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宁夏地区设施葡萄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估算该地区设施栽培葡萄需冷量、需热量的估算模型,为设施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宁夏地区设施栽培常用的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6种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有效积温模型、最大积温模型、温度最大值累计模型、平均温度累计模型和热量模型)估算3 a(年)内各品种休眠期需冷量和萌芽期需热量;比较不同估算模型对估算结果的年际间变异系数,探究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宁夏地区设施栽培葡萄需冷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其中‘汤姆逊’品种需冷量最高,‘白宝石’品种需冷量最低,3 a内8个葡萄品种需冷量依次为‘汤姆逊’‘6-12’‘红地球’‘维多利亚’‘红十月’‘贵妃玫瑰’‘奥古斯特’‘白宝石’;品种间需热量差异较小,其中‘白宝石’品种需热量最高,‘红地球’品种需热量最低,3 a内8个葡萄品种需热量依次为‘白宝石’‘贵妃玫瑰’‘维多利亚’‘6-12’‘奥古斯特’‘红十月’‘汤姆逊’‘红地球’。对于供试葡萄品种需冷量的估算,犹他模型效果最好,3 a内的变异系数为5.66%;对于需热量的估算,以生长度小时模型最为稳定,3 a内的变异系数为3.83%。尽管葡萄需冷量和需热量均与其浆果成熟期无必然联系,但无论以何种模型估算需冷量与需热量,二者之间都呈负相关。【结论】宁夏地区以犹他模型估算品种需冷量、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品种需热量最适宜;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山西晋中甜樱桃主栽品种需冷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冠’‘雷尼尔’‘大紫’‘红玛瑙’‘先锋’‘龙旭’‘红灯’等7个山西省晋中地区主栽甜樱桃品种为材料,采用花枝田间直采水培及低温处理后水培2种方法,分别采用≤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对其需冷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叶芽需冷量均低于花芽,甜樱桃需冷量研究应以花芽需冷量为准;在3种计算模型中,≤7.2℃模型需冷量数值年际间差异最大,犹他模型需冷量数值年际间差异次之,0~7.2℃模型需冷量数值年际间差异最小;初步选用0~7.2℃模型计算7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龙旭’386 h,‘龙冠’‘雷尼尔’428 h,‘大紫’‘红玛瑙’466 h,‘先锋’481 h,‘红灯’493 h。  相似文献   

3.
以父本中华猕猴桃‘磨山4号’、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及杂交子代品种‘金艳’和‘满天红’为试材,利用动力学模型、犹他模型和0~7.2℃模型评估其叶芽和花芽需冷量。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系)不同模型的叶芽需冷量分别为30.5~55.2 CP(动力学模型)、489.0~1 005.7 CU(犹他模型)、357.4~848.8 CH(0~7.2℃模型),花芽需冷量分别为36.9~60.1 CP、612.0~1 117.7 CU、487.8~944.5 CH;母本6113和子代‘金艳’叶芽和花芽需冷量均显著高于父本‘磨山4号’和子代‘满天红’。本研究中,动力学模型首次运用于我国猕猴桃需冷量研究,其评估结果与犹他模型、0~7.2℃模型一致。研究结果为猕猴桃品种的引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了解猕猴桃需冷量的遗传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03份桃种质在南京地区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不同模型估算南京资源圃103份桃种质花芽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筛选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和需热量的最佳估算模型,探讨需冷量、需热量与开花展叶的关系.[方法]连续2 a(年)(2018年11月-2019年4月和2019年11月-2020年4月),采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和2种需热量估算模型对103份桃种质(南京地区)...  相似文献   

5.
‘嫣粉娇香’是鄢陵县林业科学研究所从实生选出的观赏桃优良品种。‘嫣粉娇香’开花早,比‘报春’早10 d左右,香味浓,开花中期,外围花瓣张开,内部花瓣内卷,似绢花,观赏性好,其综合性状表现稳定、一致。‘嫣粉娇香’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需冷量较低,在满足需冷量550~600 h的地区均可栽植。  相似文献   

6.
正‘中农金硕’是利用优异低需冷量种质‘早红2号’培育的需冷量低的早熟油桃品种。1996年3月,选用国家果树种质郑州桃资源圃中的‘早红2号’为母本,‘曙光’为父本进行杂交,7月1日将杂交果种胚接种于WPM培养基上,进行胚培养,15d后将试管苗进行温室育苗。1997年4月29日进行实生苗定植,定植株行距50cm×50cm。1997年12月定植于种质创新圃,2000年开始挂果。其中第3行第45株(‘96-3-45’)果实大,全红,从而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不同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模型对桂林地区桃的适用性,利用2种需冷量模型和2种需热量模型对28个桃品种2017—2021年不同年度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估算,分析比较各模型估算结果的年际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在桂林地区,7.2℃模型和犹它模型估算的桃花芽需冷量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7.6%和24.1%,适用性较差;生长度时数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估算桃花芽需热量的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9.1%和19.6%,适用性较差;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桃红玉’是以‘曙光’为母本、14-13-1(‘早红2号’ב早露蟠桃’)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全红型早熟桃品种。平均单果重169g,果实圆形,果面全红,果皮茸毛短;果肉白色,皮下及中部果肉花青苷含量中,硬溶质,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黏核。在河南省郑州市,‘中桃红玉’6月中旬成熟。需冷量低,为500 h。  相似文献   

