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棉花进口格局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涵 《农业展望》2011,7(4):39-43
从中国棉花进口量、进口价格、贸易方式及进口国等4个方面简要论述了中国棉花进口的基本格局.并总结了棉花进口格局的主要特点,根据国内外棉花市场的形势,从利好与利空两个方面对未来中国棉花进口量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麦生产和消费及供求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大麦生产、消费和贸易中,中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善和啤酒产业的发展,中国大麦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在供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情况下,改善国内大麦的生产和贸易状况,将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麦供需平衡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FAO统计数据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运用食物供需平衡表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用途的大麦在中国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大麦供给由国内生产和进口构成,且生产量和进口量相当,大麦进口依存度高;大麦消费以啤酒大麦为主,食用、饲用大麦消费数量相对较小;中国大麦贸易以进口为主,进口量对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啤酒大麦需求量反应敏感,贸易环境和政策对大麦进口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麦国际贸易定价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大麦的主要消费国,也是大麦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为全面把握中国大麦进口量与中国大麦国际贸易定价权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权商模型对中国及其他大麦主要进口国、大麦主要出口国的国际贸易定价权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大麦主要进口国的国际贸易定价能力要普遍低于大麦主要出口国的定价能力,中国在大麦国际贸易定价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全球大豆主要生产国产量、贸易量归纳整理基础上,结合中国大豆需求分析,对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大豆进口潜力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多年统计数据分析了1964—2017年间世界大豆产量和贸易状况,在世界各国大豆出口能力以及中国可能的进口潜力分析基础上,得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大豆进口可能的数量缺口。【结果】不购买美国大豆情况下,按照近年需求量不变进行分析,中国大豆需求缺口为3 087.1万t;当前中国能够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购买大豆的最大增量为2 731.7万t,能够弥补大豆缺口的88.5%;剩余的355.4万t缺口需要采用其他方式予以解决。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计算是基于比较理想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对中国大豆需求的满足程度。由于市场价格、垄断、出口国产量的实际状况,最大购买量实际上是很难满足的。【结论】本着独立自主的原则,从提高国产大豆产量、增加替代作物产量、降低大豆刚性需求等方面入手,才是解决大豆需求缺口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世界大麦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市场状况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世界大麦的生产、消费和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少数国家,而大麦进口主要集中在包括沙特阿拉伯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为了加快中国大麦产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高中国的大麦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大麦是中国持续进口的谷物产品。限制大麦市场供求研究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缺乏大麦生产的完整数据,通过整理分析各种来源的文献资料,致力提供一组完整的长时序生产数据,并对影响中国大麦供给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生产比较利益低是中国大麦种植面积不断缩减、产量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单产水平不高和质量不佳使国内大麦供给能力显著不足,也是大麦持续进口的重要因素。预计短期内国内大麦供给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大量进口油料及植物油,油料及植物油的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研究植物油的进口安全对保障人民生活和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计算2001—2020年分阶段的中国植物油Armington替代弹性数值,发现该数值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现象,反映出中国植物油进口受国内和国际因素影响明显,可以较为准确地衡量进口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主要植物油进口贸易伙伴的供应安全性,发现部分国家进口产出弹性常年小于1,供给安全性较差。建议调整中国植物油进口结构,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供给潜力,加快植物油加工业的产业升级,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植物油供给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以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环境为背景,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影响我国粮食进口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进口具有显著影响,国际粮食供应量对我国粮食进口影响不是很显著,国内粮食供应量是影响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显著因素,但是人民币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与粮食进口关系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粮食进口风险规避措施,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的影响。[方法]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结果]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冬前苗情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用氮量的增加和基肥比例的提高,拔节期分蘖、次生根、群体总苗数及成熟期有效穗数均显著增加;当氮肥用量增加到270 kg/hm2时千粒重及产量最高,300 kg/hm2时结实粒数最多;基肥与追肥比例6.5∶3.5时结实粒数最多、产量最高,5.5∶4.5时千粒重最高。[结论]大面积生产时施氮量以270 kg/hm2,基肥与追肥比例掌握在6.5∶3.5到7.0∶3.0为宜。  相似文献   

11.
“赣大麦 1号”是采用系谱法经 1 2年选育而成的黑大麦新品种 ,该品种穗、芒和籽粒呈黑色、大粒、早熟、高抗白粉病和赤霉病 ,籽粒营养丰富 ,富含硒元素 ,麦芽品质优良 ,多项指标达到国家颁布的麦芽产品的优级标准 ,是生产优质啤酒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2.
