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粉碎粒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消化道指标的影响。试验将玉米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筛片孔径:1.5、3.0、4.5 mm),得到几何平均粒径分别为232、319、380μm的3种玉米原料,采用相同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加工成含不同粒度玉米的肉鸡饲粮。选用1日龄中速黄羽肉鸡母鸡216只,随机分为3组并分别饲喂上述3种肉鸡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玉米粉碎粒度大小对肉鸡全期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喂玉米粉碎粒径为319μm饲粮的肉鸡生产性能最佳;玉米粉碎粒度大小对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肉鸡的肌胃体重指数随着玉米粉碎粒度增加而增大(P0.05);65日龄肉鸡的回肠体重指数和小肠体重指数随玉米粉碎粒度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综上所述,建议配制肉鸡颗粒饲料时采用筛片孔径为3.0 mm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玉米,此条件下玉米几何平均粒径为319μm。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粉碎粒度对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以及肉鸡不同粉碎粒度饲粮对不同生长阶段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864只1日龄白羽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2个阶段。前、后期饲粮分别采用1.5、2.0和2.5 mm筛片孔径进行粉碎,每个筛片孔径设4个重复。前期设3个组,1.5 mm组设24个重复,2.0 mm组设16个重复,2.5 mm组设8个重复;后期设6个组,将前期1.5 mm组平均分为3个组,2.0 mm组平均分为2个组,2.5 mm组不变,每组8个重复。结果表明:1)饲料的几何平均粒径随着筛片孔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2.5 mm组的几何平均粒径显著大于1.5和2.0 mm组(P0.05);颗粒耐久性指数(PDI)、颗粒硬度和淀粉糊化度随着筛片孔径的增加而降低,其中1.5 mm组的PDI和颗粒硬度显著大于2.0和2.5 mm组(P0.05);随着筛片孔径的增加,各组饲料的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1~21日龄时,2.0 mm组的21日龄平均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为最高。22~42日龄时,前期2.0 mm、后期2.5 mm组的42日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前期1.5 mm、后期2.5 mm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综合以上结果,前期2.0 mm、后期2.5 mm组的生长性能最好。所以,肉鸡前期饲粮采用筛片孔径为2.0 mm、后期饲粮采用筛片孔径为2.5 mm进行粉碎,生长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颗粒饲料中小麦粉碎粒度与添加量对20~50日龄817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2×3两因素试验设计,其中小麦添加量分别为35%和55%,小麦粉碎筛片孔径分别为1.5、2.5和3.5 mm。选取720只20日龄、健康的817快大型白羽肉仔鸡(全公苗),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31 d,分中鸡(20~34日龄)和大鸡(35~50日龄)2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在试验各阶段,各组间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2.5 mm粉碎筛片孔径组35~50日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2)35日龄时,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5 mm粉碎筛片孔径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2.5 mm粉碎筛片孔径组(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以及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回肠V/C值显著高于3.5 mm粉碎筛片孔径组(P<0.05);35%添加量组回肠绒毛高度和V/C值显著高于55%...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用小麦等量替代玉米,同时在不同粉碎粒度下,考察其对蛋鸡生长性能和消化道发育的影响。选择初重一致[(37.53±2.38)g]的1日龄蛋重鸡115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试验日粮采用2(玉米和小麦)×3(6、8、10 mm粒度)因子设计,共分为1~42 d、43~84 d和85~126 d的3个阶段,各组日粮营养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结果 :6 mm粉碎粒度组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了1~42 d蛋鸡的日增重(P 0.05),同时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 0.05)。各组对85~126 d蛋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 0.05),不同粒度玉米或小麦日粮对42、84和126 d蛋鸡体重的均匀性均无显著影响(P 0.05)。与小麦日粮组相比,玉米日粮显著降低了126 d蛋鸡空肠和盲肠相对长度(P 0.05);10 mm粒度组较6 mm粒度组显著提高了42 d蛋鸡消化道相对长度及空肠相对长度(P 0.05)。6 mm粒度组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了126 d蛋鸡小肠的相对重量(P 0.05)。结论 :日粮添加50%小麦替代玉米对1~126 d蛋鸡的生长性能和均匀度无显著影响,1~42 d蛋鸡日粮中使用的玉米或小麦的适宜粉碎粒度不超过8 mm。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载铜蒙脱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8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1%和0.2%的载铜蒙脱石。试验期42 d,分为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肉鸡平均体重(ABW)、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随载铜蒙脱石添加量的提高而提高。(2)添加0.2%载铜蒙脱石组较对照组21日龄ABW提高7.1%(P0.10),1~21日龄ADG提高7.5%(P0.10);干物质、总能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降低2.7%、2%和6.6%(P0.05)。