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奶牛隐性乳腺炎快速、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采集患隐性乳腺炎奶牛乳汁,研究其对乳清急性期蛋白含量、乳酶活性的影响,并做和乳汁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奶牛(健康奶牛与患隐性乳腺炎奶牛)乳清中HP、SAA、AGP、CRP含量均差异显著(P0.01),且与SC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HP(r=0.806)、SAA(r=0.662)、AGP(r=0.604)、CRP(r=0.717)。2组奶牛乳清中LDH、MPO、NAG、CAT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SC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LDH(r=0.729)、MPO(r=0.433)、NAG(r=0.932)、CAT(r=0.430)。结果提示:乳清中HP、SAA、AGP、CRP等急性期蛋白含量与LDH、MPO、NAG、CAT等乳酶活性均有可能作为奶牛隐性乳腺炎的诊断指标,但其具体诊断指示量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更准确地检测隐性乳房炎,为评价隐性乳房炎乳汁的变化提供参考。试验分别采用加州乳房炎检测(CMT)法与溴麝香草酚蓝检测(BTB)法对35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同时比较了2种测定方法下乳pH、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乳成分及血液常规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检测方法中,CMT法检出阳性率(40%)高于BTB法(34.3%),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CMT法的吻合率(35.71%)低于BTB法(41.67%)。2种检测方法呈阳性的乳pH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BTB检测法呈阳性乳的体细胞数显著高于(P0.05)阴性乳,而CMT法检测呈阳性的乳中体细胞数(SCC)的对数值比阴性乳高13.6%;BTB法检测呈阳性的SAA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2组阳性与阴性组间奶牛血细胞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明,2种检测方法中,CMT法比BTB法灵敏,但BTB法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亚临床低血钙症奶牛血液、乳汁、粪便、尿液中相关指标的特征,试验选取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奶牛各6头,通过血液、乳汁、粪便、尿液等样品中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阐明亚临床低血钙奶牛代谢特征。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疾病后的试验期间(试验期为4 d),血液指标中亚临床低血钙症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肌酐(CRE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指标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β-羟丁酸(BHBA)、游离脂肪酸(NEFA)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游离脂肪酸(NEFA)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BHB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葡萄糖(GLU)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钙(Ca)、磷(P)、镁(Mg)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乳汁指标中,亚临床低血钙症组乳脂率、乳蛋白、干物质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粪便指标中,亚临床低血钙症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尿液指标中亚临床低血钙症组镁离子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尿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说明亚临床低血钙症奶牛试验期间表现为能量负平衡,肝功能异常,矿物质代谢紊乱,但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肾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方法,研究硒对奶牛血液抗氧化能力及泌乳性能的影响。将16头奶牛分为基础日粮对照组和添加酵母硒试验组,分别在产前1个月到产后4个月期间,第0、30、60、90、120和150天采血,分离血清,测定全血中硒的含量,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丙二醛(MDA)浓度,乳中体细胞数和乳品质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酵母硒后奶牛血液中硒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T-AOC、SOD及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奶牛的产奶量显著升高(P<0.05);乳中体细胞数量降低显著(P<0.05),对乳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适量补硒可以提高奶牛乳腺组织抗氧化能力,减少乳汁体细胞数量,增加产奶量,提高乳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乳球菌对氧化应激状态下Caco-2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培养好的Caco-2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和氧化应激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和100μmol/L H_2O_2,处理组在H_2O_2氧化应激条件下同时添加乳酸乳球菌(1×108CFU/m L)。培养至12 h和48 h时分别测定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的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氧化应激12 h并没有对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48 h时细胞发生了严重的氧化应激,培养上清中T-AOC(P0.05)、抗O_2-(P0.01)、GSH-Px(P0.01)和CAT(P0.05)活力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氧化应激组相比,乳酸乳球菌处理12 h时显著提高了细胞培养上清中T-AOC、SOD、CAT活力(P0.01)和GSH含量(P0.01)以及细胞裂解液中SOD活力(P0.01)和GSH含量(P0.05);处理48 h时显著提高了上清中抗O_2~-、SOD、GSH-Px、CAT活力(P0.01),显著抑制了H_2O_2诱导的胞内SOD活性、GSH含量的升高和POD活性的降低(P0.01),虽然T-AOC无显著变化(P0.05),但培养上清中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以上结果表明,在体外条件下,乳酸乳球菌可通过提高不同抗氧化酶活力,改善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增强Caco-2细胞抗氧化功能,减轻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黑麦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钻石(Dimond)、卓越(Eminent)、百盛(Bison)、多福(Tove)在孕穗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光合特性,并同期测定H_2O_2含量。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在盛花期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显著低于孕穗期(P0.05)。孕穗期的Pn、Gs、Ci显著低于初花期(P0.05)。H_2O_2含量在不同花期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品种百盛初花期比孕穗期H_2O_2含量升高了34.13%,盛花期比孕穗期H_2O_2含量升高了48.92%,盛花期比初花期H_2O_2含量升高了11.03%。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黑麦草孕穗期H_2O_2含量与Gs呈显著正相关(r=0.650,P0.05),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0,P0.01),与Ci呈极显著正相关(r=0.740,P0.01);初花期H_2O_2含量与Tr呈显著正相关(r=0.570,P0.05),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0,P0.01);盛花期H_2O_2含量与Ci呈显著负相关(r=-0.490,P0.05)。多年生黑麦草光合作用与氧化胁迫呈正比。  相似文献   

7.
