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湖州与茶 湖州,即湖边之州,据说这是湖州得名的最初缘由。 然而,湖州的著名却不是因为其是湖边之州,而是因为茶,不仅仅因为湖州产好茶,远在唐代就出产名闻全国的贡茶——顾渚紫笋茶,更因为湖州培育出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人陆羽,陆羽在湖州生活了30多年,完成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之作或者说是开山之作——《茶经》,被后人称为"茶神"、"茶圣"等。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茶文化传播、茶文化活动发展很快,这对普及茶事、弘扬茶精神和推广茶叶生产均有很大的意义,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活动.可以这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茶,造福人类,其可贵之处在于以茶为媒介升华到与文化精神相融合,使茶象征了一种精神,强调了与道德修养和人格铸就联系起来,这就是上千年来茶所赋予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优良传统.寻求这种民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文化,探讨以茶文化为载体,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人与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久远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古代先民最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叶这种植物有利于人健康的特性,人们在经历了茶的药用、生煮羹饮、粗放煮饮、细煎慢品的饮茶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之后,直至盛唐时期方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历史表明,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文人雅士,无论是僧侣道士,还是普通百姓,都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饮茶这一生活艺术活动中来。然而,正是由于有了文人雅士的参与,才使得饮茶能够超越生活必须品的范畴而进入一种高尚的文化境界,从而实现了从单纯满足口腹之欲到精神愉悦的飞跃,从此,茶文化这样一枝深深植根于民族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史上向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是中国茶文化重要的发展时期和繁荣时期,当时茶叶区域日益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加,茶叶贸易得到发展,茶文化事项也丰富多采。与宋同时存在的辽金疆域,对茶文化向各地区、各层面扩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钱穆以其近80年的学术生涯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个真正的文化本位论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钱穆还是一个茶文化爱好者,是个茶人,是个只要有茶的相关信息便要发一通议论或作一番学理探究的茶人。质言之,中国茶文化一直处于他的学术视野中;而且,在钱穆心中,茶人中的学者是要以学理、概念与思想来为茶说话的。尽管钱穆没有来得及写一部专门的茶文化论著,但他确有从历史文化角度来发掘茶之内涵的意愿,故夹杂在其各类文献中的茶文化散论,的确不少,且多有高论。这一方面是由于钱穆是一直是个心仪于茶的茶文化的追求者,另方面则由于钱穆对中国文化本身的研究已达到精湛纯熟的境界,且殚精竭力、学而不止;故其茶论每每创见频发,精彩纷呈。笔者以多年研究钱穆学术思想而稍有所得,愿将钱氏的茶文化论述抽绎分类而作一初步整理.奉献于中国的茶文化爱好者。管中窥豹.若有遗漏或不当之处.还请有心的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中国茶之起源,源于古代,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之益智健身功能,中国饮茶已有3000余年历史。晋代郭璞注《尔雅》,明确“茶”的含义。进入唐代,伴随着灿烂的盛唐文明,茶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陆羽著成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推荐湖州紫笋茶为贡茶;浙江长兴顾渚山建起贡  相似文献   

7.
8.
茶,在中国知识分子眼里,乃是天地间之灵物,它生于明山秀水,与青山、日月、清风、云雾为友,取天地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此物可不是圣物、神物嘛!但它在老百姓眼中,又是俗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天天相见、相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要不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机遇是持久的,因为: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是各国发展的永恒主题,茶有利于健康的事实不断深入人心,中国茶文化魅力持久永恒等;但挑战也是不断的,因为:开拓市场是永无止境的,质量提升需不断努力,文化吸收需要长时间的过程等。只要我们通过持续地练好内功,学习国外成功经验,与时俱进地推进文化交流等,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肯定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从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文化距离对贸易拓展的影响、文献述评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期望对茶文化距离对茶叶贸易拓展影响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对茶学进行了研究,复旦大学农学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茶学专业系科,新中国成立后基本形成了中国茶学教育体系.改革开放后,茶要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和广大群众,因此茶文化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台湾率先于1982年成立中华茶艺协会,大陆也相继出现了茶文化的研究组织,而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起步较早,在1990年10月就成立了,并开始编辑<陆羽茶文化研究>年刊,至今已刊行19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茶文化研究会,也是较早的茶文化研究刊物.  相似文献   

