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总结设施藕田泥鳅养殖技术,包括藕田改造、放养鳅种、投喂饲料、日常管理、施药、防暑、防逃与防敌害和泥鳅捕捞等方面内容,以为藕田养殖泥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藕田养殖泥鳅,不仅节约土地,而且还可降低饵料、肥料的使用量,能营造出良好的生态循环,创造藕、泥鳅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藕田养殖泥鳅,不仅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还能降低饵料、肥料的使用量,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泥鳅与藕的病害发生均显著下降,用药量大为减少,在不影响藕产量的前提下,大幅增加泥鳅产量,藕与泥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结合江苏省水产三新项目,在铜山区潜龙泥鳅专业合作社重点研究试验并主推了藕田-泥鳅生态立体种养殖技术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故将藕田-泥鳅生态立体种养殖技术试验方法作以介绍,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7,(11)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莲藕种植户为提高藕田的综合效益,先后推广莲藕与泥鳅、黄鳝立体种养技术,平均亩产(1亩=667平方米,下同)莲藕3000千克、黄鳝600千克、泥鳅500千克。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既增加了泥鳅、黄鳝的养殖收入,又可改善藕田的生态环境,增加藕田肥力,延长莲藕种植年限。1.藕田要求选择排灌方便且无污染的水源和疏松肥沃的田块作藕田用地。用于立体种养的田块,单田面积一般以1~2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莲藕种植户为提高藕田的综合效益,在莲藕田中立体混养泥鳅、黄鳝,2012~2015年共推广莲藕与泥鳅、黄鳝立体种养面积146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净产莲藕3000千克、黄鳝600千克、泥鳅500千克,每667平方米增收36000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既增加了泥鳅、黄鳝的养殖收入,又可以改善藕田的生态环境,增加藕田的肥力,使莲藕种植年限延长,病  相似文献   

7.
<正>莲藕是浙江主要水生蔬菜作物,为提高莲藕绿色生产效益,作者探索藕田套养泥鳅模式。通过施用自制专用肥,实现莲藕生产过程中“无化肥施入”、泥鳅养殖过程中“无饵料投入”,有效促进了莲藕与泥鳅的互促种养。与常规栽培比,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节水30%、节肥12.5%、节省农药80%、节省劳力4工;平均亩产鲜藕4 000千克、泥鳅70千克。现将藕田养鳅绿色高效共生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6,(9)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为提高种养效益,在莲藕塘中混养黄蟮、泥鳅,先后推广生态高效混养面积2 2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平均亩产莲藕3 000千克、黄鳝600千克、泥鳅500千克。这种种养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以改善藕田生态环境,延长莲藕种植年限,提高莲藕品质,减少病虫危害,增加黄鳝、泥鳅养殖收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1.藕田建设选择水源充足、无污  相似文献   

9.
藕田套养黑鱼(鳖、鳅)模式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藕田套养黑鱼、鳖、泥鳅3种不同水产品模式的产量及效益情况,并初步总结藕田套养黑鱼、鳖、泥鳅3种不同水产品模式的技术要点。实践表明,藕田套养不同水产品,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药肥料的施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泸县海翔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16年藕鳅立体种养面积1000050m~2,莲藕产量940kg/667m~2,套养台湾鳗鳅760kg/667m~2,藕池套养的泥鳅品质好价格可高于普通泥鳅4~6元/kg,平均增收5000元/667m~2,藕增产、鳅增收效益显著。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下湾镇北角村蒋用庄家庭农场,是桂平市藕田养鱼示范基地。距离市区约三十公里,与市区之间有水泥油路连通,交通便利,水质良好,各项条件均符合生态养殖泥鳅的要求。该基地总面积有70亩,而藕田就占了60亩之多。基地采用的种养方式为特色水产品和莲藕立体种养。具体的方法是将四大家鱼、塘角鱼、台湾泥鳅鱼等投放于莲藕种植塘内,实现生态化养殖。其中试验养殖泥鳅鱼面积1亩,产商品泥鳅鱼650公斤,产值两万元,亩产莲藕2000公斤,产值1万元,亩藕田种养利润  相似文献   

12.
顾茂才  许丽 《农家致富》2009,(16):33-33
藕田套养泥鳅或黄鳝对地蛆均有防治作用.泥鳅的作用稍优于黄鳝。但藕田综合套养泥鳅和黄鳝防治莲藕食根金花虫的效果最佳.二者起到互补的作用.防效达90%以上上。同时通过二者的活动,疏松并肥化了土壤,促进莲藕增产.平均每亩可收获泥鳅和黄鳝50公斤,亩增收3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农家致富》2023,(2):32-33
<正>近年来,江苏省沭阳县莲藕种植户为提高种植综合效益,尝试在藕塘中混养黄鳝、泥鳅,3年时间共推广了混养面积2205亩,平均每亩净产莲藕3000公斤、黄鳝600公斤、泥鳅500公斤,平均每亩增收3.6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藕田混养黄鳝、泥鳅,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不仅增加了黄鳝、泥鳅的养殖收入,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滨海县莲藕种植户为提高藕田的综合效益,将黄蟮和泥鳅混养于藕田中,2012—2015年共推广黄鳝、泥鳅混养莲藕田面积达2200亩。平均每亩净产莲藕3000公斤、黄鳝600公斤、泥鳅500公斤,每亩平均增收36000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既  相似文献   

15.
正在藕田套养小龙虾模式推广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小龙虾生长环境的研究,进行生态养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龙虾养殖水平。为了对水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加强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可以提高小龙虾养殖水平,实现双赢。1藕田选择藕田选择是藕田套养小龙虾的第一步,在养殖过程中,藕田的水源应该要充足,并且要保证水质良好,上游不能有废水污染。藕田的土层要深厚、土质肥沃,光照良好,水深适宜,同时要方便灌溉,确保养殖过程中旱季不缺水、雨季不淹没,  相似文献   

16.
茭白田泥鳅无公害套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海涛 《现代农业科技》2010,(8):342-342,344
在分析茭白田的生态条件和泥鳅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从田块选择与整理、泥鳅养殖、茭白管理、日常管理和捕捞上市等方面介绍了茭白田泥鳅无公害套养技术,以期为茭白田养殖泥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生蔬菜是我国蔬菜生产中的一大特色,利用水生蔬菜田养殖特种水产,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防治等原理以及水产养殖工程技术,利用水田的自然环境,辅之以人为的措施,既种植水生蔬菜又养殖水产品,使水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以及其它物质和能量更加充分地被所养的水产品利用,并通过所养水产品的生命活动,达到为水田除草、灭虫、松土和增肥的目的,从而获得作物及水产品互利双丰收的理想效果.如北京地区藕鱼兼作,茭白田养殖青虾;江苏省苏州、宝应藕田养乌鳢、泥鳅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平均每公顷经济效益达45000元.  相似文献   

18.
茭白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从茭白田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田间管理、大鳞副泥鳅饲养管理、病敌害防除捕捞等方面,阐述了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从而优化水产养殖产品结构,改善养殖产品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9.
莲藕与泥鳅的套养模式是当前生态养殖需要大力推广的健康养殖模式,产出的莲藕品质高、口感好,泥鳅的色泽鲜艳、卖相好,比单种莲藕或单养泥鳅的投入产出比高,并且泥鳅发病少。本文从莲藕池的建造、藕种栽植与泥鳅种放养、日常管理、适时捕捞等方面总结了莲藕与泥鳅高效生态种养技术,以期为莲藕与泥鳅的高效种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总结藕田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技术,包括藕田工程建设、虾苗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成虾捕捞等方面内容,以为藕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