为推广中兽医药在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上的应用,将临床上确诊为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按乳区发病情况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和中药(归芪散)治疗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健康组)。在试验周期内,利用CMT检测阳性对照组的好转率、自愈率及临床型乳房炎转化率,检测中药组的有效率、治愈率。检测患病奶牛血液中淋巴细胞指数、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及乳汁中体细胞数和乳清中SA、ALT、AST、LDH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归芪散治疗隐性乳房炎有效率100%,治愈率为76%,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的为0%。阳性对照组自愈率为23.8%,好转率为33.3%,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有42.9%。阳性对照组SCC呈增高的趋势;而中药组SCC明显减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阳性对照组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均低于健康组和中药组;中药组的吞噬率逐渐升高,在第7天时显著高于健康组。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低于健康组;中药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逐渐提高,与健康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乳清中的SA、ALT、AST、LDH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阳性对照组始终高于健康组,中药组的含量逐渐降低,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归芪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与乳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24头患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和8头健康奶牛为试验动物,采集64份乳样分离乳清,利用ELISA法检测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结果表明:患中、重度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或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成正相关性,随着乳腺炎症状加剧,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不同发病阶段与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选取10头健康奶牛和30头不同发病程度(轻、中、重)隐性乳房炎患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α_1-酸性糖蛋白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乳清样品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对α_1-酸性糖蛋白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组奶牛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组奶牛(P0.01或P0.05),且随着奶牛隐性乳房炎病情的加重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增加,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呈现出递增趋势。研究结果提示,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变化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炎症引发的乳腺损伤及乳中体细胞数增加与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牛奶体细胞数(SCC)下牛奶体细胞分型特点,进而评估奶牛泌乳性能。选择102头荷斯坦奶牛进行牛奶样品采集,检测SCC、产奶量和乳成分。根据SCC检测结果将这102份牛奶样品分为3组,低SCC组(SCC100 000个/mL)、中等SCC组(SCC为100 000~400 000个/mL)和高SCC组(SCC400 000个/mL)。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牛奶样品中的体细胞进行分选,检测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的比例。采用标准平板计菌法对菌落总数进行计数,并通过细菌学检查对牛奶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1)在SCC100 000个/mL范围内,SCC在13 000~76 000个/mL时,淋巴细胞比例为89.43%,是健康乳腺中的主要细胞群体,当SCC增加到76 000~100 000个/mL时,PMN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达到79.68%,成为乳腺内主要细胞群体,表明早期炎症已经开始发生。SCC200 000个/mL时,PMN比例与SCC呈正相关;淋巴细胞比例与SCC呈负相关;巨噬细胞比例与SCC无明显相关性。2)鉴别出的主要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无乳链球菌等;次要病原体有绿脓杆菌、芽孢杆菌、乳酸乳球菌等。主要病原体组的牛奶样品中PMN比例(48.93%)极显著高于无病原体组(17.23%)(P0.01),显著高于次要病原体组(P0.05)。3)细菌培养阳性的牛奶样品中,感染传染型病原体的奶牛,产奶量显著下降(P0.05),酪蛋白/乳蛋白及乳糖含量显著减少(P0.05);在细菌培养阴性牛奶样品中,中等SCC(10 000~40 000个/mL)和高SCC(SCC40 000个/mL)牛奶样品中观察到酪蛋白与和乳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SCC牛奶样品中观察到乳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体细胞分型可用于对奶牛乳腺健康状况做出更详细分析,特别是在低SCC的牛奶中更早地识别炎症起始发生。乳腺早期炎症反应的发生明显低于目前公认的健康乳腺牛奶SCC阈值(100 000个/mL),并且CNS可能是诱发早期乳腺炎症的潜在病原体。细菌培养阴性样品中,炎症导致高SCC牛奶中酪蛋白/乳蛋白和乳糖含量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奶牛不同乳腺健康状态下乳清蛋白差异性表达,探究奶牛乳腺健康状况对乳清蛋白的影响以及病原微生物蛋白诱发炎症的分子机制,为诊断奶牛乳腺健康程度以及早期炎症的发生提供潜在生物标记物。选择102头荷斯坦奶牛[胎次2~3胎、泌乳天数(152±27) d、产奶量(27±3) kg/d]进行牛奶样本采集,根据乳体细胞数(SCC)及细菌学鉴定结果将牛奶样本分为6组,分别为细菌培养阳性组(传染型、环境型和机会型)和细菌培养阴性组[培养阴性-低SCC组(SCC100 000个/mL)、培养阴性-中等SCC组(SCC为100 000~400 000个/mL)和培养阴性-高SCC组(SCC400 000个/mL)]。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与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对6组乳清样本中的蛋白质功能及表达水平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奶牛健康乳腺与炎症乳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造成的。2)试验总共鉴定出272种蛋白质,其中有58种蛋白质显示出显著调节变化。