9.
低需冷量早花观赏桃品种‘元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春’是‘满天红’(Prunus persica Batsch.)ב白花山碧桃’(P. davidiana Franch)的杂交后代中的96-6-27单株经自然杂交实生,通过对种子冷藏处理,温室育苗获得的优良观赏桃品种。花朵红色,鲜艳美丽。需冷量550 h,需热量低,开花较早,能弥补早春红色桃花的空挡,适合保护地栽培,能顺利地在春节前开放;在露地栽培可以作为早红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中桃绯玉’平均单果重150g,果面着鲜红色,全红。果肉红色素多,花青苷含量高,肉质硬,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0%。果实较耐运输。花芽抗晚霜能力强,丰产稳产。在河南省郑州市,‘中桃绯玉’果实6月上旬成熟。需冷量600 h。  相似文献   

11.
以桃品系‘3-18’为试验材料,通过对‘3-18’桃喷施不同浓度和次数的氯化钙及对果实浸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的果实生理指标,以探讨能够显著提高‘3-18’桃果实品质的适宜钙处理及其浓度,为桃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喷钙、浸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3-18’桃果实品质;其中,浸钙处理效果更好,且随浸钙浓度的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硬度有增加的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有递减的趋势,经试验结果及综合因素考虑,浸4%氯化钙最为经济实效。  相似文献   

12.
‘中桃紫玉’是以‘金凤’[(‘白凤’ב五月火’)第10株×曙光]ב01-4-111’(‘曙光’ב天津水蜜’)杂交选育获得的全红型桃品种。果实圆形,果顶平,梗洼较深,缝合线浅,果皮全面着红色,底色乳白,果皮茸毛短,果肉白色,红色素多,硬溶质,风味甜,果实黏核。平均单果质量180 g,最大单果质量200 g。汁液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品质佳。果实发育期75 d,在郑州地区6月中旬成熟,落叶终止期11月10日,生育期260 d。需冷量750~800 h;蔷薇型花,有花粉,成花容易,坐果率高,树势健壮中庸。花色素苷含量高,富含抗氧化的功能性成分。适宜在长江以北地区种植,第三年开花结果,盛果期树每666.7 m~2产量在2 500 kg以上,丰产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桃粉蚜在郑州春季发生规律与桃及其近缘种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郑州地区春季桃粉蚜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鉴定不同桃及其近缘种对粉蚜的抗性,旨在为桃粉蚜的科学预防和桃抗粉蚜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从2月下旬开始,每隔5 d对种植在郑州果树研究所抗性鉴定圃内的桃种质及其近缘种进行粉蚜发生、发展和危害调查;同时于粉蚜发生期采集发生粉蚜的桃树新梢和叶片,对圃内各种质材料进行过量接种,7 d后评价不同种质的抗粉蚜特性。【结果】郑州地区桃粉蚜一般在每年3月上中旬出现,6月下旬以后开始大量减少,集中危害发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时持续到6月中下旬;桃粉蚜大发生时,新梢、幼叶及成熟叶片均受危害,被害叶失绿并向叶背对合纵卷,覆有白色蜡粉。27份不同来源桃种质均表现感蚜,抗性等级为4级或5级;18份桃及其近缘种质群体中‘榆叶梅1号’群体高抗粉蚜,‘蒙古扁桃1号’群体和‘四道岭野生李’抗粉蚜,‘贵州毛桃4号’群体中抗粉蚜,甘肃桃、山桃、光核桃、西康扁桃等其他群体易感粉蚜。【结论】明确了郑州地区春季桃粉蚜发生和危害特点,拓展了对桃粉蚜寄主范围的认识,鉴定到‘榆叶梅1号’‘蒙古扁桃1号’‘四道岭野生李’和‘贵州毛桃4号’等抗粉蚜种质。  相似文献   

