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啤酒花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几年,随着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对外出口份额的加大,促进了我区啤酒花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啤酒花病虫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北疆地区危害啤酒花的主要病虫害有五种:根瘤病、霜霉病、糖汁病、红蜘蛛、啤酒花青虫。经过实践,总结出这些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丝棉木金星尺蛾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棉木金星尺蛾是大叶黄杨、丝棉木的主要食叶害虫,在滁州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蛹在土中2-4cm处越冬,第1代、第3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幼虫期可用青虫菌或常规农药喷雾,效果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榴绒粉蚧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榴绒粉蚧是云南蒙自石榴的主要害虫之一,1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若虫越冬。主要危害代第1,2代成虫,若虫入果实萼筒中或果与果、果与叶片相接处取食危害,致果皮伤口并将干腐病菌传入伤口处,果皮伤口经首次连续降雨雨水浸泡溢出的汁液为干腐病菌提供了生长繁殖条件,该虫是干腐病的媒介者。一般年份果园有虫株、果率达85% ̄95%,75% ̄90%。采取综合防治后,有虫株、果率降为20% ̄25%,10% ̄15  相似文献   

4.
中晚粳稻区褐飞虱二代的防治指标和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二代褐飞虱对粳稻的危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和防治策略,在武育粳3号上接种不同的虫量,进行笼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褐飞虱,其增长速度不同;在水稻同一生育期,总虫量高密度区显著高于低密度区,增殖速度低密度区大于高密度区。二代褐飞虱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76**),防治指标为百丛虫量110~120头。在发生早、迁入量较大的年份,在防治策略上,必须在二代根据防治指标喷洒药剂压低三代虫量,控制四代危害。  相似文献   

5.
榴绒粉蚧是云南蒙自石榴的主要害虫之一,1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若虫越冬.主要危害代第1,2代成虫,若虫入果实萼筒中或果与果、果与叶片相接处取食危害,致果皮伤口并将干腐病菌传入伤口处,果皮伤口经首次连续降雨雨水浸泡溢出的汁液为干腐病菌提供了生长繁殖条件,该虫是干腐病的媒介者.一般年份果园有虫株、果率达85%~95%,75%~90%.采取综合防治后,有虫株、果率降为20%~25%,10%~15%.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bner]属鞘翅目夜蛾科,亦称棉桃虫、钻心虫,主要为害棉花、玉米、茄果类蔬菜等作物,是一种蛀蕾、果的害虫.但近年来该虫在张掖地区啤酒花上为害较重,其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主要取食啤酒花的幼叶和花体,造成啤酒花产量降低5%~10%,为害严重时减产30%~40%,而且还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7.
板栗桃蛀螟有机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怀柔区板栗桃蛀螟的形态和危害特征、发生动态和大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板栗桃蛀螟的有机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桃蛀螟在北京发生3代,第1代、第2代主要危害桃、杏、玉米,第3代转移到板栗危害,生物农药施安的防效与化学农药辛硫磷,可用于有机板栗生产;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将板栗虫果率由20%~30%降低到4%以下。  相似文献   

8.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3,(15):34-35
一、纵卷叶螟1.发生规律江苏省初始虫源均来自南方稻区,夏季成虫随西南气流迁入。稻纵卷叶螟在江苏省年发生2~3个世代,四(2)代和第五(3)代为主害代,暖秋年份、迟熟单季中晚粳稻六(4)代危害也较重。四(2)代成虫均由外地迁入,常年主降区为江南和江淮南部,波及江淮北部和淮北。五(3)代成虫前期虫源以外地迁入为主,迁入范围遍及全省,后期虫源以本地繁殖、羽化的成虫为主。六(4)代成虫大  相似文献   

9.
<正> 啤酒花是新疆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之一。目前全疆栽培啤酒花面积约5.3×10~3hm~2,外贸啤酒花出口基地约2×10~3hm~2,每年出口啤酒花约3.5×10~3t,创汇500×10~4美元。近年来,由于霜霉病、叶螨等病虫危害,全疆啤酒花严重减产,品质等级下降。1988年北疆60%以上的种植单位因霜霉病危害减产50%左右,个别单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出口任务的完成。过去,新疆啤酒花栽培  相似文献   

