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7,(10)
牛流行热是由流行热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青年牛易感,犊牛和高龄牛发病率低;病牛表现暂时性的体温升高,可维持3 d左右,之后自行恢复正常;该病死亡率低,剖检病变以呼吸道异常表现为主;疫苗包括灭活苗、弱毒苗、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裂解苗等,可在每年夏季到来前免疫;扑灭吸血性昆虫可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治疗可采用退热、补水和强心方案,配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发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可引起仔猪厌食、呕吐、水样腹泻等,是导致仔猪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诱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作为一种重要的猪冠状病毒,仍在不断进化和变异,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染性在不断加强。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疫苗产品已被研制出来。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特征及疫苗研发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是养猪临床常见病,由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水平方式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毒感染后可对机体的免疫细胞造成损害,引发多系统衰竭;临床上该病可分为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型、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型、仔猪震颤型和繁殖障碍型四种;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方法,但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猪场应加强管理,发病仔猪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加以治疗,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8):8-9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呕吐、水样腹泻为特征的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该病在我国及周边国家均有广泛流行。随着科学家对于该病了解的不断加深,各种针对该病的疫苗也不断被研制出来。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各种疫苗进行综述,为该病的预防及疫苗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反刍兽疫又名羊瘟、假性牛瘟,是由副黏膜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小反刍兽疫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成功研制高效疫苗是重中之重。综述了目前小反刍兽疫疫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3)
<正>当前,腹泻性疾病对猪场的危害日趋严重,造成猪只成活率低下。猪场中引起猪群腹泻的原因众多,生产上经常误诊而导致错失最佳防治时机,并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猪场引起猪腹泻的常见病毒性疾病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猪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猪增生性肠炎、猪痢疾密螺旋体,寄生虫性腹泻常见猪球虫病,猪鞭虫病等。  相似文献   

7.
<正>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病猪即使病愈,生长也很缓慢。  相似文献   

8.
采取大肠杆菌多价疫苗重复免疫法,收集母猪胎盘,提纯胎盘丙种球蛋白。并进行了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治试验。结果:胎盘丙种球蛋白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P<0.01);能显著增强不吃初乳仔猪的抗感染能力(P<0.05);对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预防效果优于普通球蛋白(P<0.01),治愈率高于痢特灵(P<0.05)。表明猪胎盘丙种球蛋白对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有显著的预防效果和较强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赖子凯 《畜禽业》2010,(3):69-69
<正>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以消瘦、腹泻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临床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而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这两种病是当前养猪业中的  相似文献   

10.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而引发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羔羊,成年羊有一定抵抗力;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强,主要经过皮肤黏膜或伤口感染健康羊,根据临床表现,可划分为口唇型、乳房型、蹄型和外阴型4种,对生产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危害较大;预防该病需要加强环境消毒和羊群管理,适时免疫疫苗,治疗可采用局部消毒法对病灶部位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1.
猪白细胞干扰素防治仔猪腹泻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腹泻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大疫病之一。经系统诊断,认为导致该病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单纯的病毒性疾病或单纯的细菌性疾病所致,也有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引发。根据介绍,四川世红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白细胞干扰素对冠状病毒、轮状病毒、C型产气荚膜梭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均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了验证这一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病程大约为10~30d以上,死亡率高。猪痢疾和附红细胞体病单独发病时治疗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09,(5)
<正>1预防可用基因工程疫苗K88、K99在母猪临产前40、20d各注射1次,以预防仔猪腹泻、黄痢和白痢。同时,猪圈场地消毒要制度化,可每隔7d用百毒杀或3%的来苏儿液消毒1次。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5)
猪巴氏杆菌病是猪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引起的一种以出血性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根据发病缓急不同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发病症状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对该病都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猪腹泻病是一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疫病。主要病因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病病毒,而其中又以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肠胃炎最为常见。为了确保生猪养殖户的效益和猪肉供应的安全,对生猪腹泻病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综述了生猪腹泻疫病病因、生猪腹泻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仔猪腹泻对提高仔猪育成率和断奶窝重威胁很大,是仔猪多活快长的大敌。常用的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以注射疫苗、投喂或肌注(灌服)抗生素类药物、采用痢康灵活性乳酸菌制剂为主,这类方法对防治病理性腹泻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防治生理性腹泻的效果就不够理想。当病理性腹泻于生理性腹泻的互为因果时,单纯依靠抗生素类药物或疫苗来防治仔猪腹泻往往无效。主要探讨几种的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2,(2):91
<正>犬一生中主要应接种狂犬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及钩端螺旋体5种疫苗。这些疫苗,有的是灭活苗,有的是弱毒苗,有的是死毒苗。每一种疫苗的详细接种方法,应当地兽医站请大夫帮助接种。一般来说.幼犬应在6~9周龄期间接种1次以上5种疫苗,可同时分别注射各种单苗,也可住射多联苗;12~14周龄时再接种1次,以后每年接种1次。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7,(11)
猪水肿病由溶血型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以仔猪发病为主,成年猪耐过,发病急、病死率高是该病的主要特点;病原可分泌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素,导致临床表现组织器官水肿和神经症状;疫苗免疫、药物预防和加强管理可有效预防该病,治疗该病需要及时,因该病和圆环病毒病发病日龄接近,临床需警惕二者同时感染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3,(1):7
<正>引起猪腹泻的原因很多,除了病毒性腹泻(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猪瘟及伪狂犬病等)、细菌性腹泻(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副猪嗜血杆菌等),以及寄生虫性腹泻(猪球虫、隐孢子虫、蛔虫、类圆线虫、鞭虫和棘头虫等)之外,还有许多非病原性因素也可引发仔猪腹泻,如过多的饲喂高蛋白日粮、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等)与矿物质(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0.
吴玲  罗祥伦  徐家芳 《畜禽业》2023,(12):73-75+79
哺乳仔猪腹泻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可引发哺乳仔猪下痢,严重者可导致仔猪大批死亡,耐过患猪大部分会形成僵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引发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较多,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性因素和非病原性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哺乳仔猪腹泻的诱发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