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试验主要研究了3种真菌和2种酶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用量糙皮侧耳培养液、长根菇培养液、香菇培养液、纤维素酶、漆酶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在中温(35℃)、总固体(total solid,TS)质量分数20%、总挥发物(volatile solide,VS)接种率20%、初始pH为7.0条件下,进行厌氧消化试验。【结果】采用真菌及酶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系统产气率,3种真菌最优处理用量(按150 g原料算)分别为:糙皮侧耳培养液(100 mL)、长根菇培养液(100 mL)、香菇培养液(50 mL);2种酶最优处理用量(按250 g混合物料算)分别为纤维素酶(100 mg)和漆酶(75 mg)。上述5种处理条件下,系统产气量比无处理组分别提高了51.50%,38.97%,46.69%,40.61%,28.04%。【结论】整体而言,采用真菌进行原料预处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温和,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添加碱性树脂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2号树脂、固固比为6:10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强化作用最好,该处理下累积产气量为3 780 mL,固体含量(TS)、挥发性有机物含量(VS)的去除率分别为41.71%、61.56%,pH值能保持在7.0左右.树脂碱性越强、固固比越高,秸秆TS、VS的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本实验分别采用物理、化学、物理与化学联合三种预处理方式对水稻秸秆处理后厌氧发酵,测定各组的产气量并分析产气变化趋势,比较得出产气效果较好的秸秆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三种预处理方法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水稻秸秆产沼气的能力。比较来看,联合处理略强于化学处理,明显强于物理处理,其中,联合4%的处理效果最理想,总产气量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114.4%,发酵启动时间缩短了5d,最大日产气量提高了106.5%。  相似文献   

4.
悬浮载体对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蓝藻厌氧发酵过程中极易上浮分层影响产沼气效率的问题,采用批量发酵工艺,研究悬浮载体对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聚乙烯(PE)载体,使累积产气量提高13.7%(P<0.01),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8.6%(P<0.05),叶绿素a消减率从21.4%提高到29.8%(P<0.05),COD消减率从41.2%提高到46.2%,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也有明显提升.说明使用悬浮载体可显著提高蓝藻的厌氧发酵效率.  相似文献   

5.
6.
有机污水接种活性污泥后在厌氧、37℃和120 r·min-1条件下进行批培养,添加苹果酸盐(终浓度0.5 g·L-1)促进甲烷菌的三羧酸循环碳代谢和胞内的钴同化作用.结果表明,同化钴含量相对于对照提高了23.5%,这反映了以钴为中心离子的VB12的合成和以VB12为辅酶的甲基CoM还原酶的活性得到增强,并最终从产气效率上体现,其挥发性乙酸盐残留量比对照减少43.8%.而沼气总产量、TS和YPN以及qp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2%、15.2%、35.4%和22.4%,说明厌氧体系中添加苹果酸盐可以促进挥发性乙酸盐底物代谢流向终产物甲烷而非仅用于菌群繁殖,苹果酸盐是通过提高菌群的甲烷合成能力来提高产气,而非仅通过促进菌群生长的群体优势来提高产气.  相似文献   

7.
pH值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H值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为促进秸秆发酵产沼气提供试验参数和理论依据。[方法]从产物生成、催化剂活性和原料利用3个方面评价不同发酵起始pH值对沼气产生的影响。[结果]在发酵液起始pH值为7.0时,稻草秸秆发酵产沼气的量最高,发酵液髑、VS降低程度最大,分别为29.2%和24.6%,且产气过程中辅酶含量也最大。[结论]控制发酵体系的pH值(7.0~7.2),使产甲烷茵处于最佳的生存状态,是提高水稻秸秆发酵产沼气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有机污水接种活性污泥后,在厌氧、37℃和120rpm条件下进行批培养,添加乙二酸盐(终浓度0.1g/L)促进甲烷茵的三羧酸循环碳代谢和胞内的钴同化作用,使同化钴含量相对于对照提升了64.1%,表明以钴为中心离子的Vn。的合成和以V。为辅酶的甲基CoM还原酶的活性得到增强,并最终从产气效率上反映出来,其挥发性乙酸盐残留量比对照减少70.9%,而沼气总产量、TS和Yp/v以及qp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1%、2.0%、6.1%和28.4%,说明厌氧体系中添加乙二酸盐促进了挥发性乙酸钠底物代谢流向终产物甲烷。乙二酸盐是通过提高菌群的甲烷合成能力来提高产气,而非仅通过促进茵群生长的群体优势。  相似文献   

