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个重庆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5个重庆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采用FAO-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标记,以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参数为指标,评估了品种内遗传变异。计算了F统计量、Nei氏遗传距离(DA)和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并进行UPGMA和NJ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进而探讨了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结果,27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542个等位基因,其中43个等位基因为单一品种所特有。5个猪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9.4933~11.0280之间,期望杂合度(He)在0.8897~0.9091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8689~0.8926之间。F统计量分析表明,重庆地方猪种遗传分化明显(P0.001),各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2种聚类方法以NJ法更为可靠。5个猪种聚为两类,荣昌猪、渠溪猪和合川猪为一类,罗盘山猪和盆周山地猪为一类。相关性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无显著的相关(P0.05)。该研究结果为重庆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检测5个安徽地方猪种(定远猪、圩猪、安庆六白猪、皖南黑猪、皖南花猪)和5个引进猪种(巴克夏、杜洛克、皮特兰、大约克夏、长白)的等位基因,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F统计量、Nei's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380个等位基因,10个猪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等位基因数2.274 2~4.513 1,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496 3~0.777 7,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466 8~0.750 4,安徽地方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均高于引进品种。5个安徽地方品种和5个引进品种的遗传分化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59 1~0.239 4和0.113 1~0.407 5。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基因流平均分别为1.418 7和0.887 3。10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341 4~1.628 6和0.196 2~0.710 8。聚类分析显示,5个地方品种和5个引进品种分别聚为一类,地方品种中圩猪和安庆六白猪首先聚为一小类,再与定远猪聚为一小类,皖南黑猪和皖南花猪单独聚为一小类,最后聚为地方品种类中;引进品种中,杜洛克与大约克夏首先聚为一小类,再先后与长白、巴克夏聚为一小类,最后与皮特兰聚在引进品种类中。该研究中30个微卫星座位在10个品种猪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客观地反映了5个安徽地方品和5个引进品种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分化,为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研究引进品种的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苜蓿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SR和ISSR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9  
在苜蓿(Medicago sativa L.)基因组SSR和ISSR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8对SSR引物和12个ISSR随机引物,通过PCR扩增在55个国内外苜蓿品种(品系)中获得126条多态性位点.利用SSR和ISSR标记对其DNA指纹图谱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类平均法(UPGMA)Nei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55个苜蓿种质划分为4个大类群和7个类型,为苜蓿引种、亲本选配和种质资源评价提供依据.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苜蓿地方品种遗传基础广阔,在基因型表现特异性的同时又有较强的地域性;我国苜蓿育成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大,表现出遗传基础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10):1-4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资源,也是世界上家猪驯化较早的中心之一。但近40年,地方猪品种受到国外引进猪种的强烈冲击,在数量和规模上均显著降低,遗传资源受到威胁。本研究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我国21个地方猪品种共计86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43个地方猪品种的分子进化树。结果表明:中国地方猪线粒体D-Loop区存在序列长度多态性。86个序列共检测到32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66±0.006,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592±0.00023,遗传多样性贫乏。32种单倍型可明显的聚为2大类,但是单倍型的聚类与地理分布没有显著相关性。分子进化树显示中国地方猪与国外猪种处于2个明显不同的分支上;由于受到人类迁徙活动以及不同猪种间基因交流的影响,猪种的聚类关系与地理分布同样不存在显著相关,很难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中国地方猪品种进行准确分类。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21个中国地方猪类群、19个欧美商业猪类群、5个亚欧美野猪类群、1个中国培育猪种、1个杜洛克×中国野猪杂种群体总共47个类群基因组DNA池的AFLP多态性,22种引物组合产生312个AFLP多态标记。根据多态标记信息,计算47个类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构建UPMGA聚类关系图。结果表明,中国地方猪、中国野猪与欧美商业猪群、欧美野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提示中国地方猪起源于亚洲野猪,而欧美商业猪种由欧美野猪驯化而来。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不同类群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南昌白猪与大白猪、PIC L95系与太湖猪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真实反映了其育成历史。嘉兴黑猪与梅山猪、冠朝猪、藤田花猪、上犹花猪和万安花猪等地方猪群遗传关系的研究结果与其形态学、地理分布和现行分类情况相一致,认为AFLP技术是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淮南猪遗传特异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用1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引入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及河南地方品种淮南猪4个猪种基因组池DNA进行了RAPD分析。电泳检测结果发现,其中72个引物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到911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462条,占50.7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长白猪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为0.0064,遗传关系最近;淮南猪与杜洛克猪、大约克猪遗传距离指数相近,分别为0.0068、0.0069,遗传关系较近;淮南猪与长白猪遗传距离指数为0.0072,遗传关系最远。结果显示,河南省地方品种淮南猪与其他引入品种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了RAPD技术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很好地检测猪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区分不同猪种的遗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以群体遗传学理论为基础的现行地方猪品种的保种方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分析了以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保种法的可行性,说明该方法可以弥补现行地方猪品种保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指出现代地方猪品种的保种方法应该是二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已成为目前家畜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主要工具.本文简要综述了多种分子标记(RFLPs, mt-DNA, RAPD, DNA指纹图谱,微卫星DNA,AFLP,SNPs)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地方猪品种遗传变异和遗传关系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我国部分地方鸭种的亲缘关系及其起源,选取12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对12个地方鸭种及2个野鸭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Microsatellite-Toolkit软件将数据结果导入FSTAT和Dispan软件计算标准遗传距离DS、DA遗传距离,并对12个地方鸭群体与2个野鸭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方差分析,最后基于标准遗传距离DS与DA遗传距离对14个鸭品种通过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12个地方鸭种与绿头野鸭、斑嘴鸭之间的DA遗传距离(配对试验均数差异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基于DS与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发生树都将14个品种聚为3类,并且斑嘴鸭单独聚为一类;可初步判定这12个地方鸭种起源于绿头野鸭,而与斑嘴鸭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地方猪品种的现代保种方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徐宁迎  周仲儿 《家畜生态》2001,22(4):53-55,59
