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玉米是否适时收获,对产量影响很大。为此,于1990—1991年连续两年在新郑县梨河乡农科站进行了玉米收获期试验。一、试验方法供试品种为郑单11号。该杂交种生育期为97天。小麦收获后于6月18日铁茬播种。试验设9月25日、9月30日、10月5日收获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14.20米,宽4.67米,小区面积0.1亩。8行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10个适宜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进行筛选,通过对其生育期、抗性、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及产量等多项指标进行调查,筛选出5个适合三江平原地区机械化收获的品种。该研究为筛选出适合三江平原地区机收的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关于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杰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93-193,195
介绍了玉米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优越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玉米机械化推广应用的保障措施,以期为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屯玉一号玉米是山西屯玉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春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35天,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280~330厘米,叶片数18~22片,穗位高133厘米,黄秆成熟,果穗长筒形,籽粒黄色,马齿形,千粒重316克,出籽率85%.  相似文献   

5.
紫香糯红玉米 是一种新型保健玉米,以其特有的颜色、品质在玉米家族中一花独放,独领风骚。该品种生育期110天,籽粒鲜红光亮,食用香粘可口,有很高的食用与观赏价值。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高,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是特种玉米中少有的新型保健玉米。  相似文献   

6.
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增幅并不是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玉米收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据专家分析,玉米收获所需要的劳动量约占玉米种植全过程的55%以上,增加了种植户的负担,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玉米气象灾害预警与监测需要详细的生育期数据支持。目前,黄淮海地区玉米生育期记录少,大部分数据记录不全,仅包括播种期与成熟期在内的4个生育期,导致依据现有生育期数据的空间插值结果的准确性较差,无法准确反映黄淮海地区玉米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发育进程,当发生气象灾害时无法根据生育期的不同进行准确的灾情监测与评估。基于已有的2套不同来源的玉米生育期资料以及收集自2010年后发表的论文中所记载的玉米生育期数据,结合黄淮海地区玉米生长发育规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残差校正分析了各生育期与前一生育期、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影响因子的关系,补齐缺失生育期,并极大地改善了玉米生育期的空间分布规律,获得了一套包含播种期、出苗期、三叶期、拔节期、抽雄期、开花期、吐丝期及成熟期8个生育期在内的共145条记录的黄淮海地区玉米生育期数据集及生育期图谱。各生育期日序范围分别为142~178、148~185、156~192、173~218、197~235、199~237、200~238、236~285 d。将本研究所获得的各生育期进程与上一代际相比,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经插值验证,所构建的生育期数...  相似文献   

8.
宁安农场80年代就开始生产玉米杂交种.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质量好,积温高,光照资源丰富,降雨适宜,无霜期长,由于种植时间长,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2010年全场玉米杂交种面积近一万亩,虽然生育期内遇到严重的干旱,但是由于采取了配套栽培高产技术措施,使玉米制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平均亩产650斤,种植户仍获得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玉米生育期内地膜覆盖的生态小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西玉3号玉米为材料,作了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方式的对比种植,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玉米子粒产量,生育前期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旺盛生育期有降温效应,明显改善了玉米生育期的生态小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0.
紫香糯红玉米是一种新型保健玉米,以其特有的颜色、品质在玉米家族中一花独放,独领风骚。该品种生育期110天,籽粒鲜红光亮,食用香粘可口,有很高的食用与观赏价值。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高,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是特种玉米中少有的新型保健玉米。  相似文献   

