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榆县四井子乡某养羊户饲养的136只绵羊陆续发病,主要呈现腹泻、脱水。发病49只,死亡6只,发病率为36.02%,病死率为12.2%。我们对该羊群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尸体剖检、细菌学检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羊精神沉郁,急剧拉稀,粪便恶臭,脱水,消瘦,食欲减退,直至废绝。体温正常,脉搏微弱,病程3~5d,最后卧地不起,直至死亡。对患病羊应用复方敌菌净、痢菌净等抗菌药物治疗无效。2病理变化肝脏肿大、充血,胸腔、腹腔蓄积透明的渗出液,胆管增生、肥厚、胆囊扩大,其中含有多量粘液和多量矛形双腔吸虫虫体。肠粘膜弥漫性…  相似文献   

2.
通榆县四井子乡某养羊户饲养的136只绵羊陆续发病,主要呈现腹泻、脱水。发病49只,死亡6只,发病率为36.02%,病死率为12.2%。我们对该羊群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尸体剖检、细菌学检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牛羊东毕吸虫病和双腔吸虫病各流行于不同生态环境 ,两者混合感染的病例并不多见。 1 999年 ,海拉尔李某家 5 0只基础母羊发病 ,引起死亡 ,经剖检确诊为两种吸虫混合感染 ,经治疗效果很好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 999年 1 0月牧户李某从呼盟阿荣旗购进基础母羊 5 0只 ,1个月后大部分羊发病 ,主要症状为消瘦、贫血、拉稀、下颌轻度水肿。曾用青霉素、磺胺类药治疗 ,病情不但没有缓解 ,反而越来越重 ,呈恶病质状态。 1 0天内死亡 3只。2 剖检变化 肝脏呈淡黄色、肿胀 ,表面粗糙 ,有黄白色结节 ,胆管显露呈索状 ,管腔扩张。剖开胆囊和胆…  相似文献   

4.
中华双腔吸虫与丝状网尾线虫是两种对羊危害性极大的寄生虫,在绒山羊体内同时有这两种虫体寄生,近10年来在我国境内未见报道。该批羊共1000多只,是畜主从内蒙古用汽车全群迁到此处的,到此处后实行放牧制。此放牧地为一山区,具有非常原始的地理面貌,崎岖的山路两旁可以见到地表径流颇多,山上积雪融化成雪水汇成小溪在山间流淌,山间有大量原始湿地,形成许多“塔头”凸于山表,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放牧,与这两种寄生虫的感染与寄生应该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我们研究它们的寄生过程也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腔吸虫在分类学上属吸虫纲前口亚目双腔科双腔属 ,包括中华双腔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曾有散在发生 ,2 0 0 2年 5月哈尔滨郊区一农户自山东引进 2 0 0只小尾寒羊 ,6月末开始有羊只发病 ,致使 5 1只羊死亡。复诊确定为矛形双腔吸虫病 ,病死率 2 5 .5 % (5 1/2 0 0 ) ;虫卵阳性率76 7% (2 3/30 )。1 材料与方法1.1 病料采集取 3只病死羊肝脏及肠内容物 ,取 30只患病羊直肠粪便。1.2 检查方法1.2 .1 虫体观察 将肝脏在水中挤压或撕碎 ,连续洗涤检查虫体并计数 ,检出的虫体适当加热使其充分舒展 ,以 70 %酒精固定。随机…  相似文献   

6.
双腔吸虫在分类学上属吸虫纲前口亚目双腔科双腔属,包括中华双腔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我省部分地区曾散在发生中华双腔吸虫病,2002年5月哈尔滨郊区一农户自山东引进的200只小尾寒羊,6月末开始发病,致使51只死亡。经病理与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双腔吸虫病,病原体为中华双腔  相似文献   

7.
经对宁夏4个地区1085只家兔和35只野兔的调查,发现有3种双腔属(Dicrocoelium)吸虫:矛形双腔吸虫(D.lanceatum)、东方双腔吸虫(D.orientalis)和中华双腔吸虫(D.chinensis)。其中后2种为宿主新纪录。它们在家兔中的感染率依次为4.2%、1.8%、0.4%,在野兔中的感染率依次为14.3%、5.7%、5.7%。中华双腔吸虫呈纺锤形,体长5.702~6.934mm,体宽1.091~1.549mm,长宽比4.9:1,睾丸并列,阴茎囊椭圆形并达腹吸盘前缘,卵黄腺起自于睾丸之后、卵巢之前水平处;其余2虫种的形态与记载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秋 ,我县某养鸡户的鸡发生一种以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易脱落、食欲减退、下痢 ,病鸡冠脸苍白、皮肤干燥 ,渐进性消瘦并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临诊症状、病理剖检与虫种鉴定 ,诊断为鸡棘口吸虫与绦虫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 该户共养鸡 10 0余只、为 9周龄母鸡。平地散养 ,以大麦、碎米为主粮兼自由随地采食。最近发现大部分鸡发病 ,逐渐消瘦 ,常卧地不起 ,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无光泽易脱落 ,6天内死亡 2 0余只。2 剖检变化 整群鸡营养不良皮肤干燥、冠脸苍白。剖检病重鸡两只 ,表现腿骨松脆 ,腺胃肿胀增厚、有出血点 ,小肠粘膜表面有…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入夏以来 ,我市部分县区暴发了以小尾寒羊发病为主的矛形双腔吸虫病 ,该病呈地方性流行 ,发病死亡率高 ,给我市的养羊业造成了极大危害。笔者对该病发生较严重的河口区新户乡、六合乡、利津县陈庄镇进行了深入调查。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 该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发作 ,以 7、8月份发病率最高。从品种上看 ,小尾寒羊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洼地绵羊和山羊 ;从年龄上看 ,成年羊发病率高 ,尤以青年羊发病最为严重 ,羔羊很少发病 ;从饲养方式上看 ,放牧羊群发病严重 ,圈养羊发病率明显降低。病程长短不一 ,一般 4~ 5天 ,长的可达 1 0天。2 临…  相似文献   

