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提高秦巴山地大豆、玉米的生产水平,以玉米品种高玉14022和大豆品种贡秋豆5号为材料,在秦岭巴山气候条件下对玉米套作大豆的带宽比、群体配置、复合群体产量效益等主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窄行40 cm、宽行140 cm为玉米套作大豆最优带宽配置,带型应在年初马铃薯种植时规范预留带型;大豆在马铃薯收获后适时早播,...  相似文献   

2.
探索间作及带状轮作模式对玉米水氮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提出适合宁夏灌区的种植模式。试验于2019—2020年,在宁夏王团旱作节水高效农业试验站开展,设置玉米/大豆间作(IMS)、玉米-大豆带状轮作(RMS)、单作玉米(MM)、单作大豆(SS)4种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轮作处理使玉米拔节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9.58%~11.45%,且与间作相比,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29%~7.53%。带状轮作种植模式下玉米对氮素的积累量、转运量及籽粒贡献率比间作提高2.19%、30.44%和19.86%。带状轮作和间作处理土壤含水量比单作分别提高5.64%和3.98%,且主要分布于0~140 cm土层,带状轮作处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增加38.00%,且比间作增加15.61%。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处理提高玉米产量11.3%,降低大豆产量51.39%;玉豆带状轮作处理弱化了种间竞争力,使玉米产量提高21.98%,大豆产量下降22.91%。因此,带状轮作种植模式在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氮素转运及产量方面优势明显,可作为宁夏引黄灌区的一种有效替代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 玉米、高粱都是高秆、须根作物,二者间作并不符合作物间作套种原理,其共生期长,争夺水分养分,又相互郁蔽不利于通风透光。但是,随着地膜覆盖新技术的采用和物质能量投入的增加,使得在传统技术体系下不适宜的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变为现实。一、高粱间作玉米的依据高粱间作玉米能否进行,解决争夺养分的问题是关键。隰县处于晋西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雨量500—570毫米。深厚的黄土层具有良好的蓄水保水性能。0—20厘米耕层土壤有机质只有0.6%左右,农田化肥投入量每亩20—35公斤,必须通过增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间作系统的密度效应,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密度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的影响,并对密度与间作作物产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间作各处理的LER均大于1,表明间作具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密度与间作组分产量呈现二次曲线相关关系,且在本试验设置的密度下(小麦密度在675~900万株·hm-2、玉米密度在7.5~9万株·hm-2范围内),小麦产量随着小麦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玉米产量随着玉米密度的增加先增后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可获得最大产量。小麦产量与穗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玉米产量与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增加小麦密度是增加间作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油菜大蒜间作以1∶2、2∶2、2∶3配置方式为佳,油菜增产可达50%左右,大蒜产值也明显提高,并且对油菜菌核病有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玉米/芸豆间作模式下,芸豆种植密度从7.8万株/hm2到19.2万株/hm2变化过程中,芸豆产量呈抛物线变化,种植密度变化主要影响芸豆单株荚数和粒重,对单荚粒数影响较小.同时,种植密度对芸豆籽粒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籽粒外观品质变劣程度加剧,籽粒淀粉含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则极显著增加.综合产量及品质指标分析,在此种植模式下,芸豆密度为12.5万株/hm2时可实现优质高产,是玉米间作芸豆的最佳密度配置.  相似文献   

7.
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间作大豆的密度配置和品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2行玉米3行大豆间作栽培模式下,播种不同的大豆品种和密度,采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株高等数据,利用DTOPSIS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行玉米3行大豆的栽培模式下,玉米播种密度为61 500株·hm-2,大豆的适宜品种和密度分别为冀豆12(30万株·hm-2)和沧豆6号(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不同玉米密度下玉米间作豌豆的产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是否存在增密度效应问题,通过大田试验,在不同间作玉米密度(45 000株/hm2、52 500株/hm2、60 000株/hm2)和施氮水平下,研究了豌豆/玉米间作体系的产量表现,以期为试区通过密度增加提高间作产量提供实践依据。结果发现:在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中,各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明间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在不施氮处理中,间作玉米产量在高密度种植下分别较低密度和中密度提高19.0%和1.9%;在施氮处理中,间作玉米产量在高密度水平下分别较低密度和中密度提高18.6%和12.0%。混合产量(豌豆籽粒产量+玉米籽粒产量)在施氮水平下高密度分别较中密度和低密度提高8.1%和16.1%;不施氮水平下高密度分别较中密度和低密度提高3.1%和15.9%。本研究在施氮(450 kg/hm2)且高密度(60 000株/hm2)条件下,经济产量和混合产量均达到最高,该密度效应为进一步完善玉米间作豌豆的种植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鲁单818和花育22为研究对象,采用玉米花生3:4宽带间作种植模式,设置4.8万株/hm~2、5.4万株/hm~2、6.0万株/hm~2三个玉米间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玉米间作密度对花生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随着玉米间作密度的增加,玉米秃尖长增加,茎粗变细、穗长变短、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减少减轻;试验条件下,鲁单818最优间作密度为4.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种子的标准及品种选择1.玉米。夏播玉米选用中、早熟品种,春播选用中、晚熟品种,选择大穗、出籽率高,抗性优良、商品性好的品种。2.大豆。夏播大豆选用中等粒型,中、早熟品种,春播选用中、晚熟品种,选择产量高、抗性良好、品质优良的品种。3.用种标准。选择国家一级标准的玉米、大豆种子,发芽率高、芽势相当,以确保苗全、苗齐,植株大小相同。二、种植模式1.3行玉米间作3行大豆。玉米行  相似文献   

