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养鱼的科学施药及防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彬 《新农村》2012,(2):30-31
稻田养鱼是充分利用稻田水体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在种植水稻的田块内养殖鱼虾,能清除田中的害虫和杂草,节省除虫、除草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鱼虾在田间活动,还能疏松土壤,鱼粪又  相似文献   

2.
王文彬 《新农村》2022,(1):29-31
近年来,国内稻田综合种养规模空前发展,但各地持续的干旱天气易对稻田中鱼虾的生长、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影响稻田综合种养的成败.为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稻田综合种养防旱抗旱技术措施,确保稻田鱼虾安全.  相似文献   

3.
稻田鱼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殖鱼、虾,是广大农村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在种植水稻的田块内养殖鱼、虾,能清除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节省稻田除虫、除草的人力和物力。另外,由于鱼虾在田间活动,还能疏松土壤,鱼虾粪便还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因而能使稻谷增产5%-15%,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虾50—100千克。  相似文献   

4.
正(续第7期第32页)稻-鱼-虾综合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良好的土壤环境、浅水环境和丰富的饵料来源,通过人工改造稻田,既种植水稻又混合养殖鱼虾,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灌溉水资源,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产出,实现农民增收的一种立体综合种养生产方式。稻田混合养殖的鱼虾能够有效防控稻田杂草和水稻害虫,可节省稻田除草、  相似文献   

5.
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深度切合当下的新型农业技术发展潮流,高效且环保地利用有限的稻田空间。稻蛙综合种养是近年来稻田复合种养新发展起来的主要模式,具有投入小、产出大、能控制病虫害和增加稻田有机肥等优势。为在贵州因地制宜地实施规模化综合种养管理、提升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参考,结合黔东南州黎平县、天柱县及铜仁市碧江区等多个现代稻蛙综合种养基地的实地调研,从田间工程、优质稻种植、稻蛙养殖技术3个方面介绍山区稻蛙高效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 鱼虾蟹稻田综合种养是把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利用稻虾鱼蟹共生关系,充分发挥共生互利作用,使原有稻田生态系统向更加有利方向转化。稻田一般选择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无白叶枯病的单季稻田块。  相似文献   

7.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是在保证水稻的产量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促使稻谷能够以优良的质量取得优良的价格,并将养殖运用于稻田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收入的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就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技术模式之一。相比较于单纯的水稻种植而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还是稻田养鸭、养鱼这3种较为普遍的应用技术中,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的一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效益,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养殖生产成本和风险,所以在进行稻田养殖小龙虾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选择最适合的种养模式。本文针对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种养户提供有效的种植、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稻田养殖彩虹鲷,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在栽种稻田的田块内放养彩虹鲷,能除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节约稻田除虫、除草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此外,鱼在田间运动,还能疏松泥土,其粪便为水稻生产提供肥料,因而能使稻谷增产5%~15%,每667平方米(1亩)稻田可产彩虹鲷30~50千克,其他成鱼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8,(12)
正目前,稻田养鱼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在各地快速推广,很多地方在推广稻田养殖常规鱼虾的同时,也探索稻田养殖名优鱼的方法与途径。利用稻田养殖罗非鱼等名特优水产品种,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还可提高优质水产品的养殖规模罗,实  相似文献   

