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空秆表现两种症状:1先天不育型空秆又称"公玉米",就是指一株玉米没大的果穗,小的果穗也没有分化,产生的原因是种子内在问题,如种子生理机能衰退,新陈代谢失调,致茎秆中的养分不能输送给果穗,幼穗腋芽因缺乏营养物质而不发育,但雄穗正常。2不结穗型空秆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是商水县的主要秋季粮食作物。2012年商水县秋粮播种面积8.3万hm~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7万hm~2,占秋粮播种面积的80.7%。近几年,影响该县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玉米生产中常出现空秆。玉米空秆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一般减产5%~10%,严重者高达20%。笔者认为,在生产中分析玉米空秆形成原因,及时采取预防对策防止空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玉米空秆的形成原因1.1品种差异、种子质量差玉米空秆率与品种的遗传性状有关,一般马齿型玉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商水县的主要秋季粮食作物。2012年商水县秋粮播种面积8.3万hm~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7万hm~2,占秋粮播种面积的80.7%。近几年,影响该县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玉米生产中常出现空秆。玉米空秆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一般减产5%~10%,严重者高达20%。笔者认为,在生产中分析玉米空秆形成原因,及时采取预防对策防止空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玉米空秆的形成原因1.1品种差异、种子质量差玉米空秆率与品种的遗传性状有关,一般马齿型玉  相似文献   

4.
玉米雌穗不发育或者虽有发育但不结实的现象,俗称“空秆”。玉米空秆比较常见,空秆比例在4%以下属于正常现象,也不会影响产量。但是,如果空秆比例过大,就会影响收成。因此,了解玉米空秆的发生原因并加以预防,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谈玉米空秆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我市玉米生产取得可喜成绩,农民从中获得收益.面积有了较大发展.玉米空秆是目前在生产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对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玉米空秆是指植株没有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没有结籽粒的现象,也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有雄穗没果穗;二是有雄穗也有果穗,但果穗不长大不结实。前者为完全性空秆,后者称不孕穗空秆。现就玉米生产中发生空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空秆植株,也就是植株虽然正常发育生长,但最后却不结穗,正常的玉米都会结1~2穗,多数都能结一个穗,但空秆植株却没有穗。有的是因为先天不育型,有的是不稔穗型空秆,一旦出现空秆植株,就会对产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就空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7.
玉米空秆和倒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空秆和倒伏是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玉米减产的两个重要因素,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倒伏、空秆既有普遍原因,又有不同年份、不同情况的特殊原因,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土壤、栽培和管理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一、空秆发生的原因1、遗传上的原因。如种子生理机制衰退、新陈代谢失调、输导组织受障碍,致使茎杆中养分不能输送给果穗,幼穗腋芽因缺乏营养物质而不发育,但雄  相似文献   

8.
一、玉米空杆原因玉米先天不育型空秆又称"公玉米",产生的原因是种子内在的问题。如种子生理机制衰退、新陈代谢失调、输导组织受障碍,致使茎杆中养分不能输送给果穗,幼穗腋芽因缺乏营养物质而不发育,但雄穗正常。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土壤瘠薄,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育所需,生殖器官不能形成;二是管理跟不上,田间缺水少肥,造成植株早衰;三是  相似文献   

9.
一株玉米通常都能结1—2个穗,大田玉米一般结一个穗居多,但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空秆,少数品种在某一地区空秆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玉米生产中的空秆现象时有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玉米的产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空秆率越高,对产量的影响越大。玉米花期遭遇阴雨连绵天气,空秆率50%~60%。1玉米空秆的原因分析1.1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  相似文献   

11.
玉米空秆原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奇台县每年种植玉米面积达1.3万公顷,玉米已成为当地的一项主导产业,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常常发生空秆现象,即无穗或穗籽粒发育不良。奇台地区玉米空秆率约2.5%,以平均667米^2 5000株计算,空秆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200多千克。空秆不但造成减产还因自身消耗养分,影响近邻玉米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玉米空秆又叫“空身”,俗称“公玉米”,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株上根本没有分化出雌穗: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每株果穗结实20粒以下。 1,因地制宜选用玉米杂交良种。如果玉米种子内在因素有问题。在播种以后,就无法防止空秆,势必造成损失。所以,一定要把好选种关。选用良种要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的要求。土壤瘠薄,栽培管理粗放的地方,宜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土壤肥沃,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宜选用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用多穗或双穗品种,由于它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使空秆减少。  相似文献   

13.
正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的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1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倒伏的发生原因1.1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玉米空秆率一般在3%以上,严重的达20%~50%。空秆的发生与品种遗传因素有关。玉米大田生  相似文献   

14.
玉米空秆俗称“公玉米”.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造成空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的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一、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倒伏的发生原因(一)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玉米空秆率一般在3%以上,严重的达20%~50%。  相似文献   

16.
空秆、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籽粒;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以2005年为例,玉米不同品种的空秆率比历年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个别品种倒伏后,穗明显变小,空秆率增高,整体产量比历年下降20%以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针对玉米空秆、倒伏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玉米空秆和倒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秆、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籽粒;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以2005年为例,玉米不同品种的空秆率比历年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个别品种倒伏后,穗明显变小,空秆率增高,整体产量比历年下降20%以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针对玉米空秆、倒伏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和防止措施介绍如下:1空秆的主要原因1.1雄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天。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的,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形成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1.1品种问题由品种的遗传因素造成的,致使某些品种空秆率高。1.2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分化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  相似文献   

20.
玉米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不结子粒。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近年来荣成市春玉米空秆率持续偏高,个别严重地块空秆率达到30%以上,减产比较明显。文章针对近年来春玉米空杆率偏高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