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春季不同质量育肥猪栏舍的氨排放特征。【方法】选取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针对3、4、5月份育肥猪进行氨排放监测(按质量分为育肥猪Ⅰ(19.5~21.5 kg)、育肥猪Ⅱ(23.5~27.5 kg)、育肥猪Ⅲ(24.5~36 kg)3个阶段)。【结果】(1)育肥猪Ⅰ、Ⅱ、Ⅲ栏舍外氨质量平均浓度分别为0.093,0.104,0.201 mg/m3,栏舍内氨质量平均浓度分别为0.882,1.091,1.235 mg/m3;(2)各栏舍内氨排放具有显著的日变化过程,表现为06:00氨排放开始波动增大,达到一个相对的较高值,受人为饲喂的影响,13:00—15:00的氨排放也会相对较高,随后至夜间保持低值排放;(3)氨小时排放速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湿度呈显著负相关;(4)不同质量育肥猪氨排放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育肥猪Ⅰ、Ⅱ、Ⅲ栏舍日排放速率分别为3.46,4.99,5.68 g/(头·d);育肥猪Ⅲ的氨排放速率是育肥猪Ⅰ的1.64倍,育肥猪Ⅱ的1.12倍。【结论】春季干清粪育肥猪舍氨浓度及排放速率研究显示在对猪舍氨排放影响因子合理调控下,可有效降低栏舍氨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养猪生产中.生长育肥猪是因为相对粗放.其生活环境易被忽视。仅就栏舍地坪而言。绝大多数猪场采用传统水泥地坪进行饲养。笔者通过多年摸索。在生长育肥猪舍采用高架板条式半漏缝地板及配套栏舍的举措.为猪只创造了适宜生长、利于健康的环境,获得了传统圈舍难以达到了效益。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生猪养殖中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对生猪养殖后期的育肥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尤其是目前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猪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对整体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措施可以从栏舍清洁消毒,科学断奶和转群,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及栏舍温湿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文章对生猪养殖中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保育猪科学饲养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肉猪亦称育肥猪,是养猪生产的最后环节,也是猪日增重最大的时期,猪体重的75%是在最后110天内完成的,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须重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1.育肥前准备进猪前要将栏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后用3%烧碱溶液泼洒,墙壁用20%生石灰乳刷白,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PIG TR4×1050,初始体重为60±4.7 kg的育肥猪200头,试验期58 d,研究饲料从粉状到颗粒状和颗粒状到粉状的改变对其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按随机化完全模块设计,每组10栏,每栏5头。饲养分两个阶段:0~36 d为阶段1,36~58 d为阶段2。各组试验1、2阶段的饲料分别为粉状到粉状、粉状到颗粒状、颗粒状到粉状及颗粒状到颗粒状。阶段1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与饲喂粉状料的育肥猪相比,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极显著增加(P0.01)。阶段2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与饲喂粉状料的育肥猪相比,ADG和料重比极显著增加(P0.01)。0~58 d内均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与饲喂粉状料的育肥猪相比,ADG和料重比极显著增加(P0.01)。0~58 d内,阶段1或2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与全期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相比,ADG和料重比有降低趋势(P0.11)。先饲喂粉状料后饲喂颗粒料育肥猪与先饲喂颗粒料后粉状料的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27)。屠宰率,背膘厚,腰肉深度及脂肪百分比精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19)。试验结果表明,全期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比全期饲喂粉状料的育肥猪的ADG增加,饲喂颗粒料能达到最佳料重比,饲喂粉状料则最差,生长育肥期间阶段性饲喂颗粒料的育肥猪料重比在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正猪肉在市场中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养殖场的育肥猪生长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养殖人员只有提升饲养管理技术,才能确保育肥猪的顺利生产,给养殖场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分析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阶段及管理工作,在分析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基础上,探究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阶段及管理工作分析1.1生长育肥猪生长期的饲养技术分析育肥猪在生长期的个体重量为20~60 kg。在生长期的育肥猪,其身体的各个器官正处于生长的关键阶段,尤其是育肥猪的胃肠系统。胃肠功能仍然未完全建立起来,体重越小  相似文献   

7.
