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合肥市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分布和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及控制其入侵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合肥市7种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盖度、出现频率、密度、垫状厚度和叶面积,明确其发生和危害情况。[结果]喜旱莲子草在7种生境中的出现频率为100%;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密度最大,垫状厚度和平均盖度也最大(分别为66.3%和58.3%),茎较长、较粗(分别为23.89、12.67 cm和0.77、0.64 cm);路边喜旱莲子草根最长(16.3 cm)、叶面积最大(1.53 cm2);耕地内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最多;林地喜旱莲子草伴生植物种类最多(11种133株);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和伴生植物种类最少(1种16株)。[结论]喜旱莲子草在合肥市广泛分布,且在不同生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了解洞庭湖区喜旱莲子草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方法]对洞庭湖区的6个不同生境的喜旱莲子草的分布、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随机取样调查研究。[结果]喜旱莲子草普遍分布于河道、沟渠、路边、水塘、湿地、水田和旱地等生境,其发生频率均为100%。分布量多的生境是沟渠和湿地,其盖度平均为70.5%和88.4%。生长在河道和活水沟渠较其他生境表现为茎蔓长(分别为301 cm2、24 cm)、粗壮、组织幼嫩,茎蔓节间长(分别为9.7 cm8、.0 cm),其最长分枝多在中部且最长分枝长度(分别为93 cm6、6 cm)也相应较长。[结论]喜旱莲子草是河道、沟渠、水塘、湿地生境内发生量最大的优势种群,严重阻塞河道、沟渠,影响水产养殖,降低物种丰富度,防除困难,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锐齿槲栎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优选的锐齿槲栎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其种子参数、育苗技术和苗木生长规律。[结果]优选的锐齿槲栎种子净度为95%,种子长度为1.5~2.0cm,千粒重为2112~2897g;该树种大田育苗播种量为400g/m^2,苗木密度为70~80株/m^2,其苗高生长高峰期为7月下旬~9月下旬,茎生长高峰期为8月-9月,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1年生锐齿槲栎幼苗平均苗高可达54.3cm,平均地径可达0.74cm,〉5cm的Ⅰ级侧根数平均为14.8条,根系发达,可出圃造林。[结论]该研究为锐齿槲栎的幼苗培育和苗木质量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半夏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设计4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不同种茎规格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收获后测产量和主要成分含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种茎规格对半夏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和种茎规格对半夏产量和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cm×3cm种植密度的产量和净增重明显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小规格种茎分别比大、中规格种茎作种的产量提高20.0%和35.0%。不同密度和不同种茎规格栽培的半夏质量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生产上宜采用5cm×3cm种植密度、选择直径低于1.0cm规格的种茎作种栽培半夏,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淑娥  杨泽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60-16463
[目的]初步探讨栽培基质、修剪和践踏栽培因素对海滨雀稗草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在海南省某高尔夫球场,以粒径为0.5mm的海沙和河沙为栽培基质材料,从海滨雀稗草圃选用当年生健壮茎段扦插进行草坪建植;对球场的高草区、球道区、发球区进行草坪草修剪作业,随机抽样观测该草坪的密度和质地,并以0、5、10、15、20、30、50人次的践踏方式进行践踏处理。[结果]2种栽培基质中,河沙处理使海滨雀稗草的根长为21.52cm,最大分蘖数为17,明显高于海沙处理,说明河沙有利于海滨雀稗草的生长,值得推广;修剪对海滨雀稗草的质地和密度有较大影响,草坪的质地和密度随着修剪高度的变化发生变化;适当的践踏有利于海滨雀稗草最大的生长。[结论]该研究结果可指导海滨雀稗草的生产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生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二年生苗在5 cm×5 cm种植密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生虎杖幼苗茎粗有影响,对茎分枝数无显著影响。二年生虎杖种苗在5 cm×5 cm的种植密度下根系多、主根长、地上茎高、芽头数多,且茎粗≥(0.74±0.15)mm,芽头≥2个。这可能是虎杖种子种苗在生长过程中,种植密度、年限与虎杖种苗地下根茎长度、茎粗生长呈正相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黑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japonicus)属于鳗草科虾形草属,一年生海草。