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鹅副黏病毒病于1996年首先发现,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是诸多鹅病当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不同日龄鹅群都具有易感性,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具有大面积爆发,难以控制的流行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3.
鹅副黏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由鹅副黏病毒引起各种年龄鹅只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下痢、并出现扭颈、转圈等症状。剖检特征是脾脏和胰腺呈现灰白色坏死灶。消化管黏膜有坏死、溃疡和结痂。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98%,给我国的养鹅业造  相似文献   

4.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常造成大批鹅感染、发病并死亡,尤其是雏鹅病死率可达95%以上。过去我国的养鹅区极  相似文献   

5.
2003年3~6月份,泊头市不同期饲养的雏鹅约1.8万只,在3日龄注射过小鹅瘟血清,大都在2~4周龄期间患病,死亡率高达6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有的养鹅户甚至达到95%~100%。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发现病原体为副黏病毒。1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调查,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6d,日龄较小的为2~3d,日龄较大的鹅为3~6d。患鹅发病初期,拉灰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呈暗红、黄色、绿色或墨绿色,患鹅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欲增加,体重迅速减轻,部分病鹅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伸脖、仰头等神经症状;也有部分病鹅有甩头、咳嗽等症状。2病理…  相似文献   

6.
入冬以来,本站动物医院门诊在接诊的当年鹅中发现,患有一种以消化功能紊乱,排泄稀便、绿便,同时伴发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过深入现场做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病理解剖检查,初步诊断为鹅副黏病毒病。由于采取了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特做如下报道。1流行病学城郊某乡相邻村屯3个农户自育莱茵鹅,种鹅6 ̄7月龄,体重3 ̄4千克,存栏2370只。入冬20余天内发病583只,发病率为24.6%;死亡246只,死亡率达10.4%。该鹅群育雏期间曾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2 ̄3次,秋季应用丙硫咪唑进行过驱虫,实行舍饲,自配混合饲料,发病后相继用过抗菌素、…  相似文献   

7.
8.
<正>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I型副黏病毒引起的,1997年在我国由辛朝安等首先报道,是各种鹅龄都易发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达98%,已成为养鹅业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与新城疫病毒相比,鹅副黏病毒不仅能感染鹅、鸭等水禽,还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吉林省某养鹅场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出现雏鹅死亡,病鹅排白色气泡稀粪,后排浅绿色稀粪。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鹅副黏病毒病逐渐成为规模化养鹅的制约难题,尤其是对低龄雏鹅造成严重危害,一旦发病具有极高病死率.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及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了一套成功的诊治及综合防控方案,希望能够有效解决这一制约鹅副黏病毒病难题.  相似文献   

11.
房仓耘 《中国家禽》2005,27(14):34-34
本地某养殖户2004年3月份购进雏鹅,5月中旬出现少数鹅缩头、少食等症状,接着出现拉灰白色粪便,开始3~5只,第2天10多只,第3天发现有20~30只,并有3只死亡,第4天有50~60只发病,死亡10只,第5天全群有1/3出现症状死亡6只,并就诊。  相似文献   

12.
13.
2011年9月,吉林省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养殖场饲养的1 500只产蛋鸭暴发疑似鸭副黏病毒与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引起大量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发病后经我校实验室诊断、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本地专业户鹅群中出现了一种以排出稀粪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鹅群日龄越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其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死亡率可以达到30%~100%,平均为40%左右。  相似文献   

15.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一种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鹅传染病.Ⅰ型副黏病毒不但侵害鹅, 鸡、鸽等禽类也可受此病毒的侵害,副黏病毒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危害.现将我市的鹅副黏病毒病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鹅副黏病毒病是云霄县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以排灰白色稀便、肠道黏膜溃疡或痂块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流行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损失。临诊中,发现该病易与“蛋子瘟”(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并发或继发;诊断时易与小鹅瘟、沙门氏菌引起的白痢杆菌病、禽流感相混淆。尽管有鹅副黏病毒疫苗以供预防,但免疫失败的病例仍时有发生。为此,  相似文献   

17.
正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以及肠道黏膜出现结痂样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鹅危害大,常引起大批死亡,尤其是雏鹅死亡率可达95%以上。给养鹅业带来巨大损失。1病原与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为鹅副黏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脾脏、肝脏、肠管等内脏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中,以脑、脾、肺、胃肠道内容物等处含毒量最高。病毒  相似文献   

18.
正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以及肠道黏膜出现结痂样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对鹅危害大,常引起大批死亡,尤其是雏鹅死亡率可达95%以上,给养鹅业带来巨大损失。1病原与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为鹅副黏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病毒广泛存在于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在鹅群中出现了一种以排稀粪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鹅感染后,日龄越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鹅群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死亡率为30%~100%,平均为40%左右,给养鹅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  相似文献   

20.
<正>鹅群中一旦确诊有副黏病毒病发生,应立即将未出现发病症状的个体隔离出饲养场地,放在清洁无污染场地饲养。除了淘汰、无害化处理病死鹅并彻底消毒饲养场地及用具外,还应对每只发病仔鹅、青年鹅、成年鹅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Ⅱ号剂型灭活苗1 mL,通常在注射疫苗后5~7 d可控制发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