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分析高原放牧牦牛夏初补饲精料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藏族自治州某地区作为本次试验的产地,对2016年6月1日~7月15日60只耗牛进行初步进料补饲试验,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1周岁、2周岁、3岁牦牛各10头,打耳号、驱虫后准备试验,常规组的牦牛使用常规的饲料方式,实验组的牦牛按照生长规律,给予补饲精料.结果:实验组在1周岁、2周岁、3周岁的牦牛方面比对照组每日多增加质量分别为206.58g/d\543.26g/d、180.69g/d,1周岁的牦牛的经济效益为7.8元/kg,2周岁的牦牛经济效益为20.5元/kg,3周岁的牦牛经济效益1.6元/kg.结论:高原放牧牦牛夏初补饲精料对体质量的影响深远,能够增加牦牛营养,提升牦牛的日质量,保证牦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麦洼牦牛132头,按年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66头牦牛,补饲组归牧后补饲精料(1 kg/d·头),对照组只放牧。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掉膘降低41.42%,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成年牦牛掉膘降低55.14%,犊牦牛掉膘降低57.31%;(2)补饲组牦牛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分别提高7.56%、9.86%、8.45%,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犊牦牛提高10.52%,成年牦牛提高10.69%;(3)补饲组与对照组放牧牦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尿素、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肌酸激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补饲组成年牦牛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高24.41%。由此可见,冷季补饲精料有助于提高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利于牦牛冷季保镖,且对犊牦牛的效果优于青年牦牛。  相似文献   

3.
牦牛是甘南牧区人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目前的牦牛生产方式仍然处于原始状况,单位面积草原饲牧牦牛所获得畜产品很低,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为了探索缩短牦牛生产周期、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方法,我场四队于1981年12月7日至翌年5月1日对2—3周岁阉牦牛进行了补饲对比试验,全期146天。预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青海玉树地区气候变化规律,确定牦牛适宜的补饲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牦牛生长性能测定和经济效益计算验证补饲效果,为放牧条件下牦牛的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从而减少牧民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玉树地区2013年气温、相对湿度和WCT指数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气温、相对湿度和WCT指数最高的月份为6~8月,最低的为12月和1月;2013年青海玉树地区牦牛有217d于冷应激,牦牛适宜的补饲阶段为10~12月和来年的1~4月;犊牦牛和青年牦牛在10~12月和来年的1~4月处于持续掉膘期,总增重分别为-17.51kg/头和-49.47kg/头;补饲可以使犊牦牛增重多增加37.66kg/头,增重率提高215.03%,获利多增加703.39元/头;使青年牦牛增重多增加81.39kg/头,增重率提高164.51%,获利多增加1590.21元/头。综上所述,合理的补饲可显著降低季节性冷暖交替对牦牛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提高牦牛的生长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1岁牦牛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在冷季进行补饲,研究四季营养调控对青年牦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试验选取350头体质相近的1岁公牦牛,随机分为2组,试验期914 d。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平均重259.35 kg,对照组平均重133.64 kg,试验组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冷季采取放牧+补饲的饲养模式对青年牦牛进行营养调控,能使青年牦牛四季营养保持相对平衡,对牦牛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4,(9):34-35
在牧草生长盛期选择体重相近的1、2及3岁公牦牛各20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3个对照组放牧无补饲,3个试验组分别按0.6、0.8及1.0 kg/头·d补饲玉米+菜粕饲料,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试验期间1岁、2岁、3岁公牦牛3个补饲组的全期平均增重分别为45.4 kg/头、65.7 kg/头、72.6 kg/头,均显著(P<0.05)高于3个对照组的33.6、50.0及59.4 kg/头;平均日增重分别为各自对照组的135%、131%、122%;分别可增加收益155.6、206.6及91.2元/头。说明在牧草生长旺盛的暖季,仅靠放牧采食所摄取的营养,仍不能满足牦牛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放牧的基础上对牦牛进行一定的补饲能提高牦牛的生长速度,短期内可获得较高的增重,达到育肥目的。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怀孕牦牛繁殖性能、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用6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经产怀孕麦洼牦牛10头,随机分为2组(5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和精料组(放牧+精料补饲料400g/d)。试验二选用2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生长期麦洼牦牛21头,随机分为3组(7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玉米组(放牧+补饲玉米500 g/d)和玉米菜粕组(放牧+补饲玉米菜粕500 g/d,各50%)。结果表明:试验一,精料组犊牦牛初生重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7.48%(P<0.01);试验二,对照组生长牦牛体重下降9.25 kg,补饲玉米组和玉米菜粕组生长期牦牛分别增重12.38 kg和2.33 k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玉米组生长牦牛增重极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1)。