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提供科学构建已征土地综合资源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及为地方政府及开发区制定土地供应时序与规模相关计划和规划等提供实践支撑,以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手段,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构建设计了包括4个评价目标共计19个指标的已征土地综合资源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按不同供地用途类型设置评价指标基础权重并引入变权理论对权重予以修正,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对资源优势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现有综合资源条件下,两江新区供地面积最大的是产业发展用地,呈先增后减趋势;其次为城市建设用地,供地面积逐年增加;最少为公共服务用地,供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2.
开展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是矿区生态恢复、补充耕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重庆綦江区存在临时性建设用地的14个煤矿为研究背景,从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的适宜性、驱动力和约束力3个维度出发,构建由自然因素、区位因素、人口因素等8个因素,坡度、土地破坏程度、土源保证率等20多个评价因子组成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权重法(AHP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进行指标赋权,从地块尺度出发,确定复垦方向.结果表明:(1)适宜复垦为生态用地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57.67%,主要为坡度较大、岩土污染较重、周边地类为林草地且距离林草地较近的地块;(2)适宜复垦为农业用地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39.25%,这些地块离村庄较近,土源保证率较高,灌排条件较好;(3)适宜续用为建设用地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仅占总面积的3.07%,主要为一些地面建筑保存较好,旧物利用率较高的地块.该研究将复垦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要素及复垦的隐形风险纳入评价体系中,对科学合理的开展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测度的有效方法,提高集约用地效益,采用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企业投入率、产出率、税收率、企业影响力等维度构建了一套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不同产业的差异并考虑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设置了各指标权重,对研究区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区成立的时间短,土地供应、利用与监管等机制不健全,研究区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整体不高,亟需建立贯通土地供应与利用全过程的多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反映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农用地分等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动态度模型和区域差异模型,计算分析了2005-2020年规划期间研究区建设用地及耕地变化情况,探讨该地区未来建设用地扩张情况及其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潜在威胁.建议将农用地分等成果运用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中,对规划占用的耕地进行质量评价,调整土地规划方案,从源头上降低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以期对耕地保护作出一定贡献,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基础上,利用重庆市二次经济普查后的修订数据,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1998-2012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TFP、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结果显示:1998-2002年的生产性服务业TFP呈下降趋势,2005-2012年呈上升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已经开始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进行转变,与服务业对比,生产性服务业已不再是使服务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TFP变动具有较大行业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是由技术效率变动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应用环境心理学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行为特征以及人机工程学等知识,以西南科技大学新区宿舍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采用行动观察法与动线观察法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调查结果收集分析,最后从宿舍的整体建筑外观、功能分区、宿舍室内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计改造意见.  相似文献   

