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猪伪狂犬病是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毒株间毒力差异较大;本病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水平方式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子垂直传播;神经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仔猪还表现呕吐、腹泻,母猪表现屡配不孕、流产、产弱仔等;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佳途径,临床建议使用基因缺失苗;出生仔猪滴鼻免疫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翔兵 《新农业》2015,(3):40-41
<正>家兔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及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仔幼兔水样、胶冻样腹泻为主要特征。1流行病学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传染源。本病主要感染1~3月龄的仔幼兔,特别是断奶前后仔兔发病率较高,成年兔偶见感染发病。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寒冷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本病原菌属条件性致病菌,长途运输、饲养不当、日粮  相似文献   

3.
鸭是鸭疫里氏杆菌(Ri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主要宿主。本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鸭,其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而1周龄内幼鸭和8周龄以上大鸭则少见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季发病率最高,病鸭主要通过粘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菌,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等途径传播,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病。自RA发现以来,已经报道的公认的血清型有21个,养殖场同时可发生多种血清型的混合感染,RA各血清型缺少交叉保护,不同血清型对异型强毒没有保护或保护力很低,几乎所有血清型均只对同源抗血清发生特异型反应,这给本病的预防带来极大困难。目前,已研制出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中药来控制该病。  相似文献   

4.
<正> 猪肠道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现就疾病种类、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简要概述,供养猪场户参考。 1 种类 1.1 猪肠道病毒感染。猪肠道病毒有六种不同的血清型。获得感染的方式通常为:小猪断奶后不久,母源抗体消失时感染;几窝小猪混在一起时感染。不同的临床症状与不同的血清型有关,可表现为:脑脊髓灰质炎、生殖紊乱、腹泻、肺炎和心周炎、心肌炎等,严重感染的小猪可表现为灶性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链球菌病在各猪场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给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引起猪发病的链球菌血清型众多,常发生毒力与血清型变异,且不同菌株所携带的毒力因子也不同,易产生耐药性,在临床上还易与其它病原发生混合感染,出现多种临床病型,给本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着重对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流行情况、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等进行介绍,为防控本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瘟病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病原血清型稳定,疫苗免疫很少出现后期感染;猪是本病唯一宿主,饲养密度越大疫情暴发几率越高;母猪感染后可造成流产和死产;防控本病主要从加强免疫、注重消毒、加强引种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和及时清粪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羊链球菌病是养羊的常见细菌病之一,主要表现溶血性败血症,经直接接触、呼吸道或血液途径传播;人也能发生感染,临床上本病根据缓急程度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病理变化以全身器官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预防本病需要强化管理、加强消毒和全群疫苗免疫,治疗选用注射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猪肠病毒病是猪感染肠病毒后引发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造成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都有差别,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繁殖障碍、神经症状、下痢、肺炎和心肌炎等;饲料营养不均衡、消毒不重视、饲养密度过高、引种不慎、通风不良等因素可诱发本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疫苗能很好的控制本病,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管理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名蓝耳病,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对不同猪龄和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尤其以对怀孕母猪和1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可对养殖业造成重大的影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二类传染病,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下面就对本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一下论述。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荧光直接法检查扁桃体诊断猪传染性胃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以呕吐、严重腹泻及1周龄以内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肠道病毒病。未免疫的所有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暴发后通常经3—5周停止。在受本病侵袭过的地区或猪场里常呈地方性流行,再感染后的传播速度及临床症状不典型,并且连绵不断发生,给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羔羊大肠杆菌病,俗称羔羊白痢,是由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使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本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在羔羊接触病羊、不卫生的环境以及吸吮母羊不  相似文献   

12.
猪肺疫是养猪临床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病原临床可分为6种血清型,除了猪之外,牛、羊、家禽及野生动物也能感染;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发生本病的猪以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中后期会出现全身症状,机体缺氧和呼吸系统机能障碍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可通过加强猪场管理、定期消毒、定期免疫等方式进行预防;做好猪群的应激管理对猪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消毒,每年对猪群定期免疫等措施都能很好地控制本病;恩诺沙星、盐酸头孢噻呋、阿米卡星、磺胺嘧啶钠等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最好选择注射剂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病由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呈全球流行,病原血清型较多,不同猪感染后潜伏期差异较大;本病主要发生于饲养管理水平差的猪场,根据病猪发病缓急程度不同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疾病初期表现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之后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发病越急死亡率越高;实验室诊断本病时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法进行确诊;预...  相似文献   

15.
王浩 《饲料博览》2014,(6):57-57
<正>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可感染各种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水平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造成鸡的成活率、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雏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并导致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鸡白痢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无芽孢菌,不耐热,但对低  相似文献   

16.
羊口蹄疫为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引发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为国际兽疫局规定的A类动物疫病之一;病毒血清型众多,每种血清型下还有不同亚型,这个特征使临床防疫时需根据各地流行情况进行免疫;本病可造成患羊唇部、鼻头、蹄子等部位出现水疱,影响采食和行走,病毒感染后还会对幼羊心脏造成损害,引发急性心肌炎;成年羊对本病大多表现一过性,无须治疗可自行康复;预防本病需要从管理、消毒和疫苗接种3方面入手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7.
猪回肠炎是猪感染胞内劳森菌后导致的以回肠病变为主的消化道疾病;本病症状表现以贫血为主,消化道水平传播是本病主要传播方式,育肥猪和青年母猪是主要感染对象,回肠及周围肠段出血性和坏死性病变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预防本病需要加强综合管理和药物防控,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对本病防治效果较好,临床可根据情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8.
猪蓝耳病,又叫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是一种以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空气传播为主,亦可通过接触胎盘和交配等方式进行传播.不同感染猪群中的临床症状也有很大差异,同时,该病容易继发多种细菌、病毒混合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死亡率上升.耐过猪只大多长期带毒.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程长,主要侵害仔猪和母猪,肥育猪也可发病,一年中以夏科季多发.  相似文献   

19.
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牛疱疹病毒3型感染而引起的牛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幼龄牛和青年牛发病最多,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体表吸血性昆虫也可成为传播媒介;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本病分为头眼型、最急性型、肠型和皮肤型4种,危害较大;加强牛场的管理可减少本病发生,病牛可通过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接触性呼吸道病毒传染病。由于病毒血清型多,不同毒株对组织器官嗜性及侵害不同,所引起的病变也不一致,有支气管炎型、肾病变型、腺胃病变型等病理型。本病仅发生于鸡,各日龄各品种鸡均可感染发病。本病易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相混淆,需鉴别诊断。本病重在预防,预防本病有活苗、灭活苗和多联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