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探索鸡冠发育的分子机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前期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出的7个与鸡冠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BMP2、TPPP3、HSD17B2、CYP2W1、CYP1A4、EDA2R、HAL)进行表达分析。选取200只5周龄青脚麻鸡A系公鸡,从中筛选出15只高鸡冠和15只矮鸡冠公鸡,采用qRT-PCR定量分析7个候选基因在两组个体鸡冠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检测了7个候选基因在心、肝等11个组织的表达谱。结果显示:CYP2W1和TPPP3在高冠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矮冠组(P0.01);CYP4A1和EDA2R在高冠组表达量高于矮冠组(P0.05);HAL在高冠组中表达量极显著低于矮冠组(P0.01);HSD17B2和BMP2在高冠组中表达量显著低于矮冠组(P0.05)。表明BMP2、TPPP3、CYP2W1、EDA2R四个基因在鸡冠中的表达属于较高水平表达,其余基因在鸡冠组织中属于中等水平表达。提示这7个候选基因可能在调控鸡冠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成熟期鸡冠不同表型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之间的关系,实验选取16周龄不同冠型的宁都黄鸡公鸡,量取鸡冠性状指标,利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不同冠型组织学差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MP2在不同冠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宁都黄鸡公鸡细齿冠的冠高、冠长、冠厚的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冠型,外周真皮层的血管均比其他冠型少,且外周层与中间层较为致密,而肥厚冠、三叉冠和双叉冠的外周层中小静脉呈扩大状态,可形成窦状血管网,中间层较为松散;BMP2在细齿冠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冠型,在生发层的表达是由深层向浅层逐渐降低,且BMP2可在鸡冠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说明BMP2对鸡冠的分化发育具有负调控作用,对鸡冠血管的分化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SOX5蛋白对公鸡精子发生和精子活力的作用及其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明SOX5蛋白在家禽睾丸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分析其在睾丸发育和精子活力调控中的潜在作用。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0、5、15、40和60周龄北京油鸡公鸡睾丸中SOX5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其在40周龄正常公鸡与弱精子症公鸡睾丸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SOX5蛋白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结果表明,SOX5 mRNA和蛋白在不同周龄公鸡的睾丸中均有表达,且差异显著(P0.05)。SOX5mRNA和蛋白表达量趋势一致;随着周龄的增加,其表达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0和5周龄SOX5蛋白主要在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中表达;15周龄SOX5蛋白在支持细胞、各级精母细胞、圆形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中均高表达;40周龄表达量有所降低。SOX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趋势与公鸡性成熟和繁殖机能衰退的趋势一致,即性成熟前后和繁殖高峰期表达量较高,在性发育前和生精机能减退时表达量较低。此外,40周龄弱精子症公鸡睾丸中,SOX5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公鸡(P0.05)。综上表明,SOX5的表达量与公鸡睾丸发育水平和精子活力存在一定的相关,可能对其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分析c-Myc/LIN28B/let-7a调节通路与鸡性成熟启动的关联。测定5~17周龄文昌鸡母鸡卵巢重量、最大卵泡直径、输卵管长度及冠大小的发育性变化,并采用qRT-PCR检测c-Myc/LIN28B/let-7a基因在性成熟启动前后下丘脑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发育早期,文昌鸡性腺组织发育缓慢,卵泡保持原始状态。12周龄后,性腺组织进入快速发育期,13周龄母鸡的卵巢重量(1.35g)和输卵管长度(15.68cm)与12周龄测量值(0.60g,7.16cm)相比分别增加了125%和120%,同时出现等级前小白卵泡(SWF,直径1.0~2.0 mm)或大白卵泡(LWF,直径3.0~5.0mm),由此确定,12~13周龄为文昌鸡母鸡的性成熟启动关键时机。qRT-PCR检测表明,c-Myc、LIN28B基因在文昌鸡性成熟启动时,下丘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且c-Myc基因的低表达能够持续到开产,而LIN28B基因表达水平在开产前(15周龄)又恢复至较高水平;性成熟启动后let-7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并持续至开产。综上表明,c-Myc→LIN28B┤let-7a通路参与鸡性成熟启动调节。