正羊肉是山羊生产的重要产品之一,凡淘汰的种羊和不留作种用的羔羊,都应进行育肥,以提高屠宰率,增加羊肉产量。一、育肥前的准备1.整群。不留种用的断奶羔羊和淘汰的成年种羊,应全部进行育肥,并按大小、强弱分开组群饲养。2.栏舍及设备。山羊育肥要有栏舍羊床、补料槽、饮水槽和草架等设备。育肥栏舍需要控制一定的温度。冬季,舍内温度要求有8℃以上;夏季,温度  相似文献   

8.
正育肥猪养殖是养猪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猪生长的关键阶段。为了提高养殖效果,饲养者必须给育肥猪提供良好舒适的生长环境,监控饲养全过程,促进育肥猪健康生长,提高猪肉品质。一、加强对猪舍合理布局干净、清洁的环境是育肥猪饲养的基础。在养殖过程中为了确保生猪生长环境满足养殖要求,必须对养殖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禽种业》2008,4(5):58-58
农村养猪户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饲养模式,以提高养猪效益。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农户养猪的饲养模式。 一是专业饲养育肥猪:这种模式是指养猪专业户到仔猪交易市场或专业繁育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后的仔猪进行饲养,将其育肥到90~100kg时出栏销售。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生产方式简单,易于起步,还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波动随时上马或下马;猪舍结构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投入到产出只需3~4个月;固定资金投入少,栏舍周转快,每个栏舍每年可饲养3批育肥猪。  相似文献   

10.
夏季是生猪生长的繁盛阶段,新陈代谢加快,生长发育迅速,增重明显.但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非常活跃,是各类高热疾病的高发阶段.因此,夏季养猪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防热防中暑.育肥猪由于皮下脂肪厚,阻止了体内热量大量散发,加上汗腺退化,又不能以大量出汗形式散发体内热量,所以非常怕热,对热应激比较敏感.气温过高会出现食欲下降,采食减少,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生长减慢等症状;如果持续高温炎热,甚至会出现中暑死亡.因此,防热防暑是保障育肥猪安全度夏并降低其他高热疾病发生的重要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提供充足的饮水.(2)降低地面温度,加强栏舍的通风或安装喷淋降温系统等.(3)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高热抗体康和复合免疫多维,以增强猪的散热、抗热及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育肥猪1.合理分群按体重大小、体质强弱分群,每群猪以10~20头为宜,病弱猪单栏饲养。2.圈养密度圈养密度过高,会降低猪群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各阶段适宜面积为:中猪阶段25~60公斤,每头占地0.6~0.7平方米;大猪阶段60~100公斤,每头占地0.8~1平方米。根据季节不同应有所变动,冬增夏减。3.环境温度温度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生长育肥猪适宜温度:60公斤体重前16~20℃,60~100公斤体重16~18℃。要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冬暖夏凉。4.猪群入栏后要及时调教,使其养成排便、睡觉、采食和饮水在固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大栏养殖系统单栏同期养殖育肥猪1500头,因猪群过大,管理难度很大。由于猪个体大小、健康、抗病、竞争能力的不同,取食、饮水、运动、睡卧、争斗等行为难以观察,无法分类管理,造成小猪更弱,弱猪更不健康,病猪漏治,引起猪群体管理的缺位。作者设计了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育肥猪群管理隔离栏结构,提出猪群渐进分栏管理方法,将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猪群管理隔离栏分成8个区域,其中位于微生物发酵床的两侧4栏作为隔离栏,主要功能是用于隔离病、弱、小、差的猪。主体栏分割为4个渐进隔栏,分别隔离大小不同的育肥猪。在管理上,利用渐进隔栏对不同类型的猪进行分类管理,将大小相同的猪归到同一栏,将病、弱、小、差的猪归到隔离栏,动态地管理不同类型的猪。待育肥猪长至75kg左右,猪群的健康状态稳定,可以打开所有的栏门,让各栏贯通,猪群有更大的运动空间。利用这一方法,可提高病猪的治疗能力,促进弱猪的康复能力,提升同期猪群的管理水平,为微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大栏养殖系统健康运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猪的栏舍建筑应达到防寒、通风透气、采光、排水、防潮、适用等目的,尽可能给牲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故农村养猪建栏必须懂得以下几方面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生猪巧合栏     