本文对辽宁大连海域黑纤维虾形草的生物学形态及种群密度、生物量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黑纤维虾形草具有匍匐的根状茎特征,6-8月份其生物量、茎枝密度、株高及最大叶片长度均随季节变化呈现上升趋势,8月份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生物量2011.4g/㎡、茎枝密度1.45×104株/m2、株高85.9cm、最大叶片长16.8cm。9-11月份呈现下降趋势,11月份调查海域海草死亡。本研究可为虾形草属研究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荻繁殖体地下部分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选择是植被护坡的重要研究内容。获是一种易栽种生长快的禾木科草本植物,具有强盛的地下根状茎和不定根网络系统,可用于加固和防护边坡。本实验采用获不同部位的繁殖体进行无性繁殖,定量研究获的不定根长度和数量、根状茎新生芽数量和地下部分包裹土壤的体积,以预测其护坡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繁殖体发芽率分别为:一年生根状茎顶芽70%,一年生根状茎切段78%,两年或多年生根状茎切段70%,地上茎基部鳞芽73.33%。一年生根状茎切段长出新生植株基部不定根的平均数量为40.95,平均长度为27.62cm,新生芽平均数量为7.4,地下部分最大包裹沙土体积3116623.38cm^3,其地下部分总体生长状态优于其它3种繁殖体。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苜蓿的叶生产量。[方法]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材,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栽植密度对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5个性状在同一刈割时期及全年度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在某些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均以密度A处理(20cm×20cm)最多或最高,分别为855枝/m^2、42 253叶/m^2以及698.88、464.55和1163.43g/m^2。相关分析表明,苜蓿的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和干草产量与单位面积叶重均呈线性正相关,对叶生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干草产量、茎重、叶片数和分枝数。[结论]5个栽植密度中,以密度A处理的叶生产量最高,其次为密度B处理(30cm×30cm)。  相似文献   

10.
余永富  杨亚琴  潘成坤  谢镇国  余德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23-11625,11737
[目的]研究石松人工栽培方法.[方法]进行遮阴措施与栽培密度双因素交叉的栽培试验,遮阴措施设置不遮阴、盖遮阴网2水平,栽培密度设15 cm×15 cm、20 cm×20 cm、30 cm×30 cm 3水平,测定栽培成活率及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1年生植株茎平均生长长度18.3 cm,第2年生长迅速,茎枝生长长度达186.2 ~205.3 cm;盖遮阴网和不遮阴2种栽培措施,前者明显提高栽培成活率和植株茎枝生长长度;15 cm×15 cm、20 cm×20 cm、30 cm×30 cm 3种栽培密度比较,第3者茎枝生长长度(205.3 cm)明显大于第1者茎枝生长长度(186.2 cm),第3者与第2者茎枝生长长度(201.6 cm)差异不明显.[结论]石松栽培需要适当遮阴,栽培2年可采收利用鲜切枝,栽培株行距为20 cm×20 cm的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11.
谢苑  高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616-3618
[目的]研究白三叶水浸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0(对照)、0.15、0.100、.05 g/ml的白三叶根茎、叶及根际土壤水浸液浸种,观察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不同部位的白三叶水浸液对高羊茅的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叶水浸液>根茎水浸液>根际土壤水浸液。总体来看,白三叶的叶和根茎水浸液对高羊茅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根际土壤水浸液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各处理高羊茅幼苗的SOD活性总体趋势为:根际土壤水浸液>根茎水浸液>CK>叶水浸液。[结论]白三叶不同部位的水浸液对高羊茅的化感作用不同,且都具有一定的浓度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扎龙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羊草种群根茎的数量性状。[方法]利用根茎型禾草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方法,于2005年6~9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羊草种群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动态进行研究。[结果]扎龙保护区4种生境羊草种群的根茎均由4个龄级组成,9月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根茎长度,6、7月以23、龄级占绝对优势,呈稳定型年龄结构;89、月以1、2龄级为主,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生物量,8月之前以2龄级为主,8月之后以1龄级为主。随着龄级的增加,根茎生物量减少。[结论]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合理确定采收时间,提高草芽产量及营养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分析草芽根状茎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采收间隔期下的含水量、淀粉、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等的含量。