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分析YY1和EED基因与鸡性成熟启动的关联。测定5~17周龄文昌鸡母鸡卵巢重量、最大卵泡直径、输卵管长度及冠大小的发育性变化,并采用q RT-PCR检测了YY1和EED基因在性成熟启动前后下丘脑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发育早期,文昌鸡性腺组织发育缓慢,卵泡保持原始状态。12周龄后,性腺组织进入快速发育期,13周龄母鸡的卵巢重量和输卵管长度与12周龄测量值相比分别增加了125%和120%,同时出现等级前小白卵泡或大白卵泡,基于此确定了12~13周龄为文昌鸡母鸡的性成熟启动关键时机。q RT-PCR检测表明YY1和EED基因在文昌鸡性成熟启动时下丘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15周龄后又恢复至较高水平。结果提示YY1和EED基因参与了鸡性成熟启动调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阐明荣昌猪BMP15基因在荣昌猪性成熟前不同发育期的表达特性及其与SMADs信号相关基因的表达关系。采集1月龄、3月龄及5月龄荣昌猪卵巢组织,利用qRT-PCR及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荣昌猪不同月龄卵巢组织内BMP15基因表达及细胞定位特征;利用5月龄卵巢活组织添加重组人BMP15蛋白及TGF-β受体抑制剂(LY215799和LY2109761),应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MP15及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MAD2、SMAD3、SMAD4、SMAD7、TGF-β1、TGF-β2、TGF-β3、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特征及BMP15/SMADs信号通路。结果表明:从1月龄至5月龄,随着荣昌猪生长发育,卵巢组织内BMP15基因mRNA表达量呈上调表达(P0.05);石蜡切片免疫荧光试验表明,5月龄卵巢组织卵母细胞周围颗粒细胞内存在BMP15蛋白荧光信号;从3月龄至5月龄的卵巢组织内BMP15、SMAD4、TGF-β1及TGF-βRⅡ基因在mRNA水平呈上调表达(P0.05),而SMAD2、TGF-β2及TGF-βRⅠ呈下调表达(P0.05);通过5月龄卵巢活组织添加重组人BMP15蛋白、TGF-βRⅠ/Ⅱ及TGF-βRⅠ受体抑制剂培养,发现TGF-βRⅠ/Ⅱ抑制剂(LY2109761)明显抑制TGF-βRⅡ受体蛋白的表达,TGF-βRⅠ抑制剂(LY2157299)不能抑制TGF-βRⅡ受体蛋白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荣昌猪BMP15基因在荣昌猪性成熟前的卵巢组织内呈上调表达,SMAD4、TGF-β1及TGF-β RⅡ也呈上调表达。本试验研究表明BMP15基因通过TGF-βRⅡ介导SMAD4信号分子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荣昌猪BMP15基因在卵泡发育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β-catenin和BMP2基因在幼龄水貂皮肤中定量表达的规律及意义。试验选用0~6周龄的幼龄公水貂21只,每周龄各3只,采集背中部的皮肤样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对定量方法, 检测不同周龄的幼龄水貂皮肤中β-catenin和BMP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周龄的增加β-catenin mRNA丰度呈上调趋势,在4周龄时显著增大(P<0.05),5周龄时达最大(P<0.01),6周龄时β-catenin相对表达量与5周龄相比极显著下降(P<0.01);而BMP2 mRNA的表达保持稳定(P>0.05)。β-catenin mRNA的丰度与次级毛囊发育变化趋势一致,与前人相关报道一致,提示其可能参与水貂次级毛囊发育;而BMP2 mRNA的丰度在毛囊发育阶段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BMP10基因对鸡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定量PCR方法对BMP10基因在大恒肉鸡不同组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1~10周龄的体重曲线和增重曲线。结果显示:BMP10基因在胸肌、腿肌、肝脏组织的2、6、10周龄均有表达,其中6周龄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和肝脏组织(P0.01),10周龄肝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胸肌(P0.05)和腿肌组织(P0.05);胸肌与腿肌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其中胸肌6周龄显著高于2周龄(P0.05)、极显著高于10周龄(P0.01),腿肌6周龄极显著高于2周龄(P0.01)和10周龄(P0.01),推测BMP10基因在孵化后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相关基因雄激素受体(AR)与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对鸡冠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比较组织学方法对17羽不同冠型的16周龄宁都黄公鸡的鸡冠组织中AR与VIPR1蛋白的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R与VIPR1蛋白在不同冠型中均有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宁都黄公鸡细齿冠AR与VIPR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其他冠型(P<0.05),倒冠AR与VIPR1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冠型(P<0.05),并且在鸡冠窦状血管网内皮细胞及生发层细胞中具有较高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鸡冠中间层由于胶原纤维网较为松散,其中散乱分布的成纤维细胞具有AR和VIPR1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几种冠型外周层均有血管分布,并具有AR与VIPR1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相对于其他冠型细齿冠生发层中血管分布较少。说明AR与VIPR1蛋白的表达水平对鸡冠血管的诱导及扩张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可能对外周层细胞具有迁移趋化作用,从而间接影响了鸡冠生发层的发展趋势,形成不同冠型。  相似文献   

