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物券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保障低收入家庭食物安全和营养需求、减贫、促进逆周期消费刺激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在分析学术界关于现金补贴与食物补贴之间的争论和选择依据的基础上,介绍美国、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食物券计划的制度设计、实施效果和成功经验,探讨中国开展低收入群体食物券计划的路径选择。研究表明,现金补贴具有管理成本低和灵活性优势,食物券在提高食物边际消费倾向和营养多样性方面具有优势,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和补充;食物券计划设计和成功运行的关键在于与社会保障体系相融合、善用科技支撑运行、确保市场运行良好和可接触、采取配套措施促进营养健康食物选择。建议在评估中国各项现金补贴计划对低收入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与营养摄入影响的基础上,将食物券纳入现行社会保障体系,重点保障老、弱、病、残、低保家庭和特困人员家庭的基本食物与营养需求,并鼓励地方试点探索食物券制度设计和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2.
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世界环境复杂多变,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以及全球新冠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本研究将3次外部冲击分别定义为经济波动、对外关系与自然灾害,比较分析了3次外部冲击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短期来看,外部冲击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粮价和粮食贸易造成波动,但长期来看影响有限。在应对措施方面,通过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控、支农补贴政策、多边谈判、关税政策、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协调、粮食结构调整、逐步完善的预警机制以及不断提高的农业配送条件,保障了中国粮食市场的均衡。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确保中国粮食长久安全,应优化粮食供给结构,提高应对外部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稳定经贸关系,逐步开拓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1972年以来的三次粮食危机对印度粮食系统的影响不尽相同,前两次主要表现为粮食供给短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粮食危机主要是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在不同的供应链环节,印度应对粮食危机的政策反应也在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对粮食安全政策工具的运用不断深化,政策措施多样化,逐步建立起了从生产和流通环节到消费环节的较为全面的粮食安全政策体系。基于此,在政策选择上,中国应持续完善农业生产支持,保障粮食生产供给;完善粮食储备应急管理机制,加快食物系统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全球食物系统结构面临多种挑战。首先,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气候频发,干旱、洪涝灾害,台风、低温严寒、高温酷暑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造成粮食供求失衡。其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世界食物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冲击,一些粮食出口国颁布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引发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预期变化和市场恐慌。由于疫情导致的停产停工、交通停航、供应链物流中断将会导致国际物流的货运时间延长,物流成本大幅度增加,从而对食物供应链带来断链风险。再次,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对全球粮食供应链造成冲击,同时助长了粮食囤积与断供倾向;强劲的粮食需求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我国粮食进口产生较大压力,国内粮食价格出现随之上涨的趋势。为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充足稳定供应,要长期坚持"口粮自给"的粮食安全战略。山东在春季农业生产中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取得较好成效,受疫情影响不大;但在国外疫情持续蔓延情况下,须坚持防疫与生产双硬核运行,探索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农业生产,对保障食物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在提炼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影响路径的基础上,以巴西为例,使用该国确诊病例、农业劳动力和产出等数据,测算农业劳动力确诊数,定量分析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疫情对巴西农业生产影响有限。预计主要农产品产值下降23.79亿雷亚尔(1雷亚尔≈1.20人民币,2021),降幅为0.44%;产量下降313.54万t,降幅为0.34%。其中大豆产值下降最多,为5.94亿雷亚尔;中西部地区产值下降最多,为10.42亿雷亚尔。甘蔗产量下降最多,为221.8万t;东南部地区产量下降最多,为134.2万t。基于此,各国需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强舆情监督与引导;探索构建全球农业生产与食物安全互助机制;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责任担当,落实沟通与合作,共同保障全球农业生产与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7.
发展草地农业 确保中国食物安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通过对“粮-猪农业”和草地农业的综合分析表明:在中国饲料用粮成为粮食生产主要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坚持传统的“粮-猪农业”,饲料用粮需求数量巨大,这种传统的农业方式势必对中国的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将人食与畜食分开,走节粮型、非粮型饲料道路是减小粮食生产压力、优化中国人口食物结构、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要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李克强总理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李克强指出,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抓好农业生产,粮食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9月12日,二十国集团(G20)农业和水利部长会议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2020年以来采取超常规举措,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秋粮长势总体良好,全年丰收在望。韩长赋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粮食贸易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二十国集团作为全球农业生产大国和重要引领力量,应携手维护国际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持续紧张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供给趋紧、需求和价格双升,粮食安全恐慌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和变局。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市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粮食进口成本攀升、市场结构性矛盾、贸易格局失衡和生物质能抢粮等,给中国粮食市场安全和农业强国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供给和价格冲击容易诱发粮食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政策调控失效和市场失灵。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局势,应统筹协调内外部关系,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的风险和威胁;以科技创新和法制保障,促进农业资源禀赋优势转化,全面增强粮食安全自主掌控力和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产业的自我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生产率快速提高,在全球供应链中也具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我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同时存在外部依赖性较高的现实问题,劳动生产率相较发达国家也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产业底层技术相对滞后。从产业链供应链风险来看,我国粮食产业面临气候灾害引致的减产风险,生态环境和突发冲击导致的供需风险,外国供应不确定下的可获得性风险,以及底层技术被制约下的本体风险。为此,应从夯实产业创新能力、强化供应链韧性建设和创新激励机制出发,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本质安全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以及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我国食物安全的现状,结合我国的特点,要解决好食物生产与居民营养健康的关系、实现食物数量安全与食物质量安全的协调发展,解决居民健康存在的安全隐患,今后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不断提高食物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食物数量安全1. 抓好良种工程建设。农业良种工程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工程。