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用娟姗牛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所产的杂交一代娟犏牛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同龄牦牛犊对比。结果表明:娟犏牛公牛犊初生、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分别比同期公牦牛犊增加7.05、43.03、64.06和74.30 kg,分别提高了52.81%、58.58%、78.82%和54.54%;母牛犊体重分别增加6.17、34.80、55.24和65.95 kg,分别提高了47.94%、48.03%、70.88%和51.61%,差异均极显著(P<0.01)。公、母娟犏牛初生~6月龄、6~12月龄、12~1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33.78 g和490.06 g、160.28 g和144.00 g、362.22 g和336.44 g;0~18月龄娟犏牛犊公、母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同期当地牦牛犊增加124.59 g和110.70 g,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50头柴达木福牛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与同龄牦牛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柴达木福牛犊牛初生,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比同龄牦牛犊增加了32.16 kg、60.28 kg和106.15 kg(P0.01)。柴达木福牛犊牛初生的体高,胸围和体斜长分别比同龄牦牛犊提高了22.12 cm、19.91 cm和21.2 cm;柴达木福牛犊牛3月龄的体高,胸围和体斜长分别比同龄牦牛犊提高了25.22 cm、23.91 cm和25.98 cm;柴达木福牛犊牛6月龄的体高,胸围和体斜长分别比同龄牦牛犊提高了29.3 cm、26.85 cm和27.02 cm(P0.01)。  相似文献   

3.
对50只安犏一代犊牛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与同龄牦牛犊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安犏一代犊牛初生、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比同龄牦牛犊增加了11.21kg、16.1kg和18.04kg(P0.01)。安犏一代犊牛初生的体高、胸围和体斜长分别比同龄牦牛犊提高了7.14cm、7.07cm和6.94cm;安犏一代犊牛3月龄的体高、胸围和体斜长分别比同龄牦牛犊提高了9.22cm、15.1cm和11.19cm;安犏一代犊牛6月龄的体高、胸围和体斜长分别比同龄牦牛犊提高了16.7cm、17.71cm和18.69cm(P0.01)。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娟姗种公牛在高寒牧区的适应性和生理机能变化情况,将6月龄娟姗种公牛引入牧区后观测生理机能变化情况,待体成熟后与牦牛开展自然交配。对牦牛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方式下的繁殖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交配方式下母牦牛受胎率、产犊成活率、繁殖率比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的母牦牛相应指标分别高19.26%、25.71%和23.12%,流产率和初生犊牛死亡率则比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的母牦牛分别低8.54和5.64个百分点。同时对两种杂交技术下牦牛所产的后代娟犏雌牛进行犊牛生产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交配母牦牛所产的后代娟犏雌牛犊比人工授精的母牦牛所产娟犏雌牛犊的初生重、12月龄体重、初胎初乳量、初胎年均泌乳量分别高4.92 kg、21.86 kg、0.36 kg、197.89 kg,两组数据经差异显著性检验,自然交配组的娟犏雌牛犊初生重、12月龄体重、初胎年均泌乳量均极显著的高于人工授精组的相应指标(P<0.01),初胎初乳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上年未产犊牦牛采用补饲与同期发情处理技术,并采用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开展牦牛杂交,出生的犏牛犊采用犊牛培育技术,对不同培育条件对犏牛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年未产犊母牦牛补饲技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隔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6.67%、82.23%、78.34%和96.46%,分别提高22.84%、27.59%、33.03%和7.62%,差异显著(P<0.05)。采用犏牛犊牛培育技术,与传统对照组相比,犊牛培育组和培育对照组公、母犏牛初生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上年未产犊母牦牛补饲与同期发情处理技术结合犏牛犊牛培育技术,显著提高其杂交一代犏牛的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犊牛的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人工授精技术,采用野牦牛颗粒冻精与家牦牛进行全、半血杂交方式,经后代生长发育观测,杂一代野血牛犊体尺、体重、剪毛量均高于本交家牦牛犊,尤以体重差异明显,全血野血牛犊体重比家牦牛犊增重3.4kg,增重率25.1%,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半血野血牛犊体重比家牦牛增犊重2.1kg,增重率15.6%,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野牦牛与家牦牛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1 049头3岁以上青海环湖母牦牛进行了繁殖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环湖母牦牛繁殖率为54.3%,繁活率为43.4%,自然双犊率为0.35%;母牦牛初产年龄3岁以上,其中90%的环湖母牦牛在4~6岁初产;成年适龄母牦牛一年一胎占9.89%,两年一胎占82.34%,三年一胎占7.77%,平均产犊间隔时间为722.3d;母牦牛年均产犊0.5胎,在5~14岁繁殖性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5头青海大通牦牛犊为研究对象,对其胸腺构造进行了形态学观测。表明:青海牦牛胸腺呈微黄色,质地柔软,发达。胸腺可分为颈胸两部分,颈部胸腺大于胸部胸腺。1月龄牦牛犊胸腺的总重量相当于体重的0.32%。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补饲蛋白料对3月龄断乳母犊牦牛日增重和肉质的影响。选用24头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3月龄断奶母犊牦牛(59.51±3.49kg),随机分成两组(处理组放牧+补饲蛋白料,对照组采用完全放牧饲养),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试验预饲期7d,正式期30d。试验始末对犊牦牛进行称重,并随机各选取4头牛进行屠宰取样,进行肉质品质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全期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57kg(P0.05)和118.89g(P0.05);(2)处理组犊牦牛的屠宰率显著提高了11.25%(P0.05),后股肉的剪切力显著降低了13.75N(P0.05);(3)犊牦牛背最长肌中氨基酸组成丰富,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每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以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补饲蛋白料可以提高断奶母犊牦牛的体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质品质。  相似文献   

10.