[结果]草芽鲜嫩根状茎中含水量达90%以上,且随生长期的延长而下降;淀粉含量在21~25叶时含量最高,达4.98%;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在16~20片叶时最高,分别为0.455%与0.186%;而有机酸的含量较低,低于0.030%,各生长期差异不大。在不同采收间隔期下,间隔10 d的草芽根状茎中蛋白质、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455%0、.020%与0.185%,而淀粉含量随采收间隔期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结论]在生产中以16~20片叶的根状茎间隔10 d采收最为适宜,所采收的草芽根状茎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华中神农箭竹更新幼龄地下茎的伸长规律。[方法]在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凉风垭设置样地,选取六丛独立生长的神农箭竹作为研究样本,测量各龄级地下茎长度与直径,地下茎龄级采用倒逐龄法确定。[结果]通过样地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神农箭竹的幼苗期,地下茎随时间序列快速延长,呈指数曲线增长。研究结果表明,克隆更新的神农箭竹幼苗虽然无性繁殖生长了15年,但是此新世代的种群还未达到稳定状态。[结论]该研究通过对神农箭竹地下茎伸长规律的探索,以期为掌握此物种生长周期的基本特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恶性杂草野艾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盆栽法,测定了播种深度等因子与野艾蒿生长的关系,并对野艾蒿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根茎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只要野艾蒿根茎着入土壤即可出苗,野艾蒿根茎离表土层越近出苗越早,5~10 cm土层是野艾蒿根茎的最适生长环境。主根发育的野艾蒿在株高、根茎长度、生物量方面明显大于侧根所发育的野艾蒿植株。野艾蒿在出苗30 d左右时其株高和叶片数迅速增加,在出苗120 d左右时其株高和叶片数增速则迅速回落。在0~20 cm土层中,野艾蒿根茎量在春夏季节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夏秋季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野艾蒿的综合防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施用NEB对重茬地黄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重茬地黄出苗率、保苗率、单支重量及平均窝重、根茎是否膨大、梓醇含量的测定,分析NEB对重茬地黄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施用NEB能有效提高地黄出苗率、保苗率,有效防止地黄死苗;提高有效成分梓醇含量。相比对照,低浓度NEB(3 000 mL/袋兑水)对地黄平均每窝重量和根茎膨大影响显著,解决了连作障碍导致地黄块根不膨大的问题。[结论]施用NEB可作为解决重茬病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亳州紫菀生长发育规律,为亳州紫菀高效种植和制定G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定期观察亳州紫菀的生长发育过程,并测定营养器官的数量性状动态变化。[结果]在紫菀发育过程中,先由母根茎节处的芽形成地上幼苗,随后茎基处膨大形成根茎,再由根茎处生出须根;数据分析显示,7—9月为紫菀营养积累关键期。[结论]母根茎的质量、截取长度和芽的数量将影响后期长势;7—9月为亳州紫菀药材形成关键期,注重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境下鹅绒委陵菜的生长繁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901-2902
[目的]探讨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在不同生境下的生长繁殖特性。[方法]以旷地和林下遮荫2种生境研究鹅绒委陵菜的克隆生长及繁殖特性。[结果]结果表明,鹅绒委陵菜无性系通过形态可塑性来实现对异质性环境的适应,与林下遮荫相比,旷地条件下鹅绒委陵菜的无性系分株数量和匍匐茎数量较高,产生的间隔子较短。[结论]该研究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复合盐碱胁迫对荻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和2013年采收的获种子为材料,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对2个处理组种子进行复合盐碱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处理组种子的生理指标。[结果]低浓度盐碱胁迫利于当年生荻种子萌发,高浓度盐碱胁迫显著抑制当年生获种子萌发;随复合盐碱溶液浓度增大,经一年贮藏的获种子生理指标显著下降,且较当年生种子,2012年采收经一年贮藏的获种子活力等生理指标显著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荻在野趣景观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与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湖北省"金土地"工程土壤及农作物数据,根据区域地貌特征划分为鄂西山区、鄂北岗地和沿江平原,研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硒含量与其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区域的土壤硒背景值为:鄂西山区0.88 mg/kg,鄂北岗地0.33 mg/kg,沿江平原0.34 mg/kg。鄂西山区农作物的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相关性最好,鄂北岗地次之,沿江平原相关性最弱甚至不相关。[结论]鄂西地区富硒土壤最多,最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沿江平原富硒土壤广泛分布,在适宜条件下也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