1~21日龄ADFI和F/G,22~42日龄ABW、ADG和F/G,以及钙和磷的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3)添加0.2%的载铜蒙脱石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回肠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对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空肠隐窝深度、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对盲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及肝脏中铜、铁、锰、锌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载铜蒙脱石可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量DDGS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指标的影响。720只1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第1组饲喂DDGS常规日粮作为正对照,2组饲喂比常规低100Kcal能量的日粮作为负对照,3组在负对照的基础上添加20g/t的木聚糖酶,4、5、6组在3组的基础上添加300g/t、600g/t、1200g/t的纤维素酶。结果表明:(1)22~42d,第6组42日体重有高于负对照的趋势(P=0.071);正对照日增重(ADG)和料肉比(F/G)显著优于负对照和3、4、5组(P0.05);1~42d,正对照和6组ADG有高于负对照的趋势(P=0.073),正对照组F/G显著低于2、3、4、5组(P0.05)。(2)1~21d,正对照和试验组能量利用率显著高于负对照(P0.05);22~42d,正对照和4、6组蛋白利用率显著高于负对照和3组(P0.05)。(3)1~21d,加酶组有降低肌胃和回肠指数的趋势(P=0.067、0.0076),3、4组十二指肠pH显著低于负对照(P0.05),3、4、5组空肠pH显著低于对照组;22~42d,相比负对照,加酶组肌胃指数显著降低(P0.05),腺胃指数有降低的趋势(P=0.081),负对照空肠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并结合实际,低能量DDGS肉鸡日粮中添加20g/t木聚糖酶和300g/t纤维素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大麦—小麦无抗型日粮中添加壳聚糖(CTS)和非淀粉多糖(NSP)酶对1~42 d肉鸡生长性能、空肠组织结构和盲肠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择720羽1 d ROSS 308商品代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30羽/重复),对照组饲喂以大麦—小麦为主的基础日粮,CTS组、NSP酶组和CTS+NSP酶组饲喂含300 mg/kg CTS、200 mg/kg NSP酶和150 mg/kg CTS+100 mg/kg NSP酶的日粮,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CTS组、NSP酶组和CTS+NSP酶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1 d、42 d肉鸡末重和1~21 d、1~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CTS+NSP酶组较对照组、CTS组和NSP酶组显著降低22~42 d及1~42 d料重比。CTS组和CTS+NSP酶组1~42 d肉鸡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SP酶组(P0.05)。日粮添加CTS+NSP酶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NSP酶组或CTS+NSP酶较对照组和CTS组显著提高了盲肠乳酸杆菌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CTS组、NSP酶组或CTS+NSP酶组均显著降低了盲肠大肠杆菌数量(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中150 mg/kg CTS+100 mg/kg NSP酶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研究在小麦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肠段内容物特性、组织器官重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80只10日龄体重相近的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型日粮,处理1组饲喂小麦型日粮,处理2组饲喂小麦型日粮+400 mg/kg复合酶,试验共进行32 d。结果显示:对照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1~14 d、15~32 d及1~32 d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和处理1组相比,处理2组显著降低了肌胃内容物的pH(P0.05)。对照组与处理2组较处理1组显著降低了空肠内容物黏度(P0.05)。处理2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空肠内容物乳酸杆菌数量(P0.05),而对照组较处理1、2组显著降低了空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数量(P0.05)。处理2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空肠内容物乳酸杆菌数量(P0.05),而对照组较处理1、2组显著降低了空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数量(P0.05)。处理1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上皮细胞厚度(P0.05),对照组和处理2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蛋白质、脂肪和代谢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处理1组较对照组和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回肠、盲肠及肠段的相对重量(P0.05),同时处理1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空肠相对长度(P0.05),较对照组和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盲肠相对长度(P0.05)。与小麦型日粮组相比,对照组和小麦型日粮+复合酶组显著降低了心脏、肝脏和胰腺的相对重量(P0.05)。对照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试验第32天肉鸡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P0.05),对照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4天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结论 :小麦型日粮中添加400 mg/kg复合酶与玉米型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等影响一致,可以降低空肠内容物黏度,提高空肠绒毛高度、粗蛋白质、粗脂肪及代谢能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筛片孔径、调质温度、模孔直径的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肉鸡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玉米-豆粕型全价配合饲料为肉鸡试验饲粮,在相同配方及模孔长径比一致的条件下,设计3因素2水平(筛片孔径:2.0和2.5 mm;调质温度:70和80℃;模孔直径:3和4 mm)的肉鸡颗粒饲料加工试验,选用864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饲养试验共42 d,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筛片孔径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以及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颗粒硬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筛片孔径和调质温度的交互作用以及筛片孔径、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颗粒耐久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筛片孔径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颗粒耐久性有显著影响(P0.05)。