安格斯牛在大通地区生长发育观测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地黄牛为对照,对胚胎移植后所产的18头(♀8,♂10)安格斯牛在大通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生公犊为29.12 kg,母犊为25.42 kg。3月龄、6月龄、12月龄公犊平均体重分别为108.57 kg、183.59 kg和322.8 kg,比青海黄牛公牛相应月龄分别提高55.2%、67.7%和81.2%;母犊平均体重分别为102.61 kg、171.33 kg和301.61 kg,比青海黄牛牛相应月龄分别提高38.1%、68.4%和79.9%;而且,安格斯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均比青海黄牛有明显提高,表现出良好的肉用牛特征。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取20头刚出生的牦黄杂交F2代犊牛(10头公犊,10头母犊)进行育肥,测定其各生长阶段的体重和日增重指标。3月龄公犊体重32.40±3.00kg,母犊体重34.55±8.50kg,差异不显著(p0.05);6月龄公犊体重67.70±9.50kg,母犊体重62.85±11.75kg,公犊平均体重明显高于母犊(p0.05)。初生至6月龄,公犊平均日增重0.29㎏,母犊平均日增重0.25㎏,但在4~5月龄公犊日增重445±116g,母犊日增重278±87g,公犊的生长速度极显著高于母犊(p0.01)。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6.27±4.70)kg的3月龄犊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增重净能分别为5.60、6.50、7.40 MJ/kg的3种精料补充料。试验共39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28 d,消化试验4 d。结果表明:1)6.50、7.40 MJ/kg组犊牦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5.60 MJ/kg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6.50 MJ/kg组犊牦牛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与7.40 MJ/kg组差异不显著(P>0.05)。3)6.50 MJ/kg组犊牦牛干物质、有机物、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随能量水平升高,钙(P=0.06)、磷(P=0.10)表观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牦牛可在3月龄断奶舍饲饲养,精料补充料增重净能为6.50 MJ/kg时,更有利于舍饲的3月龄断奶犊牦牛的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3.
笔者将西门塔尔公牛冻精与新疆褐牛杂二代配种后,生出的53头公牛犊作为试验组;将西门塔尔公牛冻精与土种母牛配种后,生出的53头公牛犊作为对照组,根据月龄,将试验组的牛犊和对照组的牛犊分别分成3个小组(7月龄、9月龄、15月龄)进行育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牛犊育肥后体重比育肥前体重平均分别增加73.8 kg、85.68 kg和88.65 kg。对照组牛犊育肥后体重比育肥前体重平均分别增加58.50 kg、60.75 kg和59.76 kg。试验组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试验选用30日龄,体重(26±2.6)kg犊牛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犊牛,每组公母各半,Ⅰ、Ⅱ组分别饲喂高蛋白含量代乳粉、高脂肪代乳粉,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母乳喂养。结果表明:饲喂代乳粉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犊牦牛的体增重和日增重(P0.05);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没有显著影响(P0.05);犊牦牛早期断奶能显著提高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P0.05),缩短牦牛生产周期,显著提升代乳粉饲喂阶段的经济效益(P0.05)。综合分析,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无论在犊牛生产性能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应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一套适合高纬度地区推广应用的牦牛高效养殖集成技术,增加当地牧民养殖牦牛的经济收入,试验开展了牦牛暖棚饲养试验、牦牛犊牛全哺乳及补饲育肥试验、母牦牛妊娠后期及哺乳期补饲试验、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全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暖棚饲养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日增重、总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40 kg(P0.01)、283.00 g(P0.01)、34.00 kg(P0.01),并盈利862.40元/头。试验组全哺乳犊牛的断奶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28.47 kg(P0.01)、189.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084.32元/头。补饲育肥条件下,经计算犊牛的出栏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9.91 kg(P0.01)、226.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989.96元/头。妊娠后期补饲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70 kg(P0.01)、13.50 kg(P0.01)、225.00 g(P0.01),母牦牛产犊的成活数高于对照组,且其所产犊牛的初生重比对照组高3.50 kg(P0.01);哺乳期补饲条件下的母牦牛,其犊牛的4月龄体重比对照组高21.80 kg(P0.01)。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在全舍饲育肥条件下,试验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宰前空腹重、胴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屠宰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经计算分别比自然放牧条件下相对盈利1 072.32元/头、966.48元/头。  相似文献   

16.
