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壤旱地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基因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红壤旱地底施氮磷钾肥条件下,6个不同生育期品种的产量均可达到1500kg/hm^2以上,在气候条件较好的1997年,分别达到1700-2350kg/hm^2,产量高低及主要经济性状随品种生育期长短而异,与对照相比,增产率为2.54%-35.53%,主要农艺性状亦存在差异;生育期长的品种比生育期短的品种蛋白质含量低、油分含量高,但蛋白质,油分之和均超过65%。早熟品种8905-1不但产量高出中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江西省春大豆生产技术科技含量,推动江西省大豆产业化健康发展,提出和制定了江西省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红黄壤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江西红壤旱地春大豆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与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3.
红壤旱地的钾、钼营养对花生产量与品质影响的探讨陶其骧(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刘光荣,李祖章…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17(2).-149~154在田间条件下进行了红壤旱地钾、钼施肥水平对在生产量、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间作对红壤旱地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红壤旱地棉花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加棉花产量、改善品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棉花单作为对照,分别比较了棉花与大豆、玉米和甘薯间作对棉花株高、果枝数等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较单作可提高棉花第一果枝高度和第一果枝节位;促进棉花株高、果枝数、真叶数的增加;可增加棉花成铃数,特别是提高伏桃比例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可降低马克隆值和提高断裂比强度从而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综合分析认为,棉花间作甘薯的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指导国家长江流域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分析了2006-2017年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组12年间的品种试验数据,并通过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参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与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年间90个参试品种有16个通过试验并申请国家审定;参试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品质性状的变异最小,其次是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最大;随着年度的递增,参试品种的生育天数、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现缓慢下降的总趋势,而产量、单株粒重、百粒重呈缓慢增加的总趋势,单株有效分枝数、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与脂肪总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粒重、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生育天数、粗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且达极显著及显著水平。因此,在长江流域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适当缩短生育天数和降低粗蛋白质含量,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对广西春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在广西常年有着较大的种植面积。为了探索广西春大豆在春播以及夏、秋季繁种时的最佳播种时期,选用两个广西播种面积较大的春大豆品种桂春8号和华春2号,从2011年2~8月共设21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产量最高的播期均为2月25日,单产分别为2 770.85和2 666.26 kg·hm-2,秋播产量最低,夏播次之。从春播至夏播,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至开花、出苗至成熟的时间逐渐缩短;6月5日后播种,出苗至开花日数和成熟日数的波动不大。3月上旬以前及8月上旬以后播种,两个春大豆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相对较低,油分含量相对较高,其余播期内大豆粗蛋白含量较高,而油分含量较低。3月中旬后春播较夏秋播大豆的粗蛋白含量高,但油分含量较低。综上所述,从产量上看,广西中南部春大豆最佳播种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在下半年进行繁种时,若茬期允许尽可能选择夏播,尽量不要秋播。从大豆品质上看,3月上旬以前播种,得到的大豆油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2年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以来,山东省共有50个大豆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本文分析了这50个审(认)定品种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最高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平均产量由1982-1985年的1892.73 kg/hm2提高到2001-2005年的2820.67 kg/hm2,增幅为49.0%;最高产量由3072.0kg/hm2提高到4389.3kg/hm2,提高了42.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时代和选育目的的不同而在37.00%~46.44%和16.80%~22.50%之间变化。山东省夏大豆的理想株型应是株高70~80cm,主茎节数14~16节,有效分枝1~2个,并且在此基础上,有密而均匀的结荚。  相似文献   

8.
在水培试验中,研究了不同油菜品种的硼素营养特性。在高硼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含硼量为新油杂7号>伊犁野油菜>泽荣83,在低硼条件下为伊犁野油菜>泽荣83>新油条7号。施硼明显增加各油菜品种的单株结角数和每角粒数,提高单株生产力。其中,新油杂7号增产潜力最大,泽荣83与伊犁野油菜次之。  相似文献   

9.
春大豆良种浙春二号红壤旱地麦豆套种技术蔡园毛(江西农科院旱作所)何水德(进贤县种子公司)我省春大豆种植面积约120万亩,春大豆的种植主要在缺水、易旱、肥力较低的红壤旱地上进行麦豆套种,少量的在稻田种植。原来种植的春大豆品种主要是矮脚早和六月白。这两个...  相似文献   

10.
不同玉米品种的品质、产量差异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建奇 《玉米科学》2007,15(4):013-017
研究了不同品种对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子粒品质之间的差异更多的表现为品种的遗传特性。根系分布影响品种间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植株将吸收、贮存的N、P在灌浆期输送到子粒的比例品种间存在差异,是子粒蛋白含量产生差异的生理基础;品种的灌浆特性影响玉米子粒及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酸性红壤的立培条件下,16个南方春大豆品种磷积累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不施磷处理,品种间磷积累量最高的比最低的增加48.3%;施磷处理则增加33.9%。施磷后品种间磷积累量增加15.75~21.97mg/株,磷肥利用率为10.9%~15.6%。大豆磷积累量与品种生育期相关性不显著,但不施磷条件下与苗期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是显著正相关。不施磷时,品种间籽粒产量磷利用效率相差143.73mg/mgP,生物学产量磷利用效率相差406.78mg/mgP;施磷时,分别相差64.51mg/mgP和110.95mg/mgP。  相似文献   