7.
地貌重构是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后的微地貌框架,决定复垦方向在利用上的稳定性.综合集成土地复垦、边坡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的措施,考虑压占损毁、堆积损毁地貌形成原因、可能产生的危害(隐患点),尤其现有地貌和利用方式距离原有地貌和利用方式的偏差大小,细化了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凹凸地貌重塑技术体系:建筑物与构筑物拆除技术、土地平整与表土剥覆技术、沟道再造与道路工程技术和坡面防护技术,并选择重庆市綦江区木朗煤矿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总体看,这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煤矿区临时建设用地地表起伏的大小,控制平地、山丘、洼地的配置形式,影响煤矿区临时建设用地地貌的大致架构.但是,因缺乏对地貌形成中的自然因素及周围景观环境的考虑,塑造的地貌往往与周围原有地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未来应运用微地形理论在微观尺度上对煤矿临时建设用地进行坡度设计、沟谷布局,参考仿自然地貌理论,协调重塑地貌与周围地貌之间的关系,构建多种理论结合指导的受损土地地貌重塑技术体系,从根本上为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凹凸地貌重塑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协调建设用地扩张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基于2009年、 2016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借助ArcGIS 10.2平台,共选取17项指数对两江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2016年,建设用地面积上升,其占土地总面积比上升15.24%,农用地与未利用地面积下降且逐步向建设用地转化;两江新区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有所下降,空间异质性程度逐渐降低;耕地、园地、未利用地和交通水利用地空间分布不断地趋向离散化和破碎化,其他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破碎度大且不断下降;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分维数增加,空间分布趋于不规则,建设用地分维数降低,斑块形状趋于单一化和规则化.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出发,利用安徽省各城市面板数据,以区位熵和工业利润率测度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和制造业升级指标,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FDI、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同样促进显著。基于此提出有效促进集聚和制造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产业生成视角明确旅游业成长核心动力,构建旅游业和城镇化新耦合机制模型,分别选取各系统8大指标,运用熵值法和耦合模型,以张家界为例,分析了各阶段两大系统的动力与成因及耦合发展情况,结果发现:自建市以来,城镇化与旅游业分别呈稳定与波动上升态势;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核心动力存在差异,且其本身亦呈现不同状态;张家界旅游系统与城镇化系统之间存在中等水平相关性,耦合协调度达到中级协调,其协调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考察了广东省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对冲击的反应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是解释农业发展的重要变量;但农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预测性方差贡献度则相对较小,农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机制仍需改善。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简要补充说明在哪几个主要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城市土地供应政策对土地利用效果的作用机制,提升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运用R型因 子法、加权线性和法,从城市土地供应配置的合理性、城市土地供应执行力和城市土地供应效益三方面构建城市土 地供应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城市土地供应政策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城市 土地配置基本合理,土地供应的执行力成效显著,土地供应经济效益较好,土地供应社会效益亟需进一步改善.研 究认为提升城市土地供应绩效水平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供地结构合理化;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控制土地 自然供给;以“两规”为导向,尽快制定和完善城市土地供应计划体系;引入3S技术,实现城市土地供应管理科学 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以成都市为例,将深度信念网络与地理元胞自动机相结合构建一个整合模型,完成城市形态的演化模拟,同时采用多方案对比法检测网络深度以及用地分类的均衡性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用地分类类型相同,隐含层含有5层网络时总体Kappa值最高;在网络隐层数目相同,分为4种用地类型时总体Kappa值最高.研究表明,基于深度信念网络与地理元胞自动机相结合的整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城市的演化,同时,模型的网络层深度和用地分类的均衡性都会对模拟精度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基于城乡统筹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多重目标指标体系,划分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区域与时序,并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结果表明:1两江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可分为近期整治、中期整治和远期整治三大区域,整治潜力分别为599.26,732.93,507.73hm2.2根据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及利用特征,两江新区农村居民点可划分为城乡结合型、生态发展型、培育改造型和优化挖潜型4种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熊晚珍  李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01-11202
在定量分析武汉市商业服务业用地需求趋势和土地需求总量的基础上,预测分析了至2010年武汉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土地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市土地储备规模和储备周期的合理确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武陵-秦巴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对搬迁前后农户福祉变化进行了评估、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与农户福祉变化关系进行了耦合.结果表明:搬迁后农户的福祉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搬迁农户对生态系统的四大服务功能感知变化呈现上升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农户福祉有一定的耦合关系,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供给服务与农户福祉的关系最为密切,搬迁农户福祉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生计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收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难点,以重庆市"两翼"17个区县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区县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优先度进行排序,并确定其相应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新增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度最高的5个区县依次是万州区、黔江区、武隆县、垫江县、梁平县,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21、0.12、0.09、0.07、0.06,分析结果和各区县现实发展定位基本一致,可以作为指标分解的参考标准,为区域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耕地指标的逐级分配主要基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同时利用SPSS软件进行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度的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耕地指标的逐级分配。  相似文献   

19.
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三峡库区是典型的生态敏 感区域,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以涪陵新区为例,在GIS栅格技术支持下,采用最小累积 阻力模型(MCR)和多因素加权叠加法分别从水平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角度对山地城镇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 价,综合评价结果将涪陵新区划分为优先建设区、适度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重点保护区、禁止建设区五个等级, 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24.81%,42.70%,26.06%,4.23%和2.20%.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城镇发展用 地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评价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相似文献   

20.
2010年重庆市提出"建设大仙女山旅游区"的战略部署,但实际推进并不理想.为寻求旅游合作的突破口,推进旅游景区合作的实质开展,借鉴IPA分析原理,提出并利用IWF分析方法,对大仙女山景区联合的重要性、意愿度和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旅游规划、旅游环线公路、精品旅游线路、旅游品牌"等方面的合作行为较易达成,"联合营销、信息互通共享"方面的合作阻力主要来自于各方的合作意愿,"开通旅游环线巴士"受限于客观条件,"建立旅游网站、消除旅游服务障碍"等合作的重要性不突出,"成立景区管委会、制定利益分配机制"等暂不具备合作的可能性.认为推进大仙女旅游区的联合,应发挥3个区县地方政府的作用,以完善旅游交通环线为突破口,求同存异谋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积极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