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肉中的脂肪含量与牛肉品质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与牛肉的嫩度、剪切力、多汁性和风味息息相关。文章就影响牛脂肪沉积的因子及相关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提高牛肉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肌内脂肪含量是牦牛肉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可通过改变肌内脂肪含量有效改善牦牛肉品质.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品种、性别、营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对于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和营养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环境和性别因素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则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影响牦牛肌内脂肪沉淀的因素和牦牛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基因进行综述,旨在为牦...  相似文献   

3.
4.
为适应不同环境,绵羊经过长期的适应性选择形成了尾型不同的品种。脂尾型绵羊尾部较高的脂肪沉积能力使其具有较好的抗逆性,但过多的尾脂沉积已不符合当今的育种需要。绵羊的脂尾和瘦尾是由环境和基因共同决定的复杂性状,而尾部脂肪沉积又与尾部脂肪组织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脂分化相关。本文重点讨论可能决定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及影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因素,对有关绵羊尾部脂肪沉积基因组学研究及脂肪沉积相关的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脂尾型绵羊脂尾(脂臀)性状的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鹅肥肝脂肪沉积性状相关的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鹅肥肝是世界三大美味之一,因其味道鲜美、质地细嫩、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益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鹅品种是影响肥肝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国内,以狮头鹅最为理想,太湖鹅也具有一定潜力,其特性也有利于填喂产肝。在国家水禽基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脂肪中的肌内脂肪含量对动物的肉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营养均衡的饲养管理调节肌内脂肪的含量,从而有效的改善动物的肉品质。脂肪酸决定了动物体中脂肪的特性,探究脂肪酸的形成过程对脂肪沉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脂肪沉积受动物的品种、性别、年龄、饲养模式、环境、营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改变牦牛肌内脂肪沉积进而改善牦牛肉的品质和口感。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畜种,是当地牧民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文章对影响牦牛脂肪沉积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对牦牛脂肪沉积和牦牛肉品质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绵羊多胎基因及相关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的繁殖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文章综述了现已发现并证明的多胎基因,如FecB基因、BMPR-IB基因、FecX基因及相关遗传标记.并阐述了这些基因的发现、定位、遗传效应及调控机制.探讨绵羊多胎基因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绵羊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绵、山羊品种很丰富,仅列入《中国羊品种志》的品种就有35个(绵羊15个,山羊20个),加上列入各省《畜禽品种志》的地方绵、山羊品种达80多个.目前中国绵羊和山羊的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羊皮产量、山羊绒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绵羊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及华北地区,在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繁殖性状是养殖业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其中产仔数是影响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羊肉、羊毛生产的经济效益.世界各地都非常重视羊的繁殖能力和繁殖技术的开发和提高,其繁殖能力主要受基因控制,而且为加性-显性基因作用模式.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高精细基因图谱的不断完善,多胎性状的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和利用多胎性状标记辅助选择在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并证明了一些羊繁殖性状相关的基因.本文对与羊繁殖性状相关的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动物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内脂肪(IMF)含量是评价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对风味、嫩度、纹理等肉类感官品质起着重要作用,而IMF的沉积主要受脂肪摄取、合成、分解3条代谢途径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IMF沉积的相关候选基因,初步揭示了影响脂肪代谢的机理,旨在为今后调控IMF沉积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与绵羊排卵率相关的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主要包括FecX1、FecXH、FecX2W、FecB、GDF-9、FecG(E)、BMPR-IB、BMP-15等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对绵羊繁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绵羊的繁殖特性已成为绵羊生产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绵羊繁殖力进行遗传改良是提升中国绵羊生产水平的必由之路,母羊的年产羔能力主要受单胎产羔数和季节性发情的影响。本研究对影响产羔能力的排卵数和季节性发情相关基因及miRNA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对全基因组比较在繁殖性状相关QTL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QU Qiuhong;HUANG Ye;JIANG Qinyang;HUANG Yanna(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相似文献   

13.
通过F1代横交获得特克塞尔羊和哈萨克羊的F2代337只,对8月龄F2代羔羊胴体5个不同部位的脂肪沉积性状(尾部脂肪重、背部脂肪厚、肾脏脂肪重、肠系脂肪重及胴体脂肪含量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筛选活体状态下可测量的、与脂肪沉积密切相关的表型及参数。结果表明:横交F2代不同部位的脂肪沉积表型存在显著差异,背部脂肪厚与其他各部位脂肪沉积变化均显示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筛选可活体测量的早期生长性状出生重、断奶重、活重和眼肌面积,其中,活重与各部位脂肪沉积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眼肌面积与背部、肾脏和肠系呈极显著相关(P<0.01);通过回归分析将背部脂肪厚和活重确定为解释参数。  相似文献   