结果提示,冷季给予怀孕牦牛补饲精料可提高犊牦牛初生重;冷季生长牦牛补充精料有助于提高生长性能,同时补饲能量饲料(玉米)的效果高于蛋白饲料(菜粕)。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补饲对放牧条件下泌乳牦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设计,选用24头体重[(218.0±19.5) kg]相近的健康带犊泌乳牦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头),即自然放牧组(NG组)、氨基酸补饲组[SA组,补饲15 g/(d·头)过瘤胃赖氨酸+5 g/(d·头)过瘤胃蛋氨酸]、精料补饲组[SC组,补饲1.2 kg/(d·头)精料]和氨基酸+精料补饲组[SAC组,补饲15 g/(d·头)过瘤胃赖氨酸+5 g/(d·头)过瘤胃蛋氨酸+1.2 kg/(d·头)精料]。预试期9 d,正试期23 d。结果表明:1)补饲氨基酸、精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泌乳牦牛的总产奶量和平均日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10)。与NG组相比,补饲精料显著提高了泌乳牦牛的平均日增重(P0.05),而补饲氨基酸对泌乳牦牛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10)。与NG组相比,补饲氨基酸具有提高犊牛的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098),补饲精料及氨基酸和精料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犊牛的平均日增重(P 0.05)。2)与NG组相比,补饲氨基酸具有增加泌乳牦牛血液平均红细胞蛋白量(P=0.089)和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P=0.084)的趋势。补饲氨基酸、精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泌乳牦牛其余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P0.10)。3)补饲氨基酸、精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泌乳牦牛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10)。由此可见,夏季补饲精料+氨基酸能够同时促进放牧条件下泌乳母牦牛和犊牛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9.
九龙牦牛冷季补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冷季补饲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1~15岁的60头九龙牦牛作为试验组,同龄50头牦牛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配制精料的方式开展补饲试验,对照组只开展放牧,不补饲.试验开始时及开始后30 d和90 d分别测量体尺和体重.[结果]表明:在试验不同阶段,同龄牦牛身高、体斜长和胸围等体尺指标在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1周岁、平均体重(54.24±9.24)kg(较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低1.5倍标准差)的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2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屠宰对照组、精料组(补饲精料)、舔砖组(补饲精料+舔砖)、半胱胺组(补饲精料+半胱胺),另选取5头1周岁、平均体重(75.34±2.43)kg的同品种正常牦牛为正常对照组(补饲精料)。预饲14 d后对屠宰对照组牦牛屠宰取样,正式试验84 d后对其余各组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各组牦牛的精料、粗料和干物质的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摄入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屠宰对照组相比,84 d的饲养均促进牦牛体尺增加。舔砖组、半胱胺组体高与正常牦牛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僵牛的体斜长、胸深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半胱胺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营养调控能促进牦牛僵牛各胃室发育。试验组网胃和皱胃重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半胱胺组瘤胃重量最高,占复胃总重比例最高,并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营养调控促进了牦牛僵牛肠道各段的发育,其中舔砖组和半胱胺组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补饲精料促进了牦牛僵牛生长及胃肠道发育,此基础上补饲舔砖和半胱胺使牦牛僵牛上述指标接近或超过正常牦牛。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舍饲、放牧+补饲及放牧的饲养方式,对30头24月龄牦牛进行育肥试验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舍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484.83 g,放牧+补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358.27 g,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117.11 g,舍饲组与放牧+补饲组及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放牧+补饲组与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舍饲及放牧+补饲的育肥方式,显著提高育肥牦牛的增重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牦牛犊补饲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头哺乳期高原型牦牛犊用于补饲试验。试验末期试验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分另Ⅱ达到83.83±2.64cm,86.17±3.87cm,102.50±4.72cm和70.92±6.38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19cm,3.10cm,1.93cm和7.56kg。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人工补饲来补充牦牛犊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方法在传统的牦牛生产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青海大通县高寒地区在冬季天寒地冻,缺草少料,不利于牦牛饲养。本文选择80头18月龄公犊牦牛进行补饲试验,通过给牦牛补饲精料,驱虫健胃和精心饲养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南牦牛开展冷季补饲试验,研究不同年龄段牦牛补饲后的增重效果,为甘南牦牛冷季补饲提供试验依据。本试验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甘南州玛曲县开展,选择不同年龄段牦牛群体进行补饲试验。