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毒力的猪肺炎支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的猪气管环检测不同毒力的猪肺炎支原体代表菌株对猪气管上皮细胞及纤毛的损伤情况,初步验证不同猪肺炎支原体代表菌株的毒力.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不同猪肺炎支原体分离株、标准株、168致弱株及疫苗株对猪肾细胞PK15、肺泡上皮细胞SJPL和猪肺泡巨嗜细胞3D4/31的黏附情况.结果表明猪肺炎支原体野毒株XLW-1能引起猪气管上皮细胞严重病变及纤毛损伤、脱落;国际标准弱毒株J株仅能引起猪气管上皮细胞轻微病变;168疫苗株既不能引起猪气管上皮细胞病变,也不能引起纤毛损伤.野毒株XLW-1、国际标准强毒株232株、弱毒株J株及168疫苗株均能黏附PK15、SJPL和3D4/31,168致弱株可以黏附PK15和SJPL.野毒株、标准强毒株、标准弱毒株、168致弱株及疫苗株均能黏附PK15、SJPL和3D4/31.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目前引起江苏省免疫猪场暴发的伪狂犬病病原的毒力变化,本研究通过细胞分离从江苏某猪场发病猪病料样品中获得一株病毒株,将其命名为PRV NJ02,该病毒株的gC和gD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之前报道的病毒株相比分别有7个与2个氨基酸的插入,且g C和g D基因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位于相对独立的分支,与传流病毒株PRV LA亲缘关系较远,而与亚洲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将PRV NJ02与PRV LA病毒株分别以相同剂量感染100日龄健康猪,结果显示,PRV NJ02分离株滴鼻感染组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且于感染后6d内全部死亡,其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而PRV LA株感染组猪仅表现轻微体温变化和呼吸道症状,其组织病理变化轻微,表明PRV NJ02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感染猪各脏器组织中PRV病毒载量结果显示,NJ02株感染猪脑、肺脏和肝脏组织中的病毒含量均高于LA株感染猪的相应组织。以上结果表明,分离株PRV NJ02较传统病毒株PRV LA来说,致病性增强,毒力明显增加。该研究可为江苏省PRV流行株病原学研究提供参考,提示须重视PRV的变异监测。  相似文献   

3.
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是严重危害草鱼的一种病原。本研究从电镜观察、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游动能力、胞外产物活性、细胞黏附性、对草鱼致病力和毒力基因等方面,比较草鱼源A.veronii菌株GZ09007和FS12001的表型特征和致病性差异。结果显示,两株细菌菌体均呈短杆状或弧形、两端钝圆,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单鞭毛。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结果显示菌株均为A.veronii,两株细菌均具有游动能力,胞外产物具有溶血活性、溶蛋白活性和脂肪酶活性,但GZ09007的游动能力、溶血活性、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强于FS12001 (p<0.05)。GZ09007对EPC、CIK细胞黏附性弱,FS12001的细胞黏附性强,两株细菌的细胞黏附性差异显著(p<0.05)。菌株GZ09007具有aerA、act、lip、ser、exu、fla毒力基因,但未检测到ast、alt、gcaT、ahyB等毒力基因;菌株FS12001具有aerA、act、alt、ast、lip、ser、ahyB、exu毒力基因,但未检测到gcaT、fla毒力基因。两株细菌均可以造成草鱼发病死亡,GZ09007对草鱼的LD50为5.6×10~6cfu,而FS12001的LD50则高于1.5×10~8cfu。表明GZ09007为强毒株,FS12001为弱毒株。推测A.veronii胞外产物的溶血活性和溶蛋白活性在其感染和致死草鱼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A.veronii菌株的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检验猪肺炎支原体强毒株与弱毒株感染后呼吸道sIgA抗体活性,并比较其抗体分泌规律差异。分别使用猪肺炎支原体强毒JS株和弱毒168株接种实验猪,同时设置健康猪为对照组,按时采集鼻拭子样本。通过ELISA检测0,2,4,7,14,21,28,35,42,49和56d特异性sIgA抗体滴度,比较两组抗体分泌规律。结果显示,在接种4~7d之间,强毒组已出现阳性猪,14d时所有猪呈感染阳性。而弱毒组在14~21d之间开始逐渐出现阳性猪,35d时80%左右的猪呈阳性感染,随后下降。并且强毒组抗体平均滴度高于弱毒组。结果显示,强毒转阳更早,抗体滴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弱毒为猪支原体肺炎弱毒疫苗株,该菌株同样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特异的sIgA,但黏膜抗体转阳时间较晚,滴度较低。强弱毒株在黏膜抗体分泌方面的差异有助于临床上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以及活疫苗免疫进行区别鉴定。