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现代蛋鸡场中鸡群密度大,应激因素多,易发病且难以控制。为保证鸡群健康,就必须通过注重环境,降低应激;搞好防疫,防重于治;科学免疫,有效免疫等生物安全措施,来改善鸡群健康水平,使鸡群少发病或不发病。1注重环境,减少应激1.1日粮和饮水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现代蛋鸡场中鸡群密度大,应激因素多,易发病且难以控制。为保证鸡群健康,就必须通过注重环境,降低应激;搞好防疫,防重于治;科学免疫,有效免疫等生物安全措施,来改善鸡群健康水平,使鸡群少发病或不发病。1注重环境,减少应激供给营养全价的日粮和充足饮水,是保证鸡群健康的首要条件。为了满足生长和产蛋等不同阶  相似文献   

3.
正强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为了消除或减少在实验室内可能存在的危险,确保实验室使用者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笔者是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生物安全手册,反复强调生物安全都是为了确保实验人员身心健康以及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安全。1实验人员实验员一定要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相似文献   

4.
<正>强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是为了消除或减少在实验室内可能存在的危险,确保实验室使用者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笔者是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生物安全手册,反复强调生物安全都是为了确保实验人员身心健康以及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安全。1实验人员实验员一定要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相似文献   

5.
生物安全是为了保护和提高生猪规模化生产而提出的新理念,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生猪生产防疫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养殖规模化水平较低,养猪生产面临着更严重的疫病威胁,建立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水平的生产体系极为重要,现代化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既可以避免猪群中出现大面积传播的疾病,又可以防止猪只受到感染。本文作者探讨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为有效防控猪的传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首先是保证人体安全饮食的世纪.为了人民生命的安全健康。关键在于抓好畜禽养殖场的安全养殖,发展生态畜牧业。畜禽安全健康养殖就是要科学地饲养和管理,这是关系到能否循环利用养殖资源,进一步扩大畜禽再生产。因此.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肉鸭的健康状况,决定于雏鸭的质量、饲养管理的水平,严格控制肉鸭养殖的大环境、鸭舍小环境状况,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是确保肉鸭健康养殖的关键所在。1选址与建场布局选址前,最好到当地畜牧局动物防疫监管部门进行全面咨询。肉鸭场场址的选择,既要考虑当时的环境状况,又要有比较长远的打算。要周密考虑场址的交通状况、地形地貌、水源水质等地理条件,又要考虑周边环境条件。鸭场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进出方便,但又要要远离交通  相似文献   

8.
生物安全措施就是以比较经济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手段,防止外来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侵入养殖场,降低和消除养殖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动物健康安全的防范措施。从临海市的动物卫生监督巡查情况来看,一些规模养殖场尽管已经认识到动物疫病"防"应当大于"治".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控制疾病发生的体系即生物安全体系,可将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所有安全措施的集成,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是控制畜禽疾病的基础。生物安全体系是为阻断致病病原体侵入动物体内,确保动物健康安全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主要从控制动物传染病因素,消灭传染源,切断病原微生物穿播途径,提高动物个体的抗病能力(搞好动物免疫)等方面进行,这些措施能达到降低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这些措施涉及养殖动物全  相似文献   

10.
冯小鹿 《新农村》2014,(10):27-28
毛皮动物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指将可传播疾病的各种有害生物(病毒、细菌、真菌、昆虫、原虫、啮齿动物和野生鸟类等)排除在养殖场外,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疫病传播),为毛皮动物养殖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德化黑鸡养殖场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的背景,探索建立生物安全控制体系的措施:一是做好养殖场的设计与布局;二是做好鸡群的科学管理;三是做好人员管理与日常工作;四是做好动物疾病传播媒介的控制;五是做好养殖档案管理。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德化黑鸡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成本,使其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进一步提升德化黑鸡产品附加值和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莘县养猪业分布总体状况,猪群饲养管理、防疫和生物安全措施情况,了解养猪场隔离、消毒、风险评估、野生动物、饲料原料安全等情况,对莘县猪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调查评估,从而更好地排查隐患找出风险点加以控制,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1疾病的成本有传染性的猪病(除感染以外)会导致饲料转化率和增重下降,死亡率上升。构成疾病成本的因素包括猪死亡导致的生产、管理、饲料成本上升和利润损失,饲料转化效率下降和饲养密度上升及猪只生长缓慢和日增重低等。此外淘汰的猪无法实现最大的市场价值而导致劳动力成本、兽医成本和医疗费用上升。这些损失与疾病急性阶段和  相似文献   

14.
<正>1防止传染病的引入饲养无免疫力动物的养殖场引入致病性病原体,对于所有动物的健康都是灾难性的。因此,必须特别小心注意避免引入病原体。引入动物时,必须从已知致病性病原状况的场引进。应当给动物接收场提供一份完整的原产地畜  相似文献   

15.
1人员 以围墙为界,划定工作区域及范围,围墙内工作人员不得出猪场大门,外勤人员工作期间与猪场内部员工一样,2个月休假1次,实施轮休制,中途不得出场.门岗大门指纹锁重置,仅限1~2个管理人员设定.凡从外面进入猪场大门的内部所有员工(外勤、猪场内)都必须淋浴换鞋换衣,自带物资全部熏蒸消毒后放专用柜内保存.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安全的目标是保持鸡的健康。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把疾病挡在门外,这就是外部生物安全。密切注意感染发生的路径,制定卫生计划,计划中应罗列所有的行为、行为的频率和顺序。计划的内容应包括:访客的规定、外来车辆进入饲养场的规定、运进和运出动物的规定、处理病死鸡的规定、靴子和衣服的规定、添满消毒槽、清洁、消毒和害虫防治的规定等等。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和传播都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这3个条件,如果任何一个条件缺少都可以阻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生物安全体系的目的就是在传染源和易感动物之间建立有效屏障,达到阻断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传播的目的。在猪群饲养过程中,对于那些在场区没有流行的疾病应做好猪场与外界的生物安全措施,对已经在猪群发病但病原不能长期存在的疾病,应做好猪场内部的生物安全措施。实际上有些猪场对于生物安全管理还不太重视,采取的防控措施不到位,结果致使许多传染性疾病频繁发生,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文中简述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12年10月随南南合作乌干达项目组到达乌干达工作,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走访了乌干达的大部分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收集了大量畜牧业的相关数据,此文分析投资蛋鸡养殖可行性,希望与业内外人士分享。  相似文献   

19.
20.
在蛋鸡生产方面,我国可以称得上是头号大国。虽然近年来蛋鸡养殖业发展迅猛,但养殖环境却越来越差,不仅增加了病害发生率,也加重了危害,降低了产品质量,人们开始关注蛋鸡的健康养殖及饲料的合理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