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鸡源性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与转座子及耐药基因的携带关系,采用K-B纸片法对23株鸡源性沙门菌分离菌株进行10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PCR对分离菌株进行转座子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3株分离株中有10株对2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属于多重耐药株,其中四环素-氨苄西林-甲氧苄啶-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是主要多重耐药谱;10株多重耐药菌中有8株分别携带不同种的转座子(tnpA、tn1721、tnp513、IS26),其中以转座子tnpA、tn1721和IS26的检出率最高,耐药基因中以blatem-1、tetA和tetB的检出率最高,携带转座子多的菌株中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且耐药谱广。结果表明沙门菌多重耐药性与转座子的携带之间关系密切,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检测分析了珠三角地区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以进一步了解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69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磺胺药的耐药性,PCR检测了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SulⅡ和SulⅢ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75.4%的受试菌株对磺胺异恶唑产生了耐药性;耐药基因SulⅡ检出率最高(79.7%),其次是耐药基因SulⅠ(33.3%),未能检出耐药基因SulⅢ。提示珠三角地区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和SulⅡ在磺胺类耐药菌株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是一种特殊的泛嗜性胞内病原菌,也是最为常见的食物源性病原菌之一,通过污染鸡蛋进行传播。肠炎沙门菌能导致成年鸡隐性感染且长期排菌,容易为生产所忽视;并且能在污染的鸡蛋中增殖,却不会引起蛋内结构明显的变化。肠炎沙门菌病不但对禽类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宿主的遗传背景对肠炎沙门菌病的抗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探索抗性相关基因的遗传特性和差异表达规律是研究鸡对肠炎沙门菌病抗性的必要途径。本文对鸡肠炎沙门菌病的致病机理和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鸡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河南省某父母代麻鸡场死胚中沙门菌的耐药状况以及耐药机制,本试验对分离自291个孵化后期的死胚中的25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K-B法进行了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采用PCR法检测5类共37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25株分离株分属6个血清型,且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氯霉素、呋喃妥因、多黏菌素B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磺胺异恶唑、头孢噻呋、氨曲南的耐药率在32%~48%之间,且有56%(14/25)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最高可耐14种药物;共检出13种耐药基因;且5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超过60%,其中四环素类的符合率为100%。提示该种鸡场中鸡胚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复杂、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且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耐药菌株中。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分析鸡感染肠炎沙门菌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了解lncRNA在肠炎沙门菌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提取脾脏组织总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差异显著的lncRNAs与mRNAs之间的位置关系预测lncRNAs顺式调控的邻近基因,并对邻近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山东地区零售鸡肉中沙门菌耐药和毒力基因的携带状况以及PFGE分子分型情况,采用PCR方法对分离的25株沙门菌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运用XbaⅠ酶进行酶切并完成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菌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为95%,其中88%的分离菌株携带酰胺醇类耐药基因(catⅠ)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1/blapsE-1/blaCMY-1/blaoxA-1);所有分离菌株均携带fimAstn、IacP、prgK四种毒力基因,其次是spvr、spva、spvc,携带率均为64%;25株沙门菌共分为10个群,包括16个不同的带型,菌株相似度为60%~100%。  相似文献   

7.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类条件性细胞内寄生肠杆菌,多数能引起宿主胃肠炎或败血症,也是食物中毒主要病原菌.由于其血清型复杂,在畜牧生产上,常使用抗菌药物防治该病发生.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耐药性监测数据表明,整个沙门菌属的多重耐药率从上世纪90年代20%~30%增加到本世纪初70%,耐药菌的大量出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本试验采集我国不同地区病鸡样本,分离鉴定出210株沙门菌,对21种抗菌药物进行了敏感性检测,为我国动物源微生物耐药性监测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污染及耐药情况,研究其耐药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利用国标法分离了来自浙江杭州市某奶牛场99份生鲜乳中的S.aureus,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鉴定,对其进行质谱聚类分析和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Illlumina Hi Seq 4000平台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Res Finder数据库分析其耐药基因,利用EasyFig和BRIG软件进行耐药质粒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在99份生鲜牛乳中共分离到5株S.aureus (5.1%),其质谱聚类和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树形具有较高一致性。发现两株耐甲氧西林S.aureus (MRSA) SABHZ053和SABHZ079,且其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同为ST965,其中菌株SABHZ079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氧氟沙星、替米考星和庆大霉素7种抗生素耐药。