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巨噬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情况与其分泌的几种主要细胞因子转录与表达之间的关系,建立THP-1体外巨噬细胞模型,用不同毒力MTB(强毒株H37Rv、弱毒株BCG)感染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在六个时间点的凋亡情况,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0、IL-6的转录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三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结果显示:BCG组和H37Rv组的早期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巨噬细胞细胞因子TNF-α、IL-6的转录水平与分泌水平相符,弱毒菌株巨噬细胞凋亡情况随时间延长成上升趋势,其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表现为相同趋势,IL-6表现为相反趋势。强毒株巨噬细胞凋亡情况低于弱毒株,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复杂,一般表现为一种先增强后抑制的情况。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细胞因子与凋亡情况关系的研究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凋亡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血清抗性试验,检测了从仔猪不同部位分离的66株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对比菌株对仔猪、兔、豚鼠的血清敏感性差异.试验结果显示:66株菌株中,35株是高抗血清的强毒力菌株,7株是中等抗血清的中等毒力菌株,24株是对血清敏感的无毒力菌株.说明不同分离部位的副猪嗜血杆菌对血清分别呈现血清敏感性和血清抗性,在致病力方面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强、弱毒株在PAM细胞上的增殖特性,本研究在体外分离培养了健康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然后分别用高致病性PRRSV强毒HuN4株和弱毒疫苗HuN4-F112株感染PAM细胞,细胞病变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二者在体外均可以感染PAM细胞,其中强毒HuN4株感染PAM细胞CPE较为明显。在两个毒株感染PAM细胞后12、24、36、48、60h分别收获病毒感染的细胞,利用抗PRRSV N蛋白单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病毒核蛋白在不同时间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强毒株在感染PAM细胞的早期,N蛋白合成表达量明显高于弱毒疫苗株,而弱毒疫苗株在感染Macr-145细胞早期,N蛋白的合成量则明显优于强毒株。比较HuN4株与HuN4-F112株在PAM细胞和Marc-145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强、弱毒在PAM细胞和Marc-145细胞生长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强毒HuN4株在PAM细胞上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弱毒株,而弱毒HuN4-F112株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其在PAM细胞上的增殖能力,表明PRRSV强毒株对靶细胞PAM的感染能力较强,弱毒疫苗株对其感染能力相对较弱。本研究为深入了解PRRSV强毒株与弱毒疫苗株的致病性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毒力的鸡马立克氏病毒(MDV)在鸡神经系统中的感染规律及其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进程,本研究选用不同毒力的血清1型MDV (MDV-1)病毒株感染4日龄的SPF鸡,在接毒后1 d、3 d、5 d、7 d、10 d、14 d、17 d、21 d、25 d、28 d和35 d动态检测病毒载量的变化,并对感染后5 d和21 d的不同病毒株感染鸡的脑部和坐骨神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MDV-1强毒株在SPF鸡脑部的复制能力显著高于弱毒株(p<0.05);特超强病毒株BS在脑组织中出现的时间最早,早期复制最快。但不同毒力的MDV-1株在坐骨神经处的复制能力与其毒力无直接的关系。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在感染早期MDV-1强毒株对SPF鸡脑组织的损伤强于弱毒株;在感染后21 d,强毒株和弱毒株造成的脑部损伤存在明显的不同;而在坐骨神经处,强毒株造成的损伤明显强于弱毒株。本研究揭示了不同MDV病毒株在SPF鸡脑和坐骨神经的复制动力学特征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为MDV-1在宿主神经系统中的感染、增殖及造成的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钦州市猪链球菌2型(SS2)的毒力因子分布特征,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从我市健康猪扁桃体分离的11株SS2相关毒力基因——荚膜多糖(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Mrp),胞外蛋白因子(EF),溶血素(Sly),进行毒力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毒力基因型为Mrp+epf+Sly+共有8株,毒力基因型为Mrp+epf+Sly-共有1株,这两种毒力基因型可归为强毒力基因型,占此次健康猪源毒株的81.8%;另外Mrp-epf-Sly-共有2株,属于弱毒和无毒基因型,占健康猪源毒株的18.2%。通过结果分析,预示我市目前SS2的主要流行菌株是同时具有4种毒力因子的高致病性菌株。  相似文献   