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以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和适销对路的动植物新品种为重点,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牧渔业新品种。2. 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物数量保障水平逐趋稳定。我国用占世界约9%的耕地生产了世界25%左右的粮食产量,解决了占世界21%左右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具备了年产4.5~5亿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由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明显好转,4.55亿吨的粮食总产量目标能够实现。食物的结构不断优化,肉、蛋、奶、菜、水产品等食物种类在整个食物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了1961—2018年中国食物生产消费系统的变化情况,总结了生产消费系统的趋向规律,根据此变化特征探讨了当前中国食物供给安全情况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年生产和消费食物量中植物性食物占比略微下降,但在2018年仍分别占食物生产量的88.33%、食物消费量的88.58%;动物性食物生产和消费量占比整体上升,生产量从1961年的3.19%上升到2018年的11.01%,消费量从1961年的3.19%上升到2018年的10.67%,饮食结构逐渐倾向于多样化。供给安全方面,粮食自给率超过95%,但食物种类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豆类及坚果、奶和水产品进口需求量较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膳食结构情境下,除了奶类,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食物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所有的食物需求。最后,从生产技术、生产结构、农业政策和膳食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保障食物供给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营养导向型的中国食物安全新愿景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40年显著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当前的目标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可持续性和公平的基础上,更好地连接经济与市场,让市场决定最优的生产水平,农业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健康中国2030、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等中长期战略推动下,政府及学术界对营养问题的关注持续提升,农业与营养的联系逐步增强,但“农业-食物安全-营养”的有机融合与衔接还尚未形成。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和食品行业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中国食物安全战略决定的国民食物营养与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中国的国民身体素质,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能否顺利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需要新的食物安全战略提升国民营养水平,并采取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农业与食物安全和营养的联系。论文基于国际经验的食物安全战略发展思路,梳理中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新旧挑战,提出食物安全新愿景以及相应政策建议,为营养导向型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决策支持。中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诸多,与食物安全与营养高度相关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耕地资源不足与退化、水资源紧缺与污染、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影响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压力,农业生产补贴提高带来的财政支出压力,膳食能量摄入不足、微量元素缺乏以及膳食能量和营养摄入过剩的营养不良“三重负担”,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食物损失与浪费问题。因此中国在经济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侧重质量增长的深化过程中,将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制度及技术创新,这意味着农业需要生产高价值、营养和安全的食物,更高效地使用水、土地和能源,保护环境和促进平等,因而需要中国食物安全战略顶层设计上的系列转变。据此,本文提出了营养导向型的中国食物安全的新愿景,即将营养指标作为中国食物安全战略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足,并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和超重率以及肥胖率。为此需要以关键领域的重大改革为基础,改进营养治理、通过市场信号传递营养导向、推动营养目标的农业生产、建立更安全的食品价值链、以政策创新促进可持续的营养饮食、加强营养教育并开展循证发展支持营养导向的食物安全新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小麦、玉米、油菜籽、葵花籽和葵花籽油的生产和出口中占有较大份额,俄乌冲突对粮食种植和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俄乌冲突妨碍了粮食种植,对出口造成严重影响。面对俄乌冲突的局势,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应保住底线与民生,畅通疫情影响下的进口各环节,确保进口渠道高效畅通,同时进一步多元化海外投资布局,提高中国粮食安全水平。在分析俄乌冲突对全球和中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基础上,从保障国内供应链正常运作、提高粮食品质和耕种效率、及时研判国际动态以及有序提供对外粮食援助4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粮食安全观。虽然中国的粮食自给率远超过日本,但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面对后疫情时代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从长远出发,促进粮食生产,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及农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愈发重要。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以及农村欠发达的现状和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到来,必然会加剧农业劳动力的断层,成为抑制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危及粮食安全的瓶颈。中国与日本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成因特征、发展态势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似,日本保障粮食安全的策略性选择及其应对农业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实践,可以为中国提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贵州农业发展,落实中央和贵州省委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稳定确保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逐步提高贵州省食物自给水平,本文依照“大粮食”的理念,就实施食物保障工程问题进行探讨,重点探究粮食、肉类、果蔬等食物生产发展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贵州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贵州食物供需分析1.1食物生产现状分析食物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人类可以摄食以吸取营养的可食之物。“大粮食”包括各种禾谷类作物及小杂粮、薯类作物、畜禽产品、水产品、果蔬产品、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木本粮油、食用菌,以及各…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粮食保障应对策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的粮食保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掌握全球粮食状况,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分析了全球和中国的粮食供应情况,并提出了粮食保障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发现,疫情之下全球粮食生产预期总体平稳,具有较强地抗冲击能力,中国的主粮供给有保障,但大豆等进口商品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各国形势差异,不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本国粮食供应,例如增加财政和政策支持、加大粮食库存、建立绿色通道、限制粮食出口、减免进口关税、进行价格管制等。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破解供应瓶颈来稳定粮食生产、通过加强调控力度来稳定粮食价格、通过有效引导市场来稳定社会预期,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粮食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专家推介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国际情报室聂凤英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中国食物安全状况研究》项目及其有关成果在京向社会发布。该研究突破了食物供需的单一维度,从食物供给、食物获取条件、消费和营养、食物利用条件和食物安全保障的脆弱性等5个方面着手,对1996年以来中国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