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渔共作生态高效种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南四湖地区稻渔共作生态高效种养的现状稻渔共作模式是将种稻、养鱼有机结合在同一块农田中的一种典型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根据生态学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原理,将种稻与养鱼结合起来,实行种养结合,形成"稻-渔"复合农田生态系统。这一复合系统有利于资源的多层、多级、多次利用和循环利用,对当前发展"循环农业"有利,是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南四湖地区有70万亩水稻种植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有着悠久的稻田养鱼历史,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经过不断技术创新、品种优化和模式探索,我国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走出一条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形成一个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赢的  相似文献   

3.
种养结合模式是推动畜牧业结构性改革、构建生态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响应国家号召,推行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种草养禽、种草养畜、以畜养草等有机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既解决了养殖中的粪便处理问题,又良好地完成了营养在动植物间的有效循环,能够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化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推进(农业)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渔民)增收,提高水稻和水产品品质种养结合的较好技术模式。作者分析了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特点、效益、发展目标,并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规模化经营等方面为该模式的发展提出保障措施,对推动农渔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稻田综合种养是水、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立体开发实用生产项目,具有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地、节水等优点。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将种稻与养鱼有机结合在同一块农田中的生态农业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近些年,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在富锦市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主要利用生物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学原理~([1]),实现了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的有机结合,在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显著特点~([2])。但近年来,稻田养殖小龙虾由于受到集中上市、规格偏小、品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3]),价格起伏较大,  相似文献   

7.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现已成为该省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一、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稻渔综合种养就是我国在传统意义上的稻田养鱼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态新模式,通过运用种养结合的形式与绿色生态循环的方式,保证农田中一水多用以及一田双收的高效发展。在此基础上在运用田间水稻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共同、生态化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就会充分推动田间农业结构的运转方式,并提升我国田间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水产技术的充分推广并有效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型、水产产业探索过程中产生的实践性问题,就我国的稻渔综合种养主要含义和当前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应当如何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保证绿色生态化。  相似文献   

9.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广东省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基地韶关市,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大力推广,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43万亩,占广东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大半。"水中鱼跳,坝上稻香"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经成为韶关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正>稻虾种养模式为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本试验从种养模式、苗种来源、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疾病防控、日常管理等关键控制点入手,探讨稻虾种养技术模式,旨在为当前稻虾种养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一种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已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的热潮。从2016年开始至今,东港市开展了稻鳅综合种养试验,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我地区稻鳅综合种养技术也日臻成熟,总结如下。一、选择稻田和泥鳅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张馨馨报道)8月8日,由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简称"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举行。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指出,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促进乡村振兴、产业扶贫、农业绿色发展、优质食品生产和农民增收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价格、成本、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稳粮增收面临新的挑战。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可以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种养协调发展,既解决了政府"要粮"和农民"要钱"的问题,又能解决渔业要空间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并稳定提高土地产  相似文献   

14.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生产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发展可持续的产业模式[1]。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和饮食安全的今天,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近几年得到了大力的研究及推广,探索和优化了多种综合种养模式[2-3]。在部分省份已具有相当规模,而且各具特色,比如湖  相似文献   

15.
正一、技术名称稻渔综合种养养殖技术二、技术概述稻渔综合种养是指利用稻田水面进行水产品养殖,获得水稻和水产品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稻渔综合种养可充分利用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学机理,采用稻鱼共生、稻鱼轮作方式,依托水稻和水产两大资源优势,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的,是一种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稻和渔是一个相互依存、循环利用的生物链,养殖的鱼能为秧苗活泥增氧,田间的秸  相似文献   

16.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当前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之一。在很多内陆省份,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依托和组织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对2018年度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和总结,编制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9)》,供业界人士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世纪以来,为解决水产养殖病害突出、养殖水域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全国农(渔)业系统积极探索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融合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新业态,逐步形成了"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取得了水稻稳产、农(渔)民增收、农药化肥、渔药饲料使用大幅减少的良好效果。目前稻渔综合种养现作为一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模式,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的热潮,实现了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稻渔综合种养包括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等共生轮作模式。实践表明,稻渔综合种养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渔双赢”的优势,既能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可以显著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是一种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也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主推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稻-麦-虾-经济作物"、"猪-沼-气"生物双重循环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技术是凤台县丰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根据近10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的一种新型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即"丰华模式",该模式在充分利用田间光、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水生动、植物及陆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的同时,将沼气工程、生物制剂引入到农业生产中,使种、养业通过沼气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物质、能量有机循环利用的同时,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一、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探索总结出适宜淮北地域不同养殖条件的稻田"稻蟹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水养动物和水体中微生物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物种共存循环转化种养模式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并确定适宜稻田种养的主要水产养殖经济种类的养殖模式和技术要点.推广应用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推进水产养殖业向节约、生态、高效、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全面地提升水产养殖业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