10.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液中GSH—Px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测定雏鸭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雏鸭感染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后,血浆中GSH-Px的活性下降,其中弱毒株组在感染后5d的GSH-Px活性(53.44±2.30)显著低于对照组(60.70±2.00)(P<0.05)。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本教研室分离得到的副猪嗜血杆菌,选择毒力强、生长性能和毒力都稳定的菌株作为原始毒株。通过化学诱导剂诱导原始菌株发生突变,再经过毒力试验,挑选出毒力有明显减弱的菌株。安全性试验发现,这些减毒菌株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弱毒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马立克病毒(MDV)毒力逐渐上升的现状,本研究对国内MDV流行强毒株进行了致弱研究。本实验采用近年来从东北、四川2地区免疫发病鸡场中分离的4株MDV流行强毒株(L-SY、L-MS、L-CZ、L-ZY),经噬斑纯化后,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传代培养至75代~85代,获得了4株高代次细胞毒株(L-SYp85C、L-MSp75C、L-CZp75C、L-ZYp75C)。并分析了L-SYp85C和L-MSp75C毒株的体外、体内生长特性和对SPF鸡的致病力。结果表明,L-SYp85C和L-MSp75C株在CEF适应性显著提高;以10倍感染剂量感染的SPF鸡,在12周内均未发生MD肿瘤,体重平均值与对照组体重平均值差异不显著;检测7d~45d羽髓中病毒载量,均低于106copies/106cell,显著低于亲本毒株。同时,4株传代毒株132bpr基因拷贝数显著增加。上述结果为MDV强毒株的致弱研究以及进一步筛选MDV弱毒疫苗株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5):26-31
为了探究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2型菌株中前噬菌体基因与毒力因子分布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19株已全基因测序的SS2中的前噬菌体基因分布,并设计前噬菌体保守基因引物2对,通过PCR检测前噬菌体在101株SS2菌株中的分布,并与毒力因子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已全基因测序的猪链球菌2型菌株中,弱毒株含有比强毒株更多的前噬菌体片段。PCR检测显示,14株4种代表性毒力因子(sbp2',mrp,ef,sly)为阴性的菌株中均含有前噬菌体解旋酶基因和末端酶基因,而86株不完全含有这4种代表性毒力因子的菌株中不含有上述前噬菌体基因,说明猪链球菌2型菌株中毒力因子分布与前噬菌体基因分布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是一种以肺内注射途径免疫的弱毒活疫苗。为了拓展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免疫途径,评估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配合佐剂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猪群后的攻毒保护效果,选取20头7日龄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阴性仔猪,将其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肌肉注射免疫组和肺内注射免疫组。在免疫后采集血样并检测其中的Mhp IgG抗体,在首次免疫后42 d人工感染Mhp组织毒(JS株),攻毒28 d后评估肺脏的病变情况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Mhp含量。结果显示:免疫后肌肉注射免疫组动物产生了明显的Mhp特异性血清IgG抗体,而肺内注射免疫组动物在攻毒前未见明显的血清抗体;肌肉注射免疫组和肺内注射免疫组的攻毒保护率分别平均为88.89%和75.93%,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感染对照组的BALF中Mhp单位含量极显著高于肌肉注射免疫组和肺内注射免疫组(P<0.01),2个免疫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猪支原体活疫苗配合佐剂后经肌肉注射免疫可产生较好的免疫攻毒保护效果。本研究为猪支原体肺炎活...  相似文献   

15.