岳子惠  王瑞  李先德 《农业展望》2014,(3):42-46,66
在描述安徽省大麦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安徽省大麦主产区典型农户的生产成本收益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大麦种植的特点、品种和销售市场,详细比较了小规模种植户和大规模种植农户生产大麦的成本收益情况。针对大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研基础薄弱、比较收益低、产销脱节等问题,建议政府加大育种和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的科技投入,扶持大麦生产专业合作社,鼓励订单农业,以充分发挥安徽省生产大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福建省大麦育种的现状,指出20多年来福建大麦育种取得明显进展,育出了莆大麦4号、闽诱3号、闽麦06、闽麦02、莆大麦5号、莆大麦7号等良种。这些良种产量提高、千粒重增加和抗白粉病能力增强,但大麦育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作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育种目标、技术路线和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经营策略被企业界广泛采纳,但实施的效果却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就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及对策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钙调神经磷酸酶B样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IPK)蛋白家族是由Ca2+介导的植物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家族,在植物抗逆和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将生物信息学方法和转录组数据分析相结合,挖掘出大麦31个HvCIPK基因家族成员并将其分为5个亚家族。HvCIPKs基因家族成员具有CIPKs典型的N端激酶结构域和C端NAF调节结构域;蛋白质分子量在40302.27~89926.43KDa之间,为亲水性蛋白;启动子总共包含11种与非生物胁迫、激素调控以及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蛋白互作网络预测结果显示,HvCIPKs与Na+、K+转运体、ABA信号通路关键蛋白(SOS1、AKT1和ABL2)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HvCIPK1、HvCIPK2、HvCIPK6、HvCIPK9、HvCIPK11受盐碱胁迫的诱导表达。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大麦HvCIPKs基因家族功能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能源消费资料,采用直接碳排放系数法,对铜陵县2000~2013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进行了估算,并结合TM影像,采用地统计分析,对铜陵县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0年4.08万t增长到2013年的223.09万t,增加了219.01万t。2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是主要的碳汇,13年间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增长了219.17万t,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高达92.26%;林地的碳吸收量维持在1.20万~1.24万t,对碳汇作用的贡献率达到60.52%。3在时空格局分布上,2000~2010年铜陵县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指数在不断变大;碳排放风险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有极大的相关性,从城镇向外推进的过程中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了2007~2008年江苏省10个大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进行了有关参数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SC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木薯及木薯制成品贸易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木薯的生产及木薯制成品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木薯及木薯制成品的贸易格局,并就中国未来如何发展木薯产业及如何选择贸易国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估并降低主要农产品进口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市场贸易、流通运输、政治经济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2001年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风险水平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口风险总体趋于增加,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进口规模巨大;五大主要品种中,谷物、肉类的进口风险趋于下降,奶类进口风险波动较小,油料、糖料进口风险处于高位;进口风险种类包括高对外依存度风险、价差驱动风险、进口来源集中风险、政治经济风险与运输风险;进口风险受金融危机全球贸易网络传导、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与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从立足大食物观优化农产品进口布局与政策设计、注重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积极推进自贸区及全球农业经贸合作、强化对全球农产品贸易市场运行风险的监测与调控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降低农产品进口风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大麦虫幼虫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虫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测定分析大麦虫幼虫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灰、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1)大麦虫活虫含水分57.87%、粗脂肪20.13%、粗蛋白18.69%、灰分1.72%;以干物质计,含粗脂肪38.99%、粗蛋白49.51%、灰分2.13%;(2)幼虫粉脂溶性维生素中,VE的含量最高,为23.49(依0.06)mg/kg;水溶性维生素中,VC 的含量最高,为16.04(依0.03)mg/kg,其次是VB2 ,为13.60(依0.09)mg/kg;(3)幼虫粉的宏量元素中,钾(K)的含量最高,为7 620.12(依2.26)mg/kg;其次是磷(P)、为6 150.48(依6.53)mg/kg;钙(Ca)的含量最低,为1 005.02(依4.08)mg/kg;微量元素中,锌(Zn)的含量最高,为88.74(依1.60)mg/kg;其次是铁(Fe),为78.30(依1.78)mg/kg;铜(Cu)和锰(Mn)的含量分别为14.71(依0.21)mg/kg 和18.73(依1.09)mg/kg;(4)幼虫粉中氨基酸组成有17 种,氨基酸总量达41.92 g(每100 g幼虫粉),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80%,呈味氨基酸占36.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