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张传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26-28,31
介绍了宁国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主要包括: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用政策和法律保障农业等。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立足资源、区位和生态优势,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着力提升农业安全保障水平;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主体等。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管理》2015,(4):59-62
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数量、高质量的职业农民,要求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与经营管理才能。而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内驱力不足、教育体系不健全和教育内容脱离实际需求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农民的培育。为此,文章提出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方法等路径,为我国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美国农村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特点与主要成就,分析了驱动美国农村发展演变的政策因素和非政策因素。通过对中美农村发展条件和路径的比较分析,本文提出目前中国农村发展大致处于美国农村由加速发展向法治化发展转换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经验主要包括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重视农村功能分区规划五个方面,可以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推进乡村振兴政策法治化、提高农民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科学开展农村规划与建设等启示。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人才保障,必须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培养新型农民。本文基于双边合作的视角,首先系统性地剖析了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发展经验,其次对比分析了中德两国在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异同点,指出中国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政策建议。本文旨在更好地发挥中德农业中心的双边合作机制作用,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动力,也是提高农民就业技能、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文章以乡村振兴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意义为切入点,阐述了职业教育发展可丰富乡村人才储备,推进乡村振兴,以此为基础,结合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从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继续教育实施都能为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所借鉴。在分析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困境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提出增强行业吸引力、培养专业设置权、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健全继续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作。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有力推动了农业进步,但由于农业科技体系布局的不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与发达国家间仍存在一定差距。美国是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先进的国家,通过分析美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架构,总结了其农业法规和制度健全完善、研发模式充分发挥个体优势、推广机制实操性强覆盖面广等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有效促进了美国农业科技的高质量发展;结合美国经验,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实际挑战,提出了加强政策制度保障、优化体系建设、研发推广并重等建议,以期为优化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布局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职业教育人才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一大潮流。德国凭借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独具特色的双元制模式以及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等优势促进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借助这一模式,得出了我国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启示: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为职业农民教育提供保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长效合作机制;多方主体有效参与,深化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要维持并推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为此,积极探索新的农民职业教育模式,建立系统高效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该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入户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大量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宜宾县农民职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宜宾县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总结了农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以期能丰富宜宾县农民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农业大学MPA教育实践为基础,提出MPA教育应立足学科优势,不断探索MPA培养新模式,形成具有面向实际,以师资开发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应用对策为优势的MPA教育的特色,不断优化MPA教学知识体系;通过健全组织机构、规范管理流程,严把质量关;提倡自主管理,营造丰富多彩的MPA学生生活。比较国外MPA教育经验,提出发展农林高校MPA教育,要提高竞争意识与品牌意识;依托学科优势与社会资源,打造培养特色;做好MPA教学评估,提升办学水平;加强与完善教学基础,优化教学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农民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受教育程度还很低,如何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美国农民职业教育的经验,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于发展我国农民职业教育需要制定法律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农民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对安徽省宣城市农民的六大核心素质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对农民素质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农民素质的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民与素质提升后的新型农民的差异,发现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怎样提升农民的农业技能水平即农业耕作水平,二是怎样提升农民的实用技能水平包括创业素质,三是怎样提升农民的经营与管理素质。最后是用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和保障体系来解决三大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内外提升农民素质方面的经验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要树立农村新型人才观念;加强农业技能教育,提升农村新型耕作农民的技术水平;加强实用技能教育,提升农民的创业素质与技能水平;提出了三种培养模式:分别是乡镇近距离模式、城乡结合模式和网络信息模式;构建了三种培训体系:农业技能培训体系、实用技能培训体系和经营与管理能力培训体系;提出了农民素质提升的保障体系即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工作和加强农村行业协会的建设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龙岩市农产品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存在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第三 方专业物流企业缺乏,物流作业技术、管理水平较低;流通渠道传统、核心组织机构缺失、供应链环节 过多;相关保障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推进相关主体专业化、适度规模化;培育核心组织机构, 缩短供应链;加快物流作业技术升级,提高环节衔接水平;健全相关保障政策体系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想观念有偏差、教育体系不健全、培养目标不合理、配套保障不健全4个方面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增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意识;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农科教相结合;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6年有文件提出"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2017年又有文件指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专业技能提升……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为进一步提升澜沧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能力,本文从几年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索实践、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主要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夕  邱道持  蒋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4,(15):3683-3687
开展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参与式农村评价法(PRA)等方法,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发展需求,探讨了推进农村资产评估面临的主要挑战,即农村土地制度供给不足、评估方法技术体系不健全、土地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应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健全农村土地资产评估体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管理。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全国农业科技年,从“发展优质特色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4个方面对我市农业发展进行了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工体系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保护体系不完备”是制约我市农业产业和种植业效益发展的4大主要因素;根据发展的需要,提出从“提升六大产业、拓展五个功能、做好四方面工作”上对提升我市农业产业、拓展农业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扶贫是贫困地区提升贫困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教育扶贫不仅有利于乡村人才培养与就业,对于乡村人力资本提升和乡村人才振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湘西地区教育扶贫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继续强化义务教育保障力度,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大农民职业教育推进力度,提升农民职业教育质量,创新人才集聚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姚志  刘健  种聪 《世界农业》2023,(7):14-27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质量就业是推进农民市民化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新生代农民的就业质量出现了诸多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在梳理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历史政策演化的基础上,给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内在理论逻辑,利用CMDS2018数据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况与特征,选择美国、巴西、日本、印度等典型代表性国家进行国际经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政策演化经历了“完善就业保障→推进职业培训→强化乐业融入”的过程。(2)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内在理论逻辑是实现职业技能、收入水平提升和农民市民化的本质要求。(3)职业技能和受教育水平反映的人力资本质量偏低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主要内因,就业稳定性差、就业行业面窄和区域性跨度大是新生代农民就业的重要特征。(4)总结出美国措施、巴西方案、日本模式、印度经验等国际经验,各国都注重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保障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几点措施: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新职业新技术培训,提高就业质量;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就业时限;逐步提升新生...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提升农民素质必须依托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结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农民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化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诸暨市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全日制职业教育模式等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区的生产发展,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