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干旱、盐胁迫下LaCl_3和CPZ对稻苗脯氨酸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旱、盐胁迫下水稻幼苗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 ,同时脯氨酸 (Pro)积累 ;以质膜 Ca2 通道阻断剂 L a Cl3 和钙调素 (Ca M)拮抗剂氯丙嗪 (CPZ)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 Ca2 / Ca M信使传导后 ,加剧逆境下 ,水稻幼苗 MDA含量的增加、质膜透性的增大和 Pro积累 ,且 Pro含量与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干旱、盐胁迫下阻碍 Ca2 / Ca M信使传导后 ,水稻幼苗Pro积累加剧 ,Pro积累的多少 ,可反映水稻幼苗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下LaCl3和CPZ对稻苗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质膜Ca2+通道阻断剂LaCl3和钙调素(CaM)拮抗剂氯丙嗪(CPZ)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Ca2+*CaM信使传导后, 览研究了盐胁迫下, 稻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0.15 mol/L NaCl胁迫下, LaCl3和CPZ预处理显著加剧稻苗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下降; 对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则无明显影响; 而超氧化  相似文献   

3.
外源脯氨酸对荞麦幼苗耐盐性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不同浓度外源脯氨酸(Pro)处理对荞麦幼苗耐盐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为实验材料,100 mmol/L NaCl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Pro处理,测定相关耐盐生理指标。外源Pro能明显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20~30 ?mol/L Pro处理时降低幅度最大;外源Pro还能显著增加盐胁迫下荞麦叶片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20~30 ?mol/L Pro处理时增加幅度最大。说明外源Pro可明显改善盐胁迫下荞麦幼苗的生理特性,对盐胁迫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20~30 ?mol/L Pro处理对荞麦幼苗盐胁迫的缓解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苗期大豆在干旱胁迫下叶片渗透调节能力与大豆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WSS)、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累积显著增加,质膜透性也不断增大.且耐旱性强的品种可溶性糖(WSS)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增加的幅度大于耐旱性弱的品种,而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是耐旱性强的品种增幅小于耐旱性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研究干旱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片NO水平的影响及其与Ca2+的关系.在15%PEG-6000胁迫下测定NO含量和NO合成酶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增加,且钙依赖型cNoS(CaM的组成型NOS)快速调控NO产生,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依赖钙iNOS(CaM的诱导型NOS)的活性在NOS活性比例缓慢增加,而硝酸还原酶(NR)产生NO的能力只占总NR提取物活性的很小一部分;0.1 mmol/L SNP处理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S和NR活性,诱导NO水平提高,显著缓解膜脂过氧化;用质膜Ca2+通道抑制剂LaCl3与SNP共处理,显著减弱或抵消SNP促进NO合成作用.SNP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合成酶活性和NO含量,有效缓解膜的氧化损伤,而Ca2+参与SNP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硅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细胞膜伤害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抗盐性不同的两个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硅对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细胞膜伤害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细胞的膜质过氧化程度明显加剧,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源硅降低了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提高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SOD、POD酶活性,但对CAT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茉莉酸甲酯(MeJA)是植物体内一种具有应答外界刺激,传导逆境信号及启动抗逆基因的天然生理活性物质,提高作物的抗旱性是MeJA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施用不同浓度(250,2.5,0.25μmol/L)MeJA对水稻幼苗的生理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水稻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MDA含量、电导率及无机离子(K+,Ca2+,Mg2+)含量均显著上升,而喷施不同浓度的MeJA则显著提高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和叶片无机离子含量,从而增强水稻幼苗的抗旱性。以0.25μmol/L MeJA处理抗旱效果最好,2.5μmol/L次之,然后是250μmol/L。  相似文献   

