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1型马立克病病毒(MDV-1)感染引起的鸡马立克病(MD)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研究病毒诱导肿瘤发生机制的理想模型。此前研究发现,MDV-1编码的miR-M4-5p是宿主癌基因miR-155的病毒同源物,从基因组中敲除miR-M4-5p可显著降低MDV-1的致病性和致瘤性,表明miR-M4-5p可能是MDV-1诱导肿瘤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为进一步揭示miR-M4-5p的调控机制,以CEF细胞总RNA反转录产物cDNA为模板,利用hybrid-PCR技术构建了miR-M4-5p的候选靶基因文库。通过基因克隆、PCR鉴定及序列比对分析,获得128个候选基因序列,有73个基因的3'-UTR存在miR-M4-5p的潜在结合靶点,其中23个3'-UTR结合靶点与miR-M4-5p完全互补配对。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qRT-PCR分析,对miR-M4-5p与3'-UTR的体内外相互作用以及候选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和验证,最终鉴定DPTTMEM230和DCLK1为miR-M4-5p调控的宿主靶基因。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阐明miR-M4-5p在MD肿瘤发生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血清1型马立克病病毒(MDV-1)感染引起的鸡马立克病(MD)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研究病毒诱导肿瘤发生机制的理想模型。此前研究发现,MDV-1编码的miR-M4-5p是宿主癌基因miR-155的病毒同源物,从基因组中敲除miR-M4-5p可显著降低MDV-1的致病性和致瘤性,表明miR-M4-5p可能是MDV-1诱导肿瘤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为进一步揭示miR-M4-5p的调控机制,以CEF细胞总RNA反转录产物cDNA为模板,利用hybrid-PCR技术构建了miR-M4-5p的候选靶基因文库。通过基因克隆、PCR鉴定及序列比对分析,获得128个候选基因序列,有73个基因的3′-UTR存在miR-M4-5p的潜在结合靶点,其中23个3′-UTR结合靶点与miR-M4-5p完全互补配对。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qRT-PCR分析,对miR-M4-5p与3′-UTR的体内外相互作用以及候选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和验证,最终鉴定DPT、TMEM230和DCLK1为miR-M4-5p调控的宿主靶基因。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阐明miR-M4-5p在MD肿瘤发生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立克病病毒编码的miR-M11-5p宿主靶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α疱疹病毒的重要成员,马立克病病毒(MDV)感染鸡可引起免疫抑制及快速发作的T细胞淋巴瘤,即马立克病(MD)。此前发现MDV基因组编码大量病毒miRNA,可能在病毒复制、潜伏感染及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基因敲除miR-M11-5p可显著增强MDV致病性及致瘤性,表明其可能是MD肿瘤抑制因子。为进一步揭示miR-M11-5p介导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总RNA的cDNA为模板,通过hybrid-PCR扩增miR-M11-5p的候选宿主靶基因片段,然后连接至pMD19-T载体、转化至E.coli JM109中构建cDNA文库。对文库菌落进行PCR鉴定、测序分析以及Blast序列对比,共获得77个候选宿主靶基因,其中37个miRNA结合靶点位于候选靶基因的3′-UTR中。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miR-M11-5p过表达以及RT-qPCR分析,最终鉴定鸡MAFB、LOC776816和RFX7为miR-M11-5p的宿主靶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miR-M11-5p在MDV肿瘤发生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血清Ⅰ型马立克病病毒(MDV-1)编码26个病毒mi RNA,前期研究发现这些miRNA可能在鸡马立克病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研究MDV-1编码的miRNA基因miR-M31-3p在病毒感染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杂交PCR方法构建宿主cDNA文库,对与miR-M31-3p互作的宿主候选靶基因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获得了49个候选靶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证实miR-M31-3p与鸡GNPAT、TCF12、FIGNL1、CNDP2、MGST1和CD99L2的3'-UTR在体外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q RT-PCR分析显示:过表达miR-M31-3p的CEF中,上述6个候选基因m RNA转录水平均显著下调;当MDV感染CEF时,除CD99L2之外的5个候选靶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下调,而在mi R-M31-3p基因缺失的MDV株感染的CEF中这5个靶基因均正常转录。上述结果证实CNDP2、GNPAT、TCF12、FIGNL1和MGST1为与mi R-M31-3p互作的宿主靶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miR-M31-3p调控MDV感染宿主的致病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HA基因、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ispens CVI988毒株基因组的sorf 1和sorf 2序列、两端带loxp位点的lac/smGFP标志基因,构建含这些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MHA;以MDV Rispens CVI988毒株的基因组DNA和PMHA质粒DNA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采用同源重组方法将LTR、lac/smGFP和HA基因插入到MDV基因组,获得重组病毒rMDV-HA/GFP;以cre介导的同源重组去除lac/smGFP标志基因,再转染CEF,获得仅带LTR启动子和HA基因的重组MDV疫苗毒株rMDV-HA.rMDV-HA仍保留了MDV RispensCVI988疫苗毒株的复制特点,并能稳定表达AIV的HA.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不同地区患马立克氏病的鸡群分离出10株马立克氏病毒,命名为MZ1、E1、E2、E3、E4、G2、L1、G5、An7、N。用MDV分型单克隆抗体对E4、L1、G2、An7、N毒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除E4疑有血清Ⅱ型与血清Ⅰ型MDV同时存在外,其余均为血清Ⅰ型MDV。  相似文献   

