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胡志明  唐俊瑜 《畜禽业》2009,(11):73-74
猪囊尾蚴病也称猪囊虫病,是由有钩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本病对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危害极大,应大力开展预防、控制和净化工作。从片角乡2005—2008年猪囊尾蚴病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采取改变生猪饲养方式和改善环境卫生;做好检疫(验);实施预防性驱虫等防治措施,对降低猪囊尾蚴病的感染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4)
<正>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所引起的。幼虫虫体俗称"水铃铛",呈囊泡状,大小如黄豆至鸡蛋大不等,囊壁乳白色,囊内含透明液体和1个乳白色头节,虫体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寄生数量少时可不显症状,如被大量寄生,则可引起猪生长缓慢、毛粗乱、消瘦、贫血,严重的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下痢等症状。细颈囊尾蚴病在畜牧业养殖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近几年来,猪细颈囊尾蚴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农村散养生猪。此病如不及时排查处理,可能会导致猪循环感染或死亡  相似文献   

3.
猪细颈囊尾蚴病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由于活猪少显临床症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屠宰后解剖才发现,这时已给农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现把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1情况介绍2005年2月1日—2月5日,我市炉山镇城关吴某家和舟溪镇大中村杨某家杀年猪,解剖后都发现肝、肠系膜上附有“鸡蛋大小样的水泡”,有的落入腹腔中,后经送检,确定为猪细颈囊尾蚴,随后对他们家的猪采取对症治疗,即用南瓜子和槟榔粉各300~500g打粉拌料服,连用3d,随后每2月驱虫1次,用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50m g口服和南瓜子交换使用,用这种方法后,猪长势良好,经催肥后屠宰销…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9,(1):66-67
<正>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生猪进入屠宰场(厂、点)监督查验、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检疫结果处理以及检疫记录等操作程序。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的屠宰检疫。2.检疫对象口蹄疫、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猪Ⅱ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丝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3.检疫合格标准3. 1入场(厂、点)时,具备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畜  相似文献   

5.
寄生虫病的防制是国内部分规模猪场一个薄弱环节,临床中,一般规模猪场生猪不同程度均感染寄生虫病,为保证猪肉质量及安全,提高养殖效益,笔者根据临床及有关资料,就规模猪场寄生虫病防制谈几点浅见:1猪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1.1饲料消耗增加,生长率降低猪场如感染寄生虫,又无驱虫程序,会出现日增重减少,每公斤体重饲料消耗量增加,而母猪则泌乳减少,仔猪断奶窝重减小。1.2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降低在生猪屠宰检疫中,有60%左右的猪感染寄生虫,主要是蛔虫、鞭虫、球虫、囊尾蚴、螨病、结节虫等,引起皮肤、组织及器官损伤,猪的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6.
经对温州市区屠宰厂2015-2017年度生猪内脏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肾、肝、心、肺的病变比率在2.5%~9%,且以肺脏病变占比最高,达到8.69%。说明多数疫病易引发内脏器官病变,且对肺脏的损伤最大,需要引起广大养殖场(户)和屠宰检疫人员的高度重视。养殖场(户)应当认真做好猪肺疫、猪瘟等病毒性疫病的防控,避免治疗用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屠宰检疫人员要特别注意猪肺脏和肾脏的检查,及时检出患病猪只与病变内脏,以有效阻止病害猪肉及病变内脏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7.
曾洁 《畜禽业》2022,(8):33-3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加强肉类食品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加强生猪屠宰检疫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猪肉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后,至今防控已经成为常态化,要根除非洲猪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屠宰环节是衔接生猪产销的重要环节。做好屠宰检疫,落实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对切断病毒传播链条、打好非洲猪瘟攻坚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11)
正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属于一种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属带科的带属。按照猪带绦虫宿主分类可以分为中间宿主和最终宿主,其中猪和野猪、骆驼、猫、以及狗都可以被视为是中间宿主,而人则可以被视为是最终宿主。对猪囊尾蚴病的检查和防治也是肉品卫生检验的关键内容之一。1病情概述猪囊尾蚴是一种寄生在猪体内的病虫,很多人将有这种病虫的猪肉称  相似文献   

