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德温肉牛是甘肃省平凉市引进的世界高档肉牛品种之一,通过连续三年的细管冻精授配杂交效果观察,南德温牛作为父本杂交改良西杂牛,可以作为肉牛三元杂交的优选父本在本市黄牛改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南德温肉牛杂交改良效果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南德温牛(细管冻精)授配改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当地黄牛,测定其后代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南德温牛×当地黄牛组,其犊牛初生、6月龄、12月龄的体尺和体重明显高于当地黄牛组.南德温牛作为父本杂交改良当地黄牛,.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作为舟曲县及类似生态环境条件下肉牛杂交的优选父本品种而在黄牛改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了解南德温牛冻精的受胎效果.[方法]选择607头母牛进行人工授精,并与西门塔尔牛受精效果(727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南德温牛细管冻配受胎率达到92.3%,产子成活率达到95.6%,而西门塔尔牛细管冻配受胎率达到89.2%,产子成活率为90%.[结论]说明南德温牛的冻配在促进肉牛发展上具有较高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4.
用南德温牛(细管冻精)授配改良甘南州本地黄牛与西黄牛,测定其后代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南西黄犊牛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尺、体重明显高于南黄犊牛。南德温牛作为父本杂交改良西黄牛,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作为肉牛三元杂交的优选父本在高寒阴湿地区黄牛改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南德温牛(细管冻精)授配甘南州舟曲县当地黄牛,测定其后代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南德温×当地黄牛组犊牛初生、六月龄、12月龄的体尺、体重明显高于当地黄牛组。南德温作为父本改良当地黄牛,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作为舟曲县及类似生态环境的地区黄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南德温牛改良青海黄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南德温牛是原产于英格兰德温郡南部的良种肉牛品种。2001年,根据西宁市农牧局的要求引进南德温牛细管冻精,用于改良青海黄牛。结果表明,南杂F1代个体的体形外貌、体尺、体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南黄杂种牛与本地黄牛生长发育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甘南本地黄牛体格小、生产性能低的现状,用南德温牛细管冻精授配甘南本地黄牛,结果表明,南杂F1代个体具有早熟、生长快、耐粗饲、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难产率低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很适合当地黄牛养殖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南德温肉牛杂交改良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南德温牛和德国黄牛(细管冻精)授配西黄F1母牛,母牛和犊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其后代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南德温×西黄组合犊牛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明显高于德×西黄组合。南德温作为父本杂交改良西黄牛,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作为本县及类似生态环境条件下肉牛三元杂交的优选父本品种而在黄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资料显示,位于西部的甘肃从1997年开始探索市场经济下黄牛改良的运行机制,至1998年全省14个地(州、市)61个县(市)进行了冻配改良工作[1];陕西省定鸡市陈仓区依靠多年的黄牛改良体系及体制优势,从2004年起开始黄牛品种改良体制创新探讨[2];青海省大通县从2001年3月起,利用英国南德温牛冻精改良青海黄牛,南杂F1得到了明显地改善[3];2002年青海省互助县引进蓝白花牛细管冻精646支,授配166头,受胎134头,分娩时难产1头,难产率为0.75%[4].  相似文献   

10.
选用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辛的细管冻精分别授配本地黄牛母牛。用南德温冻精分别授配利黄F1、西黄F1母牛,用西门塔尔冻精分别授配利黄F1、南黄F1母牛,用利木辛冻精分别授配西黄F1、南黄F1母牛。母牛和犊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二元杂交代在一定生长阶段的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南黄组合二元杂交犊牛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明显高于其他组合二元杂交代;南德温作为父本改良西黄牛、利黄牛效果非常显著,明显优于南德温二元杂交牛,同时,杂合了南德温与西门塔尔或利木辛的品种优势,且克服了西门塔尔和利木辛的缺点,可以作为灵台县及类似生态环境条件下肉牛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品种在黄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观察试验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选择胎次、膘情和年龄接近,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经产西杂母牛80头,随机分为Ⅰ和Ⅱ两组,每组40头.Ⅰ组的40头基础母牛选用南德温牛冻精授配改良,即:南德温(♂)×西杂(♀)杂交组合(简称南西杂组);Ⅱ组的40头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授配改良技术,即:西门塔尔...  相似文献   