10.
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稻田综合种养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稻田水生态环境和空间的生产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稻田产出率,增加种养户经济收入。总结了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技术,包括施肥与施药、水位和水质管理、饲养管理、稻田工程维护等方面内容,以为获得高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1.
试验共设稻鳖鱼(RTF)、稻鳖(RT)、稻鱼(RF)、水稻单作(RM)4个处理,考察水稻根系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RTF、RT、RF种养模式总根数、根长、根体积、干物质质量、根系活力、SOD活性均显著高于RM模式;RTF、RT、RF种养模式单株总根数在分蘖期较RM模式分别增长8.96%、5.77%、4.47%,根系干物质质量分别增加35.27%、9.54%、20.33%,根系活力分别高28.91%、79.50%、15.09%。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性状,RTF、RT、RF模式水稻产量较RM模式分别增加15.21%、5.96%、13.22%。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种养模式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并增加水稻产量,复合生态种养模式的效果优于单一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稻田生态种养起源于传统的稻田养鱼,现行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比过去单纯的稻田养鱼不仅仅是增加了鱼产量,多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种养产品,如生态米、生态鱼、生态虾、生态鳖、生态蛙…在物产丰富的时代,质优就是效益,在达到“稳粮增效”目的的同时还可帮助恢复稻田生态灶,每一个生态种养周期都相当于给疲惫的田地来一次深层的调理保健,对当前治理稻田环境的面源污染意义深远,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3.
沟凼式稻田养鱼是在传统平板式稻田养鱼基础上形成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稻田综合种养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稻田综合种养即是在稻田中同时进行稻谷的栽种与水产经济动物的养殖,将稻田的水生态环境与空间给充分利用起来,不但能实现稻谷的增产,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同时也可使水稻病虫害大大减少,减少化肥与农药的施加,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让农民的收入增加。本文结合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稻田综合种养的实际情况,分别对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技术展开了探讨,以期为大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范伟  陈斐 《农家顾问》2014,(4):46-47
<正>"稻鱼轮作"是根据水稻、鱼虾的共生互利特点及两物种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需求,合理配置时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生态种养结合模式。近几年来,随着稻田养殖技术提高,稻田养鱼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已从过去的粗放型养殖向稻鱼提质增产型的稻鱼共生、稳粮增效型的  相似文献   

16.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甲烷的研究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研究其减排CH4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经典农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及经济学方法研究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CH4的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稻田CH4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基本一致。稻田CH4排放通量的高峰值出现在晚稻分蘖盛期,免耕养鸭稻田、免耕不养鸭稻田和翻耕不养鸭稻田的CH4排放通量分别为24.1、32.2和40.5 mg·m-2·h-1。在晚稻分蘖始-分蘖盛期,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对稻田CH4排放的控制效果明显,分别比免耕不养鸭稻田、翻耕不养鸭稻田的CH4排放量减少2.333、4.723 g·m-2。晚稻整个生育期间,免耕养鸭稻田CH4排放量比免耕不养鸭稻田、翻耕不养鸭稻田分别减少3.373和5.590 g·m-2。采用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农户的财务净效益比采用免耕不养鸭技术和翻耕不养鸭技术农户分别增加2 166、4 207 yuan/ha。减去CH4排放的环境成本,采用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的农户的经济效益为5 000 yuan/ha,比采用免耕不养鸭技术和翻耕不养鸭技术的农户分别增加2 206和4 274 yuan/ha。【结论】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既能增加农户的财务收入,又能减少稻田CH4排放量,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稻田综合种养成为精准扶贫重点产业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前,湖南省出台《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16年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精准扶贫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支持稻田综合种养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省增加稻田综合种养20万公顷,其中6.7万公顷专门用于扶持50万户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8.
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水稻和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的试验,总结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养殖技术,分析稻虾种养结合模式下水稻和小龙虾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稻田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巢湖市2080模式稻虾综合种养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虾综合种养是指在稻田中轮作或共作龙虾,巢湖市2080模式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指在一个种养范围内(这个可以是一个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公司),对稻田进行适当改造,开挖虾沟,所有的田块以种稻为基础,用20%的稻田(以下称虾苗田)来集中繁育龙虾苗,80%的稻田(以下称成虾田)用来发展稻田成虾养殖,从而实现早出虾苗、早出成虾,全年都可养殖成虾出售,提高产量,便于生产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利用稻田进行的稻鱼结合科学种养技术,是增加农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利用稻田养殖特色水产品种——本地塘角鱼与科学种养相结合,提升农村种养科学水平,使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