与细菌培养阴性乳清样本相比,细菌培养阳性乳清样本中有20种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P0.05),其中导管素-4(CATHL4)、导管素-3(CATHL3)、导管素-2(CATHL2)、α-球蛋白抑制因子H4(ITIH4)、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3-1(SERPINA3-1)、前列腺素H-2 D异构酶(PTGDS)、血清淀粉样蛋白A3(SAA3)和免疫球蛋白κv3-20(IGKV3-20)在培养阳性乳清样本中的表达量超过培养阴性乳清样本的约8倍,且上调蛋白质的功能多数与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显著或极显著下调的蛋白质有38种(P0.05或P0.01),其中血小板糖蛋白4(CD36)、补体蛋白CD59(CD59)、κ酪蛋白(CSN3)、嗜乳脂蛋白亚家族1成员A1(BTN1A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围脂滴蛋白2(PLIN2)、包膜糖蛋白2(GP2)、聚泛素-C(UBC)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呈现极显著下调(P0.01),BTN1A1与脂质合成和分泌有关,PLIN2和GP2与转运有关,ABCG2具有酶活性,CD59与免疫系统有关。3)在细菌培养阳性乳清样本中鉴定到21种菌体蛋白,这些菌体蛋白的存在既验证了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又从菌体蛋白特性和功能角度阐明了病原微生物诱发炎症的分子机制。综上所述,通过对奶牛不同乳腺炎症状态下乳蛋白差异表达研究,根据不同炎症类型奶样中乳蛋白质及菌体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功能揭示了不同乳腺健康状态下乳腺内的生物学现象,此外为诊断乳腺健康特别是早期乳腺炎症的发生提供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对产后奶牛健康状况及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及复方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对产后奶牛健康状况和乳品质的影响。选取某大型牧场产后奶牛,按照分娩顺序交替指定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Ⅰ组灌服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试验Ⅱ组灌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定时采集血样和乳样,用于分析血浆生化指标及乳品质,同时观察产后奶牛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产后奶牛血浆钙含量及乳汁中乳蛋白含量升高,血浆甲状旁腺素含量、亚临床型低钙血症、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试验Ⅱ组产后奶牛血浆钙、镁含量和乳汁中乳蛋白含量升高,亚临床型低钙血症、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及乳汁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在产后第7天极显著提高血浆中降钙素含量,极显著降低低镁血症的发病率。结果提示,氨基酸螯合钙口服液及其复方口服液,对控制奶牛产后疾病、提高乳品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复方口服液的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5~9月长三角地区56个牧场的乳样,记录奶牛胎次及产奶量数据,并采用FOSS乳品多功能分析仪和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中的BHB(β-羟丁酸)、各乳成分含量及体细胞数(转化成体细胞评分),根据乳中BHB含量将牛只分为酮病低风险组、酮病中风险组和酮病高风险组,研究酮病对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产奶量差别较大,酮病高风险组奶牛产奶量显著低于酮病低风险组奶牛(P0.05);(2)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乳成分差别非常大:1胎奶牛酮病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乳脂率显著低于酮病高风险组,2胎牛只酮病高风险组乳脂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牛只乳蛋白率均呈现为酮病高风险组显著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酮病高风险组牛只的体细胞评分(SCS)显著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3)3胎及以上奶牛的中、高酮病风险头数占比高达30.11%,分别比1胎和2胎牛只高出10.65个百分点(P0.05)和6.98个百分点(P0.05)。说明酮病会显著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复合微量元素营养舔砖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将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复合微量元素营养舔砖组和对照组(不饲喂舔砖),比较了2组的总产奶量、日均产奶量、蛋白含量、乳脂肪含量和体细胞数等指标。结果显示,试验期内舔砖组每头奶牛总产奶量提高了40.96 kg(P0.05),日均产奶量提高了0.68 kg(P0.05);乳样中乳蛋白含量提高了0.11个百分点(P0.05),乳脂肪含量提高了0.06个百分点(P0.05),体细胞数降低了2.22万个/mL。表明复合微量元素营养舔砖可显著增加奶牛的产奶量并改善乳品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旨在探究甘氨酸(Gly)对H_2O_2诱导氧化应激的小鼠胚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H_2O_2处理组和H_2O_2+Gly处理组,对照组胚胎不经H_2O_2处理培养于M16培养液中;其他2组胚胎均置于25μmol/L的H_2O_2中孵育30 min,然后,H_2O_2处理组和H_2O_2+Gly处理组分别在M16培养液和最佳浓度Gly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通过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盐(DCHFDA)法测定胚胎内部的活性氧水平和巢式PCR法检测内源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胚胎经不同浓度Gly处理后,4 mmol/L Gly处理组的4-cell发育率(P0.05)和囊胚发育率(P0.05)均高于对照组;氧化应激胚胎经4 mmol/L的Gly处理后,胚胎的4-cell发育率(P0.01)和囊胚发育率(P0.05)显著高于H_2O_2处理组;H_2O_2+Gly处理组的活性氧水平显著低于H_2O_2处理组(P0.05);Gly能上调CAT(P0.05)和SOD1(P0.01)基因的表达,而对SOD2基因的表达无影响(P0.05)。综上可知,添加Gly可以有效提高胚胎的抗氧化能力,在胚胎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Gly的最适宜浓度为4 mmol/L。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氨基酸螯合铜、锌和锰对奶牛生产、繁殖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荷斯坦(60 d干乳期)奶牛300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头,干乳期间,对照组日粮添加400 g/kg硫酸盐形式的铜、锌和锰,有机矿组添加400 g/kg复合氨基酸矿(铜、锌和锰);哺乳期,对照组日粮添加600 g/kg硫酸盐形式的铜、锌和锰,有机矿组添加200 g/kg复合氨基酸矿。结果显示:有机矿组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奶牛的胎次对初乳中钠、锌和钴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 0.05)。