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总结"十五"环县农业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环县"十一五"农业发展从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为环县一大主要农作物 ,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 ,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崛起 ,马铃薯已由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变成为全县种植业中经济效益较显著的经济作物 ,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 ,马铃薯市场比较活跃。马铃薯产业不仅成为环县农业产业化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而且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之一。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和加快发展步伐 ,提高农业竞争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环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1.自然条件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环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环县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坚持可持续农业的道路,重视水土保持和优化生态环境,同时针对环县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改土治水,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及提高农民素质等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环县历史上是一个半农半牧区,这里的种植业以杂粮生产为主,素有。吃饭靠糜子,穿衣靠皮子”之说法。杂粮不仅品种杂,质量优,而且面积规模大,尤其种植的荞麦、豆类、糜谷是人民生活中的主粮。但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杂粮品种混杂退化,栽培管理粗放,加工企业甚少、卖原粮简单省事等,致使经济效益不佳。农民增收缓慢,相当一部分农户至今未彻底摆脱贫穷困扰。现就环县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作分析介绍,以供广大农业干部和农户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白军祥 《甘肃农业》2006,(10):48-49
环县自然条件严酷,水资源奇缺已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人畜饮水是最突出的问题。作者在对环县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现状的调研和对干旱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环县干旱缺水问题的长期、中期、短期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环县的农业优势资源和产业开发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适合环县特色的优势资源配置原则和区域配置布局,并指出环县目前进行优势产业开发的思路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环县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县是甘肃省18个干旱县之一和国扶贫困县,笔者分析了环县的自然生态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并从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以项目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生产条件;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科学合理;加快支柱产业开发,以龙头企业带动实行产业化经营方面提出了发展环县农村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环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地膜种粮增产不增效、舍饲圈养难弃传统放牧方式、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等问题。环县的县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因此,发展农业必须千方百计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政策的强势支持,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处理好"外出务工"与"留守务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宽流通渠道,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利用企业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关勤 《甘肃农业》2012,(3):35-36,39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环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地膜种粮增产不增效、舍饲圈养难弃传统放牧方式、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等问题。环县的县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因此,发展农业必须千方百计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政策的强势支持,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处理好"外出务工"与"留守务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宽流通渠道,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利用企业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县大陆季风性气候明显,全年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干旱严重威胁着本区优势农作物——向日葵的正常生产。为解决此问题,自2006年起环县开始引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3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该技术增产增收成效显著。为促进该技术在环县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选地整地、施肥选种、起垄覆膜、田间管理等方面扼要介绍了该技术主要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环县限制农业发展问题的分析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农业产业结构欠合理 ;区域布局不合理 ;农牧民思想观念落后 ;农副产品商品率低下。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继续走退耕还林还草的路子 ,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加大科技宣传教育培训示范力度 ,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加大支柱产业开发 ,使其形成规模化 .商品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环县北部沙漠迅速南移、沙漠化加剧的现状及沙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研究资料及数据,提出建设保护性林业、巩固自给性农业、发展商品性畜牧业、调整土地结构、加大投入等防治环县北部沙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述环县概况,包虫病的流行特点,汇总了自2007年以来环县包虫病防治的各类数据,介绍环县历年来包虫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环县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对环县农业生产的外部条件光照、水分、土壤、植被以及生物资源等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改良农业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环县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也是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在探索这一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点 ,一直在探索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上个世纪 60年代 ,环县就开始搞淤地坝建设 ,当时以群众自发建坝及零散建设为主。到 80年代以后国家投资进行骨干工程建设 ,直到现在进行综合治理 ,搞坝系建设 ,发展坝系农业 ,在淤地坝建设上逐年加大力度。截止目前 ,全县共建成大小淤地坝1 0 7座(其中骨干坝 5 7座 ,淤地坝 5 0座 ) ,工程总控制流域面积 5 63 .8平方公里 ,总库容 83 5 5万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环县农业现状分析,找出了目前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利农民增收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调控思路,即继续走退耕还林还草的路子,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大支柱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17.
环县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环县土地、生物、气候、经济等方面分析了特色农业生产的优势及困难 ,提出了以加快结构调整、建设农头企业、强化技术服务、搞活商品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环县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 ,提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使各业结构趋于合理 ;坚持退耕还林还草 ,加速小流域综合治理 ;开发农村新能源 ,保护增值资源 ;防止农业环境污染 ,保护生物多样性 ;应用农业新技术 ,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采用优惠扶持政策 ,引导农民自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环县限制农业发展问题的分析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区域布局不合理 ,农牧民思想观念落后 ,农副产品商品率低下 ,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继续走退耕还林还草的路子 ,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加大科技宣传教育培训示范力度 ,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加大支柱产业开发 ,使其形成规模化、商品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20.
环县2009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环县2009年的气候特征及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兴修集雨工程;健全社会防灾保障体系;调整农业结构;加大人工影响天气投入力度等防灾减灾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