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后显示菌株SABHZ053和SABHZ079的染色体中均含有aph(3')-III、ant(6)-Ia和mecA耐药基因。菌株SABHZ053存在2个耐药质粒,pSA053-1 (4 439 bp)介导tet(K)对四环素类耐药,pSA053-2 (34 609 bp)介导blaZ对青霉素耐药。菌株SABHZ079有3个耐药质粒,其中pSABHZ079-1 (39 227 bp)与pSA053-2同源,但相对插入了Tn551-erm(B)-aph(2')-Ia转座单元,可以介导其对大环内脂类和庆大霉素的耐药,质粒pSABHZ079-2 (2 473 bp)介导erm(C)对大环内脂类耐药,而质粒pSABHZ079-3(4 439 bp)与pSA053-1完全相同。另外,本研究显示耐药质粒pSABHZ079-1可分为骨架I和II两部分,可能分别由来自人源的pNTUH_3874与pN315或其相似质粒杂合而来。本研究揭示了该奶牛场生鲜乳中S.aureus耐药性的分子特征,表明耐药质粒和转座元件是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因子,为奶牛场合理用药和控制S.aureus的抗药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确诊福建省龙岩市某蛇场滑鼠蛇发病死亡病因,采集病蛇肠道内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细菌形态学观察、沙门菌inv A基因序列分析、耐药性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菌为肠炎沙门菌;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完全耐药。由此可知,福建省龙岩市某蛇场滑鼠蛇发病死亡病因为肠炎沙门菌感染,治疗可选用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肉鸡鸡白痢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北京郊区某肉鸡养殖户的2 000只7日龄雏鸡出现拉白色稀粪,肝脏有黄色结节等症状和病变的疾病。为探索该病病因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病鸡样品进行了细菌学检验。通过细菌分离、生化试验、PCR及16 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出1株鸡白痢沙门菌。该分离株感染试验鸡能复制出与其临床表现一致的病例并能引起死亡。表明鸡白痢沙门菌是危害北京郊区该养殖户肉鸡的病原。  相似文献   

11.
为给鸡伤寒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参考,采集疑似鸡伤寒病死鸡的肝、脾病料,进行细菌分离.根据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等鉴定出13株沙门菌.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2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阿米卡星、新霉素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痢特灵中度敏感,而对其他药物则表现为耐药.将筛选出的阿米卡星对发...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安卡、清远麻、仙居和白耳4个品种鸡对肠炎沙门菌的敏感性,将肠炎沙门菌经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对各试验组鸡接种,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4个品种鸡的LD50分别是白耳鸡为1.26×108cfu,仙居鸡为3.69×107cfu,安卡鸡为1.10×108cfu,清远麻鸡为5.01×107cfu。提示:中国地方鸡种对肠炎沙门菌的抗性存在着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沙门菌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和血清群之间的关系,对血清型鉴定为B群和D群的29株鸡源致病性沙门菌,采用ATB VET药敏试剂条法对19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应用PCR对这些抗菌药物19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9株沙门菌分离株中,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最高(100%),耐药率超过50%的还有磺胺甲恶唑(82.76%)、链霉素(75.86%)、恶喹酸(75.86%)、氟甲喹(65.52%)、恩诺沙星(55.17%)、四环素(55.17%)、阿莫西林(51.72%),而对大观霉素、庆大霉素、安普霉素、多黏菌素E没有出现耐药性。所有29个分离株至少对6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以6重~7重耐药为主(占51.73%),最高可达14重耐药(占3.45%)。所检测的19种耐药基因中,共检测到14种耐药基因,其中blaTEM检出率最高(100%),检出率超过40%的还有aadA1(62.07%)、Sul2(62.07%)、Sul3(51.72%)、tetA(48.28%)、qnrA(44.83%),而blaPSE、aadA2、tetG、tetM、tetX未能检出。所有29个分离株至少携带2种耐药基因,以携带4种~6种耐药基因为主(占79.31%),最多者携带10种耐药基因(占3.45%)。B血清群和D血清群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携带率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广西鸡源致病性沙门菌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非常普遍,耐药表型与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呈正相关,而与血清群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区域鸽源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通过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并结合PCR方法,获得42株鸽源沙门菌,采用K-B纸片法,选取20种抗生素,对42株鸽源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结合PCR方法对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受检菌对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耐药率为88. 1%;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83. 3%;对头孢拉定、氨苄西林、萘啶酸的耐药率为81. 0%。42株沙门菌皆有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其中33株同时耐4种以上抗生素,占检测菌株的78. 6%(33/42),主要的耐药谱为CTX-CRO-FLO-CPIOFL-AKN。42株沙门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 (6')-Ib-cr检出率最高,为88. 09%(37/32);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aph (3)Ⅱ、aac(3)Ⅱ检出率分别为80. 95%(34/42)、76. 19%(32/42)、16. 67%(7/42);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1、bla CMY-2检出率分别为42. 86%(18/42)、19. 04%(8/42);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 M、tet A、tet B检出率分别为40. 4%(17/42)、38. 09%(16/42)、9. 52%(4/42);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检出率为80. 95%(34/42);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检出率为38. 09%(16/42)。结果表明: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区域鸽源沙门菌存在普遍耐药,且多重耐药较为严重,耐药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15.