9.
为初步了解中牟县家兔球虫病流行情况,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来自中牟县大孟镇的30户农村养兔户共237份各年龄段家兔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145份粪便样品为球虫阳性,球虫总感染率为61.2%(145/237),其中30~35日龄兔球虫感染率为51.1%(24/47),平均OPG值为6.98×103;40~90日龄兔球虫感染率为71.1%(38/53),平均OPG值为4.23×103;4~6月龄兔球虫感染率为62.9%(39/62),平均OPG值为2.64×103;1~2年种兔球虫感染率为62.5%(25/40),平均0PG值为1.12×103;3~4年种兔球虫感染率为54.3%(19/35),平均OPG值为0.8×103。本次调查共发现5种兔艾美尔球虫,分别是:穿孔艾美尔球虫、中型艾美尔球虫、大型艾美尔球虫、小型艾美尔球虫、肠艾美尔球虫,其中以穿孔艾美尔球虫比例最高(31.7%)。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9,(5):12-14
目的为了解龙岩市规模化猪场2014-2016年猪衣原体病的感染状况。方法运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方法,对采自龙岩6个县市247个规模化猪场的3 663份种猪血清进行猪衣原体的抗体检测。结果 3年来龙岩市猪衣原体病的阳性感染率为14.06(515/3663);2015年感染率最高。不同种猪群之间的猪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存在差异,其中母猪群的阳性感染率最高,达16.62%(179/1077),其次是后备母猪的阳性感染率为14.39%(20/139),公猪群的阳性感染率较低,为12.43%(23/185);繁殖障碍母猪与健康母猪的猪衣原体病的阳性感染率差异极其显著(P<0.01)。结论龙岩市猪衣原体病感染仍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重庆市忠县种猪场PCV-2的感染情况,笔者采用ELISA法对采自6个种猪场的494头份猪血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县种猪场PCV-2感染率为100%(6/6),PCV-2阳性幅度为7.4%~28.1%,总阳性率为17.4%(86/494),经产母猪阳性率为30.4%(51/168),后备母猪阳性率为17.1%(26/152),断奶仔猪阳性率为5.2%(9/174)。  相似文献   