12.
陆羽和《茶经》的研究是茶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湖州市县大力开展陆羽和《茶经》研究,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一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名茶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富裕美;二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茶历史遗迹重建和农家乐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良好环境美;三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生活美;四是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陆羽精神弘扬和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实现精神富有心灵美。今后必须继续重视研究、继承、创新、超越陆羽和《茶经》,弘扬陆羽精神和《茶经》精髓,更好地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文化内涵丰富,阐述了其历史发展过程,介绍了包括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等4个层面的茶文化内部结构,从茶艺、茶道、茶德等方面概述了茶文化内涵,最后总结了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园艺卷3),该书传记了当代中国三十七位杰出茶人,我有幸得到此书后,怀着崇敬的心情,首先拜读之,然后诗咏之,三十七位,均一一咏之于诗,一般一人一首,也有二首、三首的,今汇成一篇,以享读者(先后根据书中的序次).这三十七位有的已离开人世,让我们寄以哀思,在世的则祝他们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5.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5,(4):222-224
《深圳商报》侯军先生是我天津的同乡,他写的《拚命陈郎》中:“在中国茶文化界,你如果说不认识陈文华先生,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文化’,至少说明你对茶文化的认识程度还欠着火候。差不多的意思换到陈文华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你说你喜欢茶文化,可是你连我的《中国茶文化》杂志都没读过,那也只能说明你对茶文化的了解很有限。就我个人而言,足以验证他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茶艺的发展历程 茶文化是人类在生产食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人类食用茶叶的方式大体上经过吃、喝、饮和品四个阶段。“吃”是指将茶叶作为食物来生吃或熟食的。“喝”是指将茶叶作为药物熬汤来喝的,“饮”是指将茶叶煮成茶汤作为饮料来饮的,“品”是指将茶叶进行冲泡作为欣赏对象来品尝的(饮是为了解渴,可以大口饮下。品是品尝,需要细啜慢咽,再三玩味)。前三种方式发生很早,可以早到原始社会时期,后一种方式较晚,很可能晚到魏晋时期。  相似文献   

17.
18.
陈莉华  李涛  梁亦舟  王婷  熊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92-15094
湖北宜昌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与三峡旅游结合开展三峡茶叶游。宜昌茶叶品质好,采花毛尖、萧氏茗茶、金香品雪为中国驰名商标,邓村绿茶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昌在茶叶的种植、加工等环节可以更进一步优化,以水电作为能源加工茶叶的方式应取代以煤为能源的加工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宜昌茶叶的内在品质。宜昌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应开发附加值较高的茶产品。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刘枫会长的带领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组织省内茶文化工作者到余姚大岚、宁波福泉、天台华顶和苍山顶考察。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上,看到了小到几十亩,大到几千亩的高山茶园。在简易古朴的茶室中,品尝到省内乃至国内著名的高山云雾茶;在秀美的山岳风光中,欣赏了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建设名茶基地、整修文化遗迹、营造旅游环境是建设茶文化旅游区的三个着力点。只有把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才能吸引众多的游客特别是爱茶人到山区观光、休闲、度假,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我们希望长兴县在筹建顾渚山茶文化旅游区时,也要从这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李怀莲 《农业考古》2012,(2):306-312
俄罗斯人酷爱饮茶。据说,茶叶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家庭饮料",在俄罗斯几乎人人饮茶,按人口计算的茶叶消费量排在世界前列。俄罗斯人视饮茶为人生一大快事,并且在长期的饮茶历史中,形成了独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饮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宏观角度对俄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