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工作利用农业工程与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在海拔50m 地区的春季进行香菇代料栽培菌棒制作,采用简易设施、雾灌、高温型菌株等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促成高温期间正常出菇。该技术突破了高温期间在低海拔地区不能栽培香菇的局限,填补了夏季无鲜香菇的空白。并与常规秋季栽培相配套,使香菇形成周年四季出菇,协调均衡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2.
栽培香菇普遍是春秋两季,6~8月我区市场上很少见到香菇,很难满足人们对香菇的需求。笔者利用我市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从场地选择,品种选育,培养料配比。改进栽培方式等方面进行试验,总结出一套夏季栽培香菇的技术,为规模化周年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明焱  朱惠照 《食用菌》1995,17(5):28-30
我县大部份地区处于低海拔,为小平原和半山区。香菇高温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包括耐高温香菇品种的选育,改革制种和投料栽培生产季节,优化袋料栽培培养基配方,香菇菌筒高温越夏出菇的管理,及采收加工等几十方面。  相似文献   

4.
香菇夏季反季节栽培与传统的顺季栽培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和技术要求。近几年,我市在海拔仅150 m的缙云县舒洪镇进行夏季反季节栽培香菇,经过不断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较好的防高温综合技术措施。现将反季节高温香  相似文献   

5.
香菇产业是缙云县的支柱产业,其中反季节高温香菇栽培占较大比重,以缙云县大洋镇和舒洪镇为例,详细介绍了不同气候条件下高温香菇的脱袋斜置栽培(高海拔)和覆土地栽(低海拔)两种模式的技术特点、生产流程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陈高忠  童巧隽 《食用菌》1995,17(3):26-27
近几年来,我市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在积极发扬传统栽培香菇的同时,利用我市高海拔地区形成的气温低的地理气候条件,实行不时栽培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突破了夏季高温栽培容易出现烧菌、失水、烂筒、散筒等技术难关,从而使历史上的只能秋、冬、春出菇,发展成一年四季能出菇的新格局。1994年在龙南、宝溪两乡海拔600~1200m的地区,实施代料香菇不时栽培超100万袋,普遍获得成功和取得经济效益。现将不时栽培代料香菇的有关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明焱  金福喜 《食用菌》1993,15(6):26-26
代料袋栽香菇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收效高等优点,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年栽培量突破2亿袋.该项技术是在夏末秋初料制菌袋,春节前后陆续出菇上市.近年来货源多,价格低,栽培者效益不高.而夏秋季节正值蔬菜淡季,市场上鲜菇甚少,货紧价高.针对这种状况,国内有关科研单位相继对香菇栽培季节进行了探索研究.福建省洪健尔利用屏南县山多、海拔高、夏季温度较低而温差大的特殊小气候,在海拔700m的高山地区进行反季节栽培技术研究获得成功.我省庆元县同样利用海拔500~1400m以上高山地区在地理环境上的优越条件进行反季节栽  相似文献   

8.
有"鄂西林海"之称的湖北恩施山区适宜香菇人工栽培,而且海拔1 200 m以上区域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极适宜香菇高产栽培.湖北恩施自治州蔬菜办公室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高山地区优质香菇高棚层架栽培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效益十分显著.食用菌已成为高山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9.
肖飞  熊飞  曾照胤 《食用菌》2020,(2):47-49,67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境内海拔悬殊,气候与生态环境特别适合生产优质香菇。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竹山代料香菇栽培快速起步、迅猛发展,不少企业、农户通过栽培代料香菇,实现了创业就业、脱贫致富;但也有一些企业、农户效益欠佳,甚至出现亏损。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笔者对竹山县代料香菇栽培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认真分析,找出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胡子光  徐波  沈美菊 《食用菌》2003,25(1):39-40
我县从 1998年开始在低海拔地区进行夏季地栽香菇 ,至今有近 1,0 0 0万袋的生产规模。地栽香菇菇形圆正、盖厚柄短、含水量低、标菇比例高、便于贮藏运输 ,填补了夏秋鲜香菇市场的空档 ,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但由于海拔低 ,夏季气温高 ,加上管理不科学 ,烂筒现象相当普遍。为此 ,我们对烂筒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供菇友参考。1 烂筒的基本症状1.1 菇筒上半部表现良好 ,但覆土的下半部菌瘤不收缩 ,菌瘤粗糙无弹性 ,积水多 ,菌丝衰弱 ,菌皮松散 ,至豆腐渣状腐烂。1.2 菌筒局部早期出现白色粉末状物 ,中期发病部呈浅黑色 ,喷水后…  相似文献   

