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农业科学》2005,(3):37-37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华南沿海海参集约化养殖技术”。2005年4月28日,该成果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在深圳市大鹏镇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项目首次在我国华南进行了刺参的人工养殖和集约化高产养殖新技术研发,首次将原产于温带的刺参苗种在南亚热带沿海地区养成了商品参,同时建立了海参苗种长途干法运输、全部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集约化饲养管理等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刺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我国仿刺参(常用名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江苏、山东、大连沿海地区刺海参人工育苗及养殖发展如此之快,主要是受市场价格的影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刺海参作为一种高级滋补品,其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刺海参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其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同时,随着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使这一新兴产业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令年以来,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通过降低经营成本,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刺参不仅是珍贵的海洋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一直倍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野生刺参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成为必然趋势。人工养殖的方式有很多,下面介绍一种综合效益最好,管理问题最少的方式。一、吊笼养刺参的优势吊笼是在刺参适宜的海域搭建筏架,把养殖笼拴在筏架上养殖。采用吊笼养刺参的优点是扩大了刺参的养殖区域,为较好的利用海域资源开辟了途径。1.有利于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滩涂养殖的新出路,调整滩塘大水面养殖结构,在江苏大丰滩涂对大水面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可行性和技术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如严格把关苗种质量,做好暂养期管理和虾病防治工作,掌握捕捞的时间和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在南通市通州优质肉鸽养殖科技示范区开展了肉鸽的良种繁育和食品加工研究。28日龄乳鸽平均活重556克,胴体重433.7克,占活重78%。1998年底研制真空生鲜冷冻乳鸽10000多只供应市场;研制12种乳鸽特选保健菜肴。为肉鸽养殖,食品加工,销售一体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
刺参是名贵的海珍品,由于刺参对人体营养与保健功能逐渐被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成食用刺参的习惯,市场对刺参的需求量增大,其价格也在逐年升高,但自然资源逐年下降,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该文就刺参生长环境和其养殖技术做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8.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传统海珍之一,目前国内人工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养殖产业仍旧面临养殖可控性差,病害频发、抗生素滥用等诸多问题。刺参肠道菌群与刺参的营养消化、免疫防御以及肠道再生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养殖过程中,维持刺参肠道微生态健康是保障刺参养殖成活率和营养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刺参自身生长阶段和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基于此,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刺参肠道菌群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列举了影响刺参肠道菌群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刺参的科学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颗粒物沉积作用及其对刺参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较单一养殖模式显著提高养殖产量(P<0.05),其中刺参产量较单养模式提高22.6%,海蜇、对虾产量较单一养殖模式无显著差异(P>0.05).在海蜇、对虾养殖期间,复合养殖模式颗粒物沉积量显著高于刺参单养模式,复合养殖模式沉降颗粒TOC及TN含量明显高于刺参单养模式(P<0.05).刺参摄食海蜇、对虾单养来源的沉降颗粒物相对于摄食刺参单养来源沉降颗粒,其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排泄率明显较低(P<0.05),摄食率无显著变化(P>0.05).刺参养殖水体上层养殖海蜇和对虾,能够优化刺参食物结构,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获得更高产出,提高了单位水体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完成刺参基因组测序和组装。这一研究成果对刺参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有助于推动我国刺参产业发展。据介绍,这个成果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和相建海带领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突破了刺参复杂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技术瓶颈,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获得的刺参基因组数据  相似文献   

11.
该棉是高抗黄萎病的极少数品种之一。在广西钟山、江西上饶、新疆温宿、河北卢龙等地试种表现特别优异。每667平方米产籽棉390千克~460千克,高产田超过500千克,在湖北潜江、陕西渭南、江苏大丰高产试验平均为633.7千克。最近通过了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2.
最近,山西省科技厅组织国家玉米育种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对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大丰26号”进行田间测产验收,这个品种三地示范平均亩产1051千克,最高1149千克,创山西省玉米种植单产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北方地区刺参池塘养殖的工作生产实践,分析刺参的高温期致病死亡原因,总结出了北方地区刺参池塘养殖防御高温灾害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为刺参池塘养殖安全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当代农业》2001,(2):32-33
刺参为大型食用参,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体呈蠕虫状。体壁厚,肉刺大。分布于黄、渤海,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每100克鲜刺参含蛋白质21.5克)。刺参喜欢生活在岩礁底的浅海中海藻丰富的地方,摄食时将有机碎片、藻类及原生动物等连同泥沙一起摄入。  相似文献   

15.
该棉是高抗黄萎病的极少数品种之一.在广西钟山、江西上饶、新疆温宿、河北卢龙等地试种表现特别优异.每667平方米产籽棉390千克~460千克,高产田超过500千克,在湖北潜江、陕西渭南、江苏大丰高产试验平均为633.7千克.最近通过了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6.
正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8-15℃,水温达20-24℃时开始夏眠,在辽西地区刺参夏眠的时间约为7月初至9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内刺参停止摄食。为了充分挖掘刺参池塘本身的生产潜力,彻底改变单一的刺参养殖模式,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刺参池塘养殖海珍品,从而提高刺参池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7年,笔者在凌海市达莲海珍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180亩(3个池塘每个池塘60亩)刺参与日本对  相似文献   

17.
刺参是目前我国养殖的20余种海参中质量最为优异、营养价值最为丰富的一种,也有文献将其称为海味“八珍”之一。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沿海各省养殖,其中以辽东和胶东半岛海域养殖的刺参最为优异,关于刺参的记载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拾遗》,文中记载“辽东产之海参,体色黑褐,肉嫩多刺,称之辽参或海参,品质极佳,且药性甘温无毒,具有补肾阴,生脉血,治下痢及溃疡等功效”。因为刺参温补的特性可以入药,且足以媲美人参的功效,因此而得名海参。  相似文献   

18.
刺参是我国主要海水池塘养殖种类,养殖池需要设计人工参礁,高产池塘必须配备底层增氧设施,选择合适的放苗密度,科学管理,调节水质,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针对目前池塘刺参养殖现状,结合刺参池塘养殖的各项技术特点,介绍了刺参池塘高产生态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野生和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及不同规格间的免疫力差异,试验设置3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30.00 g±9.83 g、70.00 g±7.83 g、110.00 g±10.68 g,记为30 g、70 g、110 g组),以及3个不同规格的野生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70.00 g±8.13 g、110.00 g±7.53 g、150.00 g±10.64 g,记为70 g、110 g、150 g组),通过比较不同组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数量及免疫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地分析了体质量及生活环境与刺参免疫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刺参还是野生刺参,不同规格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50 g组野生刺参的球形细胞密度显著高于70 g和110 g组(P0.05);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10 g体质量组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球形细胞和淋巴细胞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体腔液免疫酶指标,同种类型不同规格刺参差异并不一致,无一定的规律性,但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主要免疫酶活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存环境不会影响刺参体腔细胞数量与体腔液免疫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刺参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海参位列海产八珍之首,被公认为世界少有的营养保健品,而刺参是海参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也是目前主要用来开展人工养殖的海参品种。刺参属棘皮动物,在我国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已开展养殖多年,但在南方地区引进养殖刚刚起步。由于刺参属偏冷水性水生动物,在南方可以利用冬春两季进行养殖。2010年,莆田市城厢区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科技计划项目"刺参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组经过精心组织和有效实施,从山东引进大规格刺参苗与原有池塘对虾、花蛤进行混养,基本探索出刺参在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