本文讨论了以群体遗传学理论为基础的现行地方猪品种的保种方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分析了以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保种法的可行性,说明该方法可以弥补现行地方猪品种保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指出现代地方猪品种的保种方法应该是二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卫星DNA标记对白洗猪、从江香猪等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的18个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个猪品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Shannon指数分别为3.0000~3.6667、1.7377~2.6471、0.4042~0.5228、0.7941~1.0367;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为0.3997~0.5633、0.4647~0.6146,表明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国内大多数地方猪品种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623~0.2556,表明群体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基因交流在0.7280~5.0637,表明群体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5个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015~0.3723;聚类结果显示,5个猪品种被分为Ⅰ(宗地花猪)和Ⅱ(白洗猪、黔北黑猪、糯谷猪、从江香猪),Ⅱ支又分为Ⅱ1(白洗猪和黔北黑猪)和Ⅱ2(糯谷猪和宗地花猪)。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法,对我国实验用小型猪生化标记实行相应的探究。收集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和山东莱芜猪等的血液样品,检测了不同品种猪碱性磷酸酶(APK)、转铁蛋白(Tf)、蛋白抑止物(Pi-1)、后白蛋白(Po-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乙醇脱氢酶(ADH3)、醛缩酶(ALDA)、碳酸酐酶(Ca)和谷氨酸脱氢酶(GLD)等9个生化标记位点。结果显示:所检测的4个品种猪、9个生化标记位点中的ADH3、GLD、ALDA三个位点电泳呈现单条带,不存在多态性;其他6个位点都存在多态性。此外,还发现G6PD和Ca两个位点在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品种和山东莱芜猪中表现型有明显不同。经对所统计数据与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总结,确定了4个类型猪的遗传性变异、体系构造及种类之间的遗传联系等;并从此方向揭示了我国现存实验用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情况,丰富了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采用3个微卫星标记,对4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POPGENE软件分析了受试羊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杂合度。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与地方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樊斌  刘榜  李奎 《家畜生态》2003,24(3):48-51
分子标记已成为目前家畜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主要工具。本文简要综述了多种分子标记(RFLPs,nat-DNA,RAPD,DNA指纹图谱,微卫星DNA,AFLP,SNPs)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地方猪品种遗传变异和遗传关系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从猪品种的体型外貌、染色体带型、血型和蛋白质以及DNA分子水平等几个方面的遗传标记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系统地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25对微卫星引物对我国华东14个地方鹅种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和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品种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各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4~16。所有群体均显示较高水平的杂合度,其中,雁鹅最低,为0.5662,百子鹅最高,为0.7748。鹅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27.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品种间的差异。基于DA遗传距离的NJ聚类法将14个群体划分为4类。分析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关系发现,华东地方鹅种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淮河流域的巢湖鸭、高邮鸭、淮南麻鸭3个地方鸭品种的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以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3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747,其中最高的是淮南麻鸭,为0.6030,最低的是高邮鸭,为0.5270,巢湖鸭为0.5940;3个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4716,其中最高的是淮南麻鸭,为0.4989,最低的是巢湖鸭,为0.4288,高邮鸭为0.4870。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A和DS)计算结果显示,巢湖鸭和淮南麻鸭的遗传距离最近,聚类结果也完全相同。3个地方品种的聚类结果与其地域分布吻合。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18个地方肉用鹅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31微卫星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总共检测到188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数最多的位点为TTUCG5(12个);最少的位点为CKW19(2个);而且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并不均匀,都有一种或几种优势基因存在。18个品种中,平均杂合度最高的为乌棕鹅(0.6727),杂合度最低的为雁鹅(0.5010)。反映了各鹅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丰富。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发现18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聚类结果将18个地方肉用鹅品种聚为6类,聚类结果与各品种的生态地域分布和经济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尤其与生态地域的关系较为密切。该聚类结果对了解和获取各个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关系具有更准确更普遍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种资源大国。在2011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共收录了76个地方猪品种,18个培育品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猪品种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外来引入品种对中国猪品种结构造成一定改变,导致中国地方猪品种数量急剧下降。本文旨在对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作一综述,并总结地方猪品种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对地方猪品种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SSR标记在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SSR)对中国5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及2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折,共产生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多于2个等位基因。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