11.
王增洪 《中国食用菌》2007,26(3):57-57,59
反季节香菇通常在海拔700m以上的山区进行,在中低海拔地区特别是在南方中低海拔地区(海拔500m以下)进行未曾见有报道,本所从2004年开始进行了这方面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南方中低海拔地区反季节栽培香菇的突破。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闵绍桓  戴汝南 《食用菌》1993,15(6):25-25
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鲜香菇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价好货俏,而夏季因高温更是奇货可居.因此,研究解决高温期间香菇栽培就提到科技工作者面前.国外曾采用对菇木进行低温刺激方法,促成夏天出菇.国内有利用700m以上高海拔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香菇的反季节栽培.笔者于1989~1992年进行了高温期间低海拔地区香菇代料栽培技术的研究.累计栽培13棒,均顺利出菇,且菇质好,受到市场欢迎.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南方代料香菇栽培基本上采用福建古田和庆元、寿宁高层棚架式栽培优质菇的模式 ,即在大田上搭棚、搭架、连续种菇 ,严重影响粮食生产。从 1989年开始 ,浙江云和县科技人员开始进行了无棚架半地下式栽培香菇试验取得成功 ,1991年全县推广 2 6668m2 ,各点菇农反映新模式产量高 ,质量好 ,解决了菇粮的矛盾 ,每生产一万袋香菇可节省投资 150 0~ 2 0 0 0元 ,增收粮食 4 0 0多kg。 1992~ 1997年全县 90 %以上菇农推广这种模式 ,1998年科技人员在新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出低海拔地区栽培花厚菇技术 ,在原有的菇棒上套上保水膜 ,种花菇或普通菇…  相似文献   

14.
李明焱  朱惠照 《食用菌》1995,17(4):29-29
自1985年福建古田开展的塑料袋装料代替段木,室内培养室外荫棚出菇的香菇袋栽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后,由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长周期短,成本低,收效大等优点,目前全国年栽培量已突破3亿袋。该项技术一般在夏末、秋初投料制袋,冬初前后陆续出菇上市,其缺点是春菇产量集中、价格偏低,而夏秋季节正值蔬菜淡季,市场上鲜香菇却甚少,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90年代初,福建屏南县在海拔700m以上的高山地区进行反季节栽培香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世界上生产香菇大国,年产香菇10000t以上,也是香菇消费大国,年消费量达14000t,更是香菇进出口大国,年进口4800t,出口800t。香菇生产与营销有着完善的组织,使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成为一个有序的机制,运行比较畅通。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大环境中,日本的香菇生产与营销经受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是根据小川武广和古川久彦1993年在浙江庆元香菇专题研讨会上的论文和日本食用菌周报资料的综合报道。 一、日本香菇生产 (一)生产原料 日本多年来一直以段木生产香菇,但是近年来生产香菇林木数量下降,段木价格上涨,不得不从国外进口,1993年3月从中国进口了18000千根原木,并在中国设立了为进口原木的专门公司。尽管如此,段木生产的香菇数量仍逐年下降,有些不主张木屑生产香菇的人在段木紧缺面前也不得不承认木屑栽培香菇的优越性了。因此,用木屑种香菇便  相似文献   

16.
香菇栽培传统出菇季节主要限于春秋两季^[1],冬夏两季市场特别是鲜菇供应短缺。为满足香菇市场周年供应、改善出菇环境、提高产量品质,我们从2005年开始进行林下反季节香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品种、菇房、床架、培养料、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香菇的栽培技术要点,并简述了香菇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香菇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香菇市场价格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设施建设在香菇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栽培设施的具体建设要求,对北方地区香菇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建选  李峰 《食用菌》2020,(3):48-49
在我国多数低海拔地区,夏季温度较高,不适宜栽培香菇,每年秋季香菇市场供应量较少。因此采用越夏设施代料栽培香菇可以弥补秋季香菇市场空当,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且栽培经济效益显著。现将低海拔地区代料香菇越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银合欢木屑的营养成分,研制了最适宜的培养基,选用了高产优质的香菇菌株和高效益的栽培方式。发现银合欢木屑作为氮素添加物可替代50%麸皮,降低原料成本,使感染率降低11.8%,鲜菇产量增加5.1%;高产香菇菌株785比其他4个菌株至少可增产鲜菇14.8%;短袋栽培比菌筒或菌砖栽培增产,而且可以减少高温制种感染率高的危害;与红栲木屑栽培香菇相比,银合欢木屑增产鲜菇53.6%,生物学效率提高26.7%。该技术措施适合于在高温低海拔地区应用,在闽南地区增产鲜菇55.6%,生物效率提高2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