10.
冷丽  程博涵  李辉 《中国家禽》2012,34(9):21-24
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7,BMP7)是一类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的酸性多肽,属于TGF-β超家族,能够诱导血管周围及结缔组织中的间充质细胞向骨细胞方向分化。近期研究结果表明,BMP7在哺乳动物棕色脂肪组织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还没有关于鸡BMP7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本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高脂系肉鸡为试验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BMP7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发现BMP7在鸡2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BMP7基因在高、低脂系肉鸡脂肪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发现BMP7基因在高脂系肉鸡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脂系(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BMP7基因与鸡脂肪组织发育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去势对不同周龄北京油鸡公、母鸡鸡冠发育、屠宰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为油鸡去势鸡产业发展、脂类代谢研究等提供参考。选取体重相近的3周龄北京油鸡(公、母各80只),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去势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去势组摘除睾丸或卵巢,共4组。分别于13、17和22周龄屠宰测定其鸡冠特性、屠宰性能和脂肪代谢相关指标。采集血液样品,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采集肝样品,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肝组织中总脂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去势显著降低13、17和22周龄公鸡的冠长、冠高和冠重,显著提高17和22周龄母鸡的冠长、冠高和冠重(P0.05);去势对13周龄公、母鸡的活重、全净膛重、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另外,去势对17和22周龄公鸡活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17和22周龄公鸡腿肌率,显著提高13、17、22周龄公鸡腹脂率和17周龄公鸡胸肌率(P0.05);去势显著提高17周龄母鸡活重、全净膛重、屠宰率和17、22周龄母鸡腹脂率(P0.05)。去势组13、17、22周龄公鸡血清TG和肝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去势组17周龄母鸡血清TG和17、22周龄母鸡肝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去势显著抑制公鸡鸡冠发育,促进母鸡鸡冠加速生长;去势对公鸡不同时期的活重未产生影响但显著降低腿肌率,提高腹脂率;去势一定程度提高母鸡的活重和腹脂率。去势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清TG和肝总脂含量来促进公、母鸡的腹脂沉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MYH10基因在不同鸡种不同组织器官间的表达差异,试验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YH10基因在白羽肉鸡、大恒699肉鸡、藏鸡不同组织器官(胸肌、腿肌、下丘脑、垂体)、不同生长阶段(2周龄、6周龄、10周龄)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2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白羽肉鸡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其他鸡种(P0. 01),藏鸡公母鸡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0. 01);在6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藏鸡母鸡胸肌和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和白羽肉鸡;在10周龄,藏鸡公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 0. 01)。说明MYH10基因参与了鸡肌肉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一个完整周期内的表达规律及体内埋植褪黑激素(Melatonin,MT)后对其表达的影响。