《今日养猪业》2010,(2):56-56
典型猪瘟(CSF)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各毒株的毒力,CSFV感染后早期症状呈现淋巴细胞减少,毒株毒力越强症状就越严重。淋巴细胞减少症状主要由于非感染的旁观者细胞诱导的细胞凋亡所致。用强毒力和中毒力毒株攻毒后,法国食品卫生安全署的PatriciaRenson等采集了感染后3天内和之前的外周血,并用基因芯片分析淋巴细胞转录组来研究其与毒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DHV对雏鸭肝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 ,分别于 1、3、5、7天测定雏鸭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_Px)的活性 ,研究SOD和GSH_Px在鸭病毒性肝炎 (DVH)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雏鸭感染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后 1天 ,肝组织匀浆中的SOD和GSH_Px活性均下隆 ;3天时弱毒株组 ( 1 78.1 9± 1 7.5 9) ,和中毒株组 ( 1 65 .73± 1 7.2 1 )肝组织中SOD活性都显著低于对照组 ( 1 98.0 2± 8.64) ,强毒株组 ( 1 5 5 .1 1± 1 4.3 4)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5天时实验组肝组织中SOD和GSH_Px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猪瘟发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猪瘟病毒(CSFV)毒株的毒力强弱。CSFV感染后最早检测到的是淋巴细胞数目的减少。一些CSFV毒株可以导致淋巴细胞减少症,其严重程度根据毒株的毒力不同而有所差别。这种淋巴细胞的耗竭是由于非感染的旁细胞凋亡所引起的。本试验分别用CSFV强毒株和中等毒力毒株进行感染,于感染前和感染后3d收集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微阵列比较分析,以分析这些细胞中与毒株毒力相关的转录调节。结果显示,毒株之间的主要不同在于宿主反应的动力学:对于强毒株细胞的反应是强烈且迅速的,对于中等毒力毒株则是渐进且迟发的。尽管两种毒株都对细胞死亡/凋亡相关的IFN刺激基因进行强烈地正调节,但两者的调节有明显不同,表现在两种不同毒力毒株介导的淋巴减少症的启动及程度不同。另外,死亡受体凋亡途径(TRAIL-DR4,FASL-FAS和TNFa-TNFR1)也会受到不同的调节。研究结果显示,CSFV毒株可能增强α-IFN反应,导致淋巴细胞的旁杀作用及淋巴细胞减少症,其严重程度可能是由宿主细胞对IFN产物及下游效应器调节失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抗猪支原体共同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168菌株F332作为抗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株单抗与Mhp和猪鼻支原体(M.hyorhinis,Mh)等反应,而不与鸡支原体,对照血清等反应。结果表明两株单抗可能是针对猪支原体共同抗原的单抗,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分析猪支原体的膜蛋白成分。结果显示,猪支原体的共同抗原是80kd和30kd蛋白,两株单抗均与Mhp和Mh的30kd蛋白条带反应,表明这两株单抗特异地针对猪支原体的共同抗原成分30kd蛋白,可以看出,这两株单抗在Mhp的抗原分析,血清学诊断和疫苗质量监测以及猪源支原体污染细胞检测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细胞水平探讨PRRSV GD强毒株和PRRSV弱毒疫苗接种仔猪后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运用血常规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了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将30日龄20头SPF猪分成3组,分别感染HP-PRRSV GD第5代强毒株、GDr180弱毒疫苗株及留作对照。于感染后第0、3、7、10、14、21、28及35天采血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HP-PRRSV GD强毒株感染可导致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单核细胞、粒细胞、B细胞、Tc细胞、Th细胞、Tm细胞、和γδT细胞数量的下降;而弱毒疫苗GDr180株免疫则表现为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引起粒细胞、B细胞、Tc细胞、Th细胞和Tm细胞的上升,对γδT细胞的影响不大;阴性对照组在整个检测期间各种细胞基本上保持稳定状态。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与HP-PRRSV GD强毒株破坏免疫细胞不同,PRRSV弱毒疫苗GDr180株免疫接种能刺激猪免疫细胞增殖,给试验猪提供良好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0.
3株嗜水气单胞菌弱毒株的毒力相关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健康鲫鱼和水体环境中分离的3株嗜水气单胞菌NJ-4、NJ-13和CS-13的毒力相关特性进行分析。采用PCR技术检测该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气溶素(aer)、细胞毒性肠毒素(act)、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温敏胞外蛋白酶(eprCAI)和丝氨酸蛋白酶(ahp),并进行溶血性、溶蛋白性、细胞毒性、细胞黏附特性和主要外膜蛋白(MOMP)图谱分析,以及斑马鱼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NJ-4不合上述5种毒力基因,NJ-13只含有ahp基因,CS-13仅具备aer基因。3个菌株培养上清均不溶血、不溶蛋白;NJ-4和CS-13培养上清不能致细胞病变,NJ-13上清对细胞的毒力效价达1:128;而强毒株BSK-10培养上清的溶血价、溶蛋白效价和细胞毒力效价分别为1:128、1:256和1:256。NJ-4、NJ13和CS-13对HEp-2细胞有一定的黏附能力,但与强毒株BSK-10相比,黏附能力较弱。NJ-4、NJ-13和CS-13的培养液上清均不致斑马鱼死亡,菌体有一定致病作用,对斑马鱼的LD50超过10^8CFU/mL;而BSK-10培养上清和菌体致病性均很强,菌体对斑马鱼的LD50小于10^5CFU/mL。NJ-4、CS-13的MOMP条带与BSK-10相似度很高,而与NJ-13有一定差别,可能与菌株的来源有一定关系。结果表明,3株细菌均属弱毒株,特别是NJ-4的毒力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