14.
对桃的9个杂交组合463株杂种实生苗需冷量进行测定,统计结果表明:桃需冷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F_1需冷量平均值较亲中值短,不同组合偏离程度不同,南山甜桃、红日、玛丽维拉、白凤、大久保需冷量育种值分别为159、216、319、831、834h,遗传传递力分别为79%、54%、92%、83%、93%。需冷量的遗传力为89.69%。萌芽开花与需冷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鲁西南地区果树需冷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1年,采用Utah加权模型,先后对鲁西南地区常见的葡萄、桃和油桃、杏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品种的需冷量差异显著。葡萄的需冷量最高,为1010~1840c.u。桃和油桃最低,花芽为620~910c.u,叶芽为500~890c.u。杏介于二者之间,花芽和叶芽均为790~910c.u。各树种、品种的需冷量年际间均有差异。葡葡、杏不同品种需冷量的高低与本品种果实成熟期早晚的关系表现为成熟期早,需冷量低;成熟期晚,需冷量高。但桃树不同品种的需冷量高低与本品种的果实成熟期无明显相关关系,果实成熟期早,但需冷量较高的情况普遍存在。同一品种其花芽、叶芽的需冷量不一,基本趋势是花芽的需冷量高于叶芽。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3种模型对18种砧穗组合进行需冷量估算,比较不同砧木对87-1和'夏黑'葡萄需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夏黑'的不同砧穗组合,无论用哪种模型,夏黑/抗砧1号、夏黑/101-14M、夏黑/140Ru组合需冷量最低,夏黑/1103P、夏黑/华葡1号组合需冷量次之,夏黑/5C组合需冷量最高;对于87-1葡萄的砧穗组合,3种模型都表明87-1/101-14M、87-1/140Ru、87-1/1103P需冷量最低,87-1/3309C、87-1/华葡1号、87-1/抗砧1号、87-1/贝达需冷量次之,87-1/S04需冷量最高。综上,抗砧1号、101-14M和140Ru砧木可有效降低'夏黑'需冷量,101-14M、140Ru、1103P砧木可有效降低87-1需冷量;砧穗组合的需冷量受砧木影响极大,101-14M、140Ru砧木对于87-1和'夏黑'葡萄需冷量的影响具有广普性。就需冷量而言,夏黑/抗砧1号、夏黑/101-14M、夏黑/140Ru、87-1/101-14M、87-1/140Ru、87-1/1103P更适宜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7.
对广州市李分布、种质资源和产业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为广州市特色李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李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3年以后广州市李栽培面积和产量趋于稳定,2017年面积为2621 hm2、产量为10022t;其分布与海拔和区域内城市化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分为4个分布区,由北向南呈阶梯式排列;固有品种有‘从化三华李’‘早食李’‘串珠李’和‘早竹李’等4个,‘从化三华李’和‘早食李’分别占全市栽培面积的65%、34%;广东省以北的外省李种质均因需冷量太高而不适宜经济栽培,但樱桃李生长发育基本正常;按照冬季(1月31日为止)冷量的大小,可划分成适宜栽培区、选择栽培区和限制栽培区。‘早食李’可在全境栽培,引进栽培时需根据广州地区不同栽培区域冷量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桃需冷量遗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王力荣  朱更瑞 《果树科学》1996,13(4):237-240
对桃的9个杂交组合463株杂种实生苗需冷量进行测定,统计结果表明,桃需冷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F1需冷量平均值较亲中值短,不同组织偏离度不同,南山甜桃、红日、玛丽维拉、白凤、大久保需冷量育种值分别为159、216、319、831、834h,遗传传递力分别为79%、54%、92%、83%、93%。需冷量的遗传力为89.69%。萌芽开发与需冷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12个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不同的地区2011—2021年气温数据为基本资料,通过0~7.2℃模型对各地区用于打破桃休眠的累积冷量(h)进行评估,同时统计已报道的基于0~7.2℃模型估算的589份桃品种资源的需冷量,分析各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及其对冷量积累的影响,研判各地区桃品种资源面临的适应性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在11月初至翌年3月底(桃需冷量积累时间段),12个地区的气温均逐年升高,平均升高2℃,部分年份气温波动大。各地区冷量积累差异明显。随着纬度降低,冷量起始日期由早到迟,结束日期则由迟到早,冷量积累时间逐渐减少;各地平均累积冷量4.5~1 315 h,逐年降低趋势较明显,且纬度越低,降低趋势越明显。另外,气候带类型也对冷量累积有影响。累积冷量降低对各地桃的适应性产生了轻度、中度或重度影响。基于以上结果,对各地适宜生长的桃需冷量区间范围进行了预判,具体为:北京、蒙阴、郑州和南京以<1 000 h为宜,上海和杭州以600~700 h为宜,桂林以<400 h为宜,文山和古田以<200 h为宜(古田一些高海拔区域需冷量400 h的桃也可适应),福州...  相似文献   

20.
‘中蟠桃10号’是以‘红珊瑚’ב郑91-4-18’(‘NJN78’ב奉化蟠桃’)为亲本,通过胚挽救的方法获得的蟠桃品种。花蔷薇型,果实极丰产,6月底7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85~90 d,单果质量160~180 g,果皮着鲜红色、着色状态呈虎皮花斑状,果肉乳白色,肉质为硬溶质,耐运输;果实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黏核,适宜在需冷量800 h的地区种植,该品种树势中庸,多效唑的施用不可过多,冬剪时多留长果枝及多施有机肥以保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