检测分析珠三角地区69株鸡白痢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5种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M)和tet(X)]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43株(62.7%)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tet(A)的检出率为75.4%,未能检测到耐药基因tet(B)、tet(C)、tet(M)和tet(X),表明鸡白痢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以tet(A)基因介导的主动外排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华中地区种鸡场沙门菌(Salmonella)的优势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2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病鸡、死胚及弱雏组织样品3 724份,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试验确定分离菌种属及其血清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从3 724份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出124株沙门菌,其中79株为D群肠炎沙门菌(63.71%,79/124),34株为D群鸡白痢沙门菌(27.42%,34/124),8株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6.45%,8/124),有3株沙门菌未能确定血清型。O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和34株鸡白痢沙门菌为O9,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O4。H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为Hg,m,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H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4株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5.97%(119/124)、91.94%(114/124)、57.26%(71/124)和70.16%(87/124);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5.81%(32/124)和12.10%(15/124);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5%(8/124)、1.61%(2/124)、1.61%(2/124)和0.81%(1/124);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完全敏感。99.19%(123/124)的分离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87.10%(108/124)的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本研究为华中地区养鸡场沙门菌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提取体外诱导的3株不同耐药水平鸡源性沙门菌环丙沙星耐药株的染色体DNA(分别为16×MIC、64×MIC、128×MIC).设计引物acrAF和acrAK,对耐药菌株acrA全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与质控菌株C79-13相比,菌株16×MIC的acrA基因第121位碱基发生T→C突变;菌株64×MIC的acrA基因第393位碱基发生C→突变,第1109位碱基发生A→G突变;菌株128×MIC的acrA基因第1121位碱基发生C→T突变.菌株16×MIC的碱基突变导致acrA基因的第40位氨基酸发生M→T取代,即Met→Thr;菌株64×MIC的碱基突变导致acrA基因的第131位氨基酸发生A→C取代,即Arg→Cys;而菌株128×MIC碱基突变并没有导致相应氨基酸的改变.上述结果提示,acrA基因的突变可能并非鸡源性沙门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华中地区种鸡场沙门菌(Salmonella)的优势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研究从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2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病鸡、死胚及弱雏组织样品3 724份,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血清型试验确定分离菌种属及其血清型,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从3 724份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出124株沙门菌,其中79株为D群肠炎沙门菌(63.71%,79/124),34株为D群鸡白痢沙门菌(27.42%,34/124),8株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6.45%,8/124),有3株沙门菌未能确定血清型。O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和34株鸡白痢沙门菌为O9,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O4。H抗原鉴定79株肠炎沙门菌为Hg,m,8株鼠伤寒沙门菌为H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4株分离菌株对萘啶酸、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5.97%(119/124)、91.94%(114/124)、57.26%(71/124)和70.16%(87/124);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5.81%(32/124)和12.10%(15/124);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5%(8/124)、1.61%(2/124)、1.61%(2/124)和0.81%(1/124);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完全敏感。99.19%(123/124)的分离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87.10%(108/124)的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本研究为华中地区养鸡场沙门菌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致病性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分析及其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B法测定自雏鸡分离的致病性沙门菌对四环素等20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相应的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和tetG.结果显示,受试4株菌株全部对四环素、强力霉素高度耐受,在染色体上均有tetA基因存在,其中3株在质粒上还存在tetB基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完全相符.表明tetA和tetB基因是决定本试验中临床分离沙门菌株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鸡白痢沙门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其与药敏性的相关性,研究采用PCR方法对已确定耐药谱的207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的6类药物的10种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2株(5.80%)未检出耐药基因,11株(5.31%)可携带多达7种耐药基因,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数量最多,占38.16%。10种耐药基因均可检出,tet C基因检出率最高(54.11%),其次为tet A(50.24%)和blaCMY-2(49.76%)。与菌株药敏性总符合率较高的基因依次为cat I(90.82%)、add A1(87.76%)、tet A(86.36%)、blaTEM-1(79.31%),但cat I的耐药符合率及add A1的敏感符合率均为0。blaCMY-2与tet C虽然基因检出率较高,但与药敏性的符合率均较低。研究表明: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但耐药基因与药敏性并不完全相符,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可能并不一定能反映分离菌株的实际耐药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