12.
为发展玉米大豆间作产业,提高间作模式的作物产量,筛选适宜于江西红壤旱地玉米间作大豆带宽、行比配置的最佳模式,本研究设置2.0,2.4和2.8 m不同带宽,2∶2、2∶3和2∶4不同玉米大豆行比配置,以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分别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带宽、行比配置下间作模式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相对增长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带宽2.4 m模式下,大豆株高、茎粗、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重最佳。带宽相同,增加行比配置,大豆产量增加;行比相同,增加带宽配置,大豆产量降低。单作大豆产量最高,为823.11 kg·hm-2;间作模式下带宽2.4 m、行比2∶4产量较好,为736.4 kg·hm-2,较大豆单作减产11.77%,比带宽2.4 m、行比2∶3模式增产17.29%。带宽2.4 m模式下,增加行比配置有利于大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相对生长速率和产量的增加。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带宽2.4 m配置下大豆的单株粒重最大、产量较优。综上,带宽2.4 m、行比2∶4模式为最佳田间配置,可为江西省红壤旱地发展玉米...  相似文献   

13.
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肥量三因素通过影响高油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植株干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农大96065,密度为36万株/hm2,施肥量为210 kg/hm2时的产量最高,达3407.45 kg/hm2;高油大豆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影响,其次是密度和施肥量;蛋白质脂肪总量主要受密度因素影响,品种效应其次,施肥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选育的、生产上正在种植利用的5个大麦品种的麦苗产量及其3种营养含量进行比较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大麦品种多次收割的麦苗产量,以及叶片中的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等,都存在明显差异。福大麦1号除了叶绿素含量比闽麦02稍低外,麦苗产量、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都比其它4个品种优越。试验认为,进行大麦品种筛选对于麦苗产品生产开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对河南省1985—2012年审定的74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脂肪含量略有上升;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是株高增高,单株荚数增多,生育期延长,有效分枝数先增后减,百粒重稍有下降,变化不大。分析表明,河南省当前夏大豆产量水平为2 700 kg/hm2左右,蛋白质含量42%左右,脂肪含量19%~20%;理想株型应是株高在80 cm左右,有效分枝数2个左右,单株荚数50个左右,百粒重18~19 g,生育日数在109 d左右。  相似文献   

16.
17.
以3个马铃薯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块茎增长期进行分期取样,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形成状况进行比较,以摸清不同品种的块茎形成特性,为特定品种配套适宜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供试3个品种的单株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延薯4号的产量最高,薯块膨大早,商品薯率高;东农309的产量其次,薯块膨大较早,商品薯率较高;克新13号的产量最低,薯块膨大偏晚,商品薯率中等;但3个品种的单株结薯数量和干物质含量相近,均为结薯数量适中、干物质含量中等的中晚熟鲜食型品种。在生产上应根据品种特性配套栽培技术,以保证各品种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常德本地两季栽培的优质玉米品种,于2014年对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春、秋两季播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春播株高及产量均较高,帮豪玉108、福单2号两季抗性均较强,同玉11更适宜本地春季栽培,早熟品种浚单20更适宜本地春季密植,吉湘2188、帮豪玉108适宜本地春秋两季栽培。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春小麦品种的磷营养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不同小麦品种的磷营养特性并为选育磷高效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在施磷( P)和不施磷(-P)两种土壤条件下,研究了22个新疆自育春小麦基因型的磷营养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不论施磷与否,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颖壳、叶片、茎秆的含磷量和磷利用效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器官的平均含磷量均为籽粒>颖壳>叶片>茎秆.采用相对产量(RGY=-P/ P×100%)为分析指标,对22个春小麦基因型的磷效率进行了筛选,将供试品种划分为耐低磷的高、中、低效基因型三类.同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供磷条件下磷利用效率与其他营养性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筛选和培育磷高效品种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山西省1973-2017年间审定的84份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和主茎节数以1980年代最高,而后逐渐降低,2010年后略有回升。单株荚数以1990年代最高。随着年代推进,在分枝数和单株荚数下降的情况下,由于百粒重的持续增加,单产也随之增加。平均产量由1970年代的1 992.5 kg/hm2提升到2010年后的2 964.34 kg/hm2,提高了48.8%。蛋脂含量以2010年后育成品种最高,主要是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在山西省审定的大豆品种中,有限结荚习性大豆所占比例持续增长,但还是以亚有限结荚习性为主,无限结荚习性大豆1990年代所占比例最高,随后下降。圆形和椭圆形叶片比例有所下降,而披针叶和卵圆叶比例有所增加,主要在于后者能够更合理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