12.
2021年3~8月对永州市4个地区黄鳝体内胃瘤线虫和新棘衣棘头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黄鳝胃瘤线虫新田县感染率最高(45.61%),冷水滩区次之(36.74%),东安县第3(36.11%),宁远县最低(21.43%);平均感染强度(条/尾)以冷水滩区最高(3.74),东安县次之(1.75),新田县第3(1.69),宁远县最低(1.00)。黄鳝新棘衣棘头虫冷水滩区感染率最高(1.96%),东安县次之(1.67%),新田县和宁远县未发现感染;平均感染强度(条/尾)东安县最高(2.00),冷水滩区次之(1.44)。根据统计可以得出永州黄鳝胃瘤线虫感染率为36.99%,感染强度为3.02条/尾;单尾黄鳝感染胃瘤线虫最多为54条,结果表明永州黄鳝胃瘤线虫感染较严重。而永州黄鳝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率为1.69%,感染强度为1.58条/尾;单尾黄鳝感染新棘衣棘头虫最多也只有4条,结果表明永州黄鳝感染新棘衣棘头虫的数目较少,感染不太严重。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病在国内最早由于恩庶(1955年)在猫、兔体内检获虫体,谢天华(1964年)在江西报道了人体病例,1977年上海农科院报道了猪的群发病例。目前已知二百多种动物可受感染,在肉用畜禽中,猪、牛、羊、鸡均可感染,但最多见于猪。猪感染率、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对从事屠宰业的工人、检疫人员及消费者造成严重威胁,影响身体健康。目前无锡地区尚未对屠宰生猪的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摸清本地区商品猪弓形虫感染状况,我们进行了猪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选点根据无锡市区各定点屠宰场、各县乡食品…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1,(8)
为了调查重庆地区规模化猪场圆环病毒3型流行情况,研究应用PCR方法,对重庆市部分地区2020年采集的814份全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3的总样品阳性率为3.1%(25/814),其中石柱样品阳性率为16.7%(20/120),南川样品阳性率为1.4%(3/210),彭水样品阳性率为2.2%(2/90);在荣昌、丰都和长寿等地区皆未发现PCV3感染。试验结果为重庆地区的PCV3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猪业信息     
《畜禽业》2006,(11)
行业快讯●商务部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促进屠宰加工行业的发展,提高肉品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6〕24号),商务部发出《商务部关于在全国开展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商运发〔2006〕199号)(以下简称《通知》),部署2006年在全国开展屠宰加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通知》明确了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1)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2)全面清理和整顿定点屠宰企业;(3)加强对定点屠宰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9,(10):14-15
研究应用ELISA法于2016-2018年对怀化市部分地区共3 260份猪血清样品检测PRRS抗体水平,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猪PRRS疫苗免疫接种效果,为疫苗免疫程序优化和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该地区猪PRRS抗体阳性率为75.52%(2462/3260),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会同县被检猪群血清PRRS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8.20%,沅陵县和溆浦县阳性率稍高,分别为76.80%和75.00%,而洪江市、芷江县和麻阳县稍低,分别为74.41%、74.74%和73.80%;此外,种猪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78%、84.10%和50.95%,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免疫接种和未免疫接种猪群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1%和27.63%,而散养户则分别为73.74%和15.55%。结果表明怀化市猪场需要定期对猪群进行PRRS抗体检测,部分未免疫接种疫苗的猪场需尽快给猪群免疫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7.
1事件经过 2003年5月24日,我县成集镇防检组5名防检员到该镇生猪贩运户郑某家中(未报检)检查时发现,郑某家中已收购生猪17头,其中有6头生猪既无产地检疫证明、也无免疫耳标,于是,防检员要求货主郑某对6头无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的生猪实施补免、在免疫有效期内实施补检,凭检疫合格证明再调出县境.但当即遭到货主郑某的拒绝,同时郑某谩骂并用猪食和粪水攻击检疫人员,并扬言要对检疫人员实施报复.检疫人员立即向当地派出所和县兽医卫生监督所报案,县监督所立即派出2名监督员前往调查取证,当事人郑某承认收购的生猪没有报检,并且其中有几头也没有免疫耳标和产地检疫证明,但拒绝在询问笔录上签字,最后郑某于5月25日将该批生猪偷偷调运出县境.  相似文献   

18.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林 《畜禽业》2009,(6):65-67
采用LMT法对新疆石河子地区三个奶牛场泌乳牛群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共检测446头泌乳牛1784个乳区。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89.68%,乳区阳性率为59.81%。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胎次奶牛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后乳区的隐性乳房炎感染率显著高于前乳区感染率(P<0.05),隐性乳房炎乳区发生数也明显影响当日产奶量(P<0.05)。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9,(3):8-9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病种。为了解四川省201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分别在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共采集禽血清样品3 667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分别进行H5和H7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553份,平均合格率为96.89%,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52%(1 777/1 841),秋季合格率为97.26%(1 776/1 826)。禽流感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515份,平均合格率为95.85%,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5.44%(1 757/1 841),秋季合格率为96.28%(1 758/1 826)。表明四川省201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黄鳝体内鳗鲡独孤吸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7~8月份,对洞庭湖区6个采样点鳗鲡独孤吸虫(AzygiaAnguillae)对黄鳝(Monopterusalbus)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个采样点的鳗鲡独孤吸虫对黄鳝的感染存在较大差异。感染率以华容点的最高(51·7%),津市点次之(46·7%),其余4个采样点的感染率都较低(20%以下);感染强度也一样,华容点的最高,为4·7,津市点次之,为3·1,不同采样点的感染强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常德采样点周年取样调查,发现在6、7、9月和翌年1、4、5月黄鳝感染有鳗鲡独孤吸虫,感染率在1·6%~18·4%间波动(以7月份最高),感染强度在1·0~17·0间变化(以4月份最高),其余月份无感染,全年总感染率为3·5%,平均感染强度为5·41。全部阳性宿主的体长频率呈正态分布,以30~35cm体长段的阳性宿主最多,占37·7%。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月份之间的感染差异性,与水域环境的稳定程度和作为中间宿主的食饵动物(多种小型鱼类)数量分布的均一性,以及鳗鲡独孤吸虫的生活史及黄鳝的习性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