选取背景相同的内蒙古绒山羊成年母羊8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1~3组为埋植MT的试验组,第4组为不埋植MT的对照组,采集12个月的体侧部皮肤样品,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BMP2基因在发育毛囊周期内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毛囊发育兴盛期和休止期,BMP2基因的表达量呈缓慢增加。且休止期的表达量高于生长期的表达量;埋植MT后降低了该基因在休止期的表达量,且在整个生长周期内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内蒙古绒山羊皮肤中BMP2基因的表达量与毛囊周期性生长密切相关,埋植MT后改变了BMP2基因在毛囊生长周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推测该基因参与调节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骨鸡和AA+肉鸡的骨骼性状差异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的表达与骨骼性状的相关性,选取大骨鸡和AA+肉鸡1日龄公雏鸡进行舍饲笼养,在0~7周龄(w)随机挑选大骨鸡和AA+肉鸡各5只,在8~24 w随机挑选大骨鸡5只,限饲12 h后进行屠宰。屠宰后对其股骨、胫骨和跖骨的重量、长度和强度进行测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胫骨组织中BMP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0~24 w大骨鸡和0~7 w AA+肉鸡的股骨、胫骨及跖骨的重量、长度和强度均呈现相似但不同的生长趋势和回归公式。按体重相近原则,建立了0~24 w大骨鸡和0~7 w AA+肉鸡周龄配对表。大多数配对周龄中,大骨鸡各骨骼重量、长度和强度均极显著高于AA+肉鸡(P<0.01)。大骨鸡和AA+肉鸡胫骨组织BMP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骨骼性状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4~7 w AA+肉鸡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大骨鸡(P<0.01)。提示:BMP2可能是影响鸡骨骼生长的重要功能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发育过程TPM1和TPM3基因的表达变化,试验分别采集出壳当天(1 d)、2周龄、4周龄、6周龄和8周龄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组织,提取总RNA,利用qRTPCR技术分析TPM1和TPM3基因在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发育过程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PM1基因在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发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TPM3基因在出壳当天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其他时间点相比显著提高(P0.05),在2周龄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6周龄和8周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4周龄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从出壳当天到8周龄时,TPM3基因在北京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相比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通过测定性腺组织的发育性变化及血清LH浓度变化,度量鸡性成熟启动时机。测定5~17周龄文昌鸡母鸡卵巢重量、最大卵泡直径、输卵管长度及冠大小的发育性变化,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5~17周龄血清LH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发育早期,文昌鸡性腺组织发育缓慢,卵泡保持原始状态。12周龄后,性腺组织进入快速发育期,13周龄母鸡的卵巢重量(1.35 g)和输卵管长度(15.68 cm)与12周龄测量值(0.60 g,7.16 cm)相比,分别增加125%和120%,同时出现等级前小白卵泡(SWF,直径1.0~2.0 mm)或大白卵泡(LWF,直径3.0~5.0 mm)。LH浓度的增加与性腺组织的快速发育相一致,LH水平在13周龄显著增加(P0.01),并在14~15周龄达到峰值,至开产后下降至较低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2~13周龄为文昌鸡母鸡的性成熟启动关键时机,这为性成熟启动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了解在鸡睾丸中高表达的1个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预测靶基因的时空表达规律,研究二者在鸡弱精子症中的调控作用。根据弱精子症和正常北京油鸡公鸡睾丸转录组测序筛选到的1个高表达的lncRNA(MSTRG.15568.9),采用顺式(cis)作用模式预测其潜在靶基因SPAG4(sperm-associated antigen 4),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表达量分析。