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6-7月是南方地区的多雨季节,局部地区有可能下暴雨或大暴雨,引起洪涝灾害,尤其是部分低洼稻田受淹的可能性更大,早稻、中稻、晚稻秧田均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受淹稻田稻株根系受损,甚至出现大量死苗,应根据早稻受淹具体情程度及生长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1受淹早稻的特征早稻在不同生育期的耐涝能力不同,受涝后表现症状也有差异,损失程度也有轻有重。苗期、分蘖期受涝后常引起瘦弱苗,基部叶片呈黄褐色,退水后出现垮叶现象,但一般能恢复生长。早稻在拔节期受涝常造成水稻节间伸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强降雨,导致内河水位猛涨,积水无法排出,就会造成稻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渍涝灾害。如果雨情加重虫情,会水稻受涝渍后,植株健壮度下降,抗逆性能差。易受病害侵害。水稻遇涝受淹,因水稻品种、生育期和淹水时间长短不同,造成的危害也不同,采取的对策也不同。一般苗期、分蘖期耐涝性较强,而孕穗期和抽穗期耐涝性较弱;杂交稻的耐涝性强于常规籼稻,常规籼稻又强于常规粳稻。本文重点对稻涝灾程度鉴别、短期受淹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以及因灾绝收稻田的补救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水稻耐涝高产栽培与减灾策略(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水稻耐涝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要点,并对早稻和中稻受淹后的减灾策略分别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早稻在淹涝胁迫下的“壮苗,旺根,储糖,控芽”耐涝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4.
洪涝灾害对早稻的影响及灾后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德保县受涝早稻的抽样调查和分析表明,洪涝灾害对孕穗期的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产量损失30.3%-61.1%,灌浆期受淹1-3天,产量损失相对较小,为15%-30.1%,灾后采取及对排涝,水洗泥浆,追施速效性肥料或根外追肥,及时防治细菌性病害的管理措施,可使植株恢复生机,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早稻受涝后的生长发育状况,结合盆栽进行不同生育期的淹水模拟试验,分析总结了早稻受涝后生育特点和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抗灾、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6.
粳稻受淹天数及补救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发生涝害后,严重影响产量;后期恢复生长情况取决于受涝时间的长短、受涝时秧苗的活棵状况以及灾后各类补救措施落实情况;机插秧7月受淹后采取补种这一补救措施,产量和效益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农家参谋》2013,(8):8
棉区雨季常有不同程度的涝灾出现。棉花受涝后,重则死亡,轻则倒伏,蕾、花、铃大量脱落,产量的主要构成要素伏桃几乎落光。对此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1.扶苗松土。受淹棉田排水后立即将棉株扶正,并培土稳蔸,使棉株直立生长,改善棉田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因倒伏而造成  相似文献   

8.
于1992和1993两年采用盆栽模拟方法对叶面喷施复合醇,减轻早稻涝害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稻分蘖前期或孕穗期淹水3—5天后,喷施一定浓度复合醇能增强耐涝性,减轻涝害引起的产量损失,复合醇能提高受淹早稻的根系活力,促进稻株恢复生长;提高稻叶叶绿素含量,增加单株叶面积和干物重,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减少稻叶MDA含量,降低POD活性,抑制涝害引起的膜脂过氧化,淹后早稻喷施复合醇的浓度以5.0mg/L和10.0mg/L较为适宜。复合醇减轻早稻涝害的效应在不耐涝品种浙733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于1992和1993两年采用盆栽模拟方法对叶面喷施复合醇,减轻早稻涝害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稻分蘖前期或孕穗期淹水3-5天后,喷施一定浓度复合醇能增强耐涝性,减轻涝害引起的产量损失,复合醇能提高受淹早稻的根系活力,促进稻株恢复生长:提高稻叶叶绿素含量,增加单株叶面积和干物重,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减少稻叶MDA含量,降低POD活性,抑制涝害引起的膜胆过氧化,淹后早稻喷施复合醇的浓度以5.0m  相似文献   

10.
洪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洪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对早稻不同熟期、不同受淹时间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取样测产和考种,结果表明:洪涝造成早稻减产,且随受淹时间延长产量损失增大;在孕穗至齐穗期受淹,产量下降是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种植在江、河、湖边等地势低、排水条件差的水稻,极易受到洪水淹没。受淹水稻由于被水淹没部位、时间及补救措施不同,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相差很大。因此,在强降雨的洪涝灾害面前,及时采取正确的清沟、排水、施肥等补救措施,对受淹水稻恢复生长,减轻灾害影响,减少经济损失效果显著。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就受淹水稻的特点与补救措施介绍如下。1.受淹水稻后表现特点不同类型和不同生长期的水稻,其耐涝性不同。一般杂交稻耐涝性强于常规籼  相似文献   