10.
孟莉苓 《农村科技》2010,(10):33-33
<正>啤酒花霜霉病主要危害啤酒花的叶、幼梢、茎藤和花体,直接影响啤酒花的产量和质量,是啤酒花毁灭性的病害。防治啤酒花霜霉病的发生是提高啤酒花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发现灰翅夜蛾是危害狗牙根草坪的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州每年发生6-7代,以第6代后期有诲7代早期老熟幼虫在草皮下或土缝里越冬,翌年4月中正旬开始发生危害。7-9月份该虫危害最为严重。文章报道该虫的生活年史、发育进度、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和在福州登云高尔夫球场草坪上的防治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蛀茎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新疆除伊犁地区为欧洲玉米螟外,其它地区发生的均为亚洲玉米螟。一、危害症状玉米螟是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危害性大,主要危害玉米,特别是对 SC704玉米的危害更加严重,其次也危害高粱、谷子、大麻、小麦、豇豆、啤酒花。玉米螟以幼虫潜入玉米心叶危害,被害叶片长出后,显示出"排孔";玉米茎秆被钻蛀成孔道,后期易造成折茎;果柄和果穗的浆粒被蛀食,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3.
啤酒花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humuli(Miyabe et Tak)Wils.]是啤酒花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在新疆、辽宁、内蒙古等气候冷凉地带发生较重。啤酒花的叶片及葎果被病菌侵染危害后,使酒花产量及果质严重下降,尤其在多雨高湿年份,往往使啤酒花生产遭受巨大损失。以往防治该病主要用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及乙磷铝等保护剂,但喷药次数频繁、  相似文献   

14.
第四代粘虫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粘虫俗称五色虫、行军虫、夜盗虫 ,是小麦上的一种暴发性害虫。该虫在鲁山县 1年发生 2~ 3代 ,以第 1代幼虫于 3~ 4月份危害小麦和第 3代幼虫于 7~ 8月份危害夏玉米及水稻较重。 1997年 10月中下旬 ,在鲁山县的董周、张店、辛集、瓦屋、马楼等乡的山区、丘陵麦田突然发现第 4代粘虫幼虫危害刚出土麦苗。经调查 ,平均虫口密度10 7.5头 /m2 ,最高点达 2 5 5头 /m2 ,危害情况十分严重。据统计 ,全县发生面积 5 33 .3hm2 ,严重发生面积 2 5 3 .3hm2 ,直接影响山区、丘陵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为了控制危害 ,我们总结分析了 1997年以来第…  相似文献   

15.
棉田绿盲蝽的发生 危害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绿盲蝽在德州市棉花及果树上的发生、危害及综合治理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德州市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作物及杂草上越冬。第1代危害果树,第2代开始成虫转主于棉花,在棉花上繁殖第3代,第5代成虫于10月初开始迁回果树产卵越冬。防治上应抓住关键防治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移危害之前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西地区因耕地面积有限、连年重迎茬种植,大豆病虫害逐年加重.大豆食心虫是危害大豆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20%~50%.本文除了提出选择优质大豆新品种外,还针对大豆田多发食心虫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加以简单阐述,为做好大豆食心虫病害防治提供点滴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初探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 Hiibner是棉花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近些年来发生危害日益严重。特别是1992年发生危害更重,属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发生年份。第一代在麦田一般每平方米有幼虫5头左右;多的达10头以上,严重地块小麦减产5%左右;第二代在棉田百株累计卵量一般4000~8000粒,多的达万粒以上;第三代百株累计卵量一般为200~300粒,多的达500粒以上;第四代一般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晋中盆地夏玉米田棉铃虫发生危害的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第 3代棉铃虫幼虫是夏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害虫之一 ,该虫主要危害玉米的雄穗和雌穗 ,其危害高峰期在 8月中旬~ 9月上旬 ,通常年份蛀穗率可达 5 9.3%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理县甜樱桃园桑白蚧发生情况的调查和生活史观察,摸清了该虫的发生危害情况,该虫在理县甜樱桃园年发生2代,第1代:4月下旬越冬代雌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6月上旬为1龄若虫盛期;6月中旬为2龄若虫盛期;6月下旬可见雄虫伪蛹,同时进入成虫期。第2代:7月下旬开始产卵,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下旬1龄若虫盛期,9月上旬为2龄若虫盛期,9月下旬可见雄虫伪蛹,同时进入成虫期,雌虫进入休眠期。根据其为害规律,制定了三项综合防治措施:做好休眠期修剪,及时剔除发生严重的受害枝条,并带出园区烧毁,用硬毛刷刷掉枝干上的虫体;石硫合剂清园;甜樱桃采摘后,在若虫发生盛期喷施1~2次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橄榄蛀果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蛀果野螟是揭阳市橄榄生产上新发生的害虫。通过系统调查和观察,发现该虫在揭阳地区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寄主枯枝上越冬,第一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开始危害乌榄及早熟橄榄,第二、第三代幼虫分别在7月和9月开始蛀入榄果危害。并根据该虫的生物学特性,提出狠抓防治第一代幼虫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