10.
我县某一羊场于2003年7月20日开始零星发病,几天后爆发到2003年8月22日,全场220只羊相继有88只发病,发病率达40%,死亡56只,死亡率达63.3%,发病年龄在1.5—8月龄,其中4—5月龄多发,死亡羊只多在6—7月龄,病程一般持续3—5天,最后因不食贫血,衰竭死亡。开始畜主疑似营养不良、饲料跟不上,而引起贫血,采用补铁和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经采集粪便送到县畜牧水产局化验,确诊为几种吸虫和线虫混合感染引起发病,经对羊驱虫等综合处理后,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属的矛形双腔吸虫 (Dicrocoeli umdendriticum)和中华双腔吸虫 (DicrocoeliumsinensisTang)引起的疾病 ,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曾散在发生。 2 0 0 2年 5月哈尔滨郊区一农户自山东引进 2 0 0余只小尾寒羊 ,6月末开始有羊只发病 ,临床诊断未得结果 ,致使 5 0余只羊死亡。复诊确定为双腔吸虫病。1 临床诊断患病羊营养不良 ,极度消瘦、沉郁 ,腹泻 ,可视黏膜黄疸 ,有的患羊颌下水肿 ,病程发展至 5d后开始衰竭死亡。2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表现 :胆管卡他性炎、胆管壁增厚 ,肝脏肿大、被膜肥厚、有乳白色病灶 ,小肠和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2.
13.
用宰后检验肝吸虫检查法,对309只屠宰羊作了双腔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虫体污染羊体直接眼观出检出率为78.96%,虫体总检出率为95.15%,两种虫体检出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病变肝的检出率为89.64%。  相似文献   

14.
湟鱼为国家一级保护鱼类,笔者对50条青海湖湟鱼进行了剖检,有6条感染了舌形绦虫,发病率为12%。1临床症状病鱼体瘦,腹部膨大,可见体腔内充塞白色带状虫体。虫数较少的鱼体内虫体肥厚且长;虫数多的鱼体内虫体较细长。鱼内脏萎缩,其中1条鱼肝、肾破损,分散在虫体之中,肠道细如线状。2病原虫体肉质肥厚,呈白色面条状,从数厘米至数米长。该种绦虫无头节和体节的区分,绦虫背腹面中线有1条凹形纵槽,每个节片1套生殖器官;而双线绦虫背腹面各有2条纵槽,腹面中间还有1条中线,每个节片有2套生殖器。3发病原因分析舌形绦虫的终末宿主是鸥鸟,第一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15.
16.
2005年9月24日,我县某养殖户在山林间放养的1000多只草鸡近来不断出现伤亡,产蛋量有所下降,随到我处就诊。经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绦虫和球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黄文东 《畜牧与兽医》2002,34(12):31-31
20 0 2年 2月 ,云阳县某种羊场饲养的 165只南江黄羊发生以高热、咳嗽、流产 ,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10d内死亡 5 8只 ,死亡率达 3 5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剖检变化 ,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与肝片吸虫混合感染。1 流行情况该种羊场从某地引入南江黄羊后 ,当天死亡 4只 ,第 2天死亡 6只 ,第 3天开始对全群羊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 ,给药 3d未见疗效 ,病羊继续流产、死亡 ,并且死亡数量继续增加。2 临诊症状体温 40 8℃ ,脉搏 92次 /min ,呼吸 3 5次 /min ,食欲减退 ,不愿走动 ,出现短而湿…  相似文献   

18.
19.
据白山市某绒山羊场反映,从2003年初冬至2004年秋,羊群中不断出现拉稀、渐进性消瘦而衰竭死亡的病羊,陆续死亡200多只。经调查该病从2000年开始就有零散发生。2003—2004年呈大面积波延。这一情况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的全面诊查,通过临床症状(渐进性消瘦)和剖检变化(血液稀薄、贫血)以及实验室初步检验(镜检红细胞变形),疑似为寄生虫病。为进一步确诊,逐送两只濒死期病羊到吉林农大动物科学院寄生虫室检验,确诊为附红细胞体和球虫混合感染,经综合防制很快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0.
山羊体内寄生虫病是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主要造成器官、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或产生代谢毒素,使羊只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常导致死亡。前后盘吸虫主要寄生于瘤胃和胆管中;绦虫寄生于山羊小肠上,以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羔羊感染时,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