补饲期内,每月称量试验组和对照组体重,分析体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90 d的试验期内,当年犊牛、2岁、3岁和成年牦牛试验组活重增加量分别为11.4 kg、3.4 kg、2.6 kg和4.35 kg,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增加量分别高出9.4 kg、10.1 kg、14.85 kg和20.65 kg。说明,冷季适当补饲能增加各年龄段牦牛的增重量,且对幼龄牦牛生长有明显的效果。冷季补饲是高寒牧区牦牛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甘南牦牛枯草期补饲饲养模式研究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甘南牦牛枯草期的补饲饲养模式。[方法]本研究在枯草期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组群的牦牛开展了不同方式的补饲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通过补饲减少掉膘损失398元/头,保活盈利380元/头,提高繁殖成活率增收247.5元/头;补饲育肥增收520元/头,舍饲育肥牦牛增收610元/头,犏牛增收874.5元/头。[结论]因此,牦牛枯草期可通过补饲减少掉膘,提高繁殖率和成活率,通过错峰育肥出栏缩短养殖周期,增加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牦牛冷季减损保膘有效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季采用补饲 暖棚夜宿的方式饲养牦牛能起到减损保膘的良好效果,21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补饲的9头2.5岁牦牛全期头平总增重19.91kg,头平日增重94.67g,3个不同补饲水平中以A组的投资少(日投草料价1.248元),全期头平“减损 增重”潜在收益35.004元。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发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育肥及犊牦牛培育技术。选取带犊母牦牛和公犊牛各66头,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犊牛培育期间(2017年12月4日—2018年3月5日),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试验组犊牦牛断乳前(3月5日断乳)随母牦牛哺乳,并进行补饲;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按常规放牧方式饲养,对照组犊牦牛进行断乳并补饲。育肥期间(2018年3月5日至出栏)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于6月错峰出栏;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于集中出栏时间出售(9月或10月)。在犊牦牛培育期间,观察试验组母牦牛的体重变化情况;每月4日测定2组犊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收益。结果表明,在犊牦牛培育阶段,由于试验组犊牦牛随母牦牛哺乳,试验组母牦牛体重平均下降1.17 kg/头;2018年1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体斜长和胸围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018年2月4日和3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的效益为1 063.05元。研究结果为提高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养殖效益以及提升犊牛培育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补饲蛋白料对3月龄断乳母犊牦牛日增重和肉质的影响。选用24头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3月龄断奶母犊牦牛(59.51±3.49kg),随机分成两组(处理组放牧+补饲蛋白料,对照组采用完全放牧饲养),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试验预饲期7d,正式期30d。试验始末对犊牦牛进行称重,并随机各选取4头牛进行屠宰取样,进行肉质品质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全期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57kg(P0.05)和118.89g(P0.05);(2)处理组犊牦牛的屠宰率显著提高了11.25%(P0.05),后股肉的剪切力显著降低了13.75N(P0.05);(3)犊牦牛背最长肌中氨基酸组成丰富,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每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以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补饲蛋白料可以提高断奶母犊牦牛的体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质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暖季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140头,按年龄、性别组成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70头。补饲组在归牧后可自由舔食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照组不补饲,试验期为60 d,测定牧草中矿物元素含量、牦牛生长性能、泌乳母牦牛产奶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犊牦牛和青年牦牛总增重和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 01);青年牦牛和成年牦牛日增重显著高于犊牛(P0. 05)。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泌乳牦牛产奶量无显著变化(P0. 05),7,8岁泌乳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5岁以下泌乳牦牛(P0. 05)。说明在牧草生长旺盛的暖季给牦牛适当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能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和日增重,而犊牦牛和青年牦牛的补饲效果优于成年牦牛。  相似文献   

20.
<正> 应用黑白花牛冻精改良本地牦牛,繁殖具有杂交优势的黑犏牛,是提高高寒牧区养牛业经济效益、繁荣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措施。为探索黑犏公牛在暖季进行补饲条件下的生长、育肥潜力和不同补饲水平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86年6月至10月,在红原县国营瓦切牧场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分述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牛以优良奶用黑白花牛(冻精)×牦牛(母)种间杂交1代—黑犏公牛;年龄2.5至3岁。2.补饲饲料白玉米粉、尿素、食盐和骨粉组成,配方及营养成分如表1。3.供试牛(12头)采用随机处理,分为补饲1、2、3组,设不补饲(4)组为对照;组间体重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