12.
<正>据湖南省农情调度,受2017年6月22日以来暴雨灾害影响,湖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75.4万公顷,成灾面积37.8万公顷,绝收面积9.8万公顷。水稻、蔬菜、瓜果、棉花等农作物受灾严重。受灾早稻生育期有所延缓,结实率下降,受淹、损毁严重的早稻减产甚至绝收;受灾一季稻分蘖、幼穗分化受到一定影响;双季晚稻秧苗受淹2000公顷,严重的出现烂秧死苗;全省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13.
棉区雨季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涝灾出现,棉花受涝后,重者死亡,轻者倒伏、变黄,蕾、花、铃大量脱落,产量的主要构成要素伏桃几乎落光.根据受涝棉花的生育特点,可采取下列补救措施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涝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盆栽方法进行早稻淹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一是稻株受淹后,茎蘖数和绿叶数减少,叶片厚度变薄,成熟期推迟;二是稻株受淹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茎鞘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根系活力下降;三是早稻在不同生育期受淹后稻谷产量均降低,且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减产幅度加大。在淹水2-6d的情况下,受害轻的减产11.4%,严重的减产83%。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分蘖期受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2015—2016年在沿江地区进行了水稻受淹后补救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如受涝时秧苗已活棵,即使受淹时间较长,若秧苗根系尚好,可采取剪去拉长生长叶片,刺激新叶生长,等新叶长出后可施尿素75 kg/hm2作为恢复肥进行补救促进新生分蘖的发生,后期恢复生长情况较好。对于沿江地区,7月受淹后耕翻重种这一补救措施要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16.
以2003~2008年的田间观测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易涝易渍棉田水文过程对农业涝渍灾害防治及其评估的特点,探讨了易涝易渍棉田水文过程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易涝易渍棉田具有地下水埋深浅、对降水很敏感的特点。30mm以上降水就可引起地下水位明显抬升;降水可引起棉田间歇性多次受渍、受涝,会引起作物不同程度减产。当受涝(田间积水深度5~15cm)3d,地下水埋深小于30cm的时间累积达到12~22d时,可造成棉花减产13%~22%;当受涝5~6d,地下水埋深小于30cm的时间累积达到21~33d时,可造成棉花减产35%~50%。在不受涝仅受渍的情况下,当地下水埋深小于30cm的时间累积达3~4周时,可造成作物减产14%~31%,5周以上时则造成作物减产过半。回归分析表明,作物减产程度与受涝、受渍程度指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地下水位长期偏高、田间浅淹3~6d的情况下,渍对作物的影响大于涝。  相似文献   

17.
涝渍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棉花盛花期的不同时段对不同品种设置淹水处理试验,研究淹水对棉花产量、产量构成及其形成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淹水后成铃减少是涝渍导致棉花减产的主要原因;淹水能抑制棉铃发育及纤维发育,导致铃重和衣分降低,严重影响产量。棉花盛花期内,涝渍灾害发生越迟产量损失越大。淹水对单铃籽棉干重的抑制作用一般在棉株受淹后10d开始表现,淹水解除后持续约20d。开花后10d左右的棉铃受淹后恢复期很短,对铃重影响最大;刚开始发育的棉铃受淹后恢复期较长,对铃重的影响相对较小;淹水对已处于纤维加厚高峰期棉铃的籽棉干重增长抑制作用较小。淹水对棉纤维干重增长的抑制作用与其对棉铃籽棉干重影响的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8.
<正> 涝指的是降水强度过大,农田积水,使作物受淹的现象.渍指的是较长时间内雨量和雨日都多,地面虽然可以没有积水,但耕作层长期含水过多,使作物根系受渍、甚至烂根的现象;群众称之为"哑叭涝",又称暗涝.涝和渍都对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和麦收期的小麦有严重危害. 我省各地都有冬小麦种植,但60%以上在淮北.同时由于地形、土壤、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淮北和沿淮地区比我省其他地方更易受涝渍害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解涝对杂交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为试材,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设计不同涝淹深度和受涝时间的胁迫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稻受涝胁迫后,植株高度、节间长度均增长,灌浆期、孕穗期受涝胁迫后植株高度增长幅度大于拔节期,涝淹深度对植株高度、节间长度的影响大于受涝时间。不同生育期受涝水稻减产顺序表现为孕穗期、拔节期、灌浆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受涝时间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受涝深度,  相似文献   

20.
受淹条件下,同一品种不同稻作方式,麦套稻耐涝性较强,表现为白根占总根数比例较高,出水后恢复速度较快。分蘖期麦套稻被水淹没,生育进程几乎中断,出水后存活心叶拉长,叶片发黄变软。随着淹没天数的增加,高峰苗数逐渐降低,有效穗逐渐减少,产量损失越来越大。受淹麦套稻高峰苗期后移,生育期推迟。受淹麦套稻的抢救措施首先是抢排积水,退水后及时追施肥料,增施钾肥,科学管水,加强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