2)调质温度对1~21日龄肉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22~42日龄肉鸡末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3)肉鸡1~21日龄,筛片孔径、调质温度以及2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肉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肉鸡22~42日龄,筛片孔径、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肉鸡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综合得出:相同筛片孔径和模孔直径下,颗粒硬度和耐久性随调质温度升高有增大趋势;相同筛片孔径和调质温度下,颗粒硬度和耐久性随模孔直径的增大有降低趋势;肉鸡1~21日龄,筛片孔径选择2.0和2.5 mm均可,调质温度为70℃时肉鸡的生长性能极显著高于80℃时,且料重比显著低于80℃时;肉鸡22~42日龄,当筛片孔径为2.0或2.5 mm、调质温度为70℃、模孔直径为4.0 mm时肉鸡生长性能较高、料重比较低;肉鸡1~42日龄,当筛片孔径为2.0或2.5 mm、调质温度为70℃、模孔直径为4.0 mm时肉鸡的生长性能较高、料重比较低;当筛片孔径为2.5 mm、调质温度为80℃时,1~21日龄肉鸡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高;当筛片孔径为2.5 mm、调质温度为70℃、模孔直径为4.0 mm时,22~42日龄肉鸡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剂量磷酸对肉鸡消化道p H值、消化酶活性及蛋白消化率的影响,以确定肉鸡日粮适宜磷酸添加量。将720只1日龄AA肉公鸡分成6组(1个对照组和5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0.20%、0.25%磷酸。结果表明:磷酸浓度显著影响肉鸡42日龄嗉囊、肌胃+腺胃和回肠的p H(P0.05),且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P0.05);显著影响肉鸡42日龄腺胃和肌胃胃蛋白酶的总酶、酶原、酶活和激活度(P0.05),除了肌胃酶原呈一次线性关系(P0.05),其他均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P0.05);显著影响肉鸡42日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胰蛋白酶及十二指肠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且十二指肠、空肠胰蛋白酶与磷酸浓度呈一次线性关系(P0.05),回肠胰蛋白酶和十二指肠糜蛋白酶与磷酸浓度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P0.05);显著影响肉鸡蛋白质和干物质消化率(P0.05),且呈显著一次线性关系(P0.05)。由此可知,日粮添加不同剂量磷酸对肉鸡消化道p H值、消化酶活性及蛋白消化率都有显著影响,达到最佳消化道p H值、消化酶活性及蛋白消化率的磷酸浓度为0.1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肉鸭饲料中玉米适宜粉碎粒度,本试验选取体重接近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252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05只肉鸭。各处理组玉米粉碎筛片的大小分别为2.0、3.0、4.0、5.0 mm,试验期为37 d。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对肉鸭各阶段及全期的体重、日增重、料重比、日均采食量以及育肥指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5.0 mm粉碎筛片下(质量几何平均粒度为984.0μm)肉鸭全期料重比较低,为1.946。38日龄屠宰性能数据分析表明,各处理组间的胴体出成率、胸肉率、腿重率、脖皮率、板油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肉鸭对玉米粉碎粒度适应范围较广(613.4~984.0μm均可),在肉鸭实际生产过程中,玉米粉碎筛片可选择5.0 mm(即粉碎玉米质量几何平均粒度为984.0μm),相比其他处理,该粉碎粒度对肉鸭出栏体重无影响,并能够降低肉鸭料重比。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饲粮中添加脂肪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为前期(1~21 d)、后期(22~42 d)2个阶段,并采用2×2+1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别为正对照(PC,饲粮能量前期12.13 MJ/kg,后期12.76 MJ/kg)、负对照1(NC1,饲粮能量在PC基础上降低210 kJ/kg)和负对照2(NC2,饲粮能量在PC基础上降低420 kJ/kg),以及在NC1和NC2基础上添加200 g/t脂肪酶(1 000 U/kg脂肪酶),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鸡。结果表明:1)与PC相比,NC1 22~42 d料重比(F/G)有提高趋势(P<0.10),屠宰率及全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NC2 42 d体重(BW)、22~42 d和1~42 d体增重(BWG)有降低趋势(P<0.10),22~42 d F/G有提高趋势(P<0.10),1~21 d及1~42 d F/G显著提高(P<0.05),表观代谢能(AME)显著降低(P<0.05)。2)与负对照相比,NC1+脂肪酶有提高半净膛率和粗脂肪(EE)表观利用率的趋势(P<0.10);NC2+脂肪酶有降低1~21 d F/G、提高EE表观利用率的趋势(P<0.10)。3)NC1+脂肪酶和NC2+脂肪酶各阶段BW、BWG、F/G及AME与PC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双因素分析显示,脂肪酶有提高42 d BW、22~42 d和1~42 d BWG及干物质表观利用率的趋势(P<0.10),显著降低了22~42 d和1~42 d F/G(P<0.05),有降低1~21 d F/G的趋势(P<0.10),显著提高了EE表观利用率(P<0.05)。由此可知,饲粮能量分别降低210和420 kJ/kg后,不同程度降低了肉鸡后期及全期BW和BWG,提高了各阶段F/G。在低能饲粮中添加1 000 U/kg脂肪酶能够显著改善后期及全期F/G,从而改善肉鸡BW和BWG,且NC2+脂肪酶的效果优于NC1+脂肪酶。