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3,(9):52
高度重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农业部日前指出,各地要依法落实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主体责任,扎实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私宰病死动物行为,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加强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农业部今年要求各地做好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实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农业部制定印发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以进一步规范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操作技术,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维护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规范》规定: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焚烧法(直接焚烧法、炭化焚烧  相似文献   

3.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窖(池)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对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动物卫生、食品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阐述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窖池的技术要点、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以及推广和应用效果,以期为现阶段中小规模动物养殖场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养殖环节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是保障人民群众动物产品"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关口,为此,笔者就辖区内养殖环节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进行了认真调研,发现制约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的主要因素是病死畜禽处理不规范、监管力量不足、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政策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管理相对人法律意识淡薄等,因此,提出了统一规划布局无害化处理场(点)、加强体系建设、加强饲养管理、完善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建立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续第10期第9页)5.明确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1明确各级政府对本地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负总责。省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全省畜禽养殖、疫病发生和畜禽死亡情况,按照合理布局原则,制定本省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规划。县级政府按照规划,加快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收储点,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运营无害化处理中心。2明确动物饲养、经营者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责任主体。禁止弃  相似文献   

6.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事关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安徽省泗县通过第三方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开启“网络健全、监管全面、市场运作、保险参与、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畜禽无害化处理新模式,建立了标准化分级收集、规范化转运、专业化处理、商品化应用的运营机制,基本实现了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的工作目标;通过流动收集、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处理单位、镇、村、养殖场(户)”联动、运转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通过集中高温干化处理,实现了阻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阻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合法合规科学处置、废物再利用的目的。为进一步促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高质高效,通过走访调研,阐述了泗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模式与成效、问题与建议,供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7.
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水平。基于此,本文将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介绍,并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了具体研究,其中主要包括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3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基层动物防疫实际,提出了加强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加强宣传工作、开展病死动物排查,强化监督管理、制定长效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实施相关政策确保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动物防疫工作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做好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不但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还能抑制病菌传播。虽然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重要程度较高,但从目前处理效果来看还不够理想,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无害化处理效果与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结合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实际,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能达到预期目标,满足无害化处理需要,提高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笔者根据基层经验总结了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的一些建议,认为准确落实国家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监管工作,发挥村、镇人员重要作用。养殖场、农户要积极配合并恰当选择无害化处理设施、方式应因地制宜,有广泛的社会监督才能做好病死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病死动物常见的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具体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无害化处理的因素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对策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我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病死畜禽是动物疫病发生的重要传染源,实施源头全量化收集、集中无害化处理、废物资源化利用是有效防控动物疾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随着畜牧产业规模化进程加快,畜禽养殖数量持续扩增和活畜禽市场流通飞速发展,动物疫病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1现阶段连云港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现状1.1制定方案,细化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和散户没有无害化处理补贴,也没有专门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存在乱抛乱弃,甚至低价出售病死动物现象。这不仅引起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危害动物性食品安全。现介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供大家参考。1.深埋法指用掩埋的方法处理病死动物尸体及产品等相关物品,通过土壤的自净作用达到无害化。深埋法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型畜禽  相似文献   

14.
<正>四、技术知识75.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哪些?答: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发酵法等,也可采用其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但要达到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动物尸体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76.什么是焚烧法?答:焚烧法是指在焚烧容器内,使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在富氧或无氧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一直是相关畜牧部门监督执法过程中的一个大难题,若不能及时彻底的处理病死动物尸体,不仅可能会对周遭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散播疫情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主要针对吉林通化梅河口地区的动物养殖情况来论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1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现状1.1无害化处理场地不统一拿吉林通化梅河口市来说,全市的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式非常单一,主要是以掩埋为主。养殖户处理病死动物尸体的  相似文献   

16.
黄浦江流域漂浮死猪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病死猪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关注与担忧。目前,我国在处理病死畜禽过程中仍存在无害化处理池数量不足、技术单一、二次污染严重和补偿机制欠缺等问题。通过归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及我国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总结病死畜禽好氧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推广病死畜禽好氧发酵技术,并进行病死畜禽好氧发酵工艺优化、有害气体控制等相关研究,探索好氧发酵处理规程及补偿机制。同时,建议应注重因地制宜及多种方式的综合,合理选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沭阳县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以来,效果非常明显,病死动物实施集中无害化处理有很多益处,首先减少了疫情扩散的条件,能够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迅速处置。其次是减少养殖场(户)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人力、财力的投入,为养殖场(户)提供了便利,同时给予一定补贴,使养殖场(户)减少一定损失。也减少了病死畜禽乱抛弃、倒卖等行为的发生。最后是病死动物实施集中无害化处理后,可以得到废物再利用,使病死畜禽经过处理后仍能发挥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规范病死及病害动物和相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操作,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近日,农业部组织制定了《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范》适用于国家规定的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屠宰前确认的病害动物、屠宰过程中经检疫或肉品品质检验确认为不可食用的动物产品,以及其他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规范》规定了病死及病害  相似文献   

19.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是畜牧业废弃物处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将病死畜禽尸体通过物理、化学技术处理,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当前环境保护压力日渐增大,畜牧业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方面,依照法律法规无害化处理好病死动物,打击病死动物贩卖上市,遏制病死动物肆意丟弃,成为社会焦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关系到畜牧业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日照市五莲县畜牧工作实际,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切入,探讨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中的法律法规问题和监督管理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对今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1.病死动物处理难度大,违法事件多长沙县常年存栏生猪110万头左右、禽300万羽,正常情况下,1年仅猪就要死亡3~5万头,而绝大部分养殖场和养殖户无专用的无害化处理场地和设施,不具备无害化处理能力。因此,乱丢乱弃和收购销售病死动物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是困扰长沙县养殖业发展、动物食品安全和农村环境卫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统一有效处理病死动物,已迫在眉睫。201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