11.
玉米机械粒收是利用联合收获机摘穗、脱粒一次完成的收获方式,由于减少了果穗储运、晾晒、脱粒等作业环节,不仅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还可降低晾晒、脱粒过程中的籽粒霉烂与损失,是我国玉米机械收获的发展方向和今后玉米生产转方式的重点[1]。美、德等国20世纪50年代玉米收获作业也以机械穗收为主,70年代全面采用田间机械粒收[2-4]。目前我国玉米机械播种率已超过80%,但机械收获率仍较低,2015年统计为63%,且以穗收为主;粒收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3—5积温带和内蒙古东北部等玉米产区[5],占比不足5%。玉米机械收获、特别是粒收水平低是制约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国外有关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及适合粒收品种选育的转型主要集中于20世纪60—90年代,为机械粒收技术的全面普及提供了支撑。20世纪60年代,随着能够实现田间籽粒直接收获的玉米割台被广泛接受,粒收技术才迅速发展起来[6]。在美国玉米带的Iowa,Illinois,Indiana,Minnesota等州,玉米籽粒联合收获的面积从1964年的24%增加到1968年的48%[7-9] ,从此机械粒收技术在美国全面铺开。美国在刚推广机械粒收技术时,籽粒水分一般在20%以下,机械损伤问题并不突出。但烘干技术被广泛采用后,20%—35%之间水分的玉米都能收获,因水分高导致的籽粒机械损伤过大、烘干成本高等问题出现[2-3],使得农民遭受巨大损失[10],并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地位[11]。为此,美国和一些玉米生产技术先进国家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通过品种改良、提早成熟延长脱水时间、改进粒收机械等措施,逐步解决了籽粒含水率高、机械粒收质量不佳的问题。 推广机械粒收是玉米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涉及农机、品种、栽培、收储、烘干、销售、加工等多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往我国玉米生产以人工收获和机械穗收为主,在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征和影响因素、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晾晒、收获机械及其作业质量、籽粒烘干收储等与机械粒收相关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粒收技术的应用推广。其中,品种是当前影响我国该技术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育种以高产为目标,在传统人工收获条件下,采取了高秆稀植大穗、延长生育期获取高产的育种路线,加之脱水性状的复杂性,相关籽粒脱水研究进展较慢,后期脱水快的种质资源严重不足。目前,我国许多玉米产区种植的品种生育期偏长,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通常在30%—40%,活秆成熟现象还较为普遍,不仅难以实现机械粒收,而且堆积晾晒过程中霉变严重,影响玉米商用品质。培育早熟、籽粒脱水快、收获时含水量低的品种应成为各产区机械粒收技术推广的前提。此外,籽粒破碎率作为评价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主要指标,据本团队在全国16个省市区194个地块获得2 450组机械粒收田间测试样本[5,12-19]统计分析表明,当前玉米机械粒收破碎率均值为8.56%,高于≤5%的要求[5]。籽粒破碎不仅造成玉米收获损失、降低玉米等级和销售价格,而且增大烘干成本、增加安全贮藏的难度,成为我国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推广的重要限制因素。鉴于破碎率受品种遗传因素、收获机械及其作业质量、天气因素、栽培措施等多因素综合影响[2,4-5,20-22],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破碎率影响的定量关系,才能为制定高质量的收获措施提供依据。为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自2010年起开展宜机收品种的筛选、影响收获质量关键因素的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取得较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50卷11期“玉米栽培研究”专刊中曾集中发表了6篇团队在玉米机械粒收方面的研究论文,本栏目又以“玉米机械粒收专题”形式发表5篇文章,其中,《玉米生长后期倒伏研究进展》针对倒伏这一制约玉米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和机械粒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玉米生育后期植株的衰老生理及其影响因素角度进行综述分析,提出提高玉米后期抗倒伏能力的措施与建议。《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及其对籽粒脱水的影响》测定了苞叶、籽粒、穗轴、穗柄等4个部位共计41项穗部性状指标,剖析了这些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及其对籽粒脱水的影响,发现苞叶短、穗轴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低、果穗夹角大、穗粒数少、籽粒小等穗部特征有利于籽粒脱水。《玉米穗轴机械强度及其对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率的影响》一文研究了玉米生育后期穗轴机械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玉米穗轴机械强度是影响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的重要因素之一,生育后期穗轴干物质积累和含水率是影响穗轴机械强度的重要因素。《夏玉米籽粒脱水特征及与灌浆特性的关系研究》通过系统观测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动态,建立了玉米籽粒含水率与授粉后积温(>0℃)的预测模型,分析了夏玉米籽粒脱水和灌浆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灌浆期积温和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两个参数作为粒收品种筛选指标的建议。《基于品种熟期和籽粒脱水特性的机收粒玉米适宜播期与收获期分析》利用籽粒含水率预测模型,分析了西北灌溉春玉米籽粒含水率变化动态及其适宜机械粒收收获期,以规模化生产的大农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高产高效协同生产目标下的品种和播期的配置原则,为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基于粒收品种的搭配提供了依据。希望这些论文的发表,能抛砖引玉,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开展玉米机械粒收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以机械粒收为核心的现代玉米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每亩玉米可采收玉米苞叶40千克左右,经加工后可增值80-150元。 1、玉米苞叶的挑选与贮存 用来加工编织工艺品的玉米苞叶,必须是白色,不发霉,且软硬厚薄适宜。在玉米收获时去掉外面一层老的和紧贴玉米粒的嫩皮,中间部分便是理想的草编原料。  相似文献   

13.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燕 《河南农业》2009,(12):60-60
近几年。广大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的需求热情不减,玉米机械收获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各种机型都有一定的市场.但综合分析市场需求的热点,呈现出以下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省今年玉米机收面积要达到种植面积的6%,3年之后要力争达到25%,完成玉米机械收获作业面积1000万亩。 近几年,我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去年全省玉米收获机保有量2000多台,辐射87个县(市、区),完成玉米机收面积117万亩,玉米机收水平近3%。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一生大约需要300~570毫米降雨就可满足,但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因而掌握玉米生育期水管理的重点,不仅可提高对水分的利用率,而且可明显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
3518CTS联合收割机配置6行玉米割台可以直接收获玉米,能够实现玉米摘穗、脱粒、清选等收割过程。本装置要求田间玉米行距为700毫米或650毫米,大于或小于此行距将增加田间损失和降低工作效率。适时收获玉米,作物在收获作业中要经过切割、输送、脱粒、清选、输送到粮箱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籽粒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揉搓、撞击,这就要求籽粒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选择作物黄熟中期至黄熟末期收获,籽粒破碎率最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新泰市主要大田粮食作物,近几年,玉米生产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大多数果穗收获后需要再处理,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该文论述了适合玉米籽粒收获的玉米品种、生育期、植株形态,并对玉米籽粒收获机械的作业功能、适应收获条件和机械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并对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要点进行介绍,以期提高新泰市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质量及效能。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是山东省莱州市秋季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在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高温多雨、玉米植株高大,给玉米的追肥带来很大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部分地区出现减少追肥次数的现象,导致玉米不同程度地减产。控释肥具有肥效期长且稳定的特点,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同时可减少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栽培根据收获目的不同,分为以收获玉米籽粒为主的常规玉米栽培和以收获青绿玉米秸秆作为畜禽饲料的青贮玉米栽培,现将常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机械化收获玉米籽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肯定了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的可行性,并对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提出了有效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