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饲粮添加外源蛋白酶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即3种CP水平,分别为正对照(PC,CP水平1~21d为21%,22~42d为19%)、负对照1(NC1,CP水平在PC基础上降1%)和负对照2(NC2,CP水平在PC基础上降2%);3种蛋白酶添加水平(0、150和300mg/kg)。选取108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CP水平对肉鸡平均体重(ABW)、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当CP水平从PC降至NC2时,ABW和ADG显著降低(P0.05),F/G显著增加(P0.05);蛋白酶水平对F/G有显著影响(P0.05),300mg/kg蛋白酶处理显著降低了肉鸡1~21d的F/G(P0.05)。2)CP水平对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PC处理42d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NC2处理(P0.05),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NC1处理(P0.05);蛋白酶水平对血清肌酐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00mg/kg蛋白酶处理21d血清肌酐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酶水平和CP水平的互作对21d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CP水平对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PC处理42d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NC2处理(P0.05);蛋白酶水平对血清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与不加酶处理相比,300mg/kg蛋白酶处理21d血清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CP水平降低1%后添加300mg/kg蛋白酶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无影响,在基础饲粮中直接添加300mg/kg蛋白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调低日粮代谢能值,在玉米-豆粕型中添加专用复合酶制剂,旨在研究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1日龄AA肉仔鸡雏鸡840只(公母混合雏鸡),随机分成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结果表明:对玉米-豆粕型来说,正对照组、负对照组ADFI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对照组F:G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1)。对于22~42d和1~42d的肉鸡,正对照组ADG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1)。正对照组的ADM、ACP、TDM和TCP显著大于负对照组和加酶组(P0.01)。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7,(20):38-42
试验旨在研究基础饲粮中添加2%的发酵桑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20只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鸡母雏,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加2%的发酵桑叶粉,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发酵桑叶粉提高1~21日龄及1~42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P0.05),提升肉鸡42日龄的腿肌率(P0.05)。(2)基础饲粮中添加2%发酵桑叶粉可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心脏、肝脏及肾脏相对重量(P0.05),降低21日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发酵桑叶粉可显著提升42日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增加21日龄回肠和42日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隐窝深度(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的发酵桑叶粉能够显著提升肉鸡体增重和采食量,改善肠道形态结构,促进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小麦-豆粕型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复合酶制剂(含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对肉鸡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和食糜酸度的影响,试验选取72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6组,1组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2~6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0、1500、2000、2500、3000 mg/kg复合酶制剂,于21 d、42 d检测消化道微生物数量和食糜酸度。结果表明:(1)21 d和42 d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2~6组均不同程度高于1组。4~6组空肠乳酸杆菌数量较1组高1.59%~3.20%(P0.05),盲肠较1组高1.09%~3.60%(P0.05)。十二指肠双歧杆菌数量较1组高2.92%~4.74%(P0.05),6组空肠较1组高1.78%~2.59%(P0.05);42 d肉鸡回肠双歧杆菌数量3~6组较1组高1.04%~1.64%(P0.05),盲肠较1组高0.63%~1.13%(P0.05)。十二指肠总厌氧菌数量较1组高0.79%~1.37%(P0.05),回肠较1组高0.97%~2.71%(P0.05),盲肠较1组高0.83%~2.11%(P0.05)。(2)21 d和42 d肉鸡肠道各部位大肠杆菌、总需氧菌数量随复合酶添加水平增加均不同程度下降。回肠大肠杆菌数量较1组低0.94%~1.77%(P0.05或0.01);42 d肉鸡盲肠较1组低0.83%~1.11%(P0.05或0.01)。十二指肠总需氧菌数量较1组低1.28%~2.07%(P0.05);4~6组盲肠较1组低1.07%~2.99%(P0.05);42 d 5~6组空肠较1组低1.76%、1.76%(P0.05);6组回肠较1组低1.44%(P0.05)。(3)消化道(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食糜pH各试验组较对照组均呈降低趋势(P0.05)。肉鸡小麦-豆粕型饲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优化肠道菌群,提高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总厌氧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总需氧菌数量,以2000~3000 mg/kg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植物乳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讨植物乳杆菌作为生长促进剂及疾病治疗剂的可能性及其适宜的添加剂量.