林明 《农家科技》2007,(6):27-27
<正>养猪实践证明,新进猪与存栏猪合栏或栏舍之间的猪进行调整合并时,彼此不熟悉的猪需经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逐渐适应新环境,这期间,猪的生长速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养殖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产业。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猪生长的各个阶段,育肥猪是其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这一阶段也决定着猪肉质量的好坏。所以,要为育肥猪创造一个优良的饲养环境,利用合理科学的管理、防疫技术,争取让育肥猪能够健康的生长,从而让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因此,本文就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来探讨一下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为我市养殖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境、营养、防疫及品种是养猪的四大影响因素,据报导20~30%取决于环境工程。高温、高湿季节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有不良影响.热环境不仅包括空气温度.还包括太阳辐射,猪同伴间散发的热。过去在北方农村酷热季节6、7、8月份.对生长育肥猪的增重效果、房脊敞开式半封闭的育肥猪舍的小气候环境以及在这样猪舍内饲养育肥猪的增重效果如何未见报道。为此开展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现正值养猪业复苏、养猪经济效益大增时期,养殖户迅速增栏、补栏,但也是炎热的夏季来临之季,蚊蝇滋生,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机率也愈来愈大,给断奶仔猪、育肥猪的健康生长带来一定的威胁,根据20多年养猪现场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夏季育肥猪饲养管理的几项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育肥阶段是猪场盈利冲刺的关键时期,其饲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盈利的多少。就目前猪生长各阶段养殖情况而言,此阶段猪只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是最好管理的时期。所以,很多养殖户主把饲养管理重点放在种猪、仔猪、母猪的管理上,无形中忽视了育肥猪的管理,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在总结养殖经验的基础上,从合理分群、创设良好的饲养小环境、育肥方式、喂料方式等几个方面就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微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大栏养殖系统单栏同期养殖育肥猪1 500头,由于猪群过大,管理难度很大,取食、饮水、运动、睡卧、争斗等行为难以观察,无法分类管理,造成小猪更弱,弱猪更不健康,病猪漏治,造成猪群体管理缺位,亟需进行改善。[方法]作者设计了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育肥猪群管理隔离栏结构,提出猪群渐进分栏管理方法,将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猪群管理隔离栏分成8个区域,其中位于微生物发酵床的两侧4栏作为隔离栏,主要功能是用于隔离病、弱、小、差的猪。主体栏分割为4个渐进隔栏,分别隔离不同大小的育肥猪。在管理上,利用渐进隔栏对不同类型的猪进行分类管理,将大小相同的猪归到同一栏,将病、弱、小、差的猪归到隔离栏,动态地管理不同类型的猪。等到育肥猪长到75 kg左右,猪群的健康状态稳定,可以打开所有的栏门,让各栏贯通,猪群有更大的运动空间。[结果]利用这一方法,提高了病猪的治疗能力,促进了弱猪的康复能力,提升了同期猪群的管理水平,为微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大栏养殖系统健康运行提供了基础。[结论]发酵床养殖模式可显著改善猪舍环境和猪的福利状况,并改善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其安全性和经济性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正1农村散养户猪舍的建造及要求根据猪具有不耐热,爱清洁的生物学特点,所选地势要背风向阳。猪舍面积一般育肥猪每头占地1平方米以上,但舍内地面为干平的水泥地面(较粗糙不抹面)且要有一定坡度(坡度为2~8%),舍内地面不积水,不打滑,墙壁光滑易于消毒,猪舍屋顶应有保温层,冬暧夏凉,易于环境控制。2异地引进仔猪前的注意事项2.1清理栏舍在准备购买前,要先将栏舍打扫干净,尤其是发生过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