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十八碳烯酸的进一步改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低(无)芥酸油菜中不同十八碳烯酸含量的进一步调整是油菜脂肪酸组成改良的第二步目标,本研究通过向普通无芥酸油菜导入低亚麻酸基因,探讨了这一改良的可能性,遗传分析表明,油酸,亚麻酸的遗传受1组主效基因控制;亚油酸的遗传受2-3组主效基因控制。相关分析指出,3种十八碳烯酸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连续4代对亚麻酸含量进行负向选择,获得了亚麻酸含量为4%左右,油酸含量高达70%或亚油酸含量高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低芥酸油菜品种籽粒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累积模式及相关性,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绵油88和特高芥酸品种绵油309为材料,调查了油菜在开花后10 d、15 d、20 d、25 d、30 d、40 d、45 d和50 d的油菜籽粒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在脂肪酸累计过程中,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累积模式基本一致,油酸、花生烯酸、芥酸的累积方式上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棕榈酸含量与油酸、花生烯酸、芥酸含量呈负相关,与亚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高芥酸品种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相关性较低;在低芥酸品种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对无芥酸甘蓝型油菜品种lisadra(B.napusL.cv.)和高亚油酸、低亚麻酸芥菜型油菜JN63(B.juncea)杂交产生的F4代各株系进行了脂肪酸组分分析。并选出其中5个优良的株系,采用半粒法对各种系单株的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在这些单株中发现一个高油酸、无亚麻酸、无芥酸的特殊材料464-5-1-5,以及一系列的高油酸、高亚油酸、低亚麻酸、无芥酸含量的材料,为油菜的品质育种提供了很好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富含亚麻酸油菜种质资源研究,为高亚麻酸保健功能油菜新品种(系)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结合化学分析法对3 500余份油菜种质资源进行高亚油酸高亚麻酸材料筛选,获得2份高亚油酸高亚麻酸的油菜品种资源,采用穿梭育种方法创新育成高亚麻酸保健功能油菜新品种(系)高亚麻酸908(暂定名)。【结果】高亚麻酸908菜籽经脱皮冷榨获得菜胚油脂肪酸组成为饱和脂肪酸7%、芥酸0.1%、油酸50.6%、亚油酸26.4%、亚麻酸15.9%;亚麻酸含量比普通油菜(8%)高7.9百分点。【结论】高亚麻酸908的亚麻酸含量高,脂肪酸组成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的脂肪酸组成比例;产量中等,可作为特殊(高亚麻酸)需求品系实行订单化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芥菜型低芥酸油菜品种新油4号、5号的单株含油率进行连续定向选择,提高了品种含油率;对其脂肪酸组分之间以及与含油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初步得出,亚油酸含量与油酸、亚麻酸含量、含油率呈负相关,油酸含量与含油率成正相关,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遗传与母本有密切关系。由此提出了几种优化脂肪酸组分的方案,以期为芥菜型油菜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熊飞 《农家参谋》2008,(10):10-10
目前,各地推广的油菜品种较多。仅在一个基层县市,销售的品种就多达十余个甚至数十个,而且每年还有新的品种在不断推出。面对众多的油菜品种,农户该如何选择呢?1.选择优质油菜良种与普通油菜相比,优质油菜具有"三高、两低"(含油量高、油酸及亚油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芥酸及亚麻酸含量低、硫苷含量低)突  相似文献   

7.
发展优质油菜,改善食油营养价值,成为油菜生产的发展趋势。我省从80年代开始大面积试种低芥酸油莱,1985年种植面积28.05万亩,1986年秋种植面积16.44万亩,已逐步扩大到全省许多市县。 一、优质油菜及其营养价值 食用菜籽油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组成所决定的,它的主要成份有:油酸、亚油酸、二十碳烯酸、亚麻酸、芥酸等。其中芥酸含量高,营养价值就会降低,亚麻酸含量高容易酸败,不耐贮藏。普通油菜,芥酸含量为40~53%,亚麻酸含量约为10%,而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5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油品质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的试验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播期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油品质和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密度与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不饱和指数均为正相关,增加密度可改善油的品质,降低油的稳定性;氮肥与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不饱和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增施氮肥,可增加亚油酸与亚麻酸总量,同时降低了油的稳定性;磷肥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不饱和指数均呈负相关,增施磷肥,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亚油酸与亚麻酸总量,增加油的稳定性;钾肥与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呈显著和不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和亚麻酸之和呈负相关。含油率与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呈负相关,与不饱和指数的相关性极小。[结论]明确了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5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杂交油菜油品质及稳定性的影响,含油率与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亚油酸与亚麻酸之和、不饱和指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绵油14和高芥酸品种绵油322为试验材料,对油菜籽粒成熟过程中主要脂肪酸的积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低芥酸品种间,籽粒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的累积模式基本一致,且在低芥酸品种中的含量高于高芥酸品种中的;而油酸、花生烯酸、芥酸的累积模式差异较大,且在高芥酸品种中的含量高于低芥酸品种中的。  相似文献   

