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介绍尤溪红茶采制工艺中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的技术参数,总结尤溪红茶的初制加工技术,以期进一步开发优质尤溪红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香“尤溪红”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溪红茶"在省名优茶鉴评活动中异军突起,以"花果香、品种香"的品质特征成为我省红茶的后起之秀。本文对形成"尤溪红"特有品质构件作了剖析。认为,优越的生态环境、选择特定的良种、采摘细嫩原料(采摘单芽为主)以及精湛加工技术等是形成"尤溪红"特有香型的综合因素,并对制作技术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尤溪县发展红茶的自然、生态、资源等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尤溪红茶在政策、资金、技术、质量、销售和品牌等六个重点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铁观音品种适制乌龙茶类是大家公认的,加工红茶在业界存在不同看法,更有一部分人认为铁观音品种不适宜加工红茶。可是笔者从事铁观音品种加工红茶已经33年整,尤其是在2003年后经过8年努力攻关,连续取得铁观音加工高端红茶和夏暑季铁观音鲜叶制高级红茶2项技术突破。2011年"观音红芽"夺得"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红茶一等奖;紧接着"金毫""红芽"获2013年"中茶杯"一等奖;2014年"观音金芽""双塔红"红茶获国际名茶金奖;2015年"金  相似文献   

5.
正尤溪红产于福建中部的朱熹故里,系采摘茶树单芽,按工夫红茶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其外形紧细。油润、金毫显,汤色橙红明亮,香气鲜活、持久、显花果香、品种香;滋味甘甜、醇滑,叶底全芽匀整、软亮,已成为闽红之极品茗中新秀尤溪红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鼻与GC-IMS技术云南昌宁红茶香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昌宁县8种红茶作为试验对象,采用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对不同茶树品种与不同加工工艺的红茶样品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8种红茶样品的挥发性香气差异显著.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结果显示,8种红茶样品中共检测到91种(含单体和二聚体)确定的香气组分,包括醛类(31种)、醇...  相似文献   

7.
花果香型红茶系采用乌龙茶品种,在工夫红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改革与创新,增加了日光萎凋、抖青与荡青工序,试制成功的新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产品面世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本文介绍了该花果香型红茶的加工技术与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无论是具体的生产技术,还是产业品种与类型都实现了丰富构建。传统红茶生产中,其技术应用和设备状况都相对落后,从而影响了整个红茶的品质,因此,在智能化和技术化系统化融入的今天,立足精品红茶诉求,综合应用电力节能技术,就成为重要诉求。本文拟从精品红茶技术设备创新的时代背景入手,结合精品红茶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要求分析,从而研究基于精品红茶生产的自动化加工设备电力节能技术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陈天志 《中国茶叶》2012,(12):16-17
工夫红茶是中国特有、独具风格的红茶产品,也是传统出口茶叶商品,曾一度垄断了整个世界红茶市场。随着内销红茶比重连年上扬,工夫红茶内销市场也日趋火爆,工夫红茶的再次崛起,为闽中腹地-尤溪县茶业创造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利用当地丰富的主栽良种福云6号、梅占等为优质鲜叶原料,借鉴名优绿茶的加工工艺进行尤溪特色工夫红茶制作,探讨在烘干与造型工艺相结合,创新开发出具有眉形、螺形等各种特色外形的高档红茶,达到汤色橙红或红亮、香高味醇的新型高端特色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促进更多高档新产品抢占市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适制品种和采摘标准、加工工艺、感官品质特征等方面阐述了花香型红茶与传统红茶的区别,为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宜红茶史略     
翁寿楠 《茶报》2004,(3):13-13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茶,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由于宜红茶系条形茶,加工精细又称为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永菊 《茶叶》2009,35(4):207-210
本文对云抗10号、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三个品种的螺旋形红茶、针形红茶以及传统的工夫红茶三个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三个品种都是针形红茶品质最好、螺旋形红茶次之、传统功夫红茶品质最差。在同种工艺条件下,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的红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审定品种茗科1号(Camelliasinensis cv.Mingke1)制作坦洋工夫滋味醇厚鲜爽,花果香明显,现已被广泛用于制作高端坦洋工夫红茶。本文从鲜叶原料、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五个加工工艺介绍了茗科1号制作坦洋工夫红茶的初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综述金萱茶的品种特性、栽培管理及制作绿茶、乌龙茶、红茶的加工技术,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推广应用一茶多制加工工艺水平,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湖南中小种工夫红茶品质,在测定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茶树品种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基础上,采用传统工艺,以茶树良种槠叶齐和碧香早鲜叶为原料进行混合加工试验,对样品感官审评和生化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大,其加工的工夫红茶品质差异明显;采取不同品种鲜叶混合加工,能有效提高中小叶种工夫红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高香红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茶香气的形成与茶树品种、鲜叶生化组成、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工艺等存在密切联系。本文综述了高香红茶研究进展,并为生产高香红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茶黄素类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及其在茶树育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红茶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16世纪末叶,就已发明了红茶制造。红茶是全发酵茶,品质的优劣与红茶的发酵产物——条黄素类(TFs)和条红素类(TRs)含量密切相关。这两类色素尤其是TFs含量的变化又制约于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和贮藏条件等。为了提高和保持红茶的TFS含量,在茶树育种中采用了氯仿鉴定和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筛选优质红茶品种;红茶的加工工艺也由传统的盘式揉捻机向CTC、LTP揉切机转变,红茶贮运过程所采取的充氮、真空包装以及冷藏等保鲜技术也是为了减少TFS下降而展开的。自从TFS和TRS被发现以来,有关的研…  相似文献   

18.
不同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云抗10号、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三个品种的螺旋形红茶、针形红茶以及传统的工夫红茶三个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针形红茶品质最好、螺旋形红茶次之、传统工夫红茶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9.
大叶茶树品种由于富含多酚类物质,宜于加工红茶,因而我省出了驰名中外的“英红”.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红茶出口锐减,我省原生产红茶的茶场纷纷改制绿茶,寻求国内市场,致使近几年大叶种绿茶发展较快.但由于绝大部分是生产大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红茶特异性香气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维亚  陈萍 《茶叶》2014,40(3):138-145
采用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比分析了中国及印度、斯里兰卡等不同地区7类红茶的香气组成及特异性香气成分.检测出149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表明中国红茶香气化合物以醇类、醛类为主导,印度及斯里兰卡红茶中酯类、烯烃类相对含量明显较高.主成分分析能将不同地区红茶明显分为三类:1.安徽祁红、福建金骏眉表现出以香叶醇为主体的玫瑰花香;2.云南滇红、广东英德红表现出以芳樟醇为主的花果香、甜香;3.印度、斯里兰卡红茶体现以水杨酸甲酯为主的似薄荷冬青香气.品种特性、环境气候及加工工艺对香气特征有影响,不同地区红茶香气特异性风格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