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探索乡村"人口、土地利用、产业"3要素转型空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了解单要素转型加速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乡村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从"人口、土地利用、产业"测算重庆市渝北区近郊2镇2010年与2017年乡村转型度,对比3要素对乡村转型度贡献率,分别得到3要素转型优势区域(A区、B区、C区);并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及经济条件3方面选取6个影响因素,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各因素对3要素转型度及转型优势区决定力大小.结果显示:①研究区人口转型特征明显,产业次之,土地利用转型最差,各转型优势区村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A区、B区、C区;②影响因素探测显示,农村耕地数量、农村经济总收入、坡度、到主要交通干道距离分别是影响近郊区乡村"人口、土地利用、产业"转型加速的主要因素.统筹不同区位乡村发展速度、稳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保护农村耕地数量、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近郊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靖远县地处扶贫重点前沿阵地的深度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决胜的冲刺阶段,实现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对于巩固精准脱贫攻坚成果、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本文对靖远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尝试探索靖远县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必须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当前,我国进入实现第1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刻,精准扶贫和产业脱贫都到了攻坚克难的最后一站,扶贫成功与否影响重大.新时期,保山市龙陵县在面对农村贫困问题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通过分析龙陵县的发展特点与贫困现状,知晓龙陵县现有产业扶贫路径,并总结出在产业脱贫...  相似文献   

6.
马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218-221
为找准和明确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发展的重点,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经验,提出大力发展临空现代农业的基础、方向和路径,以期能帮助渝北区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精准扶贫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广西作为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的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阻碍,经济发展滞后,因此需要借助农业保险的力量发展农村经济。提出开发富有区域特色的山葡萄种植保险等促进广西农业保险更好助力农村脱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艳红  李倩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0):162-162,171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关键,是最直接、最长效的脱贫手段,是精准脱贫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产业扶贫是重点,只有把产业富民作为乡村振兴的落脚点,乡村振兴才能更有基础、更有活力。本文基于对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湖上乡的调研,认为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必须要接地气,因地制宜选好产业;要创品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建长效,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要用能人,带动发展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28-129
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是关键一着,以产业化发展为抓手,综合多种手段,整村推进扶贫减贫,是解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以湖北省天门市119个贫困村脱贫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产业扶贫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产业扶贫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内涵的解析,从资源环境约束系统和保障系统两个维度探讨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思路、方法,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高程、坡度、水域、森林绿地和地质灾害因子等约束性因子组成的丘陵山区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承载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区域建设条件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将渝北区建设条件分为适宜建设用地区、限制建设用地区和禁止建设用地区3种类型;(2)基于适宜建设用地规模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来测度土地资源所能保障人口规模来表征丘陵山区资源环境保障系统承载力。研究结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度量和管理的重要参量和依据,科学认知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丘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和农村建设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笪玲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20-123
[目的]完善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为相似区域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以重庆市璧山县为研究对象,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并通过该类区域PSR模型的分析,探讨不同游憩带适宜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结果]通过充分考虑PSR模型下的区域特点,分别总结出城市游憩圈带、近程游憩带和远程游憩带的游憩地配置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及社区发展核心.[结论]乡村旅游社区开发模式的选择应当依托区域要素,构建合理发展机制,避免各种经济、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152-153
精准扶贫是新常态下扶贫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但目前扶贫工作,尤其是山区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面临一些困难,如自然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特色产业缺乏、公共服务较差等。要破解这些难题,打赢扶贫攻坚战,需进行思想扶贫、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共服务扶贫、搬迁扶贫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11-113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广西上思县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本文立足临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衔接途径,以期对其他地区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决胜时间的临近,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正在加快步伐,正如习主席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阶段。利辛作为亳州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一直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探索,但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一直没有摘掉,接下来的扶贫之路仍需发现和解决摘帽过程中的问题。该文正是对利辛县的"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所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且针对贫困县这一条件下的精准扶贫与精准扶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广东省政府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致力建设生态文明,以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本文以惠东县为例,首先介绍该地区自然及社会情况,然后分析惠东县精准扶贫及乡村绿化必要性,最后重点探究精准扶贫及美丽乡村绿化路径,旨为其他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及乡村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安徽理工大学积极践履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真切引领贫困农民认知贫困脱贫政策,以扶贫脱贫目标任务为统领,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为原则,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加大扶贫力度,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乡村脱贫的成效,推进了乡村振兴的进程,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些许参考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决胜之年,意味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深化。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长效脱贫机制的建立和根本破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有重大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和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其衔接转型的制约因素,对如何解决二者协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在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菏泽市为例,在科学分析当地农村发展和乡村旅游扶贫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经验,运用理论分析和模拟建构等方法,通过研发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农产品的附加值、创新乡村旅游融资机制、增强生态资本的存量和增量意识、建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机制等乡村旅游扶贫运营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助推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