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水稻育种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中国育种的现状;指出中国当代的水稻育种研究始于1924年的系统育种,经过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到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分子育种技术,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水稻育种技术体系,育种目标已由开始的高产育种发展到目前的品质、抗逆性、高产协调发展的更高目标;讨论了中国水稻育种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9,(21)
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的研究成功,为我国的粮食产量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这一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启发进行探讨,明确了我国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的相关内容。同时根据该技术的内容实质,本文提出了杂交水稻相关高产育种技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探究,以及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2008 ~ 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产量状况,为广西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4年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分析比较了年度间产量,各类型水稻产量,产量与生育期、株高的关系.[结果]广西杂交水稻的单产没有突破,仍徘徊在7 500 kg/hm2的极点,常规稻的单产从2012年到2014年下降幅度较大.[结论]广西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把杂交稻高产育种作为一种长期的育种目标,并继续加强常规稻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4.
课题内容、目标: 从三个层面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即水稻聚合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研究,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创制新种质,聚合多个优良目标性状培育出优质、高产、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具体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稻优良基因的精细定位与高通量分子标记;水稻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的比较研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优良基因,创制水稻新种质;优质超高产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逐步增加,育种目标由开始的以高产为主,逐步发展到目前的超高产、优质、多抗育种阶段[1]。不同阶段,水稻育种的目标不同。水稻工作者从建国初期到2018年经过60年的不断努力,使水稻品种改良,品质改善,产量增加,抗性提高。育种技术不断创新,为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工作实现新的跨越。以满足人们的不断需求。因此,从育种的成就中总结出对未来育种有借鉴作用的经验,指出目前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北省水稻育种工作者通过采取矮秆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培育出了一大批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并在优质、高产杂交早稻育种方面取得突破,但目前湖北省水稻育种仍存在自育品种覆盖率低、抗性较差等问题.湖北省水稻育种发展的趋势是超高产和优质并举.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发展对策是综合运用常规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注重品种抗逆性改良.  相似文献   

7.
非洲长雄蕊野生稻的遗传特性及其固定杂种优势研究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非洲长雄蕊野生稻(O. Longistaminata)80-0001具有系统分离、系统遗传、固定杂种的遗传特性。把它作为一种遗传材料,能固定种间、亚种间、品种间的第二代或近似第一代杂种,特别是固定籼稻与粳稻之间杂种,并能直接利用,意义更为重大。固定水稻杂种的育种技术比常规稻育种技术可缩短育种周期2/3,克服了杂交水稻年年制种的限制,解决了优质与高产之间的矛盾。笔者选育的能多代利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具有使用性广、技术稳定、价格便宜的优点。这种育种技术可谓快速、优质、高产、多抗育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在不断的更新进步。利用常规育种与分子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通过聚合育种、杂交、回交、复交、测交等手段创造变异,开展优质高产抗病水稻品种资源创新研究,创新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选育,大力发展水稻生产,从而提高我市水稻的产量、改善品质和抗病性、减轻环境污染,打造我市杜良优质大米知名品牌,对我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圣柱  陈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9):113-114,117
我国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高产(超级稻)育种。水稻超高产(超级稻)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本文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现状,对株型育种的主要理论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动态理想株型的观点和水稻动态理想株型的塑造途径,对水稻超高产动态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07,(32):32
<正>介绍几种世界最新水稻育种技术如下。1高产水稻育种研究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60%,中国亚种间杂交  相似文献   

11.
水稻旱育秧育种技术采用的是旱地育秧党方法,秧苗具有较强的耐寒抗病能力,和湿润育秧相比可以提早5到20天进行播种。通过水稻旱育秧育种,可以有效的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在文中就结合我县水稻种植情况对水稻旱育秧育种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业科学院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林志清研究员,几十年来一直埋首于粳型杂交水稻、常规水稻和水稻"膜下滴灌"旱作栽培的育种,以及水稻的优质、高产栽培研究工作,为新疆水稻育种、栽培研究和生产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林志清研究员主持和参加了十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潜心倾力研究新疆粳型杂交水稻,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中的"西北稻区杂交粳稻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疆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科技部支撑计划"杂交粳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的选育";承担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水稻转基因田间抗旱鉴定研究;连续26年承担国家北方稻区联合区域试验、"秋光组"在新疆米泉稻区的区试及生产试验;自治区科技厅的"水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特种稻米选育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自治区科技厅的"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项目;水稻优质、高产杂交组合的选育.主持自治区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选育;自治区科技厅抗旱节水项目的"水稻膜下滴灌"品种筛选;新疆农科院"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一期研究项目;杂交稻的优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新疆农科院"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二期研究项目;水稻优质、高产的杂交组合选育;新疆农科院"新疆‘野败型'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研究"等多项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袁老倾其一生,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应秉承袁隆平院士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杂交水稻更加优质、高产,实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本期策划关注杂交水稻育种及发展方向,介绍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以期让杂交水稻产品更加高产、优质,从而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水稻要高产,穗大是关键,为育出超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武穴市农作物良种研究所(邮码:435400)饶水佳,应用水稻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育种技术,历经十年心血,育成了一种稻穗特大、米质特优、结实率特高、抗病力特强的水稻新品种固优22号。  相似文献   

15.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技术、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辅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水稻产量性状、抗病虫性、抗逆性状、营养品质和特异种质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育种的最新进展、水稻基因设计育种数据库建设和水稻基因设计育种的展望,反映了在水稻分子育种方面获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在小麦粳稻育种科研成果及近3年小麦—水稻周年连作双高产试验的实践和心得,总结出盐城北部地区小麦与水稻周年连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盐城市北部地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江苏省水稻中间试验参试品种(组合)的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江苏省水稻中间试验参试品种中新组合大量涌现,杂交稻发展较快,产量水平不断提高,稻米品质明显改善,优质高产初步协调。在此基础上,对江苏水稻育种提出了建议:要加强抗病性育种和优质育种,同时指出高产仍将是江苏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抗性育种和优质育种应当在高产的基础上不断突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水稻新品种组培7号的选育过程及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水稻生物技术育种具有周期短,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等特点。水稻新品种组培7号是我国首次应用体细胞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耐冷性强的北方粳稻新品种。它标志着我国在水稻体细胞诱变技术育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型育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一直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育种技术的改进有利于育种效率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对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目前水稻育种中广泛使用的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不同育种方法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水稻种业发...  相似文献   

20.
天津稻区水稻超高产育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途径、方法;探讨了在超高产育种中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优质与高产之间的关系;认为天津稻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最有效途径是选育三系法次亚种间优质超高产杂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