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敬  隋茁  罗洪信 《猪业科学》2001,18(2):21-22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应明显存在两个胚胎死 亡高峰。 第一个鸡胚胎死亡高峰在2~4d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鸡胚胎死亡高峰在19~21d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 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通常高孵化率鸡群鸡胚死亡主要发生在第 二个死亡高峰期(19~21d胚龄),而低孵化率鸡群两个死亡高峰期中死亡数量相差不多。 第一个鸡胚胎死亡高峰期处于鸡胚胎迅速发育及鸡胚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各种胎膜相继 形成期间,从某一角度看,这期间死亡原因多数是与种蛋内部品质有关,是遗传因素与饲养 管理因素各自或共同造成鸡胚死亡。第二死亡高峰期是处于鸡胚从尿囊呼吸过渡到肺呼吸的关键时期,是一个重大的生理转折期,这时鸡胚需氧量大增,胚胎自体产热急剧增加,这时 鸡胚也易感传染病,对孵化条件要求更严格,将有一部分弱胚无法顺利破壳而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孵化期的温度、湿度、转蛋、通风换气等外部条件对第二个死亡高峰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明显存在两个胚胎死亡高峰。第一个死亡高峰在2~4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死亡高峰在19~21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通常高孵化率鸡群鸡胚死亡主要发生在第二个死亡高峰期,而低孵化率鸡群两个死亡高峰期的死亡数量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3.
1 孵化期胚胎死亡的分布规律 发现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存在两个死亡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孵化前期,鸡胚在孵化第2d至第5d,死胚率约占全部死胚数的15%: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孵化后期,鸡胚在孵化第18d以后,约占全部死胚数50%。青海省大通县种鸡场鸡孵化多使用罗曼、京黄、伊莎褐等高孵化率种鸡,死胚多出现于第二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家禽胚胎死亡并不是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随机地死亡,一般而言,胚胎在孵化的早期及后期阶段的死亡率要高于中间阶段。根据观察统计发现,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第2至第4天死亡机率较高,而火鸡胚胎在第3天至第6天死亡机率较高。家禽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在生理及遗传方面要发生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 出雏是孵化生产的最后环节。出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人工常规孵化条件下,各阶段(1—5天,6—19天,20—21天)胚胎死亡比例不等,且有一定的规律,其中出雏期胚胎死亡率最高,被称作死亡高峰。造成出雏期鸡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尚未见报道。但有人认为,提高孵化效果的关键是掌握好出雏期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其三者的最适范围,众所纷云。本次试验旨在探索鸡胚在出雏期造成死亡高峰的原因及温度、湿度和通风的最适范围,为孵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将适应平原环境的高产品种种蛋运送到西藏高原环境孵化常出现孵化率降低、死亡率增高、胚胎发育迟缓和畸形率增高等现象[1];且鸡胚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也与平原孵化存在一定差别[1-2]。为了探讨高原对细胞增殖、分化时序影响的机理,本试验采用不同海拔(北京和西藏林芝)孵化的鸡胚研究两种孵化条件下鸡胚肝细胞增殖的日龄变化差异,以期为促进高原地区鸡的繁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与孵化条件农大小型鸡D种蛋,由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种鸡场提供。分2组。(1)高原孵化组:西藏大学牧医系养鸡场孵化室(西藏林芝,海拔2 …  相似文献   

7.
内容包括禽蛋的构造、形成和成分,种蛋的收集、保存、选择、消毒和运输方法,禽蛋的胚胎发育和孵化期,胚膜的形成与胚胎物质代谢,孵化条件及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孵化厂及其设备与管理,机器孵化法,我国传统人工  相似文献   

8.
在孵化过程中,常遇到孵化最后几天鸡胚大批死亡,造成很大损失。通过解剖健雏、弱雏和后期死胚蛋,经比较观察和测定分析,探索鸡胚后期死因机理。结果证明,胚胎前期发育正常,而后期死胎率高是由孵化机性能不良和孵化操作技能低造成的。后期的死胎常出现心脏充血和淤血,肝脏呈上黄色,胆囊较大,新陈代谢失常,肺发育不完整,检查认为鸡胚在后期因局部高温和缺氧造成死亡。剖检还发现鸡胚剩余卵黄平均只有3-4克重。死后有的卵囊呈黄绿色属死亡后变腐或代谢失调引起。后期严防孵化机高温和缺氧是提高孵化率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早期胚胎死亡是指发生在孵化1~7日期间的胚胎死亡。根据我厂1994年4月第三种鸡场AA~CS种蛋58.67万枚的孵化生产记录分析,共出雏可售苗鸡48.30万羽,出雏率82.33%,“无精蛋”率9.86%,死胎蛋率5.03%,淘汰苗鸡率2.21%,机耗为0.57%。抽样检查5%“无精蛋”,其中40.75%属早期死胚蛋。抽样检查5%死胎蛋,其中早期死胚蛋为8.8%,据此推算,早期胚胎死亡占4.44%以上。因此,减少早期胚胎死亡是提高种蛋孵化率、出雏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38年Haines等认为蛋壳表面常被粪便中的细菌污染,在孵化过程中进入卵黄,引起胚胎死亡。孵化厅的工作人员在检蛋过程中也可将携带的细菌污染(Harry.E.G,1957)。北京地区某孵化厅,19—20胚龄的鸡胚胎连续几批发生较多的死亡,为  相似文献   

