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属于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因此得到广大养殖户以及动物防控中心的广泛关注。文章对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发生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及防控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家畜和人的健康危害较大。布鲁氏菌病可感染羊、牛等多种动物。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饲养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养殖户缺乏疫病检疫知识,造成疫病检疫滞后,导致布鲁氏菌病四处传播。一旦感染该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流产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广大养殖人员需增强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措施的了解,不断提高防疫力度,降低羊布鲁氏菌病对我国养殖业造成的危害。本文归纳总结了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牛布鲁氏菌病是牛感染布鲁氏杆菌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牛、羊、猪均可发生,而且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给养牛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本文对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患畜的生殖系统。羊感染后,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母羊发生流产并逐渐增多,个别有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1病原介绍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分为7个种20多个生物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感染。其中,引起羊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是马耳他布鲁氏菌(绵羊,山羊)、绵羊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属是一组微小球杆状细菌,大小为0.5~0.7μm×0.6~  相似文献   

5.
正常见家畜感染布鲁氏菌后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比如猪,感染布鲁氏菌后的临床表现就各不相同,但是和牛、羊的临床症状相似。猪布鲁氏菌很少感染其他家畜或人。绵羊布鲁氏菌病一般是由马耳他布鲁氏菌感染某些品种的绵羊所致。主要临床特点为流产、不育、睾丸炎等。通过实验室诊断来确诊本病。一旦患病,患畜应做淘汰、无害化处理。本文以猪和绵羊为例进行分析诊断,以达到良好的防控管理是预防布鲁氏菌病发生的唯一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氏菌病、布病,是一种羊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布氏杆菌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症。一、流行病学调查在牧场产羔期间,师兽医站多次组织人员深入牧民家中了解牲畜产羔、流产羊只数量、流产主要症状等及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7.
山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山羊对牛、羊、猪三种类型的布鲁氏菌均有易感染。病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经过消化道,其次是经皮肤和粘膜感染。本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致使母山羊发生流产和乳腺炎,公山羊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平邑  相似文献   

8.
目前一些地方羊感染布鲁氏菌病呈上升趋势,在2016年3~5月,通过对辖区内的羊采血,析出血清后,用血清学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产生的情况,摸清贺州市羊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贺州市防控羊布鲁氏菌病疫情提高技术依据,结果通过监测发现,在贺州市辖区的601个羊场中,有15个羊场有83只羊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呈阳性,从而证实贺州市羊感染布鲁氏菌病,贺州市通过采取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果断措施处置,防止羊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蔓延和扩散,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杆菌病可感染猪、牛、羊、犬等多种动物,其中又以羊型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性最强.近年来,随着我国羊饲养量逐年增加,养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然而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流通的频繁,疾病发生率有所提高,控制难度也随之加大,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因此加强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不仅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通过人畜感染布病的原因,提出了今后羊布病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周艳红 《新农业》2023,(19):20-22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牛、羊、猪等家畜,也可传染给人。此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或夏秋之间,以及羊的产羔季节。由于对人和畜牧业存在严重危害,该病被我国列为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病原特点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属细胞内寄生,可以在很多种家畜体内存活,该细菌在温和条件下,可在皮毛、水中和干燥的土壤中存活数周至数月。  相似文献   

12.
<正>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羊的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养殖户要积极做好管理措施,提升养殖效益。一、病原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球杆状菌,无芽孢,无荚膜,可细胞内寄生。布鲁氏菌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能存活数月,一般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如1%来苏尔液、2%福尔马林液或5%生石灰乳15分钟就可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13.
<正>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易发生,且可传染给人。人类感染布病后,病程长,反  相似文献   

14.
羊布鲁氏菌病也叫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羊及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人也可感染发病,因此,本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本病大多呈现慢性病理过程,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羊流产和不孕,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近些年随着羊饲养数量的增加和运输频繁,本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本文就通过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几个方面对羊布鲁氏菌病的科学防治措施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家畜中以牛、羊、猪最为易感,该病大面积流行将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对环县羊布鲁氏菌病流行、防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羊布鲁氏菌病也叫羊布氏杆菌病,简称"羊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又称波状热、"懒汉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养羊过程中要加强防控与检测。一、流行情况羊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是布鲁氏杆菌,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可以感染很多种类的动物,在高原牧区,牦牛和藏羊是最容易感染该疾病的物种。动物一旦感染该疾病之后,会对其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其出现流产、结膜炎、不育和睾丸炎等症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青海地区牦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牛、羊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传染于人和其它家畜,羊传染人最多。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发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该病在人、畜间时有发生,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流行特点1.1散发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多呈散发状态,大多有与羊接触或喝羊奶有关。鞍山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性变态反应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一类可以引起人与动物共同感染的疾病。家畜感染表现为睾丸炎、乳腺炎、子宫炎、母畜流产,人类表现为波浪热、流产等症状,且较难恢复,难以根治。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即羊种,牛种,猪种及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临床上以羊、牛、猪  相似文献   

20.
李昊帮 《湖南农业》2022,(11):20-21
<正>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又称“波浪热”,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一、流行特点该病为全球性疾病。大多数动物都可感染布病,但以羊、猪、牛最为易感,人也可感染布鲁菌,以羊布鲁菌的感染力最强,危害最严重,其次是牛布鲁菌。在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在流行区呈点状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