用野血牦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3/4野血牦牛细管冻精和1/2野血公牦牛与甘南母牦牛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群公母牦牛犊牛(含3/8野血)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7.08%和15.93%;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含1/4野血)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1.31%、9.40%,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群6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30.31%和27.17%,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6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牦牛犊提高14.59%、13.13%,差异显著(P<0.05);而且人工授精群与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6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群12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27.56%和23.28%,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12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7.12%、13.88%,差异极显著(P<0.01);而人工授精群与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12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犏雌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在甘南州合作市佐盖曼玛乡选择健康的2胎黑犏雌牛20头(平均产奶量2.25±0.06kg/d),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试验组放牧并添加中草药,对照组只放牧饲养。结果表明,试验第10天时,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3%;试验第20天时,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8.3%;试验第30天时,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7.0%;试验组犏雌牛乳蛋白率平均为4.98%、乳脂肪率4.75%、乳糖含量3.30%,分别较对照组提高9.2%、2.8%、0.9%。因此,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可提高犏雌牛的产奶量并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荷斯坦奶公犊作为肉用在后期的育肥效果、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试验选择90头11月龄、24头14月龄、20头16~17月龄和48头19月龄的荷斯坦奶公犊分组育肥,测定日增重、饲料消耗量和经济效益。育肥结束后,选择均重366.67、422.50 kg和515.83 kg的牛,每组各6头进行屠宰,测定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6~17月龄试验牛日增重最高,为1.84 kg/d,与11、14月龄和19月龄牛相比,每头牛日增重分别提高了0.49(P<0.05)、0.24 kg/d(P>0.05)和1.00 kg/d(P<0.01),19月龄牛日增重开始下降。随着育肥时间的延长和体重的增加,屠宰率和净肉率呈增高趋势,515.83 kg与422.50 kg、366.67 kg牛相比,屠宰率分别提高了2.59和3.32个百分点(P<0.05),净肉率分别提高了2.03(P>0.05)和2.81(P<0.05)个百分点。16~17月龄牛育肥的经济效益最高,日盈利10.18元/头,与11、14月龄和19月龄的牛相比,日均利润提高了4.10、1.71元和16.43元。在19月龄时出现亏损状态,说明荷斯坦奶公犊饲喂到18~19月龄,体重达到510 kg左右适于出栏。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发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育肥及犊牦牛培育技术。选取带犊母牦牛和公犊牛各66头,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犊牛培育期间(2017年12月4日—2018年3月5日),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试验组犊牦牛断乳前(3月5日断乳)随母牦牛哺乳,并进行补饲;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按常规放牧方式饲养,对照组犊牦牛进行断乳并补饲。育肥期间(2018年3月5日至出栏)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于6月错峰出栏;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于集中出栏时间出售(9月或10月)。在犊牦牛培育期间,观察试验组母牦牛的体重变化情况;每月4日测定2组犊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收益。结果表明,在犊牦牛培育阶段,由于试验组犊牦牛随母牦牛哺乳,试验组母牦牛体重平均下降1.17 kg/头;2018年1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体斜长和胸围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018年2月4日和3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的效益为1 063.05元。研究结果为提高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养殖效益以及提升犊牛培育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断奶模式对犊牦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探索科学的犊牦牛早期培育模式。【方法】 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新生犊牦牛24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对照组(GF)犊牦牛出生后在天然牧场内随母放牧哺乳;早期断奶组(EW)犊牦牛随母放牧哺乳至15日龄时隔离母犊,逐渐过渡为饲喂代乳粉,提供开食料及天然牧草自由采食,至犊牦牛固体饲料采食量达到0.5 kg/d时停喂代乳粉,90日龄后停喂开食料转入天然牧场放牧饲养;早期断奶+益生菌组(EWP)断奶过程同EW组,并在代乳粉、开食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9.98×1011 CFU/g)。分别于犊牦牛30、60、90、150日龄时测定体重及体尺指标,于30、60、90日龄晨饲前采集犊牦牛颈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生化指标、激素、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 30日龄时,EW、EWP组犊牦牛体重、体尺,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均显著低于GF组(P<0.05),EW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GF组(P<0.05);60~150日龄各组犊牦牛体重、体尺均无显著差异(P>0.05);60日龄时,EW、EWP组犊牦牛血清IGF-1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均显著高于GF组(P<0.05);90日龄时EW、EWP组犊牦牛血清GLU、尿素氮(BUN)、IGF-1、甲状腺素(T4)及IgA水平均显著高于GF组(P<0.05),且EWP组血清TG、GH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GF组(P<0.05)。【结论】 与随母放牧哺乳模式相比,两种早期断奶方式在断奶初期(30日龄)对犊牦牛均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在断奶后补饲代乳粉与开食料有利于改善犊牦牛后期的生长发育、营养代谢、机体免疫与抗氧化能力,且补充益生菌能够缓解犊牦牛的早期断奶应激,并对犊牦牛生长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提升有进一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