8.
从长春、天津、大连地区分离到10株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经电镜观察、琼脂扩散试验、痘斑及蚀斑形成试验,均符合MDV的特点.通过MDV单克隆抗体、鸡胚细胞培养及致病性试验等鉴定,10株病毒均为血清I群MDV.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对其中的C-4株的保护率低于京-1株(P<0.01),而对其它株的保护率与京-1株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10.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针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基因表达,研究了鸡的抗性和敏感品系针对MDV的宿主反应,2个品系间的内在差异表达以及宿主感染后病毒基因表达变化。研究人员在MDV感染4d后发现了一个新的发病机制,包括HIC1在内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出现基因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与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结构蛋白VP2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深入研究病毒入侵及致病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建立了ST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采用RNeasy Min Kit提取ST细胞的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之后,通过SMART技术合成了双链cDNA,并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ST细胞的酵母cDNA文库。结果显示,文库滴度为8.1×108 CFU/mL,插入的双链cDNA片段大小为250~1 000 bp,平均大小约为500 bp,文库的重组率为96%。此文库可用于筛选与病毒相互作用的ST细胞宿主蛋白,为进一步阐明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501-1506
对1例感染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病例进行确诊,对感染病毒的Meq基因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病理解剖、PCR检测、病毒分离、动物试验和Meq基因序列分析,对感染病毒进行研究。病理解剖结果为病死鸡的肝脏、脾脏、腺胃、肌胃、十二指肠表现为肿瘤病变。PCR检测结果为病死鸡的组织病料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病毒分离和动物试验结果证明该感染病毒是1株马立克氏病超强毒株,该病毒可以引起免疫过CVI988疫苗的鸡发病。Meq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与7株马立克氏病病毒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8.8%~99.6%,该病毒在Meq的第115、119和176位氨基酸突变同国内流行株,该检测病毒在Meq的第217位氨基酸突变同超超强马立克氏病毒株。结果表明,通过病理解剖、PCR检测、基因序列分析、病毒分离和动物试验,确诊病鸡感染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  相似文献   