12.
用南德温牛和德国黄牛(细管冻精)授配本地西门塔尔母牛,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组合选种选配研究,分别测定其后代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并经过各杂交组合间的比较,结果表明南本、德本、南德本组合犊牛初生、2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均高于本地牛和德南本组合,南德温作为父本对本地牛进行改良效果非常明显,可作为类似生态环境条件下肉牛二元、三元杂交的优选父本品种,在今后的本地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南德温种公牛原精、冻精品质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统计 1 999年~ 2 0 0 2年 4年中南德温种公牛采精记录 ,对采精量、原精密度、原精活力以及冻后活力进行初步的总结 ,并就这 4项内容的数据进行各季节及各年的相互比较分析。通过数据分析 ,初步总结出了南德温这一引进的新品种鲜精和冻精的品质特性。不同的年份和季节对南德温牛精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德温肉牛是甘肃省积山县首家引进的世界高档肉牛品种之一,通过几年的细管冻精授配杂交效果观察,该品种易受胎、抗寒、耐热、耐粗饲,完全适应高寒阴湿地区的气候条件。为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调整我县牛的品种结构,加快黄牛改良步伐,进一步提高牛的生产性能,特别是肉用性能,通过与其它品种杂交效果的对比观察,筛选适合我县肉牛生产条件的三元杂交最佳父本,从而加快肉牛产业开发步伐。 1 积石山县生态条件 积石山县地处甘肃西南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冬季气候寒冷,常年阳光充足,海拔1800~2600m,年降水量660mm,年平均气温5.2℃,有3万hm~2天然草场,属高寒阴湿地区,有充足的农作物秸秆和种植的优质牧草,主要生产小麦、玉米、豆类等,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发展肉牛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饲草料资源。 2 南德温牛品质特征 南德温牛原产于英格兰的南德温郡,在南德温牛中引进了更赛牛的血统,后又导入了印度婆罗门牛的血统而育成。经澳大利亚专家几十年的培育,形成了毛色红黄,不怕牛虻,体型大,体躯丰满,早熟,生长快,屠宰率高,净肉率最高个体可达59.5%,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细管冻精在奶牛人工授精工作中的不断推广应用,为提高奶牛人工授配率,加快黄牛、奶牛改良步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由于细管冻精  相似文献   

16.
黄牛是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品种,为了保障其繁殖,采用冻精授配得分方法来实现其数量的增长。但是在黄牛细管冻精授配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黄牛冻配的成功率降低,本文从3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以来 ,我县组织实施了四川省畜牧食品局下达的《牛细管冻精配种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由于我县属深丘地带 ,农村道路坡陡路窄 ,农户居住比较分散 ,相当部分农户牵牛到站配种十分困难 ,导致了牛冻精配种幅射面较低。鉴此 ,我县于 1 998年 5~ 8月在尖山、白衣、金宝三乡 (镇 )组织开展了牛细管冻精不同解冻温度及保存方式配种效果对比测定 ,以期延长细管冻精解冻后的有效保存时间 ,为扩大牛冻精冷配面探索可行的措施。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选择正常发情的经产黄母牛 ,按年龄和繁殖性能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试验组 ,另一组…  相似文献   

18.
细管冻精配种是家畜繁育改良(人工授精)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我县推广应用细管冻精配种已经三年了(1981—1983)。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一、应用细管冻精配种的效果塑料细管冻精配种受胎率不低于颗粒冻精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9.
前言为进一步提高受配母牛受胎率,克服种牛颗粒冷冻精液(简称颗粒冻精)活力差,解冻后不便运输,易污染等缺点,在农业部“丰收计划”——“良种肉牛及饲养配套技术”项目实施中,我们进行了西门塔尔牛细管精液(简称细管冻精)对母牛配种准胎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前,牛的冷冻精液技术(特别是细管冻精)已在国内外奶牛生产中广泛的应用,敦化市从1990年以后也普遍推广细管冻精。正确使用好细管冻精,则提高母牛受胎率的关键问题,就如何正确使用细管冻精,笔者有以下体会:1 与颗粒冻精比,细管冻精好一般1头种公牛利用细管冻精配种1年能配3000~4000头母牛,多达10000头以上,比鲜精人工授精,特别是比完全自然交配(散交乱配)的公牛能提高十倍到百倍以上。同时细管冻精不受地区、季节、公牛年龄的限制,运输方便,而且细管冻精有效保存时间长,有的保存时间超过25年,一般可保存10年以上。我市利用细管冻精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