河、长江棉区一年两熟麦棉套种,油棉两熟连作夏播的特早熟棉花品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  相似文献   

17.
淮北棉区棉花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淮北棉区棉花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结合中国当前棉花发展的整体情况,提出只有走增加复种指数之路,因地制宣地推广短季棉,由两熟向多熟发展,从单作到间套复种等方法来突破棉花生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2016年以来,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根据鲁西北、鲁西南和黄河三角洲的不同生态特点,在这些地区开展了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和德棉15号的小麦、大蒜和小黑麦(饲)三种茬后直播短季棉的轻简化栽培试验示范,取得了籽棉产量3742.35~4051.5 kg/hm2成效,并探索出了适合山东省该三植棉区特点的麦、蒜、饲后直播棉栽培模式与轻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受生产成本升高、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山东植棉面积大幅下滑。为保障山东棉花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经多年科研攻关,创建了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降低物化成本和人工投入提高植棉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出蒜(麦)后直播短季棉以及花椒间作蒜后直播短季棉的“三元”种植等高效种植模式;改革优化棉作制度,发展出黄河三角洲无膜短季棉、棉花花生宽幅间作定向轮作、饲草棉花两熟等新的棉作模式。同时,还帮建和扶持了一批涉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其不仅成为当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成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桥头堡。以上技术进展和举措为山东棉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陕西关中是一熟制春棉区 ,有效热量资源偏低 ,造成重茬棉产量低而不稳 ,是制约粮棉两熟发展的根本原因 ,依据春棉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和理论 ,进行了麦后短季棉生产试验 ,探讨短季棉覆膜的增温保墒效应 ,为本地区发展短季棉提供技术支撑。1试验材料1 997年试验设在本所大荔棉花试验示范推广基地 ,前茬小麦 (每公顷 65 5 5 kg) 6月 5日收获后 ,6月 7日翻地灭茬直播中棉所 1 6早熟良种 1 5 0 0m2 ,6月 1 2日出苗 ,公顷留苗 1 0 .5万株。试验设覆膜栽培和露地栽培 (CK) 2个处理 ,小区面积 2 5 0m2 ,重复 3次。于 6月 2 6日选用 80 0 mm× 0 .0 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