分别选择3只0、5、20、30、45、60周龄正常北京油鸡公鸡,检测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在不同周龄公鸡睾丸中的表达量差异;选择30周龄3只正常公鸡,采集睾丸、肝脏和脾脏等8个部位组织样品,检测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规律;选择45周龄弱精子症公鸡和正常公鸡各3只,对比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在睾丸的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MSTRG.15568.9与SPAG4存在明显的时空表达差异,且二者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在不同周龄的鸡睾丸组织中,MSTRG.15568.9和SPAG4的表达趋势相近,MSTRG.15568.9在20周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0、5、30、45、60周龄(P0.05),0和5周龄表达量显著低于20、30、45和60周龄(P0.05);SPAG4在45周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20周龄(P0.05)。MSTRG.15568.9和SPAG4在睾丸和肝脏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脾脏、肾脏等组织(P0.05);在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弱精子症睾丸组织(P0.05)。综上所述,MSTRG.15568.9与SPAG4基因具有较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且MSTRG.15568.9可能调控SPAG4基因的表达,参与精子发生与精子活力调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可为鉴定与鸡弱精子症调节机制相关的功能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鸡冠面积大小与体重、体尺等性状间的关系,试验以南丹瑶鸡为研究对象,分别于6,10,13,17,20周龄测量鸡冠高、鸡冠长、鸡冠厚、体重、体尺等性状值,并采用常规测量及Photoshop 2020软件处理两种方法求得鸡冠面积,同时对两种方法求得的不同周龄鸡冠面积及其与体重、体尺等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17,20周龄公鸡的鸡冠长及母鸡的鸡冠厚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指标在不同周龄中均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法求得的鸡冠面积的相关性较高且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6周龄的母鸡鸡冠面积与鸡冠厚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周龄的鸡冠面积与鸡冠高、鸡冠长、鸡冠厚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6周龄母鸡鸡冠面积与胫围、体斜长、体重,10,13周龄母鸡鸡冠面积与体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6周龄公鸡鸡冠面积与胫围、胫长、体重,17周龄公鸡鸡冠面积与胫围、胫长、体斜长、体重,以及20周龄公鸡鸡冠面积与胫围、体斜长、龙骨长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生产中测量鸡冠长和鸡冠高可有效估测实际鸡冠面积,鸡冠可为体重、体尺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地域环境与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相关因子表达分布的相关性,本实验选取原产地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2岁)以及引进到甘肃环县2年的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2岁)各8只,分别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确定毛囊的超微结构特点;利用qPCR技术检测BMP2、HSP27基因在绒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同种绒山羊在不同地域环境下BMP2、HSP27蛋白在毛囊中的定位表达。结果显示:8月份绒山羊毛囊结构完整,处于毛囊生长期;BMP2、HSP27基因mRNA在原产地与引入地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两地绒山羊皮肤组织中BMP2基因表达几乎无差异(P0.05),但HSP27基因mRNA在引入地与原产地表达量相比差异显著;免疫组化发现BMP2、HSP27蛋白主要弱表达于表皮层、毛囊的内根鞘,而HSP27蛋白不仅在表皮层、次级毛囊的内根鞘表达,其在毛囊外根鞘、毛乳头也呈强阳性表达。本研究表明BMP2、HSP27基因在不同地域绒山羊皮肤组织中表达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三倍体雌性虹鳟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性腺发育停滞、卵原细胞发育异常的原因,试验采集180~300 dpf时期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的性腺组织,利用光镜、电镜切片和TUNEL染色进行组织与细胞学对比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对卵巢发育和配子发生过程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二、三倍体相同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80~300 dpf虹鳟三倍体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发生凋亡,除240 dpf三倍体虹鳟BMP4表达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外,三倍体虹鳟中GDF9、BMP4和BMP7表达量显著低于同时期二倍体。说明三倍体虹鳟卵原细胞发育异常,最终发生凋亡,可能与GDF9、BMP4和BMP7的低表达有关,BMP4在调节卵母细胞发育的同时可能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