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流行病学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鸡群感染本病可使养鸡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淋巴细胞浸润和增生,病鸡或隐性感染鸡可以长期带毒排毒,羽毛囊上皮细胞可复制具有感染力的完全病毒。这种完全病毒对外界有极强的抵抗力。病毒随皮屑和脱落的羽毛污染垫料、粪便、尘埃、空气等,并能在室温下存活4~6个月。病毒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健康鸡与病鸡直接与间接接触,也能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的以病鸡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和肿大,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病死率很高,对养鸡业危害极大。1流行特点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其脱落的羽毛囊上皮、皮屑和鸡舍中的灰尘是主要传染源,分泌物、排泄物也具有传染性,主要经呼吸道传播。该病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死亡率较高。火鸡、野鸡、鹌鹑和鹧鸪也可自然感染,但极少发病。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该病以外周神经、各组织脏器形成淋巴性肿瘤为特征,易感鸡感染本病可导致高死亡率,蛋鸡产蛋量下降,免疫抑制以及进行性衰弱。马立克氏病各季均可发病,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使用疫苗基本可以保护不发病,但不能对抗病毒感染,一旦免疫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就会变成病毒携带者,并持续向外界排毒,给本病消灭带来了因难。  相似文献   

4.
<正>鸡马立克氏病,又名神经淋巴瘤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本病主要侵害鸡,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均能感染,以对外周神经、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性病毒常随羽毛、皮屑排出,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经空气传播。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发病情况山东省某养鸡场送检病鸡,于15周左右鸡群  相似文献   

5.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病,已经确认世界各地鸡群都可发生该病。鸡是马立克氏病病毒最重要的自然宿主,马立克氏病病毒属于细胞结合性的疱疹病毒科,其分子结构和基因组成与α疱疹病毒相似,而嗜淋巴的特性却与r疱疹病毒相似。除非是在严格的无特定病原体条件下饲养,否则所有鸡群都可能被感染。尽管感染鸡群不全都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但亚临床症状会表现出增重率和产蛋率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不能依据血清学方法,但是血清学方法可以检测鸡群中病毒的感染情况,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琼脂扩散试验。本文针对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感染情况,详细介绍了鸡马立克氏病琼脂扩散试验的材料、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主要传染病,鸡群罹患该病使饲养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淋巴细胞浸润和增长,在临床上表现为内脏型、神经型、眼型和皮肤型。MD病毒(MDV)属于B群疱疾病毒,具有很强的细胞结合特性,有三个血清型:MDV强毒及其致弱毒株为血清Ⅰ型;无致病力的自然无毒株为血清Ⅱ型;用作MD疫苗的火鸡疱疾病毒(HVT)则是该群疤疹病毒的血清Ⅲ型。1.疫病危害性马立克氏病毒传播途径多,危害严重。病鸡或阴性感染鸡可以长期带毒和排毒,它们的羽毛囊上皮细胞可复制具有感染力的完全病毒。这种完全病毒对外界有极强的抵抗力。病毒随皮屑和脱落的羽毛污染垫料、粪便、尘垢和空气等,并能在室温下存活4~6个月。病毒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健康鸡与病鸡直接接触,也能受到感染。在集约化、密集型饲养的地区,长年没有对该病采取有效地消毒和控制措施,则病毒在鸡群中不断地传代增强而形成超强毒,造成难以预防和控制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前  言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其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周围神经、性腺、各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马立克氏病病毒最早由英国学者于1967年分离获得。本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养鸡场,特别是肉仔鸡发生该病后损失严重。马立克氏病病毒还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增强毒力。不同品种的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不同,采用马立克氏病疫苗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感染,但其免疫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必须加…  相似文献   

9.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最常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虹膜、皮肤、肌肉和各内脏器官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该病毒具有强烈的细胞结合性,带毒鸡的羽毛和皮屑中的病毒随它们的脱落成为污染来源,主要经空气或其他直接、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氏病为了便于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假设在孵化厂就正确进行了马立克氏病免疫。然而,雏鸡即使接受过正确的免疫接种,仍然有可能爆发马立克氏病。预防马立克氏病爆发的诀窍是防止雏鸡在早期接触马立克氏病病毒。为此,第一步是要在雏鸡到来前对雏鸡舍进行清洗和消毒,特别重要的是要确保所有尘埃和皮屑都被清除干净,因为马立克氏病病毒可在这些东西里存活数年。在育雏场或联合体内实行单一年龄育雏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对马立克氏病的预防具有很大的帮助。一般而言,在鸡群中早期实行严格的卫生措施和精心的管理,可以减少感染马立克氏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环境应激引发鸡群患马立克氏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疱疾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肿瘤性疾病.尽管可利用HVT疫苗接种,但因其免疫效果受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在鸡群中发病率仍较高.原平市某鸡场去年一批雏鸡因环境应激暴发了马立克氏病,损失惨重.现报道如下:1 鸡群环境及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上接第6期第46页)13.6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皮肤型。传播途径主要靠羽毛和皮屑。感染鸡主要表现为贫血症状,呈渐进性消瘦。当前常见的主要是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常规感染发生时间在90日龄至110日龄前后。可是近年来,感染发生日龄大大提  相似文献   