采用2×3复因子试验设计,即大肠杆菌O78攻毒与未攻毒2个处理和植物乳杆菌3个添加水平(0、0.8‰、1.6‰),选用180只AA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结果表明,攻毒后1~42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 <0.05),料重比(F/G)显著升高(P <0.05),同时21日龄肉鸡血清AST、ALT、ALP和BUN水平显著升高(P <0.05),TP、GLB水平显著降低(P <0.05),42日龄肉鸡血清ALB、AST、ALT和ALP水平显著升高(P <0.05);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提高1~42日龄肉鸡ADG,降低ADFI、F/G,同时可显著提高21日龄攻毒肉鸡血清TP、ALB、GLU水平及42日龄攻毒肉鸡血清TP、GLB水平(P <0.05),显著降低21日龄攻毒肉鸡血清ALP、BUN水平及42日龄攻毒肉鸡血清ALT、ALP、BUN水平(P <0.05);攻毒因素与植物乳杆菌水平因素二者的互作效应对后期(22~42 d)肉鸡F/G有显著影响(P <0.05),对21日龄肉鸡血清ALB、GLU、ALP及42日龄肉鸡血清ALT、ALP有极显著影响(P <0.01).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能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且添加1.6‰植物乳杆菌的总体效果均优于0.8‰的添加量,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替代抗生素的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山花黄芩提取物(SMF)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阳性对照组饲喂添加125 mg/kg恩拉霉素(8%)的饲粮,试验组(SMF组)饲喂500 mg/kg SMF的饲粮,试验期1~42日龄。结果表明:SMF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 3.47%(P0.05),降低料重比(F/G)0.74%(P0.05),降低死淘率100%(P0.05);SMF可提高21~42日龄ADG 4.99%(P0.05)、降低(F/G) 4.41%(P0.05),降低死淘率50.07%(P0.05);SMF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1~42日龄ADG 3.10%(P0.05),降低F/G 1.69%(P0.05),显著降低死淘率66.70%(P0.05)。SMF可显著提高21 d肉仔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提高42 d肉仔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P0.05)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P0.05),且均优于抗生素组;SMF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42 d肉仔鸡胸肌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及剪切力。由此可知,SMF对肉鸡1~42 d的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及胸肌肉品质具有较好的提高作用,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恩拉霉素。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不同温度(21、26和31℃)处理对肉鸡生长性能、生理指标、采食量和饮水量及相关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水料比(W/F)能否作为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试验选取144只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适应期7 d,温度21℃,相对湿度60%。29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F/G)极显著升高(P0.01),其中21和26℃组肉鸡F/G无显著差异(P0.05);肉鸡平均日饮水量(ADWC)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环境温度升高全期W/F、水重比(W/G)极显著升高(P0.01)。2)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极显著升高(P0.01);相比21℃,31℃组肉鸡血清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抗利尿激素(ADH)含量显著降低(P0.05);26℃组与21、31℃组肉鸡血清LEP、AD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鸡血清胆囊收缩素(CCK)、醛固酮(AL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第1天、前3 d、前7 d及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ADG、ADF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第1天、前3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前7 d、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显著正相关(P0.05)。4)肉鸡每日W/F与环境温度、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本试验条件下,肉鸡W/F反映出不同温度下肉鸡的冷热程度,可作为偏热环境下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辐照豆粕对肉鸡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采用560只1日龄的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用三个水平(5%、10%、15%)的10 k Gy Co~(60)辐照后的豆粕替代普通豆粕。试验期为42 d,分1~21 d和22~42 d两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辐照并没有改变豆粕的化学组成,但使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降低了44.9%。22~42 d的肉鸡平均日增重试验Ⅰ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料肉比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42 d的肉鸡平均日增重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绒毛高度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隐窝深度三个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胰腺的胞核更加紧密、数量更多。十二指肠中胰蛋白酶活性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对照组最高(P0.05);空肠、回肠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三个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辐照豆粕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蛋白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