11.
在孵化生产中,常遇到孵化最后几天鸡胚大批死亡的情况,给生产者造成很大损失。根据解剖健康鸡雏、弱雏和鸡胚毛蛋,经比较观察和测定分析,探索鸡胚后期死因,提出了防止发育正常鸡胚的啄壳前死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常青 《中国饲料》2019,(16):16-19
选择800枚16~21d肉用种蛋开展两个试验,评估胚胎注射碳水化合物对高温(37.5和38.5℃)孵化后胚胎的孵化特性、出壳小鸡的重量和相对重量以及孵化时间、肝脏和胸肌糖原含量、糖原指数的影响。试验对照组分为正对照组(不注射)、负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处理组分别对鸡胚注射50、100、150、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结果显示:胚胎注射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较50mg碳水化合物组显著降低了胚胎的孵化时间(P<0.05)。胚胎注射50、100、150、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较正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出壳鸡只重量及相对重量(P<0.05),各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出壳鸡只相对重量(P<0.05)。正对照组和碳水化合物处理组较负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肝脏相对重量(P<0.05)。胚胎注射250mg碳水化合物组肝糖原含量最高(P<0.05),而正对照、负对照和50mg碳水化合物组肝糖原含量最低(P<0.05)。胚胎注射100、150、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较50mg碳水化合物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胸肌相对重量(P<0.05),胚胎注射150、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较对照组、50和100mg碳水化合物组显著提高了出壳鸡只的糖原指数(P<0.05)。综上所述,在该研究条件下提高鸡胚孵化后期(16~21d)的孵化温度和蛋鸡日龄会对出壳小鸡的体重和糖原状态产生负面影响,但鸡胚注射100mg碳水化合物会缓解鸡胚高温孵化对仔鸡生长的抑制,使糖原状态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3.
鸡孵化早期胚胎对于体温的调节能力是比较缺乏,所以当孵化器内的温度发生变化时,胚胎仅有有限的承受能力。 1温度过高 如果鸡胚孵化的前一天孵化的温度过高,当温度高出标准范围而低于42℃时,胚胎便会呈现出无定形的团块状态,或因血管网的发育呈现缓慢衰退表现,最严重的情况是胚胎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 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早已被人们所了解;即鸡胚孵化3天后,羊膜腔形成,此后,腔内羊水积累逐渐增多,鸡胚胎就在羊膜腔内的羊水中生长发育。因此,羊膜腔及羊水是保证胚胎正常发育的适宜环境。除此之外,当孵化到第13天后,蛋白囊中蛋白开始进入羊膜腔和羊水混合而被鸡胚所吞食进入消化道、呼吸道(包括气囊)。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家禽胚胎死亡并不是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随机地死亡,一般而言,胚胎在孵化的早期及后期阶段的死亡率要高于中间阶段。根据观察统计发现,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第2至第4天死亡机率较高,而火鸡胚胎在第3天至第6天死亡机率较高。家禽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在生理及遗传方面要发生许多变化。二.胚胎早期发育1.排卵前发育自卵子在输卵管漏斗部开始受精就意味着胚胎开始发育,在卵排出以前,这枚胚胎将在体内41.5℃的环境下发育24-26小时(禽卵经由输卵管排出所需的时间)。第一次卵裂大约在输卵管的峡部,也就是卵沿输卵管下…  相似文献   

16.
在种蛋孵化过程中,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胚胎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胚胎死亡分3个时期:1~7 d为前期;8~14d为中期;15~21d为后期.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中并不呈均匀分布,存在2个明显胚胎死亡高峰.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在2~4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胚胎死亡高峰在19~21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一般在较高的管理水平下,前、中、后期胚胎死亡率依次为1.5%~3%、0.1%~0.5%、2%~3%.胚胎的死亡情况直接影响着孵化率的高低,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找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析影响鸡种蛋孵化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个养鸡大国,鸡在禽类养殖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现实生产中,鸡胚孵化率是影响养鸡业尤其是种鸡场和孵化场效益的关键因素。在鸡的孵化中,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  相似文献   

18.
选择鸡胚胎,从孵化成形(8d)开始到出壳为止,对胚胎的体重、体尺、头重、头围进行测量,对各测量值进行生长分析;并观察鸡胚形态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鸡胚的体重、头重、体尺、头围均随着胚龄的增长而增长.体重、头重的增长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9.
试验使用低剂量的鸡毒支原体(MG)培养液(液稀释至10~4CCU/mL)经卵黄囊接种5~7日胚龄SPF鸡胚,结果:鸡胚死亡高峰时间发生在孵化后期(17d以后),疫苗6/85株导致SPF鸡胚死亡情况及死亡鸡胚病理变化与MG强毒S6株和临床分离株无明显差异。从孵化后期死胚中采集不同样品进行MG分离鉴定,最终确定死胚最佳分离部位为卵黄囊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应用组合型火鸡疱疹病毒疫苗( H V T+ Z4 ),对孵化至18 日龄的鸡胚进行胚胎免疫注射,对行使胚胎免疫后19~21 日龄鸡胚的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和脾脏进行组织学连续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18 日龄鸡胚免疫接种 H V T+ Z4 对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