9.
稻草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影响稻草秸秆厌氧生产生物沼气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产气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秸杆原料利用率。[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对南京工业大学沼气站生产沼气的接种量、总固体含量、碳氮比进行分析。[结果]沼气站厌氧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34%,总固体含量6%,碳氮比25:1。经验证,最优配比下的总产气量比目前常用的发酵条件(接种量50%,总固体含量5.6%,碳氮比22:1)下的总产气量提高了27.60%。[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秸秆发酵产沼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水葫芦是中国十大入侵生物之一,但由于它生长繁殖快、水体净化能力强,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可以变害为宝.本文综述了水葫芦能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同时,指明了进一步研究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1.
秸秆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秸秆因其特殊的结构很难被消化。近年来,秸秆厌氧发酵技术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本文综述了秸秆预处理技术、秸秆厌氧干发酵技术、秸秆混合物料厌氧发酵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发展趋势,以期对今后研究方向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稻草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影响稻草秸秆厌氧生产生物沼气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产气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秸秆原料利用率。[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对南京工业大学沼气站生产沼气的接种量、总固体含量、碳氮比进行分析。[结果]沼气站厌氧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34%,总固体含量6%,碳氮比25∶1。经验证,最优配比下的总产气量比目前常用的发酵条件(接种量50%,总固体含量5.6%,碳氮比22∶1)下的总产气量提高了27.60%。[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秸秆发酵产沼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银杏叶厌氧发酵产沼气潜力。[方法]以银杏叶为原料,在30℃下进行批量式恒温沼气发酵试验,探讨其产气潜力和产气规律。[结果]银杏叶具有较好的产气潜力,沼气发酵时间为45 d,总产气量为1 945 ml,每克银杏叶可产沼气231 ml,原料TS产气率374 ml/g(TS),VS产气率453 ml/g(VS)。[结论]该研究可为银杏叶厌氧发酵产沼气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邓怡国  王金丽  孙伟生  焦静  郑勇  王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607-18610
在C/N为25∶1,温度为(35±1)℃,接种量为30%的条件下,试验设计了A、B、C、D 4个试验组,其干物质浓度分别为15%、20%、30%、40%,以废弃的菠萝叶渣为原料,在自行设计的沼气发酵装置上进行了干式厌氧发酵试验,对菠萝叶渣干式厌氧发酵的可行性及干物质浓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菠萝叶渣用干式厌氧发酵工艺处理是可行的;干物质浓度为20%的试验组的产气量为556.9 L,明显优于其他3组;原料产气率和池容效率也优于其他3组;而干物质浓度对CH4含量的影响不大。该项研究对菠萝叶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葫芦与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进行了以水葫芦以及水葫芦添加蓝藻为底料的厌氧发酵产沼气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葫芦是一种良好的沼气发酵原料,产气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发酵前期的30 d,单一使用水葫芦为物料产气速度稍快于添加蓝藻的处理;新鲜水葫芦的产气潜力为0.34 L/g TS;主要发酵阶段所产沼气中CH4含量达60%,添加蓝藻处理所产沼气的CH4含量最高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养鸡场废料厌氧发酵产沼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恒温厌氧发酵试验装置,研究了温度和原料配比对养鸡场废料(主要成分为鸡粪和稻壳)厌氧发酵产沼特性的影响,为提高沼气工程的厌氧发酵产沼效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来由鸡粪与稻壳构成的废料中,人工添加牛粪,可获得更好的产气效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原料与牛粪的配比7:10,其原料产气率可达127 mL/g以上,折算成甲烷的原料产气率可高于60 mL/g。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秸秆焚烧难题,实现秸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采用玉米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添加泥炭进行中温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研究了原料混合配比、接种量、起始pH对沼气发酵的影响,分析了玉米秸秆高值化利用的沼气发酵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原料混合配比、接种量、起始pH对沼气发酵均有显著影响,玉米秸秆与泥炭的配比为7∶3、接种量50%、起始pH7.5、在35℃下的发酵产沼气,沼气日产气量达到最大值227.5 m L,总产气量最高为3 193.3 m L。秸秆与泥炭混合,其中所含大量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适合微生物的生长,能为沼气发酵提供丰富的碳素营养;沼气发酵前后原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程度比较大,发酵前后纤维素由28.60%降到9.32%,半纤维素由27.67%降到1.51%。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沼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匮乏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中温(35℃)条件下,采用批式试验,通过产气量、甲烷含量、挥发性有机酸、Modified Gompertz方程等综合评价水稻秸秆、干黄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烟草秸秆生产沼气的潜力。结果表明:在处理24 d时,玉米青贮秸秆、玉米干黄秸秆、水稻秸秆、烟草秸秆的累积产气量分别是774.72、628.77、669.99、577.53 m L;玉米青贮秸秆的日最高产气量是118.75 m L,水稻秸秆的日最高产气量是108.5 m L,其次是烟草秸秆和干黄玉米秸秆;4种秸秆的甲烷含量均超过60%,其中青贮玉米秸秆的甲烷含量最高值达到67.3%;4种秸秆的产沼气潜力分别是青贮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干黄玉米秸秆烟草秸秆,其值分别为140.08、125.08、106.80、76.49 m L。本研究为不同秸秆资源的清洁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活性添加剂对含84消毒液、75%乙醇以及高锰酸钾的粪污的产气量的影响,可以得出,活性添加剂对消除消毒液的抑制影响均有一定作用,其中对消除高锰酸钾消毒剂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消除84消毒液抑制作用最弱.该研究为提高养殖场粪污产气率和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有效贮存新鲜水稻秸秆,确保沼气工程周年运行的原料供应,对于水稻秸秆厌氧发酵能源化利用技术持续健康发展极为重要。本研究以新鲜水稻秸秆及青贮后的水稻秸秆为原料,研究了其在室内中温[(37±2)℃]条件下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经青贮30 d后,秸秆p H降低至4.02,纤维素与总碳含量分别降低了6.39%和8.40%,均达显著水平。厌氧发酵30 d,青贮水稻秸秆产气量(3 370 ml)比新鲜秸秆(2 754 ml)显著提高22.36%。表明:青贮作为一项新鲜稻秸贮存与预处理方法,技术上是可行的,可确保沼气工程周年运行的原料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