14.
肌内脂肪(IMF)即肌纤维之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其含量与猪肉品质呈正相关。脂肪组织过度发育会导致脂质过度累积,影响猪的胴体品质;反之,亦会使肉质变硬,影响口感,降低猪肉品质。合理改善IMF含量,对提高肉质尤为重要。因此,探究与IMF沉积相关的候选基因和分子机制已成为IMF研究中的热点内容。文章对调控猪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及其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参与脂肪沉积调控过程的一些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s)、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acidbindingprotein,FABPs)、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家族(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family, C/EBPs)、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Krüppel样因子13(Krüppel-like factor13,KLF13)、脂滴包被蛋白1(Perilipin1,PLIN1)、FAM134B等候选基因对脂肪细胞的分化以及沉积的重要作用;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TGF-β/BMPs信号通路等影响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长链非编码RNA、基因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对脂肪生成和分化的调节作用,以期阐明调节IMF基因表达的潜在机制,揭示IMF沉积的分子基础,对猪IMF沉积的研究有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5.
多数家畜的经济性状是数量性状,如羊毛品质、肉质、生长速度、抗病力等.每个性状都是由多个基因调控的,而且这些基因对性状的影响大小是不均衡的,有的是主效基因,有的是辅助基因.微卫星DNA在染色体上是高度随机分布的,如果证实微卫位点专一性地与某主效基因之间是连锁的,那么微卫星标记的位置就可以辅助定位该主效基因.羊具有54条染色体,其中有26对常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1].在1995年,绵羊的G-带核型(G-band karyotype )由北美第九国家动物细胞遗传(9th North American Colloquium on Domestic Animal Cytogenetics)所证实并由其进行了基因定位[1].  相似文献   

16.
作者旨在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LE)对绵羊皮下脂肪沉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健康、断奶后20~30 d、初始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LE;试验Ⅰ~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2000、3000、4000 mg/kg LE。试验期120 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并测定滩羊皮下脂肪重、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及皮下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Ⅳ组的皮下脂肪重分别降低了20.16%、14.40%、18.11%、20.16%;添加3000 mg/kg LE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效果最明显,LE对总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LE显著降低皮下脂肪组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P<0.05),其中添加3000 mg/kg LE降低G6PDH活性的效果最佳,对脂肪酸合成酶(FAS)、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和6-磷酸脱氢酶(6PGDH)活性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提示,LE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皮下脂肪重的趋势,其中添加3000 mg/kg LE的降脂作用最好,甘草提取物主要通过下调脂肪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活性来抑制绵羊皮下脂肪沉积,但甘草提取物调控滩羊皮下脂肪代谢关键酶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绵羊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动物之一,不同绵羊品种具有各自独特的性状。利用性状存在变异的绵羊个体,对其进行基因组水平的分析,可以定位获得影响某种性状的基因区段或主效突变位点,鉴定得到的这些重要基因可为绵羊遗传育种提供分子标记,加快遗传选育进程。文章综述了在绵羊中鉴定得到的影响繁殖、生长、抗病及抗逆性状的主效基因发现过程及相应的调控机理,同时还综述了这些基因在绵羊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后续探索这些重要基因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为绵羊分子育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一种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分子,可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及表观遗传水平调控基因表达。lncRNA功能复杂,其作用范围几乎涉及整个生命活动的范围,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脂肪作为肉质性状的关键指标,选择性脂肪沉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lncRNA与畜禽脂肪沉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深入开展lncRNA与脂肪沉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脂肪沉积相关的MicroRNA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6):112-1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需要更高品质的猪肉。而脂肪沉积与肉品质息息相关。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的小分子RNA,miRNA可靶向目的基因从而实现对猪脂肪沉积进行调控。研究表明,miR-27、miR-34、miR-125以及miR-130等miRNA家族参与猪脂肪沉积的调控。鉴于目前鲜有关于miRNA调控脂肪沉积的相关研究报道,故笔者就4个miRNA家族对脂肪沉积的调控展开重点论述,以期为今后开展miRNA调控脂肪沉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进而有效地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适合于蒙古绵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然后通过克隆测序检测引物扩增片段的正确性,最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最佳的PCR反应参数为: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30 s,58 ℃退火45 s,72 ℃延伸1 min,40个循环;72 ℃延伸5 min。各目的基因的熔解曲线峰值单一,目的产物稳定。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蒙古绵羊肌内脂肪沉积基因的Real-time PCR方法,可用于绵羊肌内脂肪沉积基因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