13.
从meq基因、pp38复合体、HSV ICP4的同源体、L开放阅读框(L ORF)、位于BamHI—H片段的基因和病毒类白细胞介素-8(vIL-8)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马立克病病毒感染期间参与肿瘤形成的相关基因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豫南黑猪心脏为供试材料,采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心脏总RNA。通过SMART技术反转录合成全长cDNA,经LD-PCR扩增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细菌DH5α,测定滴度和重组率,构建成豫南黑猪心脏全长cDNA文库。经初步检测,原始文库的滴度为1.8&#215;10^5cfu/mL,重组率约为94.4%。从原始文库随机挑取13个单菌落过夜培养,提取质粒,经HindⅢ和EcoRⅠ双酶切,凝胶电泳显示插入片段大小在0.3~2.0kb之间。  相似文献   

15.
酵母双杂交是检测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构建梨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能为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探究梨基因功能的互作机制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以沙梨主栽品种‘圆黄’梨的叶片和果肉为材料,采用Trizol法提取其RNA,利用SMART技术经LD-PCR合成全长cDNA,通过同源重组法与pGADT7载体连接,再电转化至大肠杆菌菌株。经检测,构建的cDNA文库滴度为1.76×108 cfu/mL,文库片段插入阳性率为100%,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600~1500 bp。该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cDNA文库质量较高,完整性较好,能为后续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基因的互作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某地区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鸡群暴发马立克氏病(MD),为分离得到致病毒株,检测其致病性,采用琼脂扩散试验、细胞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从发病鸡的血液及羽髓中分离到一株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生长的马立克氏病病毒。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毒株的meq、pp38、132bp重复序列等病毒致病相关基因,所得序列用DNAStar软件与GenBank上登录的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SDAU-1的pp38基因与标准强毒序列同源性为100%,132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及meq基因的变异均符合MDV强毒株的序列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系统的研究病毒在猪肠道内侵入及致病的分子机制,本试验以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为模型,应用RNeasy Min Kit从猪IEC中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后,利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ds-cDNA),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猪IEC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结果显示,文库的滴度为8.4×108 CFU/mL,插入的ds-cDNA片段大小为0.5~2.0 kb,平均长度约为1.1 kb,文库重组率为100%。此文库为筛选与猪腹泻病毒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及进一步阐明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为研制有效的药物或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构建绵羊卵巢组织细胞的cDNA文库,为进一步研究绵羊卵巢中蛋白互作机制提供工具。本研究以不同发情周期的绵羊卵巢组织为材料,利用TRIzol试剂提取绵羊卵巢组织细胞总RNA,应用SMART技术经过长链PCR(LD-PCR)合成双链cDNA(ds cDNA),通过CHROMA SPIN~(TM)+TE-400柱纯化得到ds cDNA,并与线性pGADT7-Rec共转化酵母Y187感受态细胞。用同源重组的方式,在酵母细胞内构建绵羊卵巢组织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表达文库。结果构建了含有3×10~8个重组子的绵羊卵巢组织cDNA文库,插入片段长度多数为500~2 000 bp,重组率达96%,重组子中平均插入的片段长度为1 000 bp,文库滴度为2×10~7cfu/mL,符合建库标准。  相似文献   

19.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鸡马立克氏病病鸡拔取羽毛根 ,经处理后接种于 4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盲传到第六代出现典型的马立克氏痘斑。用第7代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磨液与MD阳性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 ,结果出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线。此结果表明已分离到马立克氏病毒。  相似文献   

20.
通过PCR方法扩增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2.8kbgB基因,并且在其两端加上PstⅠ和NotⅠ位点。然后用PstⅠ/NotⅠ酶切回收gB片段,插入到转移载体pEFgpt12s复合启动子Spromoter的下游的PstⅠ/NotⅠ酶切位点处,构建了转移质粒pEFgpt12s-gB。将该质粒与鸡痘病毒(FPV)野毒282E4株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MXHAT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蚀斑纯化,经PCR扩增证实重组病毒中含有gB基因。重组病毒和FPV野毒在CEF上形成空斑大小无明显差别,病毒效价分别为10^-5.43TCDID50/mL和10^-6TCID50/mL,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所构建的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