8.
Ca2+对低温下水稻幼苗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梁颖  王三根 《作物学报》2001,27(1):59-64
缺Ca2+的水稻幼苗在低温胁迫下(4℃36h),细胞膜功能及超微结构破坏严重。在培养液中加入适当浓度的Ca2+(0.5~1.0mmol/L)可降低冷胁迫下稻苗的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提高SOD、CAT、POD活性,保护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免遭破坏。CaM特异性抑制剂CPZ能部分抑制Ca2+降低冷害稻苗的电解质渗漏率及MDA含量和提高SOD、POD活性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金光杏梅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金光杏梅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金光杏梅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降低;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Pro)的含量显著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都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升高;轻度干旱胁迫下,气孔限制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严重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钠和碳酸钠对芦笋的胁迫效应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一年生芦笋幼苗用0、0.1、0.2、0.3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处理,检测芦笋对盐碱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在两种盐胁迫下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及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碱性盐Na2CO3胁迫使MDA含量急剧上升,质膜透性也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显著,表明碱性盐Na2CO3对芦笋破坏较中性盐NaCl严重。两种盐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上表现为碱性盐Na2CO3处理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显著,中性盐NaCl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明显,说明芦笋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对盐碱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吴娟子  赵洁 《作物学报》2005,31(10):1314-132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钙调素(calmodulin, CaM)和钙调素拮抗剂TFP (trifluoperazine)对水稻授粉后3~5 d胚胎离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CaM对水稻3~5 d胚胎离体发育的调控具有时间和浓度效应。较高浓度的CaM (10-6~10-5 mol/L)对不同时期的水稻胚胎发育均具一定抑制作用,CaM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培养基中外加10-7 mol/L CaM时,不同时期的水稻胚胎均表现出最佳的生长速度和最高的正常胚胎诱导频率;在相同的CaM条件下,胚龄越大,胚胎离体生长越快,正常胚胎诱导频率及总诱导频率越高。(2)较高浓度的TFP抑制水稻3~5 d胚胎的离体生长和发育,其作用亦有时间和浓度的效应,胚胎越小,抑制作用越强;TFP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生长速度及正常胚胎诱导频率、总诱导频率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钙、钙调素在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充  樊卫国  刘进平  安华明 《种子》2004,23(12):6-8
为探讨Ca2 、CaM在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以贵农5号优系为试材,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Ca2 和CaM的含量及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Ca2 含量前期高后期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aM含量呈波动状态,在果实发育的中前期,与果实发育状况之间成相互响应的曲线变化;果实发育的后期,CaM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与此期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的高水平相对应.本文还对Ca2 、CaM在刺梨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可能的调控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育秧是机插香稻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探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香稻秧苗素质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选用香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为材料,采用2种育秧盘(钵苗盘和硬秧盘)、2种育秧基质(稻田土和水稻育苗基质)、壮秧剂处理(以无壮秧剂为对照)搭配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壮秧剂处理和育苗基质育秧显著提高了香稻秧苗素质及抗性酶活性。本试验中,最优的育秧方式为基质硬秧盘壮秧剂育秧和基质钵苗盘壮秧剂育秧,这2个处理下秧苗的单株生物量最大,抗性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免耕抛秧稻的立苗特性与立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2005-2006年采用大田和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免耕抛秧稻的立苗特性及立苗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浅水(1 cm左右)抛栽、短秧龄(20 d)抛栽、前期适当增施氮肥、适量的稻草还田(1 200 kg hm-2)、旱育秧抛栽和喷施多效唑、α-萘乙酸浸种处理均有利于扎根立苗,早生快发,促进地上部生长。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与秧龄长短有很大关系,短秧龄有利于加快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和水稻生长。秧苗抛栽后立苗期每株平均根数和根长、地上部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都与立苗密切相关。该结果为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丰抗 8号冬小麦幼苗为材料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Ca2 和钙调素 (CaM )对叶片和根系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Ca2 /CaM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了干旱信号的传导 ,同时提高了POD同工酶活性、增强了小麦幼苗适应旱胁迫的能力 ,并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在多种逆境信使系统中 ,POD同工酶基因可能优先感受Ca2 /CaM信使系统传导的干旱信号。小麦幼苗不同器官之间存在着干旱信号相互传递。与叶片相比 ,根系POD同工酶基因感受干旱信号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6.
钙信号系统与植物激素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2+是高等植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信使分子,能介导植物对外界信号的刺激反应,调节多种生理过程, 并参与植物体内多种刺激-反应的藕联过程。目前证实在植物里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DPKs)、钙调素(CaM)、钙调磷酸酶B类似蛋白(CBLs)三类钙结合蛋白,这些蛋白质可识别特定的钙签名,并依赖这些钙信号向下游转达以适应外界刺激。Ca2+信使系统与激素在植物的花发育(成花诱导、花芽分化及开花调控),有性生殖方面(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逆境生理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有关学者在植物激素受体蛋白、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与Ca2+相关的信号传递机理的研究中发现:Ca2+/CaM、Ca2+/CDPK和Ca2+/CBL三类钙信号系统与植物激素信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N6培养基添加钙和烯效唑对玉米幼胚培养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浓度筛选和比较试验,将以N6培养基为基础的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的钙浓度,从1.13 mmol/L提高到5 mmol/L,并分别添加1.00 mg/L和0.50 mg/L 烯效唑(S-3307),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具有促进作用,而不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再生。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0.25 mg/L)S-3307,能显著提高分化再生率  相似文献   

18.
药剂拌种对直播稻秧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常规稻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拌种剂对直播稻秧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使用ABT6号生根粉、多效唑以及多菌灵3种药剂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所得药剂在水稻播种前与种子进行均匀搅拌,根据所用拌种剂各成分的含量不同分为拌种剂1号(ABT6号生根粉0.6g、多效唑40g、多菌灵9.4g)和拌种剂2号(ABT6号生根粉0.5g、多效唑40g、多菌灵9.5g),试验设CK(常规播种)、T1(以拌种剂1号搅拌种子后播种)及T2(以拌种剂2号搅拌种子后播种)共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秧苗素质上,T1、T2均可以增加秧苗的茎基宽、根体积、根长、根系表面积和单位苗高干重,具有提高根系活力,矮化株高的作用;在生化特性上,T1、T2处理的秧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上升,丙二醛含量有所下降;在生理特性上,T1、T2处理提高了秧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光合作用参数上,T1、T2处理的秧苗相对于对照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在叶绿素荧光特性上,T1、T2处理显著提高了秧苗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以及相对电子传递效率。总体而言,药剂拌种可以提高直播稻的秧苗素质,增强秧苗的抗氧化性能,提高秧苗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物质积累,可以在生产上用于壮秧,为增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