在150 d的泌乳期,有机矿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乳中脂肪的含量(P 0.05);胎次显著影响1~150 d奶牛的体况评分(P 0.05)。有机矿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配种奶牛头数与怀孕奶牛头数的比例(P 0.05),对奶牛的其他繁殖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有机矿组显著降低产仔死亡头数(P 0.05),对其他组织器官疾病和蹄病无显著影响(P 0.05)。结论 :日粮添加有机矿(氨基酸螯合锌、铜和锰)可以提高奶牛干乳期和泌乳期初乳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出生犊牛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浆和乳中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健康年龄、泌乳期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Ⅰ、Ⅱ、Ⅲ组,每组10头。所有奶牛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2.50 g大豆黄酮、35.0 g芒柄花素、1.25 g大豆黄酮+17.5 g芒柄花素。进行127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12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Ⅲ组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40%、27.77%、28.37%;试验组的乳脂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乳糖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组血浆中雌酮含量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乳中雌酮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和乳中雌二醇-17β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和乳中孕酮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浆中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乳中试验Ⅰ、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血浆中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浆中催乳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乳中雌马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补饲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可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显著增加乳中雌马酚含量,同时使奶牛血浆和乳中雌二酮、孕酮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对在昆明市石林县某生态牧场一年内获得的中国荷斯坦退奶牛牛乳DHI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阐述乳中体细胞数对牛乳中主要成分的影响以及主要乳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为奶制品质量的检测提供依据。全年(2015年10月~2016年9月)采样共得到3 000个DHI数据,检测数据包括体细胞数、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体。结果表明,乳中SCC与脂肪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乳糖、总固体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乳中SCC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脂肪率、乳蛋白率和总固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固体含量、乳蛋白率和乳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9月,乳中SCC呈逐渐上升趋势,9月份达到峰值,高达46.40%,除此之外,9月前后两个月样品平均SCC高于50×10~4m L~(-1)的比例,也保持在较高水平,7、8月份占比高达40.12%和44.05%,10、11月份分别为45.10%和43.52%。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混合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确定泌乳中期奶牛饲粮的适宜精粗比。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精饲料与粗饲料比例为40∶60、50∶50、60∶40的混合日粮,试验期为60d,通过测定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奶量、料奶比、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乳体细胞数、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等检测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精粗比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IgG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采食、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IgG含量、Ig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乳品质、免疫力的影响较大,日粮中精粗比为60∶40的饲喂效果最好,精粗比为50∶50次之,精粗比为40∶60最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热应激损伤反应有无改善作用,为奶牛养殖防控热应激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将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90头随机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酵母硒组,每天每头添加酵母硒2.5 g和酵母破壁多糖10 g;3组为微生态制剂组,每天每头添加微生态制剂25 g,试验期为33 d,测定了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酵母硒组和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5),酵母硒组和微生态制剂组之间在产奶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酵母硒组、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乳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组之间所有生化指标在饲喂前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17天时,酵母硒组、微生态制剂组奶牛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组、微生态制剂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33天时,酵母硒组、微生态制剂组奶牛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组、微生态制剂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