11.
<正>昌图县位于辽宁省北部,中温带亚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是世界黄金玉米带。昌图县耕地面积489.7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5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6万亩,花生种植面积44万亩。为了缩小玉米面积,增加其它作物面积,适应市场需要,2016年昌图县开展了玉米花生间作栽培模式的研究,为提高作物单产,实现作物均衡增产,增加总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最优混合设计,探讨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与杂交玉米玉美头168产量形成、产量利润及产投比的关系,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及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各试验因子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相互间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处于低、高水平条件下对玉米产量的作用效应分别为种植密度〉N〉P2O5〉K2O、N〉种植密度〉K2O〉P2O5,说明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是制约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在一定的施肥水平条件下,适当调节种植密度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与产投比。玉美头168以每公顷施纯N97.5~187.5kg、P2O,52.5—97.5kg、K2O 112.5~150.0kg,配套48000~57000株的种植密度,可获得7500kg以上产量及较高的收益和产投比。  相似文献   

13.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与玉米间作是比较常见的间作种植模式。本研究采用4个不同生育期的大豆品种与玉米进行2∶2、3∶2和4∶2 3种行比的间作,在酸性红壤田间条件下分析间作系统的叶绿素含量、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间作复合产量显著高于大豆净种,以玉米/大豆2∶2间作时其复合产量最高;间作优势取决于间作模式和大豆基因型;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采用较小的行比会影响到大豆叶绿素的合成,导致大豆生物量和产量降低;间作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和产量,尤其是根干重显著增加;间作大豆生长发育具有可塑性,干重冠根比与净种时趋向一致。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大豆品种,确定合理的间作比例,有利于发挥间作的群体产出能力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于都市近郊中低产田对鲜食玉米/花生3∶4行比间作种植模式与其单作对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食玉米/花生3∶4行比常规间作模式最佳,玉米/花育28间作与玉米单作相比,每公顷增收2 976.0元,与花生单作覆膜相比,每公顷增收11 916.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模式玉米单株产量水平明显高于单作,且鲜食玉米较花生提前一个月收获,使得花生后期生长无玉米遮荫影响且具边行优势,可缩减间作与单作花生单株产量水平的差距(常规间作的小花生单株鲜果重高于单作不覆膜),从而大幅度提高玉米花生间作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豆的价格进一步上升(目前已达到4.50元/kg),充分利用川南地区晚秋光热资源,将传统的"双三○"麦/玉/苕旱地种植模式改变为新型的麦/玉/豆(冬大豆)种植模式,一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教,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二可改变种植模式,调整市场结构,增加经济收入;三可培肥地力,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四可省工省费,适宜目前农村劳动力匮乏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利用芋和马铃薯2种作物物候期的差异,对芋和马铃薯间作模式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兴佳2号马铃薯与仙居红芋在2月初同期起垄间作种植,垄宽100 cm,沟宽15 cm,每垄马铃薯:芋按2:1带型间作。  相似文献   

17.
<正>成都平原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天然自流灌溉,历来是人口稠密的重要农业区。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年降低,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年多熟的安全生产,为农民增收,成为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据此,我们创新了蒜(薹蒜两用)/油(油蔬两用)/玉(鲜食)/豆(菜用大豆)一年四熟套作模式。该模式全年免耕、全程秸秆立体覆盖,操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豆不同配置下的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田间配置下的间作玉米生长与产量形成,探索长江下游地区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大豆品种‘南农99-6’为材料,设置玉米行距40 cm、玉米/大豆距离60 cm的窄行距间作处理(IM1),玉米行距50 cm、玉米/大豆距离50 cm的窄行距稍宽处理(IM2)两种不同间作方式,以玉米宽、窄行单作(M1)和玉米常规普通种植(M2)处理为对照,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大豆田间配置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光合效应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IM1、IM2)玉米单株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在营养生长阶段较M1处理略低,但在生殖生长阶段则显著高于M1处理,光合速率显著提高。IM2处理的各生育期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比IM1处理高,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IM1处理和IM2处理玉米产量与M2处理玉米产量相当,但大豆产量增加,总体效益显著提高,尤以IM2处理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最好。[结论]长江下游地区玉米大豆间作应采取玉米行距50 cm、玉米/大豆距离50 cm(IM2)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阆中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8万亩,主要种植方式是麦/玉/薯、麦/玉/豆,玉米收获后至小春播种前尚有90天左右的空闲时间。为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阆中市农技站从2011年起在南充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的指导下,在彭城镇、二龙镇大力实施麦/玉/豆/豆旱地新四熟模式:即在小麦收后种夏大豆,玉米收后种秋大豆。201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