13.
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B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从1907年最初报道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随着养殖集约化的程度的提高,鸡群饲养密度的加大,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的不断增强,免疫失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马立克氏病流行严重,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就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概述,并探讨在我国推广鸡胚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接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马立克氏病是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形成外周神经及其他器官中的单核细胞浸润和肿瘤。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其致病性与其他鸡淋巴肿瘤疾病不同。鸡马立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常继发鸡病原体,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马立克氏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强烈的免疫抑制,并影响各种疫苗的预防效果。病鸡是鸡马立克氏病主要传染源,一旦感染可迅速在鸡群中散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可以通过实施合理的马立克病诊断和监测方法,积极推广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马立克病对鸡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马立克病给养禽业造成的损失,对鸡马立克病的病因、流行特点、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防治鸡马立克氏病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崔治中 《北方牧业》2004,(16):10-10
鸡群中可引起肿瘤的病毒有三种,即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长期以来,在鸡群中只要一出现肿瘤,许多人就怀疑甚至断言是马立克氏病,而忽视了其他二种病毒的致病性。ALV的A、B、C、D亚型可在蛋用鸡中诱发肿瘤,而ALV的J亚型则主要在肉用型种鸡中诱发肿瘤。REV在蛋用型和肉用型鸡中均可诱发肿瘤。根据临床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特点,虽然可以区别一些典型的马立克氏病或白血病,但近几年来我国鸡群中实际发生的肿瘤的表现在逐渐变化,已很难仅仅根据病变来鉴别诊断究竟哪一种病毒引发的肿瘤。特别是,在同一鸡群中及同一病鸡中,二种不同病毒共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更给鉴别诊断带来了难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肿瘤的发生.首先要综合利用常规病理学、经典病毒学、分子病毒学的免疫学技术完成对肿瘤病因的科学的实验室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1月份,江西省宜春市某散养鸡场50日龄鸡出现消化不良、精神萎靡、死前倒地抽搐并呈"劈叉姿势"症状,部分病鸡体表存在明显肿瘤。为了对发病鸡所患疾病进行诊断,采用发病情况调查、剖检病变、病理组织学观察及PCR检测方法进行鉴定,同时对阳性条带测序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剖检病死鸡可见心脏、肝脏、肾脏、肺脏有大量灰白色肿瘤灶,脾脏明显肿大。送检病料病理组织切片符合马立克氏病的病理特征;病原核酸检测显示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为阳性;阳性条带测序比对结果显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序列与马立克氏病流行毒株有高度相似性,为假阳性结果。说明该鸡场鸡群感染了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可采取改善养殖环境并结合疫苗免疫等方式科学防控,养鸡场应重视马立克氏病的实验室鉴别诊断和防控。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以及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可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危害随着养鸡业的集约化而增大。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给本病的防治带来了新  相似文献   

18.
从临床流行病学、剖检症状、病理变化、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特异基因的PCR检测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河南南阳地区某海兰蛋鸡场鸡群的疑似肿瘤疾病进行确诊。结果显示:鸡群大体正常,但零星出现死亡,死亡鸡极度消瘦,心、肝、脾、肺等脏器肿胀及个别病鸡脏器肿胀且有肿瘤结节。PCR检测结果显示:MDV阳性、ALV阳性、REV阴性,确诊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  相似文献   

19.
马立克氏病毒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病毒,马立克氏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为主,潜伏期长(1~6个月)为特点,急性内脏型马立克病鸡群淘汰率和死亡率高达8%~30%,严重发病可全群覆灭,是危害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以及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可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危害随着养鸡业的集约化而增大。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给本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问题。2010年3月初,我市发生一起蛋鸡马立克氏病,现将诊断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