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伪狂犬病是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发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属于疱疹病毒,目前只有一个血清型;实验室常用病原分离鉴定法,荧光抗体法,ELISA法和分子生物学法进行诊断;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仔猪发病表现以全身症状、神经症状和下痢为主,成年猪可耐过,母猪表现流产和繁殖障碍;疫苗免疫和加强管理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轻症病猪可采用高免血清抗病毒治疗,重症病猪、有神经症状的猪和母猪发病后建议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2.
猪细菌性肠炎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消化道疾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原,对仔猪危害最大;本病可造成感染猪腹泻,严重的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导致病猪的死亡;临床需要通过加强猪场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和平衡肠道微生态3种途径来预防,抗生素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仔猪腹泻病是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寒冷季节发病率明显升高,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大肠杆菌、球虫等病原都可造成仔猪腹泻;病猪前期以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主,后期肠道黏膜被破坏,营养物质无法消化吸收,毒素大量进入机体,从而表现全身症状,大部分猪因脱水而死;防控本病需根据感染病原的不同针对性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是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毒株间毒力差异较大;本病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水平方式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子垂直传播;神经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仔猪还表现呕吐、腹泻,母猪表现屡配不孕、流产、产弱仔等;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佳途径,临床建议使用基因缺失苗;出生仔猪滴鼻免疫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
羊副伤寒病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呈世界性流行,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密切接触的方式传播,消化道和生殖道是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根据病羊的临床表现分为下痢型和流产型两种,前者以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为主,后者以母羊流产为主;本病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养殖场可通过加强羊场管理,合理使用益生菌制剂,同时配合药物防控的方法来降低羊群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猪呼吸道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病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和寄生虫等;环境应激和管理不善是本病重要的发病因素;病猪主要表现呼吸系统方面的症状,也可以继发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生殖系统症状;对不同病原感染进行分类预防,同时加强管理和注重消毒能有效防控本病;治疗本病需针对具体病原用药。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胃肠炎是猪以腹泻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流行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病毒。本病只感染猪,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都易感染,30日龄内的仔猪极易感染,而且死亡率极高。病猪和康复后带毒猪是传染的主要来源,主要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染。  相似文献   

8.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病菌存在病猪和健康猪的肠道中,通过粪便污染环境、饲料及饮水,造成消化道感染。本病在猪群内发生后,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1病原沙门氏菌属是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2症状急性病例体温突然升高40℃左右,精神不振,不食。鼻端、耳和四肢末  相似文献   

9.
耿凤林 《河南农业》2003,(12):25-25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病,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发生卡它性或干酪性肺炎。多发生于2-4月龄小猪,6月龄以上猪只很少发生。一般消毒药能迅速杀死猪副伤寒杆菌。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健康猪常有带菌现象,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本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幼猪吃食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后引起发病。不合理的饲养管  相似文献   

10.
<正>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变种、猪伤寒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变种、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及都柏林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大关县木杆镇境内时有发生,给养猪业的发展及农户带来影响和经济损失。本人就多年来在木杆镇兽医站工作所遇到的仔猪副伤寒病的防治谈点体会。1病因1.1病源引起首先,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通过粪尿的排泄  相似文献   

11.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本病分布极为广泛,以1~4月龄多发,发病动物及带菌者均可成为传染源,本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造成外源性感染,另外健康猪体内往往有病菌潜伏,一旦遇到饲养管理不当,就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引起内源性感染。一、发病情况2004年11月2日,山西省忻州市东楼乡某养猪户,从河北购进15千克左右的创仔猪50头。11月5日分别有5头外购仔猪出现寒颤、厌食、下痢等症状,畜主用0.1%土霉素混饲3天,病猪用黄连素、青霉素G钾、复方氨基比林等肌注3天,用药后病情略有好转,停药后又反复,至11月15日到忻州市兽桥防检站动物门…  相似文献   

12.
陈昌海  邱冬  刘云 《农家致富》2023,(15):36-37
<正>一、病原及流行现状1.病原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的猪链球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等多种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淋巴结脓肿和关节炎。2.流行现状链球菌多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由于饲养和管理条件不同,在一些养殖场时有发生。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新生仔猪可经脐带感染。病原存在于病猪的各实质器官、血液、肌肉、关节和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猪不分品种、年龄、  相似文献   

13.
孙波 《农家致富》2006,(24):42-43
本病多发生于2-6个月的架子猪。病猪及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亦可经皮肤伤口感染,或经蚊、蝇等吸血昆虫而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仔猪痢疾是仔猪感染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后临床症状表现腹泻性疾病的总称,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原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流行性腹泻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仔猪均可发生本病,但7~12周的仔猪发病率最高,发生本病后可以减缓仔猪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不当可造成仔猪大批死亡,此病降低养猪效率,是影响养猪业经济收入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猛发展,生猪养殖规模化及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仔猪痢疾成为仔猪生长发育中的常见病之一,需要引起养猪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为发病猪、带毒猪及其他带毒动物。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乳汁及鼻分泌物中,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有时长达10周。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各年龄段的猪都易感病,以10日龄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最高。本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暴发性流行。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流行病学 病猪和带菌猪(存在于鼻腔、扁桃体、颚窦、乳腺等处)是主要传染源。新生仔猪常由脐带伤口和断尾伤口感染。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由于本菌的耐酸性.还可通过病猪肉传染。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其次是架子猪,而成年猪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17.
猪球虫病是由球虫感染所引起,主要发生于仔猪,尤其是哺乳仔猪最为多见,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高温高湿的夏秋季最易流行;感染猪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后期还会出现脱水,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预防本病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配合药物或益生菌制剂进行预防;本病治疗建议采用对因治疗配合对症治疗的方案,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本病常给养猪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从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发病最多。各种品种、性别、年龄段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但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近乎100%;断奶猪、育肥猪、成猪发病症状轻,大多能自然康复。病猪和带病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传播,在湿度大、饲养密度高的猪舍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19.
牛球虫病为牛感染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性消化道疾病,犊牛感染后容易发病,成年牛可耐过;高温高湿环境可促使本病暴发,本病临床表现前期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后期表现全身症状,引发贫血、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牛群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治疗本病时可采用穿梭用药、轮换用药和配合用药等方式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体感染引起,呈世界流行,病原对人也有致病作用,危害较大;血液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应激对本病具有促发作用;病猪表现全身缺氧,黄疸和组织器官衰竭,耐过猪生长发育不良;消灭猪场的蚊虫,加强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四环素类药物是治疗本病的极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