10.
对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下甘蓝型杂交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各品质性状变化的研究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芥酸、含油率、油酸、硬脂酸含量逐渐增加,硫苷、种子蛋白质、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含量逐渐减少。芥酸、硫苷、含油率、油酸、硬脂酸与施氮量呈负相关,且含油率与施氮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种子蛋白质、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且种子蛋白质、亚麻酸与施氮量的相关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含油率、种子蛋白质、油酸与施磷量呈正相关,芥酸、硫苷、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与施磷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子蛋白质、亚麻酸与施钾量呈负相关,芥酸、硫苷、含油率、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廿碳烯酸与施钾量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白菜型春油菜的主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白菜型油菜属春油菜类型,全省均有种植,生育期因品种不同变化范围在91天-109天,千粒重平均2.9g,具天然黄籽,耐低温,耐瘠等优点,种子含油量平均40.02%;脂肪酸组成平均含量:棕榈酸3.11%,油酸19.53%,亚油酸18.55%,亚麻酸10.40%,茶生烯酸11.29%,芥酸36.96%,我省品种具高油酸,高亚油酸,低芥酸的特点,硫代葡萄糖甙平均含量94.84μmol/g。  相似文献   

12.
双低油菜具有优质高产的生育特性,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包括油酸、亚麻酸、亚油酸和芥酸等。双低油菜中的油酸含量高达60%,因而被称为“最健康的食用油”,同时双低油菜具有高产的经济性状,合理的产量结构、高抗倒伏性,高抗茵核病等。本文对双低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选择华东地区7个有代表性试点分析了近年育成和推广的8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的含油量和主要脂肪酸组分的稳定性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数为稳定性品种;双低油菜浙引84-7和Tower两品种含油量高,稳定性较好。油菜品种芥酸的回归系数和变异系数变化最大,亚油酸和亚麻酸次之,而油酸则较稳定。浙引84-7的亚油酸含量最高,适宜于高纬地区种植;而其芥酸含量最低,且具平均稳定性。此外,还探讨了油菜品种脂肪酸  相似文献   

14.
采用M INQUE(1)的统计方法,利用ADM模型,估算甘蓝型油菜4个显性纯合两用系与7个显性恢复系以及F1代28个组合的7项脂肪酸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具有极显著母体效应,芥酸无母体效应存在。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显性效应也起着较大的作用;硬脂酸、亚麻酸、花生烯酸显性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没有检测到加性效应的存在。7项脂肪酸性状的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AD模型估算各组合F1,F2脂肪酸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群体超亲优势的预测值除亚麻酸外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油酸为负向优势,其余都为正优势,表明甘蓝型油菜脂肪酸品质性状无有益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选择华东地区7个有代表性试点分析了近年育成和推广的8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的含油量和主要脂肪酸组分的稳定性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数为稳定性品种;双低油菜浙引84-7和Tower两品种含油量高,稳定性较好.油菜品种芥酸的回归系数和变异系数变化最大,亚油酸和亚麻酸次之,而油酸则较稳定.浙引84-7的亚油酸含量最高,适宜于高纬度地区种植;而其芥酸含量最低,且具平均稳定性.此外,还探讨了油菜品种脂肪酸组分稳定性不够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在植物中的合成过程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利用旱金莲中合成亚油酸的油酸脱饱和酶基因TmFAD2及甘蓝型油菜中合成亚麻酸的亚油酸脱饱和酶基因BnFAD3,在pRD400骨架载体的基础上,构建同时表达TmFAD2和BnFAD3的串联双价载体pSFF。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蘸法完成pSFF对拟南芥哥伦比亚野生型的转化,观察发现转基因植株的第1对真叶有不同程度的畸形。按照畸形程度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气相色谱分析4个等级叶片及其后代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发现随着畸形程度的增高,叶片和种子中亚麻酸C18∶3含量都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609系采用系统选育、定向改良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早中熟类型的优质低芥酸油菜新品系.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鉴定,目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5万余亩.609品质优良,芥酸含量低,油脂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亚油酸含量是常规品种的2.68倍,丰产性较好,熟期较早,适宜我省江南、皖南地区双(双季稻)、三熟制地区种植.是我省南部油菜生产区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低芥酸油菜,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MINQUE(1)的统计方法,利用ADM模型,估算甘蓝型油菜4个显性纯合两用系与7个显性恢复系以及F1代28个组合的7项脂肪酸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具有极显著母体效应,芥酸无母体效应存在.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显性效应也起着较大的作用;硬脂酸、亚麻酸、花生烯酸显性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没有检测到加性效应的存在.7项脂肪酸性状的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AD模型估算各组合F1,F2脂肪酸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群体超亲优势的预测值除亚麻酸外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油酸为负向优势,其余都为正优势,表明甘蓝型油菜脂肪酸品质性状无有益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通过提高油菜种子亚麻酸含量途径增加中国人群亚麻酸的摄入量,提高健康水平的工作进程.结合文献资料,在剖析开展油菜高亚麻酸育种的意义、可行性、难点及可利用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油菜高亚麻酸育种策略与技术途径.在工作实践中,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创建并完善"油菜高亚麻酸种质的筛选方法",利用该方法开展油菜高亚...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搜集了21个汉中地区主要推广的油菜品种,利用索氏提取法、气相色谱法(GC),对21个油菜品种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5.3%~6.3%之间,油酸含量在29.8%~69.3%之间,亚油酸含量在14.9%~19.5%之间,亚麻酸含量在7.4%~12.2%之间,芥酸含量在0~27.3%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