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模式,以及示范基地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用量,分析了示范区与农民防治区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统防统治示范区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经济效益均好于农民防治区。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浦东新区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配套使用后的防治效果,于2015~2016年在浦东新区高东绿色蔬果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草莓全程植保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草莓生产上综合配套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示范区的主要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较好;减量用药控害成效显著,示范区大棚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为13次,比农户自防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20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70.55%。  相似文献   

3.
2018年在高州市沙田镇建设龙眼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核心示范区面积20 hm2,辐射带动区面积200 hm2,集成推广了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融合生物防治、科学用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区平均病虫害防效达到91.0%,比农民自防区提高4.0%,减少用药3次,化学农药用量平均减少25.8%,整个示范区增收177.2万元。示范区不仅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带动周边辐射区域果农积极参与,而且保护了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龙眼生产和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白水县是陕西省绿色防控示范县,2008~2013年,先后在雷牙乡、尧禾镇、杜康镇、史官镇建立了以杀虫灯诱杀、黄板、性诱剂诱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优化集成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等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区428.57 hm2,辐射全县推广绿色防控组合技术21 428.57 hm2,核心示范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辐射带动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0%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9%以内,确保了果品农药残留不超标。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省在实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过程中,整合资金,集中连片建设绿色防控及节约用药示范基地,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集约应用绿色防控产品,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了重大病虫防治的效果。2015年,全省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4560万亩次,辐射带动面积8000万亩次,占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21%,绿色防控和节药行动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20%~35%。  相似文献   

6.
2018年在高州市沙田镇龙眼果园建设病虫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核心示范区面积20hm2,辐射带动区面积200hm2,集成推广了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融合生物防治、科学用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区平均病虫害防效达到91.0%,比农民自防区提高4.0%,减少打药3次,平均每667m2减少化学农药量25.8%,整个示范区增收177.2万元。示范区不仅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带动周边辐射区域果农积极参与,而且保护了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龙眼生产和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集成示范冬季修剪、清洁果园、健身栽培、果园种草等农业防治措施,以及树干涂白、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悬挂黄色粘虫板、果实套袋等物理防治措施,并辅之以科学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及化学农药等技术。相较于常规化学防治区,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防治效果好,每亩节本增效5 790元、农药使用次数减少3次、农药制剂使用量每亩减少33 g,还可节约大量劳动力,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泾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行动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示范区,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技术,减少用药次数3~4次,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节本1 350~1 800元/hm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湖南郴州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围绕野火病单项靶标,构建以“农业防治+早期预防+生物制剂”技术为核心的野火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应用,示范应用面积666.7hm2,辐射面积2000hm2,该技术应用整体上示范区野火病发病叶率在0.59%—2.51%、防治效果在21.79%-61.1%之间,示范区平均产量比自防区增加干烟42.6kg/ hm2,比对照区增加干烟158.8kg/ hm2,示范区处理与对照区处理间干烟产量有显著差异;示范区干烟产值比自防区高3651.2元/ hm2,比对照区高10000.1元/ hm2,示范区处理与对照区处理间干烟产值有显著差异;上等烟比例示范区比自防区高2.4%,比对照区高4.2%。示范区中上等烟比例比自防区高2%,比对照区高4.8%。防治烟草野火病绿色防控烟区都采用了不施用化学农药的绿色防控措施,且有效地控制了野火病发生危害,有效控制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了烟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民权县秸秆还田、小麦旋耕面积比例偏大,造成土壤中病虫害发生较重,农民在进行化学防治中不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一些病虫草害的防效下降,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为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笔者针对民权县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于2017年进行了小麦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为全县小麦绿色防控提供依据。一、示范区基本情况示范区安排在民权县庄子镇王庄村。示范区交通便利,病虫害  相似文献   

11.
2013年以来,白水县建立了果树农药减量控害使用技术示范区,通过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技术宣传和培训。生物农药使用量增长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了20%以上,有效保障了果品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龙山县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原则和主要措施,通过实践,百亩示范区的防治效果达到80%,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15%以上,防治成本降低15%,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到3%~5%,辐射带动了周边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化学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的角度出发,本试验研究了除虫菊素、苦参碱、鱼藤酮、桉油精、藜芦碱和虫菊·苦参碱6种生物农药对蒿小长管蚜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表明1.5%的除虫菊素水乳剂、1%的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5%的藜芦碱可溶液剂3种生物农药对蒿小长管蚜的防治效果虽然不及化学农药,但防治效果仍然可以达到58%以上。从化学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的角度,上述3种生物农药可在蚜虫发生早期、虫量较低时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主要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为主要目标,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科学控制病虫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中国绿色防控示范区,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包含小麦、玉米及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绿色防控面积较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迁安市开展了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建设工作,通过一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示范区选择迁安市选择了3个镇乡共1 000亩花生田作为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镇乡2万亩,将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结合,建成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为体现生物农药优势,推广生物农药使用,应用封闭除草、种子处理及"送嫁药"技术做好水稻病虫害前期基础防治,在水稻大田期开展全程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前期基础防治,杂草防效接近100%,能推迟病虫害发生期、控制发生程度;示范区与常规区各病虫害防效相仿,农药使用量较常规区减少48.1%,农药成本和用工成本分别增加36.4%、33.3%,防治总成本明显增加,产量示范区比常规区减少235 kg/hm2,示范区较常规区未体现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7.
对昭通苹果进行多种绿色防控措施应用示范,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85%以上,结果表明,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能有效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程度,减少化学防治1~2次,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30%,用药品种减少2~3种,节约防治成本975~1 500元/hm2,病虫防治效果达95.67%以上,既保障果品质量安全,又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控制化学农药使用量增长、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建设是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与集中展示。本文介绍了南京市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背景与现状,总结了南京市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区建设模式探索,分析了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及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丘北县农作物病虫害精准测报、统防统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等绿色防控措施以及取得成效,分析了当前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绿色防控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各地绿色防控措施落实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浦东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浦东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配套使用后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等,2 0 1 4年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浜村水稻高产示范方开展了性诱剂诱捕螟虫、全程植保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综合配套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绿色防控区主要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较好,对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的防治效果优于常规防控区。减量用药控害成果显著,绿色防控区大田用药4次,比常规防控区用药减少2次,化学农药使用纯量减少72.6%。增产增收效果较好,较空白对照区(完全不防治)每667 m~2增产135.77 kg、增幅27.31%,较常规防控区增产14.67 kg、增幅2.37%;每667 m~